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2020-01-08 11:21王海军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20年4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课程思政育人

王海军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院校整体工作的核心[1],高职院校必须提高对思政教育的重视力度,注重通过思政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职业道德素质,从而更好地完成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帮助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实现人生价值。相较于传统思政课程而言, “课程思政”实现了思政教育范围和主体的全方位拓展延伸,有利于高校构建 “大思政”格局,提升育人质量[2]。因此,高职院校必须从整体上把握 “课程思政”的实质与内涵,把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之间的契合性,遵循推进 “课程思政”的各项基本原则,有效开展 “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

1 “课程思政”概述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要想落实 “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所提出的要求,就必须把握思政教育这一核心环节,通过思政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行为习惯[3]。当前,传统思政课程的育人模式已经无法有效地帮助高职院校开展思政教育,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构建 “课程思政”这一具有创新意义的思政教育模式。从形式上看, “课程思政”与 “思政课程”高度相似,但实际上两者却存在着诸多不同。具体而言,“课程思政”是指转变过去只通过思政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做法,而是在所有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进而实现每一门课程内在的德育价值与德育功能,构建 “全员育人”的 “大思政”格局[4]。“课程思政”理念实现了思政教育的有效延伸与拓展,相较于传统思政课程育人模式而言,具备 “润物细无声”之特征,能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切实推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质量改善。

2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价值

2.1 有利于改善专业课程教学质量

过去,高职院校各门专业课程的主要教学模式均为单向灌输式[5]。在这一模式下,教师所关注的往往只是将知识以线性方式传授给学生,既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状况,又没有展开有效的课堂互动,因而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在 “课程思政”理念渗透下,为有效实现教学过程中进行同步思政育人,专业课程教师势必要引入全新的教学方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局限性,力求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因为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使得学生认同思政教育内容。因此说,“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有利于推动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改善。

2.2 有利于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当今时代,各个行业在人才招聘时,除了考察应聘对象的专业背景之外,还要考察其综合素质[6],鉴于此,高职院校只有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在未来顺利就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正是高职院校在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方面展开的积极探索,通过实现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两者间的深度融合,高职院校既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又能培养学生形成本专业在实践中应具备的各项职业道德素质。

2.3 有利于增强高职院校办学实力

衡量高职院校综合办学实力最重要的标准,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7]。通过开展 “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高职院校能够切实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职业道德素质,有效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从而在未来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的实践要求。在此过程中,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将显著改善,综合办学实力也将因此获得显著增强。

3 “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3.1 实事求是原则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哲学方法论,对于高职院校开展 “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高职院校应立足自身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际,科学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找准问题和不足,剖析问题成因,遵循实事求是原则,形成最适合自身的 “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方案,切实增强改革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此外,实事求是原则还要求高职院校在推进 “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改革方案。

3.2 理实结合原则

理论结合实际是思政教育工作的核心环节,为此,高职院校既要认真学习 “课程思政”最新理论成果,以更好地把握 “课程思政”的实质与内涵,又要将各项改革策略落到实处,将理论成果有效地转化为现实,避免 “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流于形式。

3.3 科学发展原则

在进行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时,高校还应遵循科学发展原则,结合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处理好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之间的关系,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不断完善 “课程思政”开展水平,优化专业课程教学流程及教学模式,实现专业课程教学与 “课程思政”育人的协同效应。

4 “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策略

4.1 完善教学大纲以做好顶层设计

教学大纲是指导教师课程教学活动的根本纲领性文件,在整体课程教学中起着统筹规划作用。要想切实有效地开展 “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高职院校必须推动各个专业及不同学科教师对课程教学大纲进行完善,删除其中与 “课程思政”理念不相适应的部分,结合 “课程思政”理念对具体内容进行有机补充,使 “课程思政”真正成为专业课程教学的一项重要指导思想,将 “课程思政”理念真正渗透至专业教学过程之中。为此,高职院校应组织各个专业的教师共同对 “课程思政”教学进行学习和讨论,有效地开展教学大纲修订工作,做好“课程思政”相应顶层设计[8]。在这个过程中,不同专业及不同学科教师应重视在 “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中突出自身专业特色,如,酒店管理专业在结合 “课程思政”理念完善教学大纲时,应突出酒店管理职业道德要求,结合酒店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要求,找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之间的契合点,突出专业特色。此外,在完成教学大纲修订工作之后,高职院校应督促专业课教师对具体课程教学方案进行同步完善,将 “课程思政”理念渗透至专业课程教学之中。

