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汇的理据性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2020-01-07 14:03曹雅琼陈洁邹琦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52期
关键词:运用

曹雅琼 陈洁 邹琦

【摘 要】通过对汉语词汇理据性的研究现状和意义的分析,结合真实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课堂,指出了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课堂中的不足及其在词汇理据性的表现。重点从拟声理据,形态理据,语义理据,语音理据,文字理据五个方面来分析,并且与真实课堂相联系,指出它们在对外汉语词汇课堂中的表现。

【关键词】理据性;理据分析;运用;汉语词汇

一、汉语词汇理据性的内涵

“理据”,基本意义为语言中表示事物、现象、观念的词的构成依据、论据1。“理据性”是与“任意性”相反的概念,例如中文中将“纸”读为“zhǐ”,英语读为“paper”一样,是由群体约定俗成的,是任意的。相反,“理据性”指语言符号与所表示对象之间的联系不是任意的,武断的,是有迹可循的。总之,词汇的理据性,指的是汉语词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历经新词产生、旧词消亡与词语替换,语言形式与意义之间的一种可论证的联系。古往今来,人们对理据性的定义各有分别。辞典指出词的理据:某个词的理据是这个词的符号形式,指现实现象中的事物特点在该词中的表现2。如汉语词汇“老鼠”这个名词,以此命名,用于说明其啮齿发达,擅长啃物,外形较小的外形特征,“老”指其具有强大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也就是打不死,杀不完的顽强生命力;王艾录、司富珍将理据性的概念就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说。广义的理据是指在语言系统中,词汇从产生壮大消亡的原因。而狭义的理据只涉及语言大系统下的某一分支系统3。

二、研究汉语词汇理据性的意义

对外汉语教学中,各次语言系统的学习对掌握汉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词汇可以生成短语和句子,一些词汇甚至能单独成句,可见词汇的地位之高,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在真实的汉语课堂中,我们常常忽视词汇教学的重要性,特别是词汇的跨文化意义、引申义以及在不同语境下的意义。其结果就是留学生们说出不合时宜的句子。比如说当留学生们习得“厌烦”有不高兴不开心的意思之后,可能会说出这样的句子:我的手机丢了,我好厌烦。这就是留学生在知道了其中的一个意思,却不了解其在全部情况下的意思而造成的错误。长远来说,在第二语言教学课堂上运用词汇理据性教学,留学生将潜移默化地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基本国情和背景知识产生兴趣,从而使他们对目的语以及目的语文化保持積极、肯定的态度,增强留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汉语词汇的理据分析

(一)拟声理据

拟声理据是模仿现实现象中某一事物声音的词。又叫象声词,例如“哒、呱、嘀嗒、吧唧、呼呼、噼噼啪啪、咕噜咕噜”。有置身其中之感,通过播放模拟的声音学生将更直观学习这些词汇。比如:

①嘀嗒,嘀嗒。雨水顺着屋檐流了下来。

②窗外北风呼呼的刮着,他的心也随着这风飘摇。

③他的脑子嗡的一声,顿时就呆在了原地。

④“咣当”一声,他就跪了下来。

⑤他太累了,很快,房间就响起他呼呼的鼾声

(二)形态理据

形态是指一个词的外部形式。而形态理据是指,我们可以根据词的形态结构了解到符号形式和意义的关系,即从形态方面解释词获得该名称的理据。合成词中的复合词和派生词都可不同程度观察到词的形态理据。

首先,派生词又叫附加词,是把词根语素和派生词缀结合起来。例如,汉语中的“木头、花儿、桌子”等,英语中的“writ-er、re-turn”等。词缀又分为前缀、中缀、后缀。例如,汉语“阿水、阿妹”中的“阿”;英语“un-konw、un-happy”中的“un”,“en-able、en-cage”中的“en”都是前缀。马来语中“patuk”是啄,“pelatuk”是啄木鸟,“el”就是中缀。汉语中“小鸟儿、小鸡儿”的“儿”,“规范化、绿化、现代化”中的“化”,“原则性、创造性、弹性”中的“性”。在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的语料文章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供参考,我们都可以根据它们的形态结构来得知该词的意义,将词的形态与意义建立联系。如:

