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宇 康强 李铭
摘 要:大豆作为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在生产、生活中需求量较大。但是在大豆栽培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尤其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严重缺水,直接导致大豆栽培产量以及品质不佳。对此,主要探讨了抗旱节水栽培技术在大豆栽培中的应用,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大豆栽培;抗旱节水栽培技术;应用
大豆在农作物种植结构中占据较大的比例,其种植规模随着大豆的种植比例不断提升。但是我国有些地区在种植大豆时,由于水资源紧张,不能满足大豆生长的需求,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豆的生产质量以及产量。因此在大豆栽培过程中,应注重对抗旱節水栽培技术的有效运用,提高对水资源的利用率,保证大豆的产量以及质量,为种植户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以及水资源效益。
1 现阶段大豆的主要种植方式
近年来,我国大豆种植方式越来越完善,大大提高了大豆的种植产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目前,我国部分地区采用“三改两推广”的方式,这种方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传统的大豆种植方式为分散种植,而该种模式采用的是集中种植和集中管理方式。②传统的大豆种植方式为套种方式,而该种模式采用的清种。③传统的大豆种植方式主要种植区域为贫瘠地区,而该种模式采用的是土壤肥沃地区。④积极采用轮作方式,春季为玉米、大豆、玉米,夏季为小麦、大豆、玉米。与传统的种植方式相比,此种种植方式能够获得良好的农作物栽培效果,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有效缩减了成本,提高了大豆的产量以及质量,能够促进大豆产业的发展。大豆栽培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资源,但是部分地区严重缺乏水资源,影响大豆品质和产量。抗旱节水栽培技术可以加强对水资源的利用率,避免由于水资源不充足对大豆品质以及产量产生不利影响,对此应将其科学、合理地应用在大豆栽培的全过程,满足市场对大豆的需求,不断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1]。
2 抗旱节水栽培技术在大豆栽培中的应用
2.1 栽培技术要点
种植完大豆以后,还需要根据大豆的生长情况,科学、合理运用土壤保水剂,严格控制土壤保水剂的单位面积使用量。通常情况下,可分别施用植物保护3号、博亚超强保水剂以及海礁王等,充分发挥保水剂在大豆栽培中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还应科学、合理使用抗旱剂,通常情况下,需要将抗旱剂应用在大豆苗期和果实期,可以使用抗旱剂1号,用量为125 g/hm2兑水750 kg/hm2,或者使用粉锈宁,其浓度为0.03%。大豆始花以后还要做好控苗工作,在20~25 d内进行[2]。
2.2 行间覆膜操作
大豆行间覆膜技术是一种覆膜提墒的大豆栽培技术,该技术主要以机械化覆膜为核心,以地膜为载体,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主要采用薄膜,膜的厚度为0.008~0.010 mm,通常情况下,其用量可以达到60 kg/m2左右,膜两边要压实,每隔2~3 m用土压实。在大豆种植过程中,如果大豆种植的行距设置成110 cm,中间进行覆膜,地膜宽度可以设置成70 cm,在膜边距2.5 cm处进行种植,苗带间距控制在35 cm。覆膜后可以提高化肥、水分的利用率,将温度控制在适宜的范围之内,促进大豆品质以及产量的提升。
2.3 节水灌溉
节水灌溉是大豆栽培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在大豆栽培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节水灌溉技术,对大豆进行科学、合理的灌溉,满足大豆对水分的需求。①苗期灌溉。在种植大豆之前,为了给大豆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还需要对土壤进行浇水灌溉。如果在幼苗生长期遇到干旱天气,大豆水分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采用隔沟灌或者喷灌方式,控制浇水量保持在300~450 m3/hm2较为适宜。②开花期灌溉。处于开花期和拔节期的大豆要加大灌水量,主要是因为这一时期的大豆对水分需求较高,必须通过有效灌溉,满足大豆生长需求。尤其注意拔节期大豆的灌溉用水量,如果采用喷灌 ,应将用水量控制在300~450 m3/hm2较为适宜。如果采用沟灌,则用水量控制在450~600 m3/hm2较为适宜。③鼓粒期灌溉。鼓粒期灌溉是大豆栽培的重要时期之一,因为除了开花期,鼓粒期对水分的需求较大,因此一旦遇到干旱,则需要采取有效的灌溉措施。采用喷灌方式,需要将用水量控制在300~450 m3/hm2较为适宜,或者也可以采用沟灌方式,用水量控制在450~600 m3/hm2较为适宜[3]。
2.4 科学施肥
