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姜岚
(成都高新区中和小学 四川成都 610212)
美术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时代的快速发展,对小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美术教学的价值也逐步体现出来,但大部分美术课堂还是会出现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而教师借助绘本辅助教学,则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美术知识和完善美术技能。
小学美术教学不应局限于教材内容,要充分体现绘本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教师在选择绘本时,可以挑选一些教师推荐的绘本资源或经典绘本。国外的绘本教学相对于国内的绘本教学开展较早,教师可以放宽视野,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绘本的挑选。小学生的大脑还在不断的发育中,其思考能力有一定的局限,还在不断的提升过程中,教师筛选的绘本内容要尽量通俗易懂,这样有助于学生对绘本内容的理解。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绘本资源更是数不胜数,各种信息技术设备也被普及,每个家庭中都有许多电子设备,教师在选择绘本时,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把绘本资源通过网络平台向学生推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合理安排阅读,这样不仅能扩大了绘本选择范围,还能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1]。
教师先要选择适合学生、符合教学内容以及对学生有所启发的绘本内容,如《威利的床下有鬼》《樱花男孩》等,这些绘本的内容都相对简单,可通过钉钉平台推送给家长,让家长、学生一起对绘本进行阅读,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所阅读的绘本内容进行分析,启发学生更深入地思考绘本所展现的思想以及蕴含的美术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绘本阅读和探究美术知识技能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对于美术学习,只让学生学习到美术知识和技巧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有效提升学生的美术学科素养。绘本素材大部分虽然简单、通俗易懂,但却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把学生的兴趣作为选择教学的前提,同时保证所选素材可以起到启发学生的作用。教师要更好地了解学生,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教师与学生进行绘本内容的探讨,引领学生找寻绘本表达的道理,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2]。
比如,学习《长大是怎么一回事》的绘本时,教师把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仔细观看并理解绘本内容,随后引导学生与教师和同学分享自己的想法,以及把自己看到和想象到的画面说出来,引导学生积极发言,让学生在与教师的沟通交流中了解小树成长的过程,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绘本中包含多种绘画风格和色彩特点,通过阅读绘本进行相应的模仿描摹,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绘本内容,将整体的绘本画面记忆到自己的脑海里,也有助于学生对绘本的色彩,以及人物形象特点、环境的观察,能让学生在描摹中潜移默化地积累美术知识和技能,并在大量的描绘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学会根据自己的想法和风格进行创造。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绘本创作,启发学生抓住身边常见的素材进行创作创新,把自己的想法通过创作表达出来,教师还可以开展各种比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作动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3]。
比如,教学《小鸟的家》时,引导学生了解小鸟的家的物品,以及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失去家园的痛苦,在其中渗入《鸡妈妈的新房子》的绘本教学,先让学生对鸡妈妈的新房子这个绘本进行描摹,在描摹过程中了解鸡妈妈的新房子,学会房子的绘画方法。之后让学生结合《小鸟的家》通过想象进行自主绘画,结合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绘制小鸟的家或者鸡妈妈的房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画画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热爱之情。
在现在的教学中,我们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和表现,鼓励学生大胆表达。绘本是学生喜爱的书籍,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想象空间和审美对象。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可以以绘本为媒介引起孩子的绘画兴趣,学习绘本中的绘画技巧、色彩感知、表现手法等,学生在阅读绘本的同时根据绘本中的故事情境描画出所理解的图画,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绘本的优势,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进行多种教学方法的实验,将绘本有效运用于美术课堂。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应用绘本,可以在极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为学生进行学习美术提供良好的教材,为学生今后在美术方面的发展打下基础,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