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航
(重庆市云阳县南溪中学校 重庆云阳 404500)
美术教育,注重养成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深化同学们对美的认识,增强他们的感触美、观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来达到让他们敬爱生活和自然,陶冶情操的目标。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完成基本的美术教学任务而不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就有很必要让美术课堂充满趣味性。在这一点上,作为一个站在一线的高中美术教师,小有感悟。
目前,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生又有高考的压力,学校和教师都不太重视美术教学,因此,美术教学的现状就可想而知,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首先,教师方面。大多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模式大多是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忽略学生的主体性,很多教师有着专业的技能和专业知识,但在教学中却知识理论的灌输,缺少美术史论等方面的探究和认识,导致他们在教学中只是枯燥的照本宣科,毫无创新,以致美术课堂氛围沉闷。
其次,学校方面,美术课程安排较少。由于高中生面临着升学的压力,美术学科又不是高考科目,因此,高中一般一个星期才有一次美术课,有的学校甚至两个星期才有一次美术课,这就导致学习过程没有连续性,每节课间隔时间过长,导致学生对美术理论的知识没有系统的理解和认识,也就无法促进自身审美素质的提升。
最后,学生方面,学生多认为美术课不如其他高考科目重要,他们几乎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文化课上,根本不重视美术课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作用,在这样的环境下,美术课是无法得到学生重视的。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探索高中美术教学的趣味性是十分必要的,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也是我国素质教育推进的要求。
高中学生已经有很强的自主性,在性格上又有些叛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应主观的教给学生这个应该如何那个应该如何,这种准则答案式的教学法只能束缚学生,形成“千人一画”,不利于鼓励同学们的创造性、主动性。
艺术体现作为人的精神行为,无论通过什么对策,运用什么材质,都应该表现主体的精神追求,给学生一个自主探究的空间,让他在创作实践中积极寻求知识、应用知识,连续的健全自己的想法。这种绝对独自的思维空间,会加强同学们的创造能力和自信心,使学生在课堂上更有兴趣去探索。
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学习是一种按部就班的过程,成功一般是在不断的尝试,不断的失败中酝酿而成的。给学生提供可从事创作的条件和材料,让他们不断探索、尝试。一位好的教师当然要考量到学生探究的环境,给学生提供材料,设计有艺术氛围的环境,以便启迪学生更容易的投入。学校应配备彻底地教学设施:画具、书籍、电教、静物等,这些都是必要的。学校在校园建设上可以让学生融入,给他们施展的机会和生长的信心,从而也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
如何完成美术培育是使受教育者把控美的法则,并具有感触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这一核心任务,使之成为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培育转化的一个有机因素。我认为,不能只开设展开好美术课程和各种课外活动,更要提高对美术课堂教育措施的研究,克服以往美术教育中诸多弊端,奠定新理念,探索新措施。课堂作为教师教学的主阵地,这就要求教师符合使用好资源。所谓优异的教学措施是使学生把控知识技能,拓展智力、体力,形成丰富的世界观、道德品质,已至达到培养达标人才的目标的对策。教学措施是影响到教育、教学成效的关键。
充分调度同学们的个人色彩,通过引进与美术作品有联络的事物或知识,来辅导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把控,以达到观赏的目标。这样,不仅能增强同学们对美术观赏课的兴趣,而且也便于对美术作品的把控,还可以提高与学科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知识面的放大。
在教学实践中,我试着对美术观赏课的教学措施做了一些探索。比方,在观赏我国近代山水画时,基本是辅导学生吃透我国近代山水画别致的艺术传统,其中,最主要的如何让学生去领悟我国近代山水画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而不同时期的山水画的面貌和意境都千差万别,其中,面貌的不同之处较为容易感触,而意境的不同,绝对来说是很难吃透和体会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先让学生从古诗意境入手,去体会我国近代山水画的意境。对于高中生来说,在语文中已学过大批量的古诗,所以对古诗意境的把控就比吃透山水画的意境容易的多了。而且我国近代的山水画和古诗之间确实有着紧密的相互作用。
音乐、文学和美术等艺术是情感教育最宝贵的财富。在美术教学的鉴赏活动中,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提高美术鉴赏课的效果,就需要教师在高中美术教学中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入手,促使学生的想象力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在自己所创作的美术作品当中积极的融入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以及美术情感。例如在进行《奔马图》的作品分析和鉴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作品仔细观察,了解一些徐悲鸿的个人事迹和背景故事,让学生对作品有基础性的认识。随后教师再进行详细的讲解,在这中方式下能让学生将自己的思维与作者的思维联系起来,促使学生对徐悲鸿的作品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这对于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素质培养来说都能产生重要的意义,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总之,高中美术课的开设,是要让学生在面对古今中外优异的美术作品时,在教师的引入下,以及对美术作品的剖析和评价,去吃透艺术家的创作初衷和体会,领悟美术作品中内在的精神涵义,达到增强同学们的艺术修养,放大他们的知识面,建立正确的审美观,以及陶冶情操,促进同学们的身心正常拓展的目标。为了更好的完成这个目标,我们很有必要使我们的课堂充满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