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梅, 邢宝龙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高寒区作物研究所,山西 大同 037008)
晋豆46号大豆品种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造育,于2002年以应县小黑豆作母本、H586作父本杂交,杂种后代低世代群体采用系谱法,经连续选择单株而育成。2011—2012 年参加山西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2 580.8 kg/hm2,比对照晋豆25号增产7.0%。2014年5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晋审豆 2014001。2017年建立了原良种繁育基地,进行了种子繁育和示范推广,将晋豆46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晋豆46号生育期105 d,属早熟品种,亚有限结荚习性;平均株高 72.4 cm,株型收敛,叶片绿色、圆形,幼茎紫色;平均主茎节数 16~18节,平均有效分枝1.6个;花紫色,浅棕色茸毛;荚形弯镰形,荚褐色,不易裂荚;结荚高度 10 cm,平均单株荚数30.5个,平均单荚粒数3粒;籽粒长圆形,种皮黑色有光泽,脐黑色,平均百粒质量18.4 g。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分析,粗脂肪含量18.97%、粗蛋白质含量43.14%。该品种具有早熟、优质、抗逆等特点,适宜在山西北部、内蒙古、河北、陕西等高寒早熟区种植。
应选肥力均匀,有机质含量丰富,排灌方便,耕作细致,近3 a未种过大豆及其他豆科作物的土地,避免在重迎茬地块种植。采用以深松为主体的松、耙、旋、翻相结合的整地方法。耕翻深度20~25 cm、翻耙结合,无大土块和暗坷垃,整地标准要求达到深、平、齐、碎、透,上虚下实。合理耕翻整地能熟化土壤,蓄水保墒,提高地力,使养分充分利用,促进大豆根系发育和根瘤分布,并能消灭杂草和减轻病虫危害[1-3]。
选择饱满、大小均匀、无机械损伤、成熟的籽粒作为种子,筛选后的种子发芽率要在95%以上。播前将精选好的种子选择晴朗天气进行1~2 d晾晒。
2.3.1播种时间 适期播种时保证大豆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之一。一般在当地地温稳定在8~10 ℃时即可播种, 一般在5月中下旬晴朗天气播种,播种前要求土壤墒情较好。条件合适可适当提前播种,以延长营养生长期,增加干物质累积。播种时还应掌握好播种深度,过浅或过深都将影响出苗。
2.3.2播种覆膜 一般是覆膜穴播法,可采用机械化播种,选用幅宽为75 cm、厚度为0.005~0.007 mm 的强力超微膜,膜间距一般为40 cm。每幅膜上种大豆2行,穴距平均15 cm左右,播深3~5 cm,每穴播种2~3粒,目前覆膜机可以将覆膜、播种同时完成。播种量为75 kg/hm2左右。地膜覆盖切断了土壤水分直接进入大气的通道,使膜内水分损失减少,有利于保墒蓄水,对大豆出苗及幼苗生长非常有利[2],一般可使大豆提前开花10 d以上,增产明显。
2.3.3播种密度 晋豆46号大豆分枝较少,株型收敛,肥力较好的地块应适当密植,密度为24万~27万株/hm2;肥力较差的地块可适当稀植,密度为21万~24万株/hm2。
2.4.1施足基肥 大豆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反应敏感,种植大豆前结合整地施足基肥,可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增施农家肥料作基肥,是保证大豆高产、稳产的重要条件。大豆基肥应在播种前结合整地施入,应以有机肥为主。用有机肥做基肥营养全面,肥效长,同时还能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熟化,提高土壤肥力。将磷肥与农家肥混合沤制作基肥效果更好,一般施有机肥15 000 kg/hm2。大豆喜磷好钾,施用磷钾肥可为大豆提供营养,还能促进大豆根瘤菌固氮,增强植株抗逆性。一般施磷肥350 kg/hm2、钾肥110 kg/hm2。
2.4.2施用种肥 为满足大豆苗期所需营养,可施少量化肥,促进豆苗发育和根瘤生长,对日后增产固氮也有效。施磷酸二铵112.5~150.0 kg/hm2、硫酸钾75.0~97.5 kg/hm2,将二者配合使用。土壤肥力差的瘠薄地需增施少量氮肥。
