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初探

2020-01-08 12:25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30期
关键词:管理系统实验室信息化

(江苏护理职业学院 江苏·淮安 223000)

高校实验室是进行科研创新的基地,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主要场所。近年来,随着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实验室的管理水平继续落后,安全事故也陆续出现。另外,随着国家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等教育对大学实验室管理方法和管理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代高校实验室管理中,依托“智慧校园”构建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网络平台在互联网时代,教育信息化脚步不断前进,越来越多的信息化技术手段在实验教学、科研管理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应用。

1 高校实验室管理现状

1.1 高校实验室管理手段落后

传统的管理方法是人工管理,而实验室设备的人工输入是通过计算机表格进行的信息登记,进行实验室设备的管理。像一些企事业单位一样,高校也正在培养信息化人才,实验设备管理系统也在积极筹建,会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通过研究,一些顶尖的大学即使有相关的信息化管理方法,但是仍以手动管理方法为主。大学实验室管理员表示,由于人工输入导致信息丢失,对实验室设备的信息查询不完整,新设备的信息尚可查询,对于较旧的实验设备,仅存在名称而已,并无其他有效信息可以追溯查用。因为信息不全,一旦出现设备故障,则无法及时有效地修复,这就导致实验室安全管理、维修管理效率低下。而且人工管理效率低,错误率高。

1.2 实验室管理人员缺乏技术素质

根据实验室功能,实验室类型有很多分类,并且针对不同领域设置了几个实验室。同一领域的实验室中有数百种设备。作为实验室设备管理的首要位置,实验室管理员必须具有适当的专业知识。如果实验室管理人员不了解设备的可操作性,则在以后的维护中会受到影响。另外,实验室管理人员参加实验室设备的管理和培训,但没有相应的功能要求则对管理无能为力。

1.3 高校实验室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高校实验课程并未在课程体系规划中得到重视,因此,实验室管理系统也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导致实验室的设备设置不合理,利用率低,一些专业设置相似,实验室组成相似,因此许多设备配置不当。而且,实验室资源的竞争非常激烈。为了提高专业竞争力和教学能力,一些讲座和研究部门对实验室资源的管理过于严格,只对自己的专业开放,因此其他专业想要进行相同实验,就必须再次购买类似的产品,设备形成恶性循环和浪费。即使手头有实验室资源,教育资源也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甚至有一些实验室全年闲置,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

1.4 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单一

实际研究中,已经表明,许多大学的实验室监管管理仍然是定期测试和小型定期测试的结合。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研究不断增加,所需实验药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在增加,较小规模的实验室设备管理成本变得更加昂贵。这种单一的管理模式逐渐无法适应大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因此,高校应继续探索新的实验室安全监管管理模式,以适应当前的大学实验。实验室安全管理要求的监管管理力度,例如,借助信息平台建立一个信息化监管管理平台,然后将其与传统的定期检查和小型定期检查相结合,以建立一个全面的监管管理系统,信息化监管系统满足实验室试剂耗材库存管理、实验记录管理,及样本管理的基本需求,保障实验数据的安全和可追溯性,帮助实验室快速实现智能数字化,打造国际化的智慧实验室,并有效地加强大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体系构建,消除看不见的实验室隐患。

2 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优化策略

2.1 物联网技术实现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

物联网技术是现今管理系统领域应用的主要技术手段,是现代科技发展的第三次浪潮,是全球信息产业的新“宠儿”,涉及到各个领域的方方面面。其中,最多运用物联网技术的就是信息化管理领域。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高校实验室管理系统有以下主要运行部分组成:

2.1.1 登录界面

首先打开浏览器,输入特定的地址,就可进入独属于每个高校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进入系统之后,输入账号与密码,不同专业不同实验室有专有的用户名与密码,账号密码必须专人专用,不可混用,保证实验室管理数据安全。

2.1.2 管理界面

在输入正确的账号密码以后,实验室管理员就可以正式进入管理界面。在操作主界面,管理员可以看见实验室相关的信息子模块菜单,里面一般包括:学生信息、设备信息、报废设备信息、维修信息、调换外借信息等主要模块。对这些模块进行数据输入,就可以轻松实现实验室信息化管理。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高校实验室管理系统设计操作简单,便于管理系统的实现平台和开发环境,对软件系统的实现框架进行详细的介绍,系统的web界面实现进行信息化管理,同时对系统的页面功能进行了操作测试,总的而言,系统整体架构清晰,扩展性强,页面简单易操作,扩展更新便捷,与多种物联网技术的融合整体兼容性较好。

2.2 大数据技术实现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

面向未来的智能实验室是基于大数据的系统,应该构建为精密仪器(例如实验室建筑物、室内系统、环境系统、安全系统、能源系统和资产系统)提供专门设施。通过全面的数据集成,同步和关联,建立全面的安全保护和智能管理与控制。实验室管理已从过去的粗放管理转变为更复杂的实验室管理,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高校实验室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在线访问控制安全访问、大规模仪器共享的简便承诺、试剂和消耗品的安全性记录与数据化调度以及相关药品的购销等。系统根据大数据技术甚至可以追溯到智能环境控制、废水和液体的安全回收和处理、设备的精确测量和维护以及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等管理,甚至可以进行实验室设备性能评估高级功能。

2.3 建立高校“智慧实验室”,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

实验室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条件之一,实验室安全管理是实验室管理的重中之重。大学智能实验室管理平台采用J2EE框架和三层体系结构,支持WAN和LAN访问,并实现了教育、设备、实验室培训中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互式管理。整个系统平台将实验室的业务流程与实际的教育及相关工作相结合,从而可以充分利用大学丰富的仪器设备和先进的科学实验资源,实现“智慧”的安全风险控制。

2.4 加强实验室管理人员信息化技能培训

针对高校实验室管理人员信息化技能不足的问题,高校应加强信息化技能培训,实现实验室动态管理,让高校实验室管理人员“走出去”,走出实验室,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首先,实行校级培训,在日常会议、学习交流之中就渗透信息化管理理念,加强管理人员自我学习意识。其次,定期举办活动,定期举行信息化管理理念讲座和信息化技术培训班,从思想和技术上对高校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提升,这样组建起来的信息化实验室管理队伍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工作。

2.5 积极更新人力资源信息化系统

信息化技术在更新,关于新的高校实验室管理系统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事业单位人力部门应关注新的管理系统,与时俱进,积极优化。高校实验室管理领域实现信息化是大势所趋,越来越多高校在实验室管理领域开启数字化变革,也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实验室管理者对外发声,解读数字化变革取得的效果与未来发展趋势。例如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向数字化转型是当今管理系统转型的热点领域,实验室管理实现数字化转型最终目的是要帮助高校提高信息管理效率、实验室安全管理、通过管理系统随时可查看实验室设备的增减、报废、调换、外借等信息处理。所以,提高实验室管理效率是实验室管理信息化的最终目标,是传统实验室管理向信息化、数字化转型强有力的决策依据。

3 结语

实验室是大学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和培养高端人才的重要场所。就现有实验室而言,存在各种缺陷,例如许多潜在的安全风险、实验室信息更新不足和管理不善等弊端。现代化的智能手段尚未实现对实验室的智能、安全和可视化管理。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在当今全球各个领域的综合建设和网络经济快速发展的全球环境中维持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手段,高校实验室管理应注意信息技术的使用,以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改革高校实验室管理结构时,应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强大的工具,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潜力。

猜你喜欢
管理系统实验室信息化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基于LED联动显示的违停管理系统
海盾压载水管理系统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基于RFID的仓储管理系统实现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