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发改委、安徽省能源局等9 家单位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深化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智能化技术与安徽省煤炭产业融合发展。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为根本动力,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支持煤炭产业基础设施转型升级,推动煤炭生产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变革,提升煤矿智能化水平,促进全省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
考虑到安徽省煤矿地质条件复杂、灾害严重的客观实际,合理确定了3 个阶段性目标,即到2021年,全省共建成6 处智能化示范煤矿;到2025 年,全省45%左右的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到2035年,全省各类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
按照“企业主体、政府引导、立足当前、谋划长远、自主创新、开放合作、典型示范、分类推进”的原则,《实施意见》共确定了9 项主要任务。一是加强规划引领,研究编制煤矿智能化发展规划,推动制定煤矿智能化发展实施方案,加快构建安徽省煤矿智能化开采新模式。二是分类实施建设路径,新建煤矿、在建煤矿和具备条件的生产煤矿均要按照智能化的要求进行建设、优化和改造。三是加快推进信息系统智能化建设,推进建立信息管理云平台,推进煤炭企业建立煤矿智能化大数据应用平台。四是提升生产经营管理环节智能化水平。五是有序推进采掘智能化升级改造。六是遴选确定第一批智能化示范煤矿,总结凝练出可复制的建设经验后,向类似条件煤矿进行推广应用。七是鼓励开展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八是推进建设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支持建设创新研发平台,开展相关技术、装备和系统的研发。九是加快人才培养,加强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培养煤矿智能化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开展在职人员智能化和信息化技能培训,建立健全职业发展通道机制。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等9部门发布《关于加快全区煤矿智能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在已有11座煤矿实施智能化改造、2处露天煤矿无人驾驶卡车工业性试验成功的基础上,加快煤矿智能化实施进程。
到2021 年,建成50 个智能工作面。重点在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等灾害严重矿井、存在3种较大安全风险的煤矿、近两年竣工投产的300万t/a以上煤矿实现智能化,实现掘进工作面减人增效、综采工作面少人或无人操作、大部分井下固定岗位实现无人值守、远程控制。
到2025年,117处井工矿实现全部固定岗位机器人作业,38处露天矿实现智能连续运输。重点对75 处安全风险较大煤矿、109 处核定产能300 万t/a及以上的大型煤矿实施智能化改造。在安全实时通信及地下精准位置服务、巷道智能快速掘进、开采工作面智能协同控制、煤流及辅助运输、综合管理、煤炭洗选、煤矿厂区及绿色生态智能系统等方面实现智能化。
到2035年,全面建成以智能煤矿为支撑的煤炭工业体系,实现各类煤矿智能化,构建多产业链、多系统集成的煤矿智能化系统,建成智能感知、智能决策、自动执行的煤矿智能化体系。
(一)巷道智能快速掘进系统
采用单机智能控制技术、多机协同控制技术、智能截割技术、智能锚护技术、输送带多点驱动功率平衡技术和张紧力自动控制技术、辅助工序自动化技术等,通过掘锚、运锚、转载等设备间的相互协同控制实现采掘、破碎、支护、运输等生产工序平行作业,截割断面一次成巷,提高掘进速度。
(二)采煤工作面智能协同控制系统
以煤矿智能化开采装备的智能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和配套装备研制开发为核心,综合安全工程、采矿工程、通信学科、信息科学、电气工程等学科,通过学研技术攻关和自主研发,发展开采环境快速感知技术和采煤机智能调控装置,实现未采煤层环境的智能感知、采掘装备的智能调控,提高智能采煤装备的自主开采作业能力。
(三)煤流及辅助运输智能化管控
根据矿井产运销各环节的实际情况,通过智能管控、自主学习、智能负载监测及视频预警等组成的主煤流输送智能化管控系统,对主煤流输送系统运行全过程进行智能化管理,提高运行安全性、平稳性,使总体运行能耗降低到最佳水平,实现矿井主煤流输送系统各带式输送机的远程在线监控和非PLC 程序联锁控制条件下的远程起、停控制功能。智能管控系统根据生产情况,结合产运销计划,优化调整矿井产量,实现以销定产。
(四)智能化综合管理系统
建设集生产、安全、调度、设备管理、地面储装运、洗选为一体的煤矿智能化管控信息平台,推广应用井上、井下无线终端平台,完善井上、井下工业环网,实现对各自动化、智能化子系统集中操作、集中监控和统一调度。企业建设安全、开放、数据易于获取与高效处理的智能化大数据共享与应用云平台,实现与煤矿信息互联互通和数据高效利用。
(五)露天矿智能连续作业
推广露天矿智能连续作业,采用大型剥离机、转载机、移动式带式输送机等大型装备,提高装备对地质、环境、气候等的适应能力,实现露天煤矿采、运、排的连续化、智能化作业,采用高度集成的智能调度系统,创新露天煤矿智能开采模式,实现设备、车辆、人员的智能调度、管控与综合管理。在矿区及周边地势平坦区域实现无人电动车转运。
(六)推进露天煤矿生态环境协调绿色发展
建设基于网络与大数据的露天煤矿云服务平台,重点研发露天煤矿高效剥离、智能回采、回填、生态复垦一体化智能绿色开采技术,进行露天矿山从开发规划、设计、生产、闭坑全生命周期的环境污染控制,实现露天开采与矿区固体环境、水体环境、气体环境及生态环境的协调绿色发展。
(七)推进5G+智慧矿山高质量发展
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边缘计算、虚拟应用等前沿技术在煤炭行业的应用,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矿山各系统的智能联动。重点依托基于5G网络大带宽、低时延、广连接的优势,开展无人驾驶、智能采掘、机器人智能巡检、智能安防、智能环境监测、智能单兵装备等信息化应用建设。
近日,由兖矿集团等单位编制的山东省《改性洁净煤》《改性洁净煤固硫率的测定方法》2 项地方标准公告发布,标志着山东省能源标准化工作在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山东省高度重视能源行业标准化工作,2019年6 月印发《关于加强能源行业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计划利用3 年时间,重点在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新能源深度开发利用等领域制修订一批系列地方标准。2020 年以来,山东省先后组织对146 项现行有效且实施5年以上的省级能源行业地方标准开展集中复审,着力解决现有标准中存在的交叉和滞后等问题;同时,新立项标准19项。
近年来,兖矿集团主动谋划煤炭清洁利用及散煤洁净化治理,投资启动了转型发展一号工程——“蓝天工程”。该集团先后引进三大科技团队,攻克7 项关键技术,推出洁净煤+小型洁净煤水暖炉产品,实现了散煤高效清洁燃烧,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