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芳芳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学校 江苏苏州 215000)
为了提高学生对语法学习的兴趣与热爱,并确保其在面对大量复杂语法时的习得与掌握效果,本文将从两个大方面出发,对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趣味语法教学展开深入研究。第一个方面是结合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基本现状,研究趣味语法教学实施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而后立足教学实况,以提高学生语法学习趣味性与实效性为双重目标,设计一些切实、可行的趣味语法教学策略。
初中生在语法学习中会受到主观与客观层面等多方限制,导致最终的习得效果不佳,进而导致语言能力弱化与退化。从主观方面来讲,许多学生由于心理素质不佳、畏难情绪严重,会将语法项目作为学习负担,因为难度过大丧失信心、因为数量过大丧失热情,又因过于复杂而丧失斗志,这种消极心理非常不利于其高效习得语法概念。从客观角度而言,教师在语法教学中沿用的教法及指导方式也过于陈旧、单一与枯燥,这也会加重学生的消极心理,学生也难以找寻到良好的语法学习方式,导致习得与记忆效果不佳[1]。
从这些现状看来,引发学生习得效果低下的因素源于学生心理建设与学习方法两个方面。对此,教师须贯穿趣味语法教学策略,以趣味化指导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其消沉意志,并逐步帮助其建立对语法学习的信心与热爱。在兼具趣味教学的同时,教师还要遵循实效教学原则,通过一些趣味化教法帮助学生高效理解、消化、掌握与巩固语法知识,以此夯实语言基本功,进而促进其综合语言实力的提高。这既是趣味语法教学的价值,也是改善教学现状的必要途径。
笔者立足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实际状况,并基于趣味语法教学开展的必要性,接下来将深入探讨趣味语法教学的具体开展路径与策略。从教学情境构建、教学语境创设与学生学法习得等方面,对趣味语法教学方案展开全面化研究与实施。
语法知识是抽象的,在语法教学中学生对语法概念的理解与探索过程实则也是抽象的。为了让学生在抽象思维运作中加深对语法概念的深刻印象与掌握效果,教师需要对以往口头传授的教学方式进行相应的调整,让学生能够切实掌握抽象的语法知识。对此,教师不妨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搭建趣味化教学情境,如以集声色为一体的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现一些PPT或者动画内容,使之立足这些媒介资源,在大脑中建立深刻、鲜明的感官印象,再经教师的点拨或指导,运作抽象思维,深入思考语法知识及概念,获得较为高效的认知效果。
在讲述定语语法知识的过程中,为加深学生对定语概念的理解,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展示多组PPT图片,让学生结合图片中直观传达的情境,合理应用定语知识,进行基本表达与交际。
教师可呈现一幅年级教师的照片,之后指着正中间的一位教师向学生询问,要求其利用刚刚了解的语法组建语句,描述这位教师在照片中的位置。由此,学生可能组建出“The person who stands in the middle is our math teacher”这样的语句。教师可挑选不同学生针对图片组建定语语句,以此检测他们对语法概念的理解与实际运用效果,并对其失误之处进行及时的纠正并提出相应建议。
在多媒体情境中既能让学生结合趣味图片消化语法概念,又能让其将刚刚掌握的语法知识投入使用,可增强其习得效果。此外,在一些生活类图片展示中,学生也能通过句子组建来领略语法在实际生活中的交际及应用价值,以此感知语言学习的魅力,可进一步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
利用信息技术搭建趣味教学情境能给予学生全面的感官效果,让学生立足一些趣味媒介资源中,提高交际表达的欲望,在对趣味图片的思索中消化语法概念,并在对趣味图片的描述中应用语法知识,强化掌握。这是一种立足信息技术的情境创建方式,但此外,脱离信息技术的使用,教师在语法教学中还可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能让其理解、消化、品读与实践语法知识的趣味教学语境[2]。
比如,学习一些零散且多项的语法知识时,教师可让学生表演情景剧,并使用刚了解的语法知识,组织情景剧所需台词。这样的情景剧表演,还能让学生获取趣味学习体验,可调动其感官、思维及能力,让其做出充分的准备。这种方式能够强化学生对语法概念的掌握,并推动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如在情态动词语法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根据已获悉的语法概念,表演任意主题的情景剧活动。如甲组为了全面运用到can、could、may与must等多项情态动词,便想到了“旅行前的准备”这一生活话题,想要基于此话题设计剧本内容、分担角色,并利用情态动词来设计台词,他们之间很可能会产生以下对话:
A:The number of people on this trip is small, so I think these preparations can be completed ahead of time.
B:I have a reservation for a car that can hold 20 people.
C:There are still a lot of city left,other friends may come if they like.
D:Yes, of course, but we must tell them about our travel plan in case of unnecessary trouble.
……
以此种方式展开情景剧活动,学生能将不熟练的语法知识在台词创编中加以深度思索,并与同伴交流语法的正确应用形式,以求进阶掌握。在后期表达中,学生也能通过趣味化的体验感知语法所创语句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及交际功能,能使学生形成积极的语法学习态度,并促进其对英语知识的高效习得与掌握。
语法和单词一样,都不能脱离于句子而单一存在,也不能脱离于实际语境。但上述趣味教法都是借助信息技术或由教师虚拟构建的情境(或语境),总体而言,都是由教师为引导者实施的趣味化教学方法。而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及长久有效的记忆,还需依靠其自主性的消化与积累[3]。
鉴于此,除教学方式的趣味化改进,教师还应遵循以生为本的理念,指导学生掌握一些趣味的语法习得方法,让其能通过自主学习与能力施展,更为真实地将语法知识纳入自身的知识储备之中。
如在语法的深入探索与操练之后,学生能在一段时间内对语法概念有深刻的印象,但随着时间的推进,大部分学生会渐渐忘却语法的具体概念、细节或应用方式,导致前期的努力付诸东流。对此,教师可教授学生一些趣味的语法梳理与积累手段,让其能维系较久的记忆效果。最佳的记忆方式便是运用思维导图绘制有关语法概念的知识树或其他形式的脉络图示。在导图构建中学生能对语法的种类,以及此种类的概念、属性、应用条件、方式与具体的例句加以精炼总结与归纳。学生对导图的绘制过程便是其对整体语法知识的梳理过程,之后,学生可随时将导图拿出进行复习,提高持久记忆效果。
在研究并落实趣味语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高度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落实以生为本理念,设计兼具趣味性与实效性的教学方法及活动,还需指导学生掌握一些趣味化的学习方式,让其能自主梳理、巩固与高效归整所学的语法要点,切实提升其对语法知识的理解,提高记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