科学、合理地施肥可以有效保证大豆的品质以及产量。在施肥过程中,具体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合理施基肥。播种时需要根据土壤的状况,科学、合理地进行施肥,有机肥的施肥量可以根据土壤肥力进行有效控制。通常情况下,土壤肥力较高的地区有机肥的施肥量较少,一般控制在15~30 t/hm2,反之施入的有机肥则较多,通常控制在45~60 t/hm2。其次应合理追肥。大豆开花之前需要进行追肥,追肥时需要充分考虑大豆的生长情况,合理控制施肥量,一般以60~75 kg/hm2为宜。最后应在花荚期施入化肥。化肥可以选择硫酸钾、尿素以及磷酸二氢钾等,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配制,将其溶于水中形成一定的溶液,喷施在大豆叶面上,实现追肥。
2.5 病虫草害防治
在大豆栽培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发生病虫草害问题,对大豆的优质高产产生了不利影响。对此,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病虫草的防治,为大豆的正常生长提供重要保障。在病虫草害防治过程中,应选择优质的良种,对良种进行预先处理,可以起到良好的病虫草害防治效果。与此同时,还应加强对种子的选择,将菟丝子种子剔除出去。大豆栽培时经常发生大豆霜霉病,其防治时应采用福美双或敌克松进行拌种。防治大豆根蛆时,同样可以采用拌种的方式,按照0.7%种子量,采用40%乐果乳油进行合理的拌种。除此以外,还需要加强对病虫草害的监测,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对病虫害进行预防以及治理。
2.6 适期收获
大豆落叶一般发生在10月初期,落叶量达到90%以上时进行收获,采用人工收获的方式。还可以采用机械收获方式,但是此种方式只适宜叶片全部脱落或者豆粒饱满后收获。割茬时控制其高度与距离地面保持3~4 cm较为适宜,完成收割后将作物放置在宽广的平台上整齐摆放晾晒,7~10 d后将完全脱离豆荚的大豆进行装袋,最后码放整齐。除此之外,收获完毕后需要对土地进行耕作,清理残留的豆根,并且进行有效的松土,为下次的大豆栽培做好准备。
3 抗旱节水栽培技术的具体应用方法
3.1 建立旱情监测预警体系
在大豆栽培过程中运用抗旱节水栽培技术时,还需要建立旱情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对地区旱情的监控,根据当地的旱情,及时采取措施,为大豆种植创造良好的条件。建立旱情监测预警体系时,还需引入环境监测仪器设备与旱情分析系统,充分结合信息统计,全面监测当地气象情况,了解气象变化,并对土壤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明确土壤的含水量,提前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策略,加大对旱情的有效应对,为大豆种植奠定良好的基础[4]。
3.2 科学、合理运用节水灌溉系统
节水灌溉系统在大豆栽培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具体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满足大豆对水资源的需求。对此,还应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运用节水灌溉系统,根据大豆生长阶段进行灌溉,控制好灌溉频次和用水量。除此以外,还应加强节水灌溉,以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例如可以改造传统的土渠,建设防渗渠,其可以起到良好的节水效果。采用输水软管代替传统的硬塑水管,将输水软灌直接作用在大豆根部,以提升灌溉的效果。还应加强对输水管道等相关设备的检查,避免管道漏水等问题,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3.3 提高栽培人员的抗旱节水意识
在大豆栽培过程中,栽培技术人员还需要充分认识到干旱对大豆栽培的影响,强化栽培人员抗旱节水的意识,并在实际的栽培过程中充分掌握抗旱栽培的技术要点,提高栽培人员的技术水平,做好抗旱栽培的每个环节,满足大豆在苗期、生产期、开花期、结荚期能够有充分的水资源,保证大豆的品质和产量。除此以外,抗旱节水栽培还满足绿色节能的要求,在满足大豆生产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水资源的利用,其对于我国各地区的农业灌溉,尤其是旱情较为严重的地区,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4 总结
总之,大豆在我国农作物生产结构中占据重要比例,大豆可作为粮食作物,也可以作为其他行业的生产原料,因此我国对大豆的需求量较大,不断提高大豆生产质量以及产量,对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大豆在部分干旱、半干旱地区栽培过程中严重缺少水资源,无法满足大豆生长的需求,直接导致大豆栽培产量以及品质不佳。因此在大豆栽培过程中,应注重对抗旱节水栽培技术的有效运用,有效提高对水资源的利用率,保证大豆的产量以及质量,为种植户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以及水效益,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行业长久、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 1 ] 潘宝强.抗旱节水栽培技术在大豆栽培中的应用研究[J].新农业,2020(9):9-10.
[ 2 ] 朱颖波.抗旱节水栽培技术在大豆栽培中的有效应用[J].基层农技推广,2020,8(5):89-90.
[ 3 ] 蔡春峰.抗旱节水栽培技术在大豆栽培中的应用[J].新农业,2019(13):20-21.
[ 4 ] 張桂珍.大豆抗旱节水栽培技术集成初探[J].农民致富之友,2014(1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