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科技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湖南·永州 425100)
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提出地方高校的办学思路要“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根据文件精神,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培养能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能服务地方经济,具备创新意识、社会责任的高素质应用型性人才。
国内创意写作先驱者之一葛红兵教授近期在论及写作能力时候语出惊人,他认为写作能力是一个国家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我参加湖南省写作年会,一位省重点中学特级教师说,高考作文呈现出明显的国家政策导向,2019年高考作文主题是“劳动”,这其实可以从早些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找到依据。可推知,大学文学写作的社会价值导向也会越来也明显。
以新媒体为代表的信息传播方式逐渐占领了传媒市场,新媒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新媒体的推动下,新闻消费市场保持着持续增长的态势。用户规模不断扩大,用户使用时长持续增长,并且有着稳定的重度消费用户。极光大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1月,综合新闻资讯行业用户规模达5.31亿。截至2019年3月新闻资讯 APP行业渗透率为54.3%。
这几件事开启了笔者对文学写作教学课程探索的思考,即文学写作教学能否兼顾技术、社会、创意写作几个要素,在理论与实践中做出相应的调整?写作能力的欠缺是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的短板,往往老师花了很多时间精力,教学效果却并不好,这让任课老师一筹莫展。大学生写不出像样的文章,这不只是技术上的问题,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问题,地方院校大学生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缺乏对社会生活关注的热情。几年前人民网针有作者在文章中发出感慨:作为知识分子的代表的大学生,失去了以往站在社会的文化潮头,推动社会思想进步的作用和职责。大学生写作水平的下滑,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不关注社会生活,从而导致写出来的文章格局狭小,内容空洞。笔者发现在新媒体语境下,电脑逐渐普及,手机功能变得多元化,学生摆弄电子产品的时间越来越多,从中获得的信息也越来越丰富。既然学生对电子媒体这么感兴趣,为什么不好好利用它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与提高其写作能力?我们可以在新媒体语境下构建“介入式”文学写作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新媒体介入生活、关注社会,并在此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知识与生活认知,培养写作的兴趣,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第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喜欢摆弄手机等电子媒体,这种兴趣假如可以利用到写作中来,无疑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用。很多学生不喜欢写命题作文,但是喜欢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上畅所欲言表达自己对生活的发现与思考,在兴趣驱使下,他们具有很强的写作动力,这与课堂上的被动作文形成了鲜明对比。当下课堂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场面,老师在台上声嘶力竭地说各种写作的理论,学生觉得这与自己的写作毫无裨益,因而心不在焉,各自为政。这种状况说明了老师没有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展开教学,所以二者之间存在着沟壑。教师需要走出那种重理论不重学生感受的教学模式。
第二,新媒体具有海量的信息,可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好奇心。新媒体贴近学生的生活,可以活跃写作学课堂过于理论化的沉闷气氛。新媒体与传统媒介不同的地方是,它信息多样化,带着鲜活的生活气息,很多文章具有深邃的哲理与优美的文笔,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地在自媒体上运用搜索引擎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并加以归类,形成自己的思考,这有助于教学的个性化。个性化教学可以使学生潜能得到充分地释放,同时也使教学的价值得到充分地实现。
第三,新媒体教学模式让大学生关注生活,丰富他们的生活认知。新媒体上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生活信息和表达生活经验、生活哲理,工作得失的文章,这可以极大丰富学生的生活认知,这些生活、社会认知也是写作的素材,它可以弥补部分学生因为生活感知不足而引起的写作的单调。新媒体教学模式将学生引入到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使他们发现生活的美好,不再做一个无动于衷的旁观者,而把自己就看作是“在世界之中”的存在者(海德格尔语)。
