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春露
摘要:中国和日本很久以前就在政治、经济、文化、建筑和许多其他方面相互学习。其中,“龙”在中国和日本的传统文化中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从中国封建社会中龙形象的出现到龙文化传入到日本以及龙在各自国家的发展和变化,龙的形象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巨大变化。文化是一种历史的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累。而语言就像是一面镜子,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文化。谚语是人们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是集中了集体的智慧结晶。由于中国和日本之间地理环境,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的不同,谚语中使用的“龙”也不尽相同。本文主要从与龙有关的谚语看中日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龙;谚语;中日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H136;H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177(2020)14-0026-02
0 引言
几千年的历史证明,文化的创造是离不开语言的,语言的发展和变迁往往也造就了文化的变迁和发展。如果你想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则必须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学习其语言。不同国家的语言具有不同的言语风格和不同的结构,它们是在其文化传统,民族特征等各种背景下很长一段时间才形成的。谚语是表达一个国家在各种现实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最普遍、最便捷的方式。它是经验的总结,是古代和现代各个国家历史发展的集中体现,是智慧的结晶。日本与中国一海相隔,有着许多相似的文化风俗和传统习惯。龙文化在日本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文化地位。本文主要比较中日之间关于龙的谚语。通过发现两者之间的异同,我们可以发现两国在文化领域的不同魅力[1]。
1 中日文化中龙的内涵
1.1 中国龙的内涵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是我们古代祖先在处理人与天之间的关系时提出的哲学思想。龙是各种动物融合形成的神化动物,体现了物与物之间的和谐关系。龙是神兽的形象,通过协调阴阳之间的统一,和谐与平衡以实现多样性的融合而形成的。龙是中国人民最崇拜的野兽,是与天、地、人沟通的使者,它已经成为一种代表,代表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完美形象。这种包容性不仅是中华龙的内涵,而且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中华龙的自我完善和进取精神激发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民族的人,并成了中华民族内涵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日本龙的内涵
在日本人眼中,龙与蛇的区别很小。蛇进入河流,湖泊和海洋时会变成龙,而飞入天空时也会成为龙。在日本,蛇是现实中的动物,而龙是一种假想的动物。一个是真实存在这个世界,一个却是象征性的。蛇在地底下冬眠和蜕皮,代表了生命的重生和死亡,象征了转世以及永恒。它依靠中国的阴阳理论及五行要素来融合当地的蛇和中国龙,并结合西域佛教思想创造出了极具日本特点的“龙神”。包括水神、海神以及山神,这些龙神不仅仅召风唤雨,影响人们的生活劳作。他们中的大多数还乐于助人,性格柔和,非常友好,与人相处融洽,得到了人们的青睐。日本“龙”的基本含义与中国“龙”的基本含义几乎相同。它也具有天人合一,统一和谐的特点;具有创新和包容性;不断的完善自我。但是,由于日本的“龙”与日本的蛇之间的区别并不明显,因此它也带有蛇的一些文化内涵。
2 中日谚语中的龙文化的特征
2.1 中国谚语中的龙文化
龙是中国文化中的神灵。封建君主将其视为帝国权力的象征,并声称自己是“真龙天子”。普通百姓认为它是万能的神,向龙献祭和祈雨时总是表现出深厚的虔诚。随着历史发展,龙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全国许多的山川、河流、湖泊以“龙”来进行命名。在天文学上,东方之星也被称为“苍龙”;在黄道十二宫中,龙是最吉祥的。端午节的时候,赛龙舟;在书法、服装、绘画、雕塑和建筑中,龙的痕迹和形象也是必不可少的。龙已成为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精神的力量,以龙为核心,形成了内涵丰富,美感十足,思想深刻的“龙文化”。
從谚语搭配的角度,可以看出,中国人使用带有“龙”字的谚语时,已经形成了许多种相对固定的搭配。从这些固定的搭配可以反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不同方面。
