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江苏·南京 210023)
2010年,国家就提出了德育为先的战略主题;2012年,党的十八大又明确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又强调了以立德树人理念为社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这一系列国家相关政策都表明了教育优先的发展要求和特色职业教育深化改革要求。在这些政策背景下,相关院校的职业教育更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指导思想,致力于促进特色职业教育发展事业的顺利进行;相关职业教育人也要以立德树人理念为指导,积极寻求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路径、方法及模式,为特色职业教育发展做出贡献。
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以国家发展战略为指导思想,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才能够满足社会用人需求,为社会培养出知识技能兼备、责任意识强、创新能力好的优秀人才,让其为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型,实现经济平稳发展,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
立德即树立德行,该词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树人即培养人才,该词出自《管子·权修》。立德是树人的重要前提和基本条件,树人是立德的根本目的和发展目标两者是辩证统一的。立德树人就是要自己树立良好的德行,为他人做榜样,将他人培养为人才。
随着教育思想的不断发展,立德中的“德”已经不单单指道德,也包含了价值观、思想观念等内容,树人中的“人”在当代也演变为有责任、有担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离开立德,树人就会与教育正确发展方向有所偏差,离开树人,立德则缺乏实际意义。立德树人明确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即先成人,后教人成才。
立德树人有着丰富的内涵,高等职业院校坚持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是为迎合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促进德育工作开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德才兼备的工匠精神人才的重要要求。党的教育方针、特色职业教育发展目标都要求立德树人成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便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出能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民族气韵的建设性人才。
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的核心,主要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等内容,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素质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思想道德素质包含马克思主义思想也包含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重的思想道德境界。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操能力以及正确的三观,使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奋斗。因而,立德树人与素质教育的内涵是相同的,立德树人是素质教育顺利实施的重要方法,也是素质教育实施的根本要求。
课堂教学是立德树人理念在高职院校融入的主阵地,仅仅靠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来影响学生是远远不够的,其他专业课教学也应该根据教学课程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进来,使学生增加与立德树人理念的接触面,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从而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人才。具体来说,就是高职院校教育应该在国家方针指导下,依拖丰富的学校资源、专业的教师团队、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等开展立德树人教育活动。
理清立德树人与教学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将立德树人顺利融入教学中的前提。在理清两者关系的基础上,首先要规范教学语言,确保课堂所做的论证、举证准确无误,避免在课堂出现敏感、不正当言论。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言行直接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的教学语言不仅仅是传递知识的工具,更是向学生传递积极人生态度、正确价值观的媒介。因而,教师应该用体现高尚品格和道德修养的语言向学生传播正能量,用语言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
教学方式是教学思路的具体体现,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是实际呈现的形式,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提升教学质量。在选择教学方式时应该综合考虑教学资源条件、教学目标要求、教学内容等诸多因素,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结合方法提升教学效果。可以开展丰富的课堂活动,如立德树人主题演讲、主题辩论赛等,做到寓教于乐;开展多元化的授课模式,如知识讲授、示范、情景模拟等,让学生切身感受所学知识;利用案例教学开展教学,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能明确体现立德树人理念的案例进行讲解;开展团队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结组完成课题分析讨论作业,改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共赢、互助的品质;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充分利用师评、互评、自评等方式帮助学生获得正确的认知。
单纯的知识讲解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无法使学生感知知识学习的意义,而创设课堂情景可以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其对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设容易被学生接受的课堂情景,使学生易于产生情感反应,能够积极主动融入到学习活动中来,主动学习相关的知识内容。同时,教师在进行课堂情景创设时,一定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意识。例如,在进行品德修养建设问题教学时,可以通过教室布置、问题设置来营造主题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之感。
在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思政教育过程中,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因为只有学生在实践中有了真实的体验,检验了真理,才能将道德规范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将它应用到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开展实践活动:在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道德规范;鼓励相关学生社团成立,用社团将学生组织起来,共同参与、投身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之中;借助社会力量和资源拓展实践活动,邀请道德模范、心理专家到校组织专题讲座,或者让学生到具有优良企业文化的单位去参观、实习。
教学方法有很多,例如启发式教学法、注入式教学法、行为主义教学法等,但是以下两种方法更适用于立德树人理念在课堂中的融入活动。
人本主义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从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来说,就是要求教师在授课时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和接受程度出发,使德育工作变得人性化,用心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顺境或逆境,实现思想德性的进步。同时,教师可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心中所想和真实需求,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答疑解惑。
实际教学大多采用认知教学法,但是这种方法相对较单调,容易让学生感到课堂或许枯燥。而情感教育法与认知教育法不同,更注重以情感化人,是对传统认知教学法的突破。处于青少年成长阶段的学生更容易感情用事,教师可以充分学生这一特性,培养学生的理性情感,让其学会对情绪进行自我调控,达到理智与情感的统一。
立德树人理念的贯彻、融入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而实施模式也应该有计划的分步实施。
立德树人理念的融入需要人、资源、制度等一系列强大后盾的支持。首先,要根据教学培养目标确定人才培养方案,然后根据培养方案确定各个支持要素;其次,作为教师教学参考重要资料的教材应该从内容上充分体现立德树人的理念,以便教师在教学时有章可循;再者,教师自身也要跟上教学任务要求,不断接受相关专业培训,借鉴优秀教学经验,用更新的姿态来迎接教学挑战,为学生树立榜样。这几方面工作,是搭建基础平台的重要内容,为立德树人理念的导入提供了基础保障。
立德树人理念融入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将这一理念贯彻到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去,因而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很关键,教师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正确的三观,成长为品行合格的人。例如,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扶贫活动、义务劳动、义务捐款、学雷锋做好事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真善美的认识,免受社会快速转型导致负面问题的影响。
立德树人理念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中的导入目前还处于摸索阶段,实施过程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的实际效用还有待验证,因而,我们应该做好过程控制、成果分析、总结反思等工作,在此基础上才能不断总结教训,提升实施工作质量。同时还应该将研究成果建成数字资源库,这样既可以给学生提供学习资料,又可以供学校之间探讨共同进步,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支持。
高职院校在立德树人维度下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是教育和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要想保证立德树人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顺利实施需要从教学路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平台搭建等多层面入手,形成校、企、师、生四方联动的情景,以便提升实施的质量和效率,使学生真正养成良好的德行、正确的三观,成长为现今社会所需要的德才兼备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