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凡成 韩士平 曾 赟 陈 平 陈焰红
(1.丹江口市农广校 湖北丹江口 442700; 2.丹江口市三官殿农技服务中心 湖北丹江口 442700)
丹江口市地处湖北省西北部,有“中国水都”之称,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也是世界文化遗产、道教圣地武当山所在地,全市总面积3121km2,辖20个镇(办、处、区),总人口46.3万。近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支持下,丹江口市充分发挥农广校在农民教育培训中的主渠道、主力军、主阵地作用,培育了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为全市脱贫攻坚、现代农业和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
自2014年项目实施以来,丹江口市农广校以促进产业发展、助推农民增收为目标,围绕农业主导产业,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面高质量地完成全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任务。统计表明,6年累计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学员2164人,其中生产经营型1042人、专业技能型1002人、社会服务型120人。学员线上评价率达到98%以上,学员满意度99.2%,赢得了上级农业主管部门的肯定和社会各界认可。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重在“育”。在教学培训工作中,学员是通过村组乡镇遴选上来的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主要成员,他们热爱农业,酷爱农村,求知欲望强烈;授课老师都是从事农业生产一线的专家,他们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善于用农民喜爱的语言和方式授课,形象生动,学员听得进去、学得用心;外出观摩学习,知行结合,实实在在,一看就会,一听就懂,给学员带来了全新体验;跟踪回访季节选择恰当,学员可在自己的基地让专家解决不懂的问题,询问不明白的知识。学员们普遍反映,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效果明显,培育质量高。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广大学员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后,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积极实践于农业生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员蔡万利,习家店镇铧场洼柑桔场场长,2015年和2019年先后2次带领本场10余名技术骨干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他们应用学习到的技术知识,大力开展柑桔品种更新和优质果品生产,全场柑桔亩产和销售价格连续多年稳居全市首位,成为全市闻名的柑桔科技栽培示范场;学员王帮勤,通过培训学习到的柑桔销售知识,组织合作社柑桔种植户,在采摘时采用“一果两剪”、大小分级、塑料框装果,年销售柑桔500万kg,而且还帮扶了10余个贫困户脱贫,个人也被村民推选为村科技主任;学员周世平利用畜牧班学习的知识,开展高效粮改饲作物种植,2017年基本实现“小麦—玉米—玉米”一年三季种植模式,为当地养牛业发展提供了饲料来源;土关垭镇银洞山村学员李文成和浪河镇钱湾村学员肖琼,应用自己学到的茶叶加工采摘技术,在2019年4月20日举办的“丹江口市新型职业农民学员学习成果展示活动”中,分别荣获手工制茶特等奖和一等奖。
学员们在一起讨论时认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内容针对性强、授课教师水平高、方式方法灵活多样、管理规范、服务到位。通过“三农”问题、现代农业发展、体验式的农耕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新技术新技能等培训,把握了产业的宏观形势和发展方向。培训中还融入支农惠农政策、合作社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电子商务等内容,提升了自己的经营管理能力,让学员们对从事农业生产充满了希望,极大地提升了学员开展现代农业生产的信心。学员吴红梅,浪河圣和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带动当地300余户茶农,共同生产、加工、销售茶叶,仅红茶一项年出口超过100 t,极大地提振了当地茶农种茶的积极性。
柑橘种植大户、凉水河镇学员尉汉阳反映,现在社会上的培训五花八门、各种各样,但从培训效果、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各方面来比较,市农广校举办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最正规、最实效、收获最大,它不仅教会了农民专业技术知识和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更新了观念、武装了头脑,教会了农民生产经营和管理技能,培养了一批极具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的新型职业农民。
丹江口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之所以取得上述“五好效果”,关键是采取了“三个强化”和“四个创新”的重大措施。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能否取得成功,遴选合格学员最为关键,因此强化培育对象的遴选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位置突出。重点把握三点:一是确定遴选对象,把那些确实有愿望、想学习、愿学习、想干事、敢创业的农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锁定为培育对象,改变过去农民培训“鱼目混珠”的做法;二是采取村组推荐、乡镇把关、培训机构最后“拍板”的遴选方式,改变过去不经选择“凑人数”的做法;三是建立培育对象人才库,进行对象摸底筛选,分层分类分级开展培训。
