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斌 徐珊珊
(南京林业大学 江苏·南京 210037)
针对“SCI至上”导致的科技创新价值追求扭曲、学风浮夸浮躁和急功近利等问题,教育部、科技部要求学校在考核中,取消直接依据SCI论文相关指标对个人和院系的奖励,避免功利导向。本文分析了“论文至上”的弊端,多角度阐述取消论文奖励对高校发展的影响及潜在问题,探索新政策下高校的发展策略与途径,并提出合理化参考建议。
我国每年在国外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耗费了大量的中国科研经费、版面费和购买文献使用版权的费用,这让本属于我国的知识产权大量外流。中科院院士陆大道曾直言:“中国科研资金、方向正在被西方国家的SCI所支配,我们的科研人员贫于创新、贫于思想!”同时,中国学者的论文被国外的期刊收录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者不能在第一时间受益。不少科研工作者为了达到快速发表论文的目的,刻意迎合国际期刊的偏好,致使我国的学术研究沦为论文工厂,人才都流失到了论文生产的流水线上,科研主体逐渐让位为论文的附庸。
“唯论文”现象根源于高额的SCI论文奖励、以论文数量和高影响因子标榜学术地位的扭曲价值观以及高校借助量产式科研来提升学校排名的功利风气。学者教授们汲汲于申请项目基金、汇报评审、发表论文等等,极少有人能够自觉地、有意识地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跟生产实践结合起来,运用到企业或社会生产当中,研究的课题已与实际应用严重脱节。国家在科教方面的巨额投入与低质量产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个别精明的研究者更擅长紧追科研热点。比如在近期的全球性公共卫生事件中,我国生物界、医学界的专家学者们都争先恐后地在国外期刊上发表论文,以示其最新的研究成绩。然而他们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理论研究上了,对于国内及国际的疫情防控阻击实践没做出多少实质性的贡献。
近年来,由于SCI论文与职称评定、奖金挂钩,许多科研人员将《Nature》和《Science》等国外期刊奉为圭臬,追捧国外期刊的“国际化”,而对国内期刊以及在国内期刊上发表论文的科研工作者视如敝屣。学术刊名不等于学术质量,不同的期刊各有其侧重领域,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是不能一概而论的。SCI系统中期刊的实际学术水平相差极大,论文被引频次反映的可能只是该项目的研究热度,并不意味着作者的学术水平高和创新贡献大。这种“崇外鄙内”的畸形心态,侵蚀了本土研究者的民族自信心;论文奖金在国外期刊和国内期刊上的差别对待,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国内期刊作者的科研积极性,破坏了学术竞争的平等性。论文本身并无高级与低级之分。学者发表的论文只是对科研过程和现象的描述,或者说是其研究成果的一种书面输出形式,并不代表科研的全部,科研的精髓还在于成果的创新之处与贡献意义。根据论文“出身”进行奖励的操作,严重异化了科研的最初目的,束缚了中国科技的发展与评价机制的完善。
鉴于上述的种种弊端,破除“唯论文”势在必行。取消SCI论文奖励是扭转不良学术氛围的一项重要措施,将深刻影响到高校的后续发展。
根据教育部、科技部的指示,在大学排名及学科评估工作中,要淡化论文收录数、引用率等数量指标,突出学科特色、质量和贡献等,强化不同学科分类评价。普通高校之前可以通过重金引进能产出科研成果的教师来提升学校或者学科排名,但面对新型的多元评估导向,学校将不得不作出相应调整,取消对论文的奖励,把节省下来的资金,加大投入到本校的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管理、教学设备优化等方面,打造出符合本校特色的优势学科。遵循着正确的学术文化价值观导向,参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综合的评估体系,高校自然会不断改进本校教学工作,加强特色学科与优势建设,增强自身实力,提升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反过来也会促进学科评估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取消论文奖励的措施,直接打击了猖獗一时的功利化论文价值壁垒,也警醒了不少抱有功利心态的科研工作者,迫使他们端正科研工作动机,进而呼唤着苦心孤诣研究精神的复归。高校工作削弱了论文所占权重,研究者们不用再为了发论文而发论文,也节省很多不必要的人力和财力支出。从表面上看,切断了物质利益,最先淘汰掉的是一批浮躁、急于求成的人,这些冲着高额论文奖励的人可能会另寻出路;而那些脚踏实地、始终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基本上不会受到影响,注重研究工作的连续性,时间和专注自会沉淀出累累的硕果。去功利化的科研环境,有利于科研人员秉持“忠于科学、追求真理”的初心,研发出更多有实际利用价值和社会意义的新技术、新方法,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除去高额奖励的诱惑,“副教授”、“教授”等职称的评选也是高校教师努力发论文的动因之一。教师一门心思放在职位评定上,甚至不惜花高价找中介机构发表论文,势必会使重科研轻教学之势愈演愈烈。要改变这一现状,高校的职称评审体系就要适时地进行变革,探索更能契合教师岗位特点、所教科目特色、研究性质的评价标准。论文数量和高影响因子等退居次要条件,教师的绩效考核更加注重其课时工作量、岗位匹配能力、教学效果、学生评价等基础性工作环节,着手于教学质量的突破性提高,建立导师和研究生的互动机制,切实转变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备受诟病的“老板”与“廉价劳动力”关系。师生各自的角色定位更加明晰:老师是兼具教学能力与科研水平的指导者,学生是科学文化知识的接受者与被培养者。导师有权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但不能依赖学生的劳动力。教师只能通过不断打磨自己,凭实力晋升,因而有助于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论文与职称评审的相对脱钩,导致学术腐败成本增加,急功近利者失去了牟利的空间,学术造假现象也会从根源上锐减。
