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英 郑福根
(1.开化县图书馆 浙江开化 324000 )
(2.杭州师范大学图书馆 浙江杭州 311121)
随着各种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正处在一切都被数字化,任何人或物都可以实现关联、感知,任何媒介都相互融合的时代。我们正面临通过各类数据的存储、管理、挖掘、分析快速准确获取信息的机遇,迎来通过数据开放、数据共享、数据治理,形成以数据为能源、数据为动力、数据为决策依据的新挑战。2018年4月新媒体联盟《2018年地平线报告》重点阐述未来1-5年会被采纳的6项技术,分别是:分析技术、创客空间、自适应学习技术、人工智能、混合现实和机器人技术[1],这些技术对图书馆的短期、中期和远期发展都可能带来变革和影响。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引发了图书馆如何协同社会进步、转变自身角色的讨论[2]。张晓林[3]从技术发展、需求变化、图书馆面临的挑战等方面探讨我国学术图书馆的转型问题;陈传夫[4]认为,2016—2020年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转型发展”是这一时期全球图书馆事业的主要特征。目前,有关图书馆的新技术、新空间、新资源、新生态、新服务的研究成为热门话题,有关图书馆新使命、新定位、新组织、新架构的讨论持续出现。为此,本文试图从技术升级、理念创新、组织变革、内容融合、服务转型几个方面,来探讨图书馆的发展方向选择和相关策略问题。
目前,人类正处于“颠覆性的创新时代”,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量子通信、增材制造、新型显示、混合现实等领域,是当今科技发展的前沿,也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升级的焦点。许多现象已经表明,人工智能开始接棒互联网,成为第四次产业革命的最大推动力。《未来简史》作者赫拉利[5]预测,人工智能将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最重要的革命,这场革命改变的不只是工具、政治和经济,还将改变人类本身。他认为,再过20—30年,绝大多数的常规工作将被机器人替代,除少数精英控制机器和大数据。那些工作内容相对固定、简单,能够将流程标准化的职业,更容易被人工智能替代。
马化腾[6]认为,“发展人工智能,需要场景、大数据、计算能力和人才四个要素,缺一不可”。海量的数据积累是基础,算法开源是趋势,算力的提升是加速器。过去人们根据自己的品位或他人的推荐来买书,今后人们会逐步将买书的决定权交给算法。未来算法可以决定一切,人类的决策权将让位于人工智能。
我们正走向泛在化的数字科研环境,各类科研对象正日益数字化、网络化,合作和交互成为研究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利用海量数据进行实时的可视化分析的数据密集型科研范式正在形成。通过有机组织的开放文献、开放数据、开放的“非正式交流”,对科研内容的开放关联、开放参与,支持开放型科研的基础环境已经越来越成熟。其实,目前的教育也正走向与科研同样的方向。广泛利用开放资源、开放工具和开放学习过程的开放教育模式正在形成。就社会大众而言,在网络新闻、小说、视频和游戏充斥用户终端的年代,单一的媒体信息很难引起用户的关注,而融合图、文、音、像等视频的多媒体内容更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思科公司发布的预测报告称,到2021年,在线视频所产生的互联网流量将占到互联网总流量的82%[7]。这一定程度上说明,普通用户的信息活动、信息消费行为更倾向于图文并茂、多媒体方式呈现的内容。
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移动阅读的兴起,尤其是网络小说的盛行,吸引、分流了图书馆的用户。数字出版机构不断创新市场运营模式,通过与三大电信运营商的手机阅读基地合作,抢夺图书馆的用户与业务资源。与这些网络运营巨头相比,图书馆在人才、技术、经费等方面都处于竞争的劣势。目前,一种互联网巨头加盟数字出版产业,各家出版社忙于应对,各种新媒体公司迅速兴起蚕食用户阅读市场,图书馆苦守原有阵地的新格局已经形成。
技术升级、需求变化、竞争激烈、服务提升等,再次对图书馆员的知识、技术和能力水平形成新的挑战。在网络化、移动化、社交化背景下,数据的类型多样,要全面地搜集、组织和管理这些数据并非易事。数据管理人才是稀缺人才。未来图书馆的服务和竞争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将数据转化为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和能力。培养图书馆的数据管理与应用人才,已成为图书馆适应大数据环境的必然要求。
目前,数字技术为增强出版提供了技术可能,图书馆服务转型过程中,适应数字与印本出版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在数字出版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内容、服务必须依托于技术而升级,技术、内容与服务必须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图书馆、出版商和服务商作为传统出版产业链的构成主体,应携手共进,共同应对数字化带来的新挑战。
