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钰晴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在幼儿一日生活动有效地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信息技术在现代化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它能有效的为幼儿园教育发展拓宽途径,也能通过高效的技术手段提供更高效的幼儿教育方法。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幼儿园一日活动,既能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也能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
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一项重要教育环节是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实际教育中不难发现,幼儿的进餐、喝水、卫生等问题较多,这些都需要教师加强针对性的引导,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便利性,为幼儿创设生活情境,让幼儿通过对情境的思考,意识到生活问题的重要性,从而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和改正。以指导幼儿洗手为例,幼儿园的小朋友没有细菌的概念,不能意识到洗手对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如果只是口头说教,小朋友很难养成按步骤勤洗手的习惯。对此,教师可以为幼儿拍摄关于洗手步骤的视频,让一些学习进度较慢的孩子跟着视频顺利完成这项活动。其次是为幼儿播放一些关于幼儿洗手习惯的动画宣传教育片,让幼儿不仅能学会洗手的正确方法还能深刻领会其中的意义,从而培养孩子的行为意识。最后是让幼儿根据视频中的情境进行角色扮演,幼儿从情境中进行模仿和学习,既能提高兴趣,也能提高参与性,由此促进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在一日活动中,幼儿多数时间都用来学习,有些孩子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有些孩子天生顽皮好动,加上自我认知不足,导致自我约束力较差,在学习中无法集中精力,甚至无视纪律。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也需要将传统教育方法和信息技术相结合,让孩子能够自己意识到自身的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改正。实际案例:一个中班小男孩非常顽皮,在学习中经常表现得好动、吵闹,不能保持整节课的学习注意力集中。在教师的说教下,他最多能够安静五分钟,但是过一会儿又会将纪律习惯抛之脑后。根据这个情况,教师将幼儿的这些行为拍摄成视频,学习结束之后,单独播放给幼儿看,让他自己说说视频中的自己和其他小朋友有什么不同。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教师的耐心教导,发现了自己平时没有注意过的问题,也慢慢进行了改正。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这个孩子的进步很大,也在班级上进行了表扬和物质奖励。由此可见,基于信息化视角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高效的教育方法,既能保护孩子的幼小心灵,也能给予其正确的指导,能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在幼儿教育中适当运用信息技术活跃课堂氛围,能有效集中孩子的注意力,提高幼儿的参与积极性。比如,学习折纸时,以折小企鹅为例,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幼儿播放一首《小企鹅》的儿歌进行课堂导入,让孩子通过活跃的课堂氛围集中精力,激发好奇心。然后引导幼儿进行折小企鹅的步骤练习,同时利用幻灯片为孩子播放折纸步骤,最后导入一个完整的视频教学,这样能兼顾到每一个孩子的需求,也能帮助其很好地完成这项活动。通过这样的过程,一些在平时动手能力较差的孩子,也能跟进课堂节奏,从而提高自身的参与积极性。孩子完成一项活动时,也能获得更多的体验感和自信心,快乐的学习和成长。
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离不开游戏教育。游戏活动的开展不能千篇一律,应该根据每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和班级特点选择更适合的游戏活动项目。根据这项问题,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参考其他优秀的实际案例,借鉴经验创新游戏教育方法。同时,通过搜集资料,选择一些孩子们更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尝试,这样既能提高幼儿一日活动的开展效果,也能提高幼儿的创新意识,通过多种不同的游戏激发孩子的潜能。
总之,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幼儿园及教师应重视基于信息化的教育手段,将其与传统教育方法相结合开展一日活动,培养幼儿的兴趣习惯和生活认知,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