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双边贸易现状与问题研究

2020-01-07 14:01许旭
理论与创新 2020年22期
关键词:问题对策

许旭

【摘  要】中印双边贸易发展较快,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商品结构较稳定,服务贸易额稳步上升,但中印双边贸易也存在双边贸易规模未达到应有水平,双边贸易结合度较低,贸易摩擦升级等问题,就其原因是政治上互信度不够,贸易商品差异性小,印度实施保护贸易政策,为此提出了加强沟通交流,增进经济互信的对策。

【关键词】双边贸易;问题;对策

1.中印双边贸易发展现状

1.1中印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1994年以来中印贸易总量开始快速提升,尤其是2000年之后,贸易活跃度和成交额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印双边贸易平均每年的增长率达到近40%,历史最高水准为79.26%。2000年中印双边贸易总额达到了近30亿美元,相对1994年已经提升了十多倍,而到2008年贸易总量达到了518亿美元,2010年这个数值提升到740亿美元,10年的时间里提升了20多倍。之后这个数值稍有回落,在2012年为660亿美元,2017年双边贸易总额达到844亿美元。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印度最大的外贸伙伴,而印度也是中国在南亚的最大贸易伙伴。

1.2中印双边贸易的商品结构稳定

印度目前主要从中国进口工业产品,主要为钢材等金属产品、食品、轻工化纺产品、医药品以及机电产品,此外还有焦炭、纸制品等。目前中国的机电产品和化工轻纺产品在印度的进口产品中占据重要地位,总量位居前列,这也是中国工业水平相对印度占有优势的体现。印度输往中国的出口产品主要为铁矿石、棉花、化工原料以及汽车零件,其中印度出口的铁矿石贸易额占出口贸易额总量的近7成。

1.3中印双边服务贸易发展迅速

最近几年来,中印之间除了产品出口方面,在金融和旅游业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中印两国人民越来越多的以对方作为出口旅游的目的地,两国旅游合作取得了长足进展,年互访量的提升中均有10%以上。此外中印之间金融业合作也已经硕果累累,中国目前已经有八家印度银行在华开展业务,比如印度国家银行1997年设立上海分行,位于淮海路,也是印度首家在中国大陆设立分行的印度商业银行;2013年设立天津分行;2014年,旁遮普国家银行在上海设立办事处。这些在华印度银行机构面向对象包括印度在华企业以及中国企业,也为中国公民提供外币金融业务。

2.中印双边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

2.1双边贸易规模未达到应有水平

目前中印两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人口数量超过10亿的两个国家,两国的国土面积总和超过1200万平方公里,2018年中国外贸总额达到4.62万亿美元,2018年中印外贸总额为955.4亿美元,占比外贸总额的2.1%,而中印贸易总额占比印度外贸总额比例也不超过6%,这些数值表明中印双边贸易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随着中印经济的不断提升,以及两国之间的开放程度不断扩大,未来两国外贸提升的空间和潜力是十分巨大的。

2.2中印双边贸易结合度较低

中印之间存在产业结构相似度高,对发达国家有更高依赖性的共性,在适应发达国家的经济需求的同时,造就了中印两国贸易结合度较低的后果,按照古典经济学理论,中印之间缺乏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即使存在产品的相对优势,但是优势过于不明显,也缺乏形成更大规模贸易往来的驱动力。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发展速度相对来说都是比较快的,产业布局正在趋于合理,但是距离合理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这就意味着中印之间貿易往来的提升任重道远。

2.3中印双边贸易摩擦逐步升级

中印外贸交易逆差的不断扩大,引起了印度政府的担忧,而印度政府采取的主要手段就是设置贸易壁垒,形成产品保护主义,打压中国出口企业。根据商务部相关数据,自1994年至2017年,印度对中国产品发起了212起反倾销调查,占总调查数量的接近一半。而在这一阶段之后,每年的数量都达到10次以上,涉及到的商品类别有30余种,而且使用的手段多样,包括歧视性的禁运、高关税以及配额等等。

3.中印双边贸易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1政治上互信度不够

中印双边经济和贸易关系,单从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还远远不够,从国家层面来说,经济问题也是个政治问题,即中印两国政治因素对中印贸易健康发展能够产生重大的影响。例如,中印两国之间的政治互信问题,中印的边界问题、西藏方面问题、地区霸权的问题等因素,都是长期未解决的问题,制约着两国之间的经济和贸易关系的发展。

3.2进出口贸易结构差异小

中国和印度在很多生产要素方面有很大的相似性,产业结构相似,劳动力资源丰富,低附加值产品比例较大。在制造业中,双方的优势产品也都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因此两国之间存在贸易方面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目前,对商品的种类、结构、比例和市场等要素作比,可以找到中国和印度的双边贸易在该领域的竞争大于合作的结论。因此就能为提防对方的政策和心理提供了证据。

3.3印度实施保护贸易政策

在中印双边贸易中,印度对中国进口产品严格管控,同时对于自身出口产品也有诸多限制,很多产品减额或不能向中国出口,这大大减少了中印双边贸易额。印度贸易保护政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关税壁垒。在产业保护方面,印度对农产品的关税平均税率达到35.1%,而工业品的平均税率仅为8.6%,但对纺织品和服装行业则采用选择税的形式保护其发展。另一方面是非关税措施方面的障碍。常用的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是进口禁令,也就是禁止某类产品进入印度市场,主要为印度出产的原材料等等;二是对某些产品进入印度市场要有特殊许可证;三是进入印度的产品如果想再出口,需要以得到印度进口商的“不反对证书”为前提,如果没有则不允许再出口,这是保护印度本土商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四是歧视性税费,内容就是按照产品进入印度之后的零售价百分之十六再次征收税费。

4.加强中印贸易合作的对策

4.1加强沟通交流,增进经济互信

经济上的不互信反映的是中印政治的不互信。若要真正的推动中印贸易的发展,增强中印互信便不可或缺。中印贸易摩擦的增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贸易制度的漏洞。为此,中印两国应加强沟通交流,了解他国贸易敏感点,有效减少反倾销投诉。

4.2建立、健全和完善贸易摩擦解决机制和贸易救济体系

2006年以来出现的中印外贸中印度逆差的不断扩大,使得印度从政府层面对中国产品进行了各种制约手段,对于中印双边贸易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鉴于此,首先要把握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趋势,及时调整经济与贸易发展战略;然后尽快建立符合WTO规则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与主要贸易伙伴的交流和对话,对于贸易争端和摩擦尽量采取磋商;其次完善、优化、升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后借鉴国外成熟的贸易救济机制,进一步完善我国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技术性壁垒等的法规体系,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贸易救济体系。

4.3树立品牌形象,提升品牌的竞争力

当下品牌的影响力对于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跨国贸易,当国际大品牌以绝对的影响力占领市场之后,其他企业很难突破。因此企业发展中要注重品牌形象的树立,质量保证,品牌开路,如此企业的竞争力自然会得到极大提升。力,以独特的视觉魅力和合理的商业战略赢得市场,展现企业信誉、品牌档次等,从而赢得品牌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丁舒.中印贸易不平衡问题研究[D]. 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16.

[2] 胡凤雅.“中国制造 2025”与“印度国家制造政策”的战略对接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7(05):162~167.

[3] 杨凯.中国与南盟贸易合作研究[D]. 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18.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