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丙发
(海南师范大学,海南 海口 571127)
海南黎族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大家庭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中的传统建筑村落也具有非常高的人文历史价值,在全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地位越来越高,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不断提升着生产力,经济的不断发达使人们开始关注其文化的建设。海南省作为一个先进的南方地区,也开始转变管理思想,重视自身文化管理和文化建设在不断提升经济的同时,也要改善人们的居住条件,不断丰富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尤其是加强对黎族传统村落建筑文化的保护和弘扬。
首先,海南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方面非常积极,通过海南市政府的全力支持以及争取,黎族船行屋顺利进入我国第2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次,海南省结合当地的发展特色以及黎族地区的文化建筑,设置了专门的机构组织对传统的黎族建筑村落进行保护。2012年专门成立保护小组,对海南省黎族船形屋制定了科学的保护方案,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发展,对当前的建筑物进行了编号统计,以便于更好地进行管理工作。
此外,海南省政府开始不断投入大量的资金,从2013年开始致力于黎族传新屋的修复和保护工作,让村民对自己的房屋进行整修,政府出具一定的补贴费用。此外海南省还注重船形屋制造工艺的提升,对于需要保护的民族建筑,政府采取搬迁的方法来保护传统村落,这样不仅对文化遗产进行了保护,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村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
截止2013年底,白查村船形屋修复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海南市政府通过不断宣传传统文化的作用,不断提升着黎族居民的民族自信感和民族荣誉感,更好地加入到保护船型无保护传统文化的队伍中来,改善了当前黎族地区的风格面貌。同时政府相关部门还组织黎族居民进行统一的培训和锻炼,进一步提升人们制造传统建筑的记忆和水平,使更多的人能够掌握这一传统技术,也使我国优秀的建筑技术和文化特色得以保护和传承。
虽然政府相关部门制定了很多的措施来保护黎族传统村落的建筑文化,但是当前仍旧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部分船形屋在修复之前墙面破裂程度已经非常严重,难以完整修复,还有一部分船形屋因为年久失修,因此屋顶已经消失。除此之外,船型屋具有一个非常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如果连续几年没有人居住的话会自行倒塌,虽然当前的建筑风格以及基础设施都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和创新,但是有一部分村落地处偏远,因此照明设备引进较慢,再加上当地没有排水系统,因此传统村落的开发工作进程仍旧缓慢。
近年来,海南岛正不断加快自身的国际旅游特色建设,这样就能更好地突出海南地区的文化特色以及自然风情,必须不断地用科学手段对传统文化以及黎族建筑村落进行保护和开发,为此我们可以制定出以下措施。
黎族地区的建筑文化必须还要依靠当地人们的自我意识提升,让他们从内心认识到自身的传统村落建筑是我国文化宝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断提升居民的重视程度以及保护意识,这样才能让村民更加自觉地加入到保护传统建筑的队伍中去,同时相关政府部门要及时宣传有关传统村落建筑文化保护的价值以及重要意义,全面调动起人们对传统村落建筑文化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当前部分地区的传统建筑已经遭到了较为严重的破损,因此在修复过程中要尽可能地保证建筑的整体性,保证建筑原有的结构和特色,进而让传统村落建筑还原原来的样子。
黎族地区的传统建筑村落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当前社会和时代不断发展,我们必须要承担起弘扬传统文化的重任,对黎族地区的文化特色进行保护和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