随着数据资源的爆炸式增长,人类社会迅速进入到大数据时代。未来社会是一个数据分析、数据决策、数据治理、数据信用的社会,而大数据是智慧的源泉和起点。自2010年美国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要求科研人员在项目申请时需要提交数据管理计划之后,越来越多的美国大学图书馆参与到科学数据管理的工作中去,成为图书馆转型的新内容。2016年U.S.News全球大学综合排名前100的高校中有40余所图书馆已经设立科学数据(或数据)管理服务中心[8],有的科研数据管理服务中心以图书馆为主导,有的数据管理中心图书馆只是参与者。
科学数据浪潮和数据密集型科研对图书馆服务提出新的要求,通过对科学数据的收集、组织、管理、存储和共享以及数据分析、挖掘与利用,可以实现数据的增值,缩短科研活动周期,减少重复投入,节省科研成本。另外,图书馆馆藏日益数据化和可计算化。MARC格式的书目信息以“记录”形式作为一个整体存在,机读目录中的单个“数据”不具有重组能力,离真正的数据化还有不小的距离。关联数据是适合书目信息数据化的技术,美国国会图书馆把自己的多种词表、编码规则、规范档文件等以关联数据方式发布,从而支持基于这些数据的全目录计算;大英图书馆将整个英国国家书目以关联数据方式组织和发布,支持整个馆藏可计算和智能化[9]。目前,图书馆编目领域的关联数据应用经历了开发、试验,正面临实践推广的最后阶段,书目信息的数据化成为可见的发展方向[10]。
近年来,企业界掀起人工智能应用浪潮,谷歌和百度分别推出“谷歌大脑”和“百度大脑计划”。人工智能将重塑图书馆的工作与服务模式,在资源采集、信息组织、图书推荐、数据统计、新媒体服务、信息检索、查新查引、读者活动、特色资源建设、古籍开发与利用、学科竞争力分析、人才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图书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出现了智能搜索、智慧理架、智能定位与服务导航等应用。2017年5月,南京大学陈力军[11]教授课题组研发的智慧图书馆二期(智能机器人)在南京大学杜厦图书馆正式发布。该智慧图书馆系统融合了超高频RFID、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可对整个图书馆藏书进行自动化盘点,检查是否存在错架图书等现象,实时更新图书位置信息,对图书进行精准定位,告知用户所需图书在书架的具体位置,极大地减少了用户查找书籍的时间。实现图书馆治理的数据化、智能化,已成为图书馆提高管理效能、理解用户信息行为的重要手段。
数据作为一种信息载体,在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活动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Reality,简称VR)、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简称 AR)和混合现实技术(Mixed Reality,简称MR)的相继出现,为大数据可视化提供了技术支持[12]。可视化技术成为研究数据表示、数据处理、决策分析等一系列问题的综合技术。与图书馆领域相关的可视化技术目前大致包括:3D打印、增强现实、信息可视化和全息显示等[13],主要体现为文献载体的可视化、服务场景的可视化、数据分析的可视化等,已经出现用户检索内容的可视化、物理空间终端显示的可视化、学习路径的可视化和知识共享的可视化等应用。
通过可视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用户场景体验、阅读体验和指引服务体验。VR和AR技术的应用使得实体世界与虚拟世界连成一体。利用AR技术可以进行图书的定位与理架。用户利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的摄像头扫描书架,ShelvAR就可以在屏幕上显示哪本图书乱架;AR技术可以突破珍贵古籍或手稿保护的限制,在原稿周围显示数字图片、文本、在线学习资料,并放大肉眼看不到的细节[14]。MR的研发,及其在数据可视化中的应用,有效提升了数据可视化成效,为用户搭建起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交互反馈信息回路,让用户体验更为真实。
3R(即AR、VR、MR)虚拟场景应用越来越广泛,它逼真的场景和与现实世界的互动,让不少人沉浸其中。虚拟场景阅读是利用用户对3R的兴趣,将图书馆馆藏资源转化为数字形式,构建资源数据库,并应用三维空间技术构建空间场景图,再利用场景图的时间体系,对时间进行蔓延、传播,最终产生动态行为,形成一个集图像、音频、视频以及互动为一体的虚拟场景。这种虚拟场景的逼真体验,为全民阅读和阅读推广注入新的活力[15]。目前,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图书馆等已经利用地理位置导入资源等相关服务[16];德国康斯坦丁大学图书馆,将可视化知识导图和电子互动桌面感知互联,提升了知识信息在合作团队的可视化合作与分享。