2.4.3追肥 开花至鼓粒期是大豆需肥高峰期,开花前或初花期追施适量的氮肥,可减少花荚脱落,提高产量20%左右。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大豆长势、种肥的施用种类、数量而定。如土壤肥沃或植株生长健壮,应少追或不追,以防止徒长。一般肥力的地块,在大豆初花期,追施尿素75~90 kg/hm2或硫酸铵90~150 kg/hm2。适当追施磷、钾肥,以促熟、抗倒伏。
2.4.4叶面喷肥 大豆开花、结荚、鼓粒初期需吸收大量养分。在土壤养分供给不足,根部追肥又困难的情况下,可采用叶面追肥。 大豆叶片吸收养分能力较强,对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均能吸收。适量补充微量元素是促进大豆增产的重要因素,叶面追肥用量少、肥效快,能克服天旱时根部追肥不易见效的缺点,可抑制大豆呼吸作用的强度,减少光合产物的消耗,促进物质的积累,使大豆产量增加,还可避免根部追肥不方便及伤苗等问题。
可于大豆开花结荚期,用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选阴天或晴天傍晚均匀喷施于大豆叶片上,每7~10 d喷1次,连续喷2~3次,可增产5%~10%。
2.5.1间苗、定苗 大豆出苗后应及时查苗、间苗、补苗,若田间出苗密度较大,为使幼苗分布均匀、个体发育良好,应在第1片复叶展开后间苗、第2片复叶展开后定苗。应按照既定的密度进行间苗定苗,去除小苗、病苗、弱苗和杂苗,留大苗、壮苗,实行单株留苗。若有缺苗断垄现象,应该及早补苗。
2.5.2中耕除草 大豆生长初期,田间较易发生杂草,应及时中耕除草。生长过程中一般应中耕1~2次,于出苗后15~20 d进行第1次中耕(结合第1片复叶展开后间苗进行),宜浅锄,疏松表层土壤,做到不伤害幼苗;第2次中耕在定苗后进行,培土应不超过第1对真叶节,不漏草,不伤苗。中耕使大豆有较好的土壤环境,便于尽快吸取养分,促进根系生长,使大豆生长健壮,同时又可除去杂草,免得杂草与大豆争肥、争地,进而保障大豆的正常生长[4-5]。
2.5.3合理灌溉 晋豆46号抗(耐)旱能力较强,但持续长期干旱对其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形成具有一定影响,严重干旱容易造成出苗差、高温性损害生长,高温逼熟等会导致减产。因此,春旱发生时应在下雨前后播种,生长期出现干旱有条件的可以及时灌水,无条件灌溉的要抓紧中耕松土、铲趟、培土等,有利于保墒防旱。
晋豆46号大豆病虫害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加强生物防治、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的协调与配套,大力倡导绿色生态防控技术。化学防治则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晋豆 46号主要病虫害为大豆根腐病、孢囊线虫病、大豆蚜虫、食心虫等,要及时查卵查虫,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对症下药。防治大豆病虫害的原则是采用广谱杀菌剂或低毒杀虫农药制剂在病虫害发生初期进行防治,整个生育期中通常7 d防治1次,连防 2~3次。
杂草与大豆争肥、争水、争地、争空间,对大豆的危害很大,因此,在晋豆46号生长过程中除按时进行中耕除草外,还应人工拨除杂草。大豆专用除草剂较多,可选用残留少、低毒的大豆专用除草剂,按要求于苗前或苗后施用。
适期收获,不仅可减少损失,增加产量,而且可改善大豆品质。大豆收获适期在黄熟末期至完熟初期,收获过早或过晚对大豆产量和品质都有一定影响。收获过早,会降低百粒质量,或出现青秕粒,影响品质。虽然晋豆46号后期不易炸荚,但收获过晚,特别是机械化收获,会因荚裂破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大豆鼓粒后期植株逐渐变黄,叶落2/3,种子变硬,与荚分离,豆荚变褐或黑色,就进入了黄熟期。当大豆叶片全部脱落,茎秆呈枯黄色时剥开豆荚,籽粒呈品种固有光泽[6]。荚皮干硬,用手摇动豆棵,微微作响,手压豆荚易炸裂,此时,大豆进入了完熟期,大豆可以在黄熟至完熟初期进行机械采收。
大豆种子脱粒、扬净、晒干后,籽粒含水量降到12%以下,便可以入库储藏。人工鉴别时,即用手抓感到种子光滑、质感强,就可以入库储藏了。该方法比较简便实用,安全可靠。储藏场所一定要干燥、通风,同时还要防止虫害和鼠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