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县茶产业现状与发展建议

2020-01-08 14:12许大全
中国茶叶 2020年9期
关键词:政和县政和白茶

许大全

福建省政和县茶业管理中心,福建 政和353600

茶业是政和县传统主导产业,历来就与县域经济发展休戚相关。茶兴百业兴,民间有“嫁女不慕官宦家,只询茶叶与银针(白毫银针,泛指白茶)”之说。如今,茶产业依旧是广大茶农的主要经济来源,也是政和县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在新的历史时期,茶产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市场整体供过于求、竞争日趋激烈,必须做好产业基础工作,实现绿色发展、提质增效。

一、茶业发展现状

政和县是政和大白茶品种的发源地,也是“政和白茶”和“政和工夫”红茶的原产地。政和县产茶历史悠久,宋初已是著名的“北苑贡茶”重要产地。目前,政和茶业显现良好的发展态势,2019年全县茶园0.73 万hm2,年产茶1.5 万t,产值14.5 亿元。全县共有茶叶加工企业280 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3 家,“中国白茶十强企业”3家,规模以上企业17 家。主要生产茶类有白茶、红茶、绿茶、花茶,其中白茶年产量9 200 t,产值11.8亿元。

二、茶业发展优势

1.产地优势

政和县是闽江水系建溪支流的源头之一,境内属火山熔岩地貌,呈东高西低走势;最高峰香炉尖海拔1 598 m,最低处位于黄山口村,海拔仅129 m;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6.5 ℃,年平均无霜期252 d,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 600~2 000 mm;土壤肥沃,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2.30%,全氮平均含量0.097%,全钾平均含量2.74%,pH 值5.4~6.2;森林覆盖率78.26%,物种多样,生态良好。政和县先后获“中国白茶之乡”“产茶明星县”“中国茶叶百强县”“最美茶乡建设榜样县”等称号。

2.品质优势

政和白茶加工保持传统加工工艺,产品不炒不揉,浑然天成,最具传统白茶特征:外形芽叶连枝,叶抱芽,叶缘垂卷,叶面灰绿,叶背披满白毫,毫芽银白;汤色杏黄明亮;滋味清鲜纯爽,毫味足;香气鲜嫩清纯,毫香显;叶底明亮,毫芽显,叶脉微红。政和工夫红茶采用春季优质茶青原料加工而成,外形条索肥壮、紧结、匀齐、重实,色泽乌黑油润,毫芽显露金黄色,颇为美观;汤色橙红浓艳;滋味鲜浓醇厚;香气甜香浓郁芬芳,隐约之间颇似紫罗兰香气;叶底匀嫩,红铜色。具香高、色艳、味浓的品质特征。茶界泰斗张天福题词称赞“政和白牡丹名茶形色香味独珍”“政和工夫红茶驰名中外”。

3.品牌优势

政和县茶叶有“千年白茶、百年工夫”美誉。近年来,通过持续努力,品牌宣传取得较好成效,品牌效应开始凸显。“政和白茶”“政和工夫”红茶证明商标,先后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18年7月,经福建省品牌建设促进会地理标志品牌价值评估,“政和白茶”品牌价值46.17亿元,“政和工夫”红茶品牌价值33.32 亿元。2020年1月,“政和白茶”获全国绿色农业十大领军地标品牌。

4.价格优势

目前政和主推白茶,均价128 元/kg。相信通过3~5年努力,持之以恒抓品质、拓宣传,政和白茶产值会有较大幅度提升,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5.文化优势

政和县产茶历史悠久,形成了深厚的茶文化底蕴。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关隶县进贡银针茶,赐“政和”县名,至今仍然保存着2个古代贡茶龙焙遗址(镇前镇下庄村坑塘焙、石屯镇长城村的东宫焙)、2 片贡茶园(杨源乡杨源村凤山贡茶园、镇前镇下庄村坑塘贡茶园)。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四平戏、岭腰乡锦屏村古茶楼及茶盐古道等人文景观。此外,还有杨源新娘茶、东平茶灯戏、美丽动人的仙岩茶、银针茶传说、高山茶俗等民俗传说。这些丰富多彩的茶文化,为广泛宣传政和茶文化、茶品牌打下基础。