比如说,凤与龙的结合反映了我们的祖先对龙凤图腾的崇拜。随着历史发展,凤与龙逐渐成为对称且相互匹配的阴阳。封建的君主将龙视为皇帝的力量象征,而人民则将龙和虎视为强大而有品德的人的象征。
2.2 日语中的龙文化
日本长期以来受到中国文化的熏陶,日本人也认知龙是威猛、强大的象征。好比说,用“臥竜,来形容一个人出类拔萃;驪竜の玉:稀世珍宝;竜は一寸にして昇天の気あり:蛟龙从小的时候就有非常远大的志向,比喻一个人胸怀大志;竜吟ずれば雲起る:英雄豪杰准备行动;竜の鬚を蟻がねがう:小小蚂蚁的力量还不如龙的一根胡须,用来比喻弱小者与力量强大者对抗。类似的谚语还很多,比如:
画竜点睛(がりょぅてんせぃ),汉语一般是“画龙点睛”,本来是形容梁代的画家张僧繇作画的奇妙[2]。现在一般是比喻在关键的地方点明要意,使文章或话语内容生动形象,还有比喻在整体中将重点突出。这个词是由中国后来传入日本境内的。
活竜活現(かつりょぅかつげん),汉语一般是“活龙活现”,形容模仿的人或事物让人觉得好像是亲眼目睹一般。
虎口を逃れて竜穴に入る(ここうをのがれてりゆうけつにいる),汉语一般写作是“龙潭虎穴”,指龙或者是老虎的巢穴,隐喻穷凶极恶的地方。
亢竜悔ぃぁり(こぅりょぅくぃぁり),汉语一般写作“亢龙有悔”,意思是身居高位的人如果骄傲会容易失败,导致后悔。后来也常形容倨傲之人免不了招惹祸端。最初出自《易经》,后传入日本。
車水馬竜(しゃすいばりょう),汉语一般写作“车水马龙”,车就好比流水,马好比游龙。形容马车云集热闹的集市情景。
竜の髭を撫で、虎の嵐を踏む(りゆうのひげをなで、とらのおをふむ),汉语一般译为“捋龙须,踏虎尾”,比喻去触犯非常有权势的人或冒很大的危险。
从这些关于日语中的龙的谚语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文化对中国文化有着深远的积淀,许多单词和表达都是从中国传入日本的。尽管对龙的理解相对模糊,并且龙的概念不像中国人那么深入人心,但中日两国人民的文化意识在语言上几乎是相同的。
3 中日龙谚语在语言理解方面的差弄
中国谚语有“龙蛇混杂”的字眼。字典将其形容为一个地方好人和坏人都有。这在中文中是中性或贬义性的。这个词来自唐代诗人张志和的《和渔夫词·十三》。“风搅长空浪搅风,鱼龙混杂一川中”。这里的鱼和龙实际上是泛指,是指鳞状水生动物,这意味着各种人混在一起,并且很难区分好坏;虽然它是一个中性的词,但对词的含义的理解偏向于贬义。在这个词中,龙不再是美与吉祥的象征。日语有寓意几乎相同的词汇:鱼蛇が混ざつつている,用中文写成鱼蛇混杂,意思相同,但是日本用蛇代替了龙,借鱼和蛇混在一起,形容好与坏混在一起,很难区分其真相,日语中的这个词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贬义词。用蛇代替龙,在日本人眼中,龙始终象征着吉祥和尊贵。即使在单词中,龙本身也没有表达贬义,也不允许以贬义词使用龙或与龙相关的词。
在类似的用法中,还有“攀龙附凤”一词。在中文中,这个词的一般概念是指依附于皇帝以取得功绩或获得声望。这是一个典型的贬义词,意味着那些依靠强者的人无需努力就能赢得利益。在日语中,这个词写为冰壁蛇そぇる凤,而在中文中,写为附着在风中蛇。在日语中,这个词也是贬义词。相同的是,中文龙被蛇代替。原因差不多,以贬义的术语使用龙是对龙的不尊重。
中国有句俗话:“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使用时,这句话是表达贬义的。这意味着因为父母的不当行为造成孩子也会受到批评影响。日语中也有类似的口语,写成青蛙の子は蛙。中文的字面翻译是青蛙的下一代只能是青蛙。使用时,它与中文的用法一样,是在贬义语境中使用。但是,日本人則是用蛙代替了龙,这也是表达对龙的尊重及崇拜。
这些词不是唯一的,这里仅对几个最典型和最常用的词进行分析。在与日本人进行交流的时候,遇到此类语句时,我们必须尊重双方的语言特点和文化习俗,在与日本友人的交流过程中切勿触及关于龙的日语的禁忌。只有充分尊重对方的语言还有文化特征及习惯,我们才能继续跨文化进行更友好地交流。处理这种语言和文化差异时,我们应有意识地遵循对外交流中的规则,避免因为习俗不同而冲突。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人类与周围的环境就像水与鱼的关系,自然的环境对我们有很大的影响。语言是感受与思维之间的桥,是表达思维最直接的工具。不同词汇的背后都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在进行语言学习时,人们既要了解语言的外表,即字面意思和语法的成分,从定性的角度出发,也有必要去了解每个国家不同文化限制的潜在情感以及评价色彩[3]。词汇中所包含的内涵,需要我们了解其文化的深层含义。如此,我们才能把握语言的本质,确保友好的沟通,全面提高我们的语言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東明.关于中日龙形象的对比研究[D].长春:长春工业大学,2014.
[2]罗亮.中日龙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对比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3]刘晶.中日谚语对比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9.
(责编:王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