⑦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电子控”。(xx控)

⑧艾米给同学们表演了一段“配音秀”。(xx秀)

⑨作为一个资深“戏迷”,我立志把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发扬光大。(xx迷)

⑩一些“追星族”不恰当的追星方式,不仅会影响到明星的正常生活,更不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弘扬正能量。(xx族)

?善于沟通是学习语言不可缺少的品质。(x于)

例七中的“xx控”中的控是指对某一事物的喜欢达到了狂热的地步,用来形容某人擅长某物,或热爱某物。如当下一直被国人挂在嘴边的词“萝莉控”、“大叔控”、“手控”、“漫画控”、“机械控”等。例子中的“电子控”指某人酷爱电子产品,比喻对电子产品达到一种爱不释手的地步。例八中的“xx秀”常代表表演,从英文的“show”演变来的,有展示自己的意思。与此结构相同的还有“时尚秀、脱口秀、吉他秀、饶舌秀”等等。例九中的“xx迷”与“xx控”有异曲同工之处,都表示对某事物达到了狂热的地步,两者在词语搭配上、色彩轻重上略有不同。除“戏迷”外,我们常见的还有“官迷、书迷、旅游迷”等。例十中的“xx族”指的是一个群体,因有某种相似的特点而归为一个群体,如群体中的个体有某一相同的性格、爱好、习惯等。“追星族、上班族、运动族”等。例十一“x于”是虚词化的词缀,与此相同的还有“勇于、敢于、在于”。总之,这类派生词都有极大的生成性和能产型,能利用有限的语言信息通过替换组合创造出无限的词。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它的形态结构来习得该词语。

其次,复合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词根组合而成。两个词根之间的关系表明该词的结构。或两个词根间互相说明。如“关闭、价值、途径”;或两个词根结合产生新意义,如“反正、骨肉”。

(三)语义理据

语义理据指的是某一语言符号之所以有此意义的原因。分为直接理据和间接理据。

直接理据是指某词词根在意义上有某种关系,通过这种关系,可以轻松习得词的意义。比如“鸡皮”是一种基因导致的皮肤,是一种“鸡皮肤”,由于皮肤颜色比较深,比较粗糙,像鸡的皮肤一样;再比如“舌叶”是舌头的部位中长的像叶子的部分;

间接理据与词出现的源头有关,它不涉及词的形态结构,而是与一定的语用结合在一起。如“足下”是尊称,是社会地位高层对低层或平级之间的称呼。但是我们光看词语结构,不会了解到词语的真正含义。

(四)语音理据

语音理据指我们可以根据词语的语音形式推知词语的意思,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看到一些“谐音”词语,比如生活中常出现的一些广告语。我们可以根据两个词语之间的语音联系习得该词语。如

?老王在酒场上可是“喝喝有名”。(赫赫有名)

?临近年关,我们全身心投入大扫除中,玻璃擦的可谓是“洗出望外”。(喜出望外)

?“股往金来”,光大股民开盘后又狠赚了一笔。(古往今来)

(五)文字理据

文字理据指通过汉字分析词的理据。我们可以根据词语的文字理据来教授汉字及词语。通过文字理据,可以知道汉字的发展起源,产生壮大。任何语言都有其独特的魅力,而汉字作为一种方块结构的表意文字,对我们课堂实践有重要作用。我们可以把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根据文字理据用适当的方法在对外汉语词汇课堂上讲授。

以上,是笔者对理据性运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思考。

参考文献:

[1]简明汉语语言学词典[D].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4.98.

[2]陈海洋.中国语言学大辞典[M].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

[3]王艾录,司福珍.汉语的语词理据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5

(作者单位:1.云南大学;2.山西大学)

猜你喜欢
运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企业管理中社会网络的运用及相关问题阐述
节能降耗技术管理在电气设备的运用
工厂电气节能技术综述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