近年来,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发展迅速,服务对象与服务范围日益扩大,服务内容与服务方式日渐丰富。任何一个图书馆,其资源都是社会资源的一部分,其服务对象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例如,上海图书馆将自身拥有的家谱特藏资源通过平台开放、社会征集、用户参与和开放建设,既加快数据加工和知识生产的进度,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和凝聚力,使上海图书馆家谱知识服务平台成为全球最具影响的华人家谱平台,并通过网络世界扩大服务范围,延伸服务触角。2019年4月,平台访问量达16万余人次,形成了200人左右的核心用户群,该用户群由世界各地的家谱研究者和爱好者组成,他们积极协助平台测试,并提出了大量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了社会化、网络化良性发展的典范[17]。在网络化、移动化、社区化、泛在化和互动化的社会发展环境下,任何图书馆都应融入社会、加入社交网络,运用互联网思维,通过媒体融合、信息互联互通,满足各类社会用户的需求,成为开放信息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网络世界为图书馆扩大服务范围、延伸服务触角提供了可能。固守传统,被动等待或消极应对,不积极拥抱信息传播的新技术、新理念,将有可能被边缘化甚至被淘汰。
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应将服务内容社交化、移动化,社交平台是图书馆融入社会、服务社区的有效方式。把图书馆与其他平台的合作内容、流程、模式进行无缝地整合和再造,吸引用户的关注,体现图书馆专业服务的价值。图书馆通过社会化,通过开放自己的微博、微信和公众号,通过独特的信息服务,才能形成自己的社区,培养忠实的粉丝群体,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赢得用户,也赢得未来。
大数据时代是一个数据驱动的智慧时代,图书馆面临从“数字化信息”到“数据化信息”的转型任务。这个过程的实现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还很多。
(1)完善图书馆数据管理体系。图书馆数据通常包含业务数据、文献数据和用户数据等类型。业务数据指图书馆各个业务部门和图书馆的全体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产生的数据。文献数据包括图书馆历年购置的各类文献资源(包括数字的、纸本的)、图书馆自建的书目数据库和文献数据库、各类网站、网页等。用户数据是图书馆大数据的核心部分,也是目前最难以全面有效搜集、管理的部分。用户数据包括用户的个人信息、个人博客、微博、微信等,还涉及用户对图书馆各类文献资源的使用数据、推荐数据、评价数据和互动数据。这是图书馆开展用户数据分析,开展精准服务、个性化推送服务的前提和基础。
(2)拓展图书馆资源建设内涵。数据是图书馆资源构成的基本类型。未来所有的资源都有数字化版本,所有资源都是某种格式的数据[18]。进入信息时代后,知识、信息和数据是密不可分的,数据是对客观世界的记录,是信息的原料,为数据赋予背景,它就成为信息;信息是知识的来源,将信息与经验、已有知识、理解力融合,就能够将信息提炼出规律,信息就上升为知识[19]。因此,数据、信息和知识是相互依存、相互转换的,图书馆开展数据管理工作,是图书馆健全资源建设体系和提升竞争力的基本要求。
(3)开展数据决策与数据服务。准确、及时、有效的数据是决策制定的基石。哈佛大学图书馆主要收集图书馆空间利用数据、参考咨询交互数据、采访和流通数据以及电子资源使用统计数据,并聘用数据可视化公司开发基于开源软件的分析工具包,通过可视化的呈现让馆员和用户了解馆藏的使用动态,为图书馆采访决策提供依据[20]。
知识本质上是一个动态的、根植于认识主体与认知情感、关系互动的认知活动实践中的过程,是一个行动着的概念。随着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互动分享、开放获取、数据关联、移动搜索和新媒体传播等的发展,传统图书馆中静止、封闭的知识已经走向流动和开放。今天的图书馆面临从管理图书到管理知识的转型,这不仅涉及管理规则、服务形式,而且涉及整个管理理念和服务体系。语义网和知识本体的运用,使得机器不仅可读而且能达到可懂的境界[21]。数据管理、数据开放和数据关联技术的发展,为知识的流动、知识的发现、知识的关联与融合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Feigenbaum等人[22]提出的知识原理,认为一个系统能够展现出高水平的智能理解和行为,主要的原因在于它所具有的知识可以呈现,包括某一领域的概念、事实、表示、方法、模型、隐喻及启发式规则等。知识融合是知识管理和知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研究分布式知识库系统中知识的转换、集成和融合,对知识对象的结构和内涵进行优化。知识融合与知识整合、知识共享、知识抽取等技术密切相关,它们都是在知识层面上进行的处理,目的都是对知识进行优化,从而提高知识服务的效率与质量[23]。
当今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已经成为提高图书馆联盟影响力、竞争力和服务能力的有效方式,而随着网络的发展,如何整合数据、信息、知识的生产、出版、传播的产业链,开展跨行业、跨系统、跨部门的合作,消除信息传播中时滞、孤岛与障碍,提升对用户需求的灵敏度、精准度和时效性显得尤为重要。
从图书馆大数据的角度来看,用户使用图书馆网站、数据库等过程中留下的信息行为数据是比较分散的,有的存在于书目查询的OPAC系统,有的存在于借还书的集成管理系统,有的存在于检索、浏览、下载电子资源的出版商、集成商或供应商的数据库系统,有的访问流量数据存在于图书馆的交换机和服务器中。不开展跨界合作,图书馆就难以全面掌握各类数据库的用户使用数据,难以掌握用户的使用行为和信息习惯,就难以对各类资源开展科学有效的评价,也难以开展精准化、个性化的信息推送服务。