第四,新媒体教学模式可以让大学生关注社会,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在新媒体上,有不少反映社会问题的文章,一篇网文具有数字惊人的读者群体,他们会围绕文章进行探讨,各抒己见,最后可能形成话题效应。学生可以直接针对某个论题进行探讨,表达他们对是非曲直的正确态度,渐渐树立起正确的符合国家意志的社会责任感。比如这次疫情初始,网上有不少歪曲事实的风言风语,不少年轻学子承担起了肃清谣言的责任,他们积极撰写网文,去芜存菁,对维护网络风气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也为社会稳定发做出了贡献。这种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在传统写作课题上常常是以老师的说教式方式来进行的,往往事倍功半。在新媒体上学生能够介入到社会问题中去,那种身临其境感带来的效果要好得多。
新媒体不仅是意味着数字技术的革新,也意味着人们生活方式的革新,人们可以逾越时空的障碍去了解世界,咫尺天涯的与不同地域的人探讨人生与世界,这极大拓展了生活与想象的空间。对于地方院校大学生而言,他们学业有成后有着鲜明的导向,即服务地方与社会,这需要有明确的社会责任感与生活目标。我们将文学写作与自媒体结合在一起探讨新的教学模式,旨在通过新兴的数字技术平台使大学生在介入生活与社会的时候积累写作的经验,也夯实人生的经验,这既是社会的要求,也是文学写作的要求,文学本身就是人与社会、世界交融而成的结晶,文学写作不能仅仅停留在字词句这一技术性的层面,应该往前迈进深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学生超然物外的个人沉思与老师简单的理论引导并不就能写出好的作品来。我们需要顺着技术与时代的风气而开辟新的路径。
就具体实践而言,它包含着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教学内容的“介入”:整合新媒体网络资源
北大陈平原教授对文学写作的定义:“用精致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对这个世界的感受。”
写作课长久以来都是被设计成依靠课堂教学“毕其功于一役”的,学生处于被支配被动接受的地位,在相对封闭的内容中去进行创作,他们与世界、生活缺乏交流,所以只剩下了“精致的语言”他们的生活经验相对空洞。在课堂上,教师以将新媒体上的社会事件与生活内容作为的引子,让他们去思考,去感受、交流,然后完成作业。这样课堂教学就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学生不是按照教师设计的方向发现生活,他们自己去发现答案。这样的课堂因而有着生活的气息而使学生的思考活泼起来,课堂变得富有生气。学生的积极性将会使课堂变得富有建设性,在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会使教学走出平面化的窠臼,变得具有深度与广度,这是现代课堂所追求的效果。
其次,教学方式的“介入”:基于新媒体的师生共建课堂。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具有超强的交互性。传统媒体是单向传播,不管是广播、电视还是报纸都是单向传送信息,媒体处于强势地位,决定着受众接受什么样信息,用户很难进行信息反馈,交互性很差。而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输是双向的,甚至是多向的。每个用户都具有信息交流的控制权,公众可以选择接收信息,也可以选择关闭客户端或屏蔽信息来源不再接收信息,用户不再是单纯被动地接收信息。同时,以微博、博客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也从根本上改变了用户的受众角色。我们将这种互联网思维引入到在课堂上,学生可以与老师针对进行平等对话,他们以无差别的身份参与网络事件的讨论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一种良好的学术课堂氛围。这种课堂有助于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素养,学生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感觉到自己在课堂中的位置与价值,他不再是被忽视或者处于与老师高下有别的位置上,他是与老师平等的,可以与教师进行对话、探讨。
再则,“介入”的教学目标:在创作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什么是文学?》中,萨特多次提到文学要积极的介入,文学必须对当下的社会表明态度和立场。在这样的观点之下,萨特赋予了文学非常重大的使命——揭露、改变、建设,“单独一个作家可以限于以批判为务,但是我们的文学作为整体首先应该是建设,在这个宿命论的时代我们需要在每一具体场合向读者显示他的做成与拆散的能力,简单说就是他的行动能力。”地方院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着社会意识淡薄的特点——也许这是中国大学生较为普遍的缺点,现代社会需要具有社会意识的大学生,目前高校的培养模式与这一需求之间存在着不少的差距,需要改正。这种不足可以在文学写作课程中加以补偏救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新媒体去关注现实生活,并在思考、感受的基础上去写文章,这样既可以使他们的写作言之有物,又能循序渐进地培养其大学生的社会意识,这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关注可以使他们获得丰富的信息与经验,这会使他们产生创作的动力,然后大学生通过新媒体创造介入生活,实现萨特所说的改变生活。写作对大学生不仅是一种技能,也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古人视写作为经国之大业并非故作惊人之语而是言之有据的,如果学生能够以写作为自己实现社会责任的途径,这将会使他们将所学的知识与现实密切结合在一起,抽象的知识在现实的土壤中得以实现其价值,现实的土壤进一步丰富知识的内容。这种教学是活的,符合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道理,它将会极大充实教学课堂。
总之,基于新媒体语境下的“介入式”教学,可以沟通课内课外、校内校外,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更加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引领学生亲身体验,从而深化理论认知,提高写作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提升整体素质,最终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