不可否认的是,在自然的正常条件下,论文奖励能够提升高校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尤其对于一些需要长期投入精力和财力的项目而言,如果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潜心研究的人会越来越少,人才逐渐流向资源消耗更少的短期项目。设置科研奖励本应以激发教师的科研热情和创造力为初衷,但由于部分高校重科研轻教学,教师有相当一部分收入来源于奖励,基础教学工资比较低。而奖励取消将直接影响到高校教师的收入和工作积极性,这也是引发教师们激烈讨论的主要原因。薪资待遇如何事关科教师自身生活质量、事关高校教学工作与国家未来科研能否持续稳定发展。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待遇保障问题就凸显出来了,亟待协商和解决。
高校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教书育人,紧抓课程建设与教学质量水平。立德树人是高校办学的根本任务,高校发展首先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才培养过程的质量,综合考查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学术素养、政治觉悟等方面的成长度,及其在科研能力上的提升程度。导师要把好人才质量关,加强对学生的学位论文的质量审核,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学院培养方案等,合理设置学位授予的质量标准,学生也不会被论文的硬性指标卡住而不能按时毕业了。
同时,高校应把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和指导研究生情况作为绩效考核的本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鼓励教师队伍加强合作,励志做学生的学术道德模范。职位评定的考察标准里可以增加学生对老师的教学评价、学校活动参与度等维度,衡量教师的综合素质。此外,学校也要强化师德败坏的惩治机制并严格执行,谨防出现德不配位的情况。如有学生反映教师忙于发论文而不认真上课、导师压榨学生劳动力等学术不端行为,经校方查明证实后,给予批评或降职处理,情节严重的则撤销职称评定资格。
在教师个人待遇方面,高校要基于教师工作年限和授课量,对标当地公务员薪资福利,适当增加教师的工资和福利,以补偿一部分收入缺口。取消了论文奖励,学校可以根据教师的工作表现和成效,每年评选出教学工作突出或有重大科研创新的教师进行嘉奖,以激发更多教师的工作热情。合理的待遇保障和奖惩方案,有利于教师踏踏实实、心无旁骛地开展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
科技部倡导把论文发表在祖国大地上,而不是期刊上。科技期刊的质量体现在它服务于读者、服务于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水平上。高校要引导本校教师将科研跟生产实践结合起来,进行科学技术的创新,开发出有自我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应用于企业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等,实现产业化革新,从根本上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应用性研究更加注重科研成果与生产实践的深度结合,突出社会贡献。对于这些研发出来的新专利和新产品,高校也可以鼓励创业或者实行职工入股,既能确保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又能彰显科研成果的价值,对科研工作者起到激励作用。理论性研究成果不好转化为生产力,观测的重点是论文的创新水平和科学价值。论文应能深入分析现象或原理的因果关系,或是在研究基础上提出新观点、针对性建议等,切实增进人们对所研究对象的认识和理解。高校要相应减少那些没有实际意义或价值不大的研究,节省不必要的资金投入成本。
推行代表性成果专家评价代表作评价制度,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影响,考察的角度更为深入。可以重点考虑第一作者,即更注重代表作本身的质量高低、代表作在自身领域内是否取得了阶梯式的进步、代表作能否解决同类研究难点问题等等。此外,评价代表作时,也应考虑到它是否与作者的研究方向契合,严防出现论文挂名现象。
学术同行评价机制尚存在争议,有待进一步完善。有学者认为,可以依靠由高水平、高质量、高公正性的高度负责任的国内外学术同行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论文和成果本身的原创性和优先权进行同行评议。但就现阶段而言,客观公正的学术同行评价机制很难在短时间内建成。如果引导不当,同行评价很有可能会陷入圈子话语权,形成学阀,评价的可信度也必然会遭到学者质疑。学术评价话语权一旦被少数人掌控,将会极大消磨有志青年的科研热情,这反而会阻碍科技创新。据此,高校应审慎采取同行评价,以规避其潜在的主观色彩。在完善学术同行评价的过程中,也要建立评审专家评价信誉制度,充分发挥学术共同体的作用,提升学术治理能力和水平。
只有采取无利益相关的第三方评审,彻底去行政化,才能让追名逐利者没有漏洞可钻,评价工作真正突出科学精神、创新质量、服务贡献,号召高校科研工作重塑学术风气,净化学术环境。
高校与科研工作者要打破对国内期刊的旧有偏见,为推动国内期刊的崛起而共同努力,促进中国学术期刊的高质量发展。评价科技成果时,在国内一流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与在国际上发表的论文要同等对待,以鼓励更多更好的论文在国内一流刊物上首发,国内相同领域的学者也能率先受益。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广泛传播并获得认可,有利于破除对国外“顶级论文期刊”的盲目崇拜,挣脱西方专家评语的限制;有利于增强科研工作者的民族自信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国内论文的审核和发表过程更要严加规范,齐心协力,打造出富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学术期刊。
相辅相成地,国内期刊在国际上崛起了,也会吸引国内外学者在中国发表论文,间接降低投入成本,有效促进科研成果在国内优先应用。但归根结底,中国科学技术的未来发展,还是要依靠本土的科学家和本土培养的研究人员。
取消论文奖励旨在扭转当前科研评价中存在的SCI论文相关指标片面、过度、扭曲使用等现象。总体而言,SCI作为学术评价指标,虽有相对客观的一面,但弊端重重,阻碍了高校的正常发展,因而改革势在必行。取消论文奖励是一个好的趋势,论文不与利益挂钩,还科研界一片净土。但改革中的教师待遇问题、科研积极性问题也应得到妥善解决。成熟的学术评价机制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经历漫长的探索和不断改进。高校和教师要共同努力,营造出纯正的学术氛围,力争为祖国培养出高质量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