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欢
(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在旅游英语发展的过程当中,在语言学的领域当中,已经形成了普遍的共识,那就是人们认为旅游英语是一种语言的创新过程。虽然在某些地方,旅游定律已经成了约定俗成的一种语言符号,但是不管是在新鲜的词汇出现方面,还是在比较新鲜的语法表达方面,都会在不断的时间变换过程当中出现改变。简而言之,旅游英语在今后的发展当中,将会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行业的发展出现变化,呈现出本身的新鲜性。
旅游英语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借助英语的表达来对某一个景点的文化内涵进行传递,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因此这也决定了旅游英语需要有着文化性。在旅游英语发展的过程当中,如何有效地保留汉语自身的文化特色,使得英语国家的人能够通过语言的翻译,同样领略到这样的一种文化所带来的感觉和语言本身的魅力,将成为今后旅游英语发展需要思考的问题,同时也是旅游英语文化性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结果。
旅游英语的对等性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一方面是在语言形式层面,另一个方面则是语言内容的具体表达方面。在旅游英语翻译的过程当中,只有使得这2个方面进行有效地结合,才能够更好地推动旅游英语的发展。因此在今后旅游英语的翻译过程当中,如何借助一些有效的理论和技术来体现英汉之间的无缝连接和匹配,将成为英语翻译工作者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在旅游词汇当中会涉及一些宗教的词汇,因此在开展翻译的过程当中必须注重其中的文化差异。和西方的宗教不同的是,我国的佛教本身就是传自于印度,因此所信奉的神也就是释迦牟尼,供奉释迦牟尼所修建的场所称之为寺庙。在西方欧美国家当中,他们所信奉的神是上帝耶稣,供奉耶稣的场所称之为教堂,颂扬上帝的书籍叫做《圣经》。在中原的佛教文化当中,提倡慈悲为怀,在这样的文化差异之下,在进行旅游英语翻译的过程当中,必须给予这种文化差异一定的尊重。不能够一味用中方的文化视角对西方的文化进行审视,是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找到文化之间的平衡点。
在旅游英语翻译的过程当中,在满足尊重对方宗教信仰自由的基础之上,对于旅游词汇当中所涉及的宗教翻译,需要对我国的文化特色进行体现,同时也能够充分地兼顾外国游客本身的文化背景差异。在实际实施的过程当中,我们需要尝试挖掘词汇本身所需要表达的一些意思,并且找到英语当中相应的词汇,来完成相应的匹配和对接工作,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会符合国际翻译界所流行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实际上,在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就有外国的使臣到我国参观和访问。在访问结束之后,主办方邀请友人观看了中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考虑到文化之间的差异,周恩来总理急中生智,让工作人员把节目的名字改为了《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样的一个名字,充分地吸引了外国宾客的兴趣和目光,同时整体的演出效果也十分理想,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和周恩来总理接地气的翻译,同时又体现文化特色的翻译有着一定的关系。
在旅游词汇当中,会涉及很多关于宗教的词汇,在对这些词汇进行翻译的时候,要注重以意译作为主体。例如:佛教中的词汇“法器”,如果从字面来翻译,难以把其中的意思进行准确的表达,但是如果人们能够清楚地认识到法器实际上是在一个庄严的场合和仪式当中所使用的一种工具,那么就可以使得翻译的效果更加简单易懂,最终能够使得法器的内涵和功能可以获得更加完整的表达。
总的来说,旅游英语有着本身的特点,在翻译传播的过程当中需要把握旅游英语本身的特点,同时更好地推动翻译传播工作的开展,在这个过程当中体现出一定的特色,让跨文化的意识得到融合,并且为旅游英语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促进文化的沟通、交流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