三、茶业发展建议

近年来,政和白茶发展迅猛,从2010年3 260 t、产值1.3 亿元,提升到2019年的9 200 t、产值11.8亿元。在现有生产规模基础上,必须发挥优势,顺势而为,扎实推进茶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1.做强茶叶企业

政府部门要积极谋划争取国家级或省级茶叶产业园项目立项支持,整合项目和其他资源,支持引导一批规模以上企业进一步做强做大。目前长溪、云根、隆合、瑞茗、闽峰、二五区等6 家茶企的企业产值都已超过5 000万元,力争在“十四五”末,成为小巨人领军企业,单体产值达1 亿~3 亿元,深山、世发、一品红、闽辉、夷和、家腾、宏达等茶企的产值已达3 000万元,力争在“十四五”末,产值达0.5 亿~1.0 亿元,以这些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周边市县的白茶加工产业园区。

2.完善基础短板

一是加快推进中国白茶城建设,建立集白茶展示、交易、物流、仓储(茶仓)、茶叶检测等功能,立足本省,逐步成为我国白茶集散交易中心。二是在政和县茶叶科学研究所基础上建设白茶研究院,充分利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武夷学院科技帮扶等有利条件,同时聘请知名专家、学者、制茶技能大师等业内有影响力的人士做兼职或专职研究员,就白茶相关领域、课题展开研究,为白茶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三是完善标准体系,2008年10月已颁布实施的《地理标志产品 政和白茶》(GB/T 22109—2008)国家标准,缺少贡眉、寿眉、白茶饼等内容,与目前市场有所脱节,需补充修订完善,并推进“政和白茶”标准实物样定期制订。

3.推进绿色发展

一是大力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企业自控基地茶园全面推行施用有机肥,全面禁止使用化学农药和除草剂。力争在“十四五”期内,实现茶园化肥用量减半,实现病虫害统防统治。二是鼓励企业以公司+农户、租赁、入股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把各松散农户茶园集中统一模式管理,提高农户生产组织化水平,便于新技术推广。三是继续推广绿色能源利用,如白茶萎凋空气能和生物颗粒能源应用,烘干机热能回收利用。四是推广白茶控温控湿生产流水线和静电除杂、色选机械,最大限度地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五是推进小企业SC认证,鼓励茶叶企业开展各种质量体系认证,如自营出口、ISO9000 系列认证和有机、绿色认证,对通过认证的企业给予适当奖励。

4.坚守中求创新

政和县发展白茶,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广大消费者对政和白茶的青睐,源于产地独特优异的地理、土壤、气候生态等条件及传统工艺成就的风味品质。因此,即使时代在发展,消费者群体在演变,但政和茶人对白茶传统风味要坚守,要在坚守中创新传统工艺,并在创新中发扬光大。

一是加快对“政和白茶”国家级“非遗”申报认定,对各级“非遗”传承人的认定和培养,壮大传承人队伍,形成一批“政和白茶”制作工匠和能手;二是大力推广绿色节能环保的“政和白茶”成套生产设备(如空气能热源萎凋机、静电除杂机、色选机等),既满足生产工艺需求,又达到提高生产效率和卫生质量的目的;三是产品包装、宣传理念等也要突破创新。

5.突出品牌宣传

产品质量和产品文化承载着产品的品牌和形象,“政和白茶”虽是历史名茶,但品牌知名度仍然有待提高,要集聚各种资源,多渠道、多方式开展宣传推介。

一是做好产品宣传,让消费者在认识产品基础上,进一步信赖产品质量。二是做好茶文化宣传,植根于福地政和的灿烂茶文化,承载着厚重的千年人文底蕴,依托政和茶叶协会和大观茶论研究会等,深入挖掘、整理茶文化资源,宣传好茶文化,让大家更加了解政和风土人情,更加喜爱“政和白茶”。

总之,要充分发挥政和好山好水育好茶的优势,大力发展茶产业,弘扬政和茶文化,打造政和茶品牌,持之以恒,不断提升政和茶品位,扩大政和茶影响力,将茶产业打造成为农民增收致富、茶区繁荣发展的大产业。

猜你喜欢
政和县政和白茶
绘本
浅谈政和县锥栗低产原因及对策
绘本
方政和
政和县锥栗栽培存在的问题及技术探讨
这只猫说得好有道理
永顺园名茶 福鼎白茶 政和白茶
政和白茶
政和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