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贵州·遵义 563000)
中国传统医学有悠久而优秀的历史传统,在几千年的不断发展进程中,不仅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也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医学文化思想,积淀了深厚的人文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中的精粹。医学史上“杏林春暖”“悬壶济世”等医德故事仍在激励着一代代的医学人才,“大医精诚”“医乃仁术”的伦理思想也在当代医学人文教育中不断发扬光大,逐渐成为我国医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准则。
我国医学类院校的医学人文教育一直以来都比较薄弱,大部分院校都存在“重质轻文”的现象,即重视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忽视对学生进行医学人文素养和思想内涵的引导。有的医学类院校开设有人文类课程,但是存在课程内容有限、课时量少、教学方法陈旧、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现象。
医学类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是面向基层的医疗卫生人才,医学生的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服务社会的能力水平。一名合格的医学生,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和知识,还要具备医者仁心、甘于奉献、爱岗敬业的人文精神。但是,长期以来,受社会上各种思潮的影响,医学生身上恰恰普遍缺乏人文素养和人文关怀,如看待问题片面狭隘、处理问题和矛盾方式偏激、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较弱、对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了解太少、客观理性分析问题能力欠缺等,再加上社会上的现实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的滋生和蔓延,使学生在今后的医务工作中难以拒绝现实利益的诱惑,易于出现对他人的疾苦漠不关心,缺乏救死扶伤、乐于奉献的人文关怀。据调查,大部分医学类高职院校的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过硬,但是在与患者交流沟通、与身边的同事相处方式、紧急情况处置、应用写作等方面的知识和训练欠缺,个人综合素质和医学人文素养亟需提高。
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医学科技得到了全所未有的迅猛发展和突破,社会环境对医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仅要医术精湛,技术过硬,还要具有相应的人文素质。根据实习单位对实习生的评价,多数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强,工作能力合格,但是缺乏当众表达的勇气和经验、与人沟通的技巧和方法、实用写作能力和处置突发状况的应变能力。这些反馈都值得医学类院校对自己的培养方式进行深刻反思。医学归根结底是关于“人”的科学,“以人为本”和以患者利益为重是医学生要遵循的重要伦理原则,古人认为“医乃仁术”,唐代名医孙思邈曾提出“大医精诚”,他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医者要想成为受人尊敬的“大医”,首先要做到“精”,即要求医者要有高超精湛的医术。其次要做到“诚”,即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策发“大慈恻隐之心”,进而发愿立誓“普救含灵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誉”、“恃己所长,经略财物”。当代医学生要成为一名满足社会需求、能胜任为人民服务的医疗卫生工作者,就必须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因此,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医德思想,加强自身的人文教育是医学生自身的成长需求。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文明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库和共同的精神财富。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传统文化思想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精神价值,特别是儒家提倡的“仁爱”思想和积极入世的探索、进取精神,鼓励人们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和国家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古人云“医出于儒”,儒家思想中孝悌、爱众、亲仁等思想与我们现在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致的;儒家认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主张人与人应和谐相处、乐于助人;同时又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主张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吾日三省吾身”等又提倡谦虚、谨慎、自省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文明、和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均源自优秀传统文化。这些和当代医学院校大学生医德教育也是不谋而合的。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重视医务人员人文素养培养和职业素质教育,大力弘扬救死扶伤精神。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因此,汲取传统文化营养、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医学发展需要、改善医患关系及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必要之举。
以笔者工作的学校为例,自2016年5月开始,面向全校范围邀请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培育医学生“大医精诚”的人文素养的人文选修课程授课教师。每个教师根据国家教育方针、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兴趣偏好,结合高职学生的多元化求知需要,在人文知识学科的大范围中,以“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为主题自主选择授课主题,并策划完成该主题的授课方案,包括授课内容、教学课时、授课方法等,由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由选课。迄今为止,开设课程内容涉及古典文学、传统戏剧、电影艺术、世界遗产、传统茶文化、传统礼仪、贵州民俗文化、民间音乐等多个领域,范围广泛,内容生动,满足了学生对于多元化人文知识的需求,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这不失为一种灵活而有效的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好办法。
同时,大力践行“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学校根据各医学专业的不同特点,整合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结合相关医学历史发展进程,从专业视角下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充分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元素及与医学人文教育的结合点,提高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密度,探寻传统文化与医学人文教育的内在联系,通过潜移默化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形成自我文化内涵认知,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作为学生思想灵魂的工程师,教师首先要“学高”,具备丰富深厚的文化知识,才能成为“师者”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其次,教师要“身正”,即具有高尚的道德内涵和师德修养。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且巨大的。这些影响作用,不仅体现在教师教授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自身的眼界视野、学识修养、言行举止、谈吐风度同样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个人魅力,在传授学生具体知识的同时,能对学生的人格形成、价值引领、处事方式等产生巨大的影响。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教师对于传统文化的正确理解和把握,积极从中汲取营养和精华,正面引导学生认识世界、历史和社会,对加强传统文化融入医学人文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提高整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有着重要意义。
医学类高职院校的校园环境建设可以突出自己的特色,强调人文气息和人文精神的浸润,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和人文熏陶。医学院校的校歌、校训、校徽、校史、校友等,都是可以强化突出的文化内容。特别的是在今年的抗疫之战中,笔者工作学校的历届毕业生中,涌现出以“时代楷模”杜富国的妹妹——主动申请援鄂抗疫的护士杜富佳为代表的一大批英勇无畏的抗疫英雄,他们舍身忘我地冲在抗疫一线,用血肉之躯保一方平安。这些是在校学生熟知甚至生活中也熟悉的人,以此为榜样塑造一批英雄,既能拉进学生和英雄之间的距离和亲切感,也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共鸣,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献身医学、奉献家乡的志向,也营造出团结、奉献、等人文氛围。
同时,充分结合校园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与学校各项工作有机结合,建立良好的外部人文环境,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帮助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厚植家国情怀,立志成长成才,同时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调动求知欲望。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为我国的医学人文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依据。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使之有机融合于当代的医学人文教育,这是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尝试,能够使医学人文精神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扬,更有效地实现医学人文精神和传统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促使我国医学人文教育水平得到提高,为我国医疗事业稳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