教育交往助推精神扶贫研究

2020-01-08 15:33王平娟
科学咨询 2020年7期
关键词:教育引导社会性攻坚

王平娟

(甘肃省陇南市文县教育局 甘肃陇南 746400)

一、精神贫困内涵及特点

精神贫困现象并不是贫困群众的专属,贫困群众也并不全都是精神贫困群体。因此,本文所指的精神贫困是指那些“缺乏志向、信念消极和行为决策不理性,从而影响其脱贫的行为现象”。具有此类行为现象特征的人群的主要表现为具有完全劳动力,但是缺乏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缺乏致富动力,缺乏生活规划,等靠要思想非常严重,甚至将自己的贫困归结为外部原因,抱怨生活的不公平,最后发展至冷嘲热讽国家政策和基层干部及党组织,对精准扶贫工作不配合,有利才配合,无利不配合,导致收入水平始终徘徊在脱贫线附近,给党和政府的脱贫攻坚工作造成了巨大影响。总而言之,该类人群的贫困行为体现出了历史性、长期性和顽固性的特点,无论对其周围的其他群众,还是对其下一代,在思想、行为、习惯和心理健康等方面都有严重的负面影响,有必要将其作为脱贫攻坚任务的瓶颈问题予以重视和解决。

二、教育交往的内涵及必要性

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对于个人而言,“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1]。因此,教育交往作为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是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具体化,主要指发生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包含各种技能培训类的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社会交往形式。作为人的社会性成长的必要步骤,教育交往缺失了,人的普遍交往就无以达成,人就会因为没有站立在前人的“肩膀上”而损害健康的、全面的社会性成长。马克思认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彼此发生关系的个人的世世代代是相互联系的,后代的肉体的存在是由他们的前代决定的,后代继承着前代积累起来的生产力和交往形式,这就决定了他们这一代的相互关系。总之,我们可以看到,发展不断地进行着,单个人的历史绝不能脱离他以前的或同时代的个人的历史,而是由这种历史决定的”[2]。由此可见,充分的、完善的教育交往是每一个人参与到“共同体”中成长发展的必要准备,只有通过教育交往,人才能最大程度完成社会性成长。它是解放人和发展人的前提基础。加强与精神贫困群众的教育交往,有助于精神贫困群众走出狭隘的精神世界,主动参与到社会性交往实践中,乐于倾听和接受他人意见,积极主动学习致富技术,培养端正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实现人的社会性发育和成长,实现“要我富”到“我要富”的转变。

三、教育交往精神扶贫创新机制

教育交往作为一个系统,能全面助推人的社会性成长和发展。为了聚焦脱贫攻坚工作,设置以精神扶贫为核心的教育交往机制是必要的一项准备工作。结合精准扶贫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情况,教育交往机制设置如下:

第一,建立中小学生教育交往精神扶贫创新机制。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加强对该群体的教育引导是最有成效的工作。讲述中国精准扶贫故事,以榜样人物为激励,将会带给他们最大的精神洗礼,有助于消弭和缓解部分精神贫困群众、家庭乃至村庄因为闭塞、落后造成的消极思想和狭隘认知。对中小学生的教育能帮助他们成为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新时代少年儿童,从而给他们周围的精神贫困群众、家庭和村庄带去新风尚、新思想,在阻断代际贫困的同时,改造了现有环境与人,能达到移风易俗、引领时代风尚的目的。

第二,建立精神贫困群众教育交往精神扶贫创新机制。加强与精神贫困群众的教育交往是最直接的扶贫办法。由于该部分群众思想落后,致富动力不足,因此,物质激励走在前、技术扶贫为辅助,长期持续不松懈的教育交往机制是很好的方法。针对此类群众的心理习惯,物质激励是开展工作的必要手段。我们应联合相关工厂、企业、职业技术学校等机构,在加强技术培训的同时,注意创新教法编写教材,适时在思想和精神方面加强教育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关爱、支持和鼓励的态度,帮助他们化解心里的郁积,抛弃旧有思想,端正人生态度,迎接人生挑战,最终走上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追求进步的道路。

第三,建立社会协同教育交往精神扶贫机制。精神贫困产生的原因大多比较复杂,仅学校和教育机构的教育引导是不足以有效解决问题的。因此,建立社会协同的教育交往精神扶贫机制非常必要。为此,地方党组织、相关家庭成员、教育工作者、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及工作人员等应全部参与到教育交往精神扶贫工作中,全方位、无死角地教育、引导、帮扶精神贫困群众,使其成长发展拥有一个积极向上、充满关爱的大环境,势必会极大地促进精神贫困群众的思想进步,从而促进其完成健康、全面的社会性成长,成为脱贫攻坚的积极分子。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育交往作为人的社会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加速人的社会性成长,提高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知识文化水平,培育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交往中实现“共同体”创造性成长,从而推动人随着时代潮流不断进步。精神贫困群众只有扩大和加强教育交往,才能从根本上促进自身发展,获得积极的社会反馈与回报,降低社会进步的成本。

猜你喜欢
教育引导社会性攻坚
“社会性死亡”:青年网络暴力新趋势及治理路径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理查德·罗杰斯:建筑是最具社会性的艺术
the Walking Dead
不断提升民营企业党的建设质量——加强和改进民营企业家教育引导工作研究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机制构建研究
教育引导青少年严密防范宗教极端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