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创新刍论

2020-01-07 08:24李秋红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48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初中

李秋红

【摘要】立德树人是义务教育的根本任务,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就是提高学生道德修养,使其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奋斗精神的具体教育过程和实施载体,“互联网+”背景下,道德与法治教育贯穿素质教育的全过程,随着高新技术教学设备的广泛应用,教育教学方法模式需要不断创新,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本文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谈谈“互联网+”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创新应用。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思修教学;实用性与创新性

一、“互联网+”背景下创新《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意义

1.有助于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初中阶段的教育对人的成长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心理方面逐步摆脱依赖,经过逆反期的困扰,走向成熟的关键的身心成长时期,对世界观的形成影响极深,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就是通过教材中设置的理论内容、案例和探究活動,以主讲的方式,向学生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相关的思想理念,引导学生如何克服不良情绪,学会和掌握认识新环境,创建新集体的能力,从设立目标做起,自我做起,为集体建设负责,为集体建设做出贡献。由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与道德理论建设要求的目标在教学操作过程实际存在抽象化的“有缝”连接,学生对道德培养理念的内容能够背过,说得头头是道,但难以成为落实行动的“风向标”,不能真正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互联网+”背景下,借助网络社交平台和信息共享的强大功能,能够使学生把抽象的知识概念具体化、直观化,从内心深处对科学知识、道德理念有了充分的认识,从而,能够用科学的眼光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比如,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和朋友在一起》的教学,教学目的和要求就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友谊的力量和拥有知音朋友的愉悦,提高认识朋友、结交朋友的能力,体验朋友们集体力量的强大和正能量。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具和互联网平台,让学生查找古今中外友谊促成事业成功的故事,像马克思与恩格斯《伟大的友谊》、伯牙与钟子期的《伯牙鼓琴》,等等。众多的名人故事中,使学生理解和真正懂得友谊和朋友的关系,了解交朋友的基本能力,树立了科学的世界观。

2.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初中阶段的学生身心成长处于青春期的初期阶段,多元化认识观念的影响、生理现象的变化等因素,作用于学生健康身心的成长的各个环节,积极的方面,不断发展开朗、勇敢、负责的心理,形成坚定理想信念、志向远大的品格;消极方面,不断发展自卑、虚荣、逃避的心理,形成意志不坚定,随波逐流的低级趣味意识习惯。“互联网+”背景下,通过广泛的信息共享空间,在教学中,运用较为合适的方法,让学生培养正确的认识自己的能力,打造“理想”中的自己,最大限度地“焕发”学生的正能量潜力,从根本上纠正学生认识上的“误区”和“不健康”心理,减少可能存在影响学生健康发育的“副作用”。比如,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青春时光》,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的教学中,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各种平台,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青春期发生的生理变化,了解什么是健康心理素质和体质,什么是不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体质?查阅短视频、新闻栏目中一些社会生活中实际存在的“冲动是魔鬼”故事,引导学生学会控制情绪,化解和转化不良情绪,做意志坚定的人。

二、“互联网+”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创新的举措

1.从教学计划上,明确学生利用网络媒体工具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目的。网络媒体平台的数据信息量庞大,“鱼龙混杂”什么都有,而且,表达的手段、方式和内容也多种多样,像图片、音乐、文字,还有图片、音乐、文字共存的短视频等等,有的专业性极强,有的非常大众化。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互联网技术教具设备,教师在备课过程,能够做到有针对性地选择内容。但是,学生的课外活动和自阅浏览过程是难以把控的,因此,从教学计划上给学生“安排”网络学习“任务”,根据学期或者年度《道德与法治》教学课程安排计划,分单元分课分框地具体安排网络学习知识点,做到学校安排计划、教师安排落实、学生学习明确。比如,《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公共生活》第二课《公共生活新平台》第一框《网络改变世界》的教学计划安排,明确要求学生在网上查阅资料,了解网络改变世界的具体内容,懂得向网络游戏的各种不良诱惑说“不”,体验拒绝网上“黄、赌、毒”成就感。

2.从课堂教学中,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利用“互联网+”把科内课外,教材、社会、家庭等各种教育资源统筹起来,一方面丰富了课堂教学氛围,增强了课堂教学的互动性,也使许多知识点形成立体形象,深深置入学生的脑海;另一方面,拉动各种教育资源的积极因素,为课堂教学具体的教学目的优化环境。比如,《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维护公共利益》第六课《我们的公共利益》第一框《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的课堂教学中,借助“互联网+”多媒体,在字幕上打出“责任”的概念和含义。并播放《一诺千金》的故事短片,让学生了解“许诺与践诺”“负责与践行”的关系;借助“互联网+”家访、学校活动、同学之间的矛盾等,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在生活的处处都有违约、逃避责任的现象,对照自己平时的一言一行和社交经验,感悟“我为谁负责,谁为我负责”的真谛。

三、总结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在《互联网+》背景下,需要从教学理念、模式、方法等诸多环节,进行创新,以适应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需要,由于不同的学校师资力量、网络设备和学生基础是不同的,因此,需要因地制宜,在推广到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姜玲.“互联网+”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微探[J].华夏教师,2020(18):29-30.

[2]余慧华.“互联网+”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教育观察,2019,8(18):88-89.

[3]罗永浩.基于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1):100.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初中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快乐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