4.2 更新教学理念以增强教师素质

课程教学理念直接影响着课程教学模式与最终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开展 “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时,高职院校必须更新自身办学理念,同时要推动专业课教师更新教学理念,促使教师充分理解“课程思政”对改善专业教学质量和增强专业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价值,使教师真正成为 “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配合者,将教师的主体能动性和创新思维充分调动起来,加快 “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进程。为此,高职院校应组织教师参加 “课程思政”主题讲座,邀请这一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率先在 “课程思政”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其他高校教师,为本校教师进行理论和实践经验方面的分享,切实增强教师的综合素质[9]。此外,高职院校还应重视培养教师的终身学习意识,鼓励教师主动利用业余时间展开 “课程思政”方面的理论学习,结合教学实践总结 “课程思政”相关经验与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而真正落实理论结合实际原则,加强本校 “课程思政”理论建设,提升 “课程思政”育人水平。在此过程中,高职院校应促使教师思考本课程与思政教育之间的契合性,不断展开此方面的创新探索,以此增强 “课程思政”实践的趣味性与创新性。

4.3 重视课程建设以完善德育方法

“课程思政”与 “思政课程”育人模式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在 “课程思政”育人模式下,专业课教师并不是直接向学生讲授思政教育内容,而是巧妙地在专业知识讲解过程和专业能力培养过程之中融入思政教育内容,从而潜移默化地达到思政育人的目的[10]。“课程思政”的这一特征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必须避免采取传统的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否则就会使思政育人过程的说教意味过重而生动性严重不足,不仅无法有效达成提升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职业道德素质的目标,而且还可能导致学生感到课程枯燥无味,提不起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为此,高职院校必须强调让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引入具有创新意义的教学方法,加强课程建设,力求打造 “课程思政”精品示范课程,为教师进一步拓展 “课程思政”深度提供有效范例。如,对电子商务专业的营销学课程而言,教师可以在展开 “课程思政”育人时,引入情境教学法,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在电子商务营销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各类情形,以此创设出具体的教学情境,在情境中为学生讲解相关营销学知识,同时巧妙地融入电商营销基本准则、电商营销道德遵循等思政教育内容,以违法电商营销案例为反面例子,让学生认识到遵纪守法的重要性,有效达成 “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目标,进而推进改革进程。

4.4 健全考评机制以突出德育导向

“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还要求高职院校建立起相应的教师教学绩效考评机制和学生课程学习考核机制。

1)高职院校应将 “课程思政”育人质量作为评价教师教学绩效和教学能力的重要标准,根据教师开展 “课程思政”育人的实际情况,给予合理的评价,以此增强教师 “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责任意识,推动他们不断展开 “课程思政”创新探索。

2)高职院校应将职业道德素质作为衡量学生专业课程学习成效的重要标准,将学生的职业素养纳入课程考评对象之中。如,可以建立 “专业理论综合测试 (30%)+专业实践 (40%)+课堂出勤(10%)+职业素养 (20%)”的综合考评体系,其中职业素养考查不仅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还包括在专业实践中展现出的专业性等各个方面,以有效地促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3)高职院校还应将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考察贯穿于学生接受高职教育的全过程,为学生建立相应电子档案,记录学生在不同课程学习中职业素养的进步状况,从而进一步推动 “课程思政”与课程教学实现深度融合。

5 结束语

开展 “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在提升专业课程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和高职院校育人质量改善3 个方面均具有重要价值。为此,高职院校应加强思想认识,充分理解建设 “课程思政”对于提升综合办学竞争力的意义,把握 “课程思政”之实质与内涵、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之间的契合性,遵循实事求是原则、理实结合原则以及科学发展原则,落实完善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做好制度建设顶层设计、更新课程教学理念、增强教师综合德育素质与德育能力、完善 “课程思政”德育方法、健全专业课程考核评估体系等一系列实践策略,有效构建 “全员育人”的 “大思政”格局,切实达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教育教学任务。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课程思政育人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