用户体验这一概念由美国认知心理学家、用户体验设计师Donald Arthur Norman[24]提出,ISO 9241-210把用户体验定义为人们对于使用或期望使用的产品、系统或服务的认知印象和回应[25]。用户体验是增强图书馆吸引力、提升竞争力的核心所在。未来图书馆是智慧融合的图书馆,通过智能软件系统,知识自动化将变革知识工作的组织形式和生产率,给用户提供全面感知、立体互联、无处不在、灵敏便捷、协同有序、个性互动的环境;将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融合一体,给用户带来信息检索、学习路径和知识共享的可视化体验,从而赢得用户青睐。
近年来出现的3D打印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体感追踪系统等都为图书馆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契合点。如上海交通大学将先进的AR移动视觉搜索技术应用到图书馆多元化特色资源展示与互动中,实现了自助观展受教、视频体验、文字体验、动画体验、虚拟现实合影、现场体验留言等服务功能[26],赢得了用户的喜爱。
图书馆的智能化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工作,必须根据人与人工智能的区别与特长有选择地实施。人类最擅长的领域是创造与人际交流,机器人最擅长的领域是标准化的重复性工作。当下,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技术集群,人工智能是建立在海量数据基础上的,谁掌握了数据就握有一把开启人工智能的金钥匙。现代机器人具有深度学习的功能,使用得越多它就能自我进化,变得越来越智能。
新技术的应用,将世间万物形成一个高度关联、高度融合、高度依存、高度感知的世界。智能载体(机器)通过对数据的学习和知识的积累,具备分析决策和自动完成任务的能力。像德国康斯坦丁大学图书馆通过运用微软的体感周边系统,利用传感摄像头来追踪用户,通过智能信息令牌的触摸和移动进行混合交互,在图书馆服务系统中实现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的融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形态。
技术变革往往引发组织变革,只有通过组织变革才能造就与新技术应用相适应的管理体系,才能使新一代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创造更大的价值,发挥更优的作用。近些年来,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变化,图书馆一直在尝试机构变革,设立内部分馆,部门合并或部门拆分,各种治理机制的创新时有发生。这种治理模式,虽然稳定了图书馆管理秩序,但难以满足技术发展和用户对信息需求的期待。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图书馆在2015年10月发布了该馆最新的组织机构图,其主要业务部门包括[27]:馆藏、数字化与合作服务、教育指导与用户服务,管理部门(包括财务、业务、运行),人力资源和图书馆发展。其机构设置的实质按照信息流和用户的需求来组织,兼顾按照学科提供服务的指导思想。北京大学图书馆以“信息流”为核心建立了7大中心:资源建设中心、学习支持中心、研究支持中心、信息化与数据中心、特色资源中心、古籍图书馆、综合管理中心,以任务合作为主体的组织机构,完全打破了传统图书馆以“文献流”为标准划分的组织体系[27]。该组织架构强调以读者服务为中心,体现团队合作精神,具有灵活、快速反应的优势。
无论是国家之间的竞争,还是机构之间的竞争,其核心是人才的竞争。未来图书馆的发展需要知识复合型、理念引领型、技术创新型的人才,需要积极拥抱先进技术、敢于创新、敢于颠覆传统、把图书馆的命运把控在自己手中的进取型人才,而不是传统的守望者、被动的等待者、不思进取的观望者。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于我们这个职业乃至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我们曾经有过关于图书馆“内容为王”“平台为王”,还是“渠道为王”和“技术为王”的争论。其实,在当今社会光有内容没有技术,或者光有技术没有内容都是不行的,惟有转变观念,将内容、平台、渠道与技术融为一体,才能提升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在未来的竞争中赢得用户,在未来的发展中处于有利的位置。
我们正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转型发展、变革创新是未来社会、未来图书馆发展的新常态、新特点,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可视化、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和融合,我们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图书馆人惟有进取才能有所作为,图书馆界惟有创新才有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