授课教师水平高低,关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声誉,关乎学员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评价,关系培育工作的成败,因此强化授课教师的筛选意义重大。选择的标准是理论水平高、业务能力强、教学实践经验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好、有一定影响的“洋专家”和“土秀才”作为授课教师,承担培训和巡回技术指导任务。
现有条件下县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构,一无教学设施,二无培训教室,如何选择培训地点也是关系培训结果好坏的重要方面。我们选择在市委党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党校是培养党政干部的地方,很多干部一生艰苦努力也没有上过党校,更别说普通农民了。因此,充分利用党校这个阵地和金字招牌,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并将其作为培训基地,是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效果、增强学员荣誉感和自豪感、强化学员管理的良好选择。学员们普遍认为,自己能够在党校培训学习,在周边农户中“长了脸”、“冒了尖”,学习劲头普遍高涨。习家店镇丁家院村学员孟兴义在学习讨论时激动地说:“没想到我们农民也可以上党校了”,反映了学员内心的真实写照。
丹江口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不同于其他培训的重要方面就是在培训内容上实施创新。一是以农业主导产业为重点,注重种植养殖技术、互联网、农产品营销、休闲农业知识的讲授,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对现代农业技术的认知和成果应用能力,使其成为勇于科技创新的“科学家”;二是注重宣讲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重点讲授发展、市场、竞争、效率、团队意识方面的内容,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思想政治素养,使其成为熟悉“三农”政策的“政治人”;三是注重民主、文化等农民文明素养内容的讲授,使其成为弘扬新农村文明的“文化人”;四是注重法律知识的讲授,使其成为农村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法律者”[1]。
创新教学方式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要求,也是提高培育效果的重要手段。丹江口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在培训方式上,一是积极实施“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教学模式,大力推广农民田间学校、送教下乡经验,开展“做中学、学中做”、“手把手”、“面对面”的技能培训;二是积极组织学员外出观摩学习,参观全国或在周边有巨大影响力的产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基地及龙头企业,让学员亲身感受与外地的差距,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规划自己的发展目标,开阔自己的思想境界;三是扎实进行“可视化”考核,让学员把学到的、看到的、想到的,通过试讲的方式,在全体学员面前讲出来,并请专家、领导、老师逐个点评,肯定方向性的观点,指出偏差性的误区;四是通过评选“优秀学员”,激励学员的学习热情。
对教学培训后的学员开展跟踪服务,是检验学员学习成果的重要方法,也是促进学员把所学知识技能应用于生产实践的重要手段,更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一大创造。丹江口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在跟踪服务上,一是随时对学员开展电话抽查,强化与学员之间的联系,督促学员开展生产实践;二是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学员所需所求,加深学员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认识;三是根据学员要求,组织专家深入学员产业基地,开展“面对面”和“手把手”的技术答疑与技能传授。
强化宣传报道是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方面,也是寻求社会认可和领导重视的重要途径,更是推进全社会了解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要方式。近年来,丹江口市农广校撰写了大量反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报道,分别在《中国农业远程教育网》《湖北农业信息网》《十堰农业信息网》《丹江口专刊》《水都网》等多家媒体上发表,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推介作用,其中“我们农民也可以上党校了”、“今日不出彩,明日定辉煌”、“栽下梧桐树,引来众凤凰”、“夷陵茶香飘天下,丹江茶农学习忙”、“企业现场选员工,培训学员乐融融”、“专家课堂讲对策,学员茶园得指导”、“千里进川去学习,建设美丽丹江口”等文章,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