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欢
[摘 要] 在“一带一路”的发展背景下,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区域之间贸易的日益频繁,对外贸类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为更好地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充分契合社会高度发展的人才需求,应该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加大外贸类人才的培养力度,不断提升外贸类人才的培养质量。
[关 键 词] “一带一路”;校企合作;外贸类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7-0198-02
“一带一路”是国家提出的重要倡议,进一步深化了我国的改革开放,扩大了开放范围和路径,使得我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日益密切,创造了一个巨大的国际贸易市场空间,同时也对外贸类人才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更为严格的标准。为更好地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全面提升人才的竞争力,不断培育社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应该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积极创新外贸类人才的培养模式,不断提升外贸类人才的整体培养质量,以此来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同周边国家的区域合作不断加强,我国同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这为外贸类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契机。为更好地提升外贸类人才的就业竞争力,为更好地提升外贸类人才的发展质量,应该依托科学的校企合作,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性提升人才培养成效。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校企合作培养外贸类人才的意义
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外贸类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只有依托科学的校企合作模式,不断加大外贸类人才的培训力度,才能充分满足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才能更好地提升外贸类人才的就业竞争力。
(一)全面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长效实施
“一带一路”是我国政府提出的,惠及周边国家的科学战略。在“一带一路”倡议全面实施的过程中,我国同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我国同其他国家的经济交互性也越来越深入,这势必需要大量的外贸类人才。那些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以及实践能力,具备综合性能力以及业务技能的外贸人才,既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阶段的参与主体,同时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这一伟大战略的全面实施。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充分依托校企合作的科学模式,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输送大量的外贸类人才,实现人才储备,继而全面推动这一伟大战略的长效持续实施。
(二)满足企业发展壮大的现实人才需求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下,我国企业同周边国家企业之间的交互性非常深入,我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大。在现代企业的改革发展过程中,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大外贸类人才的培养力度,能够充分满足企业的发展,同时也能整体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及人才优势。在对外贸易往来的过程中,我国企业亟需要高素养的外贸类人才来为企业架设通往国际贸易的桥梁,也迫切需要高素质的外贸类人才来帮助企业明确国际市场的贸易规则以及贸易法律,继而规避可能存在的贸易风险。高校为外贸类人才提供了广阔的理论教学以及学习平台,企业则能夠为这些人才提供实践的基地和空间。依托科学的校企合作模式,是一种互利共赢的行为,既能够有效弥补高校教育实践性不强的弊端,同时也能够为企业输送高质量的外贸类人才,充分满足企业持续发展以及不断壮大的现实人才需求。
(三)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外贸专业是我国高校的新兴专业,虽然它成立的时间也比较长,但同其他核心专业相比,外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普遍有待提升和强化。“一带一路”倡议的科学实施,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全新的方向和思路,它对于外贸类人才的需求是比较大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外贸类专业的发展,也有效缓解了高校就业率不高的现实问题。作为外贸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主体,高校若想不断提升自身的发展竞争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充分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创新外贸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此来更好地提升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以此来更好地凸显高校的教学特色。因此,在实践过程中,高校应该始终遵循“走出去、引进来”的发展原则,积极同外向型企业开展订单式外贸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满足外向型企业的发展需要。当然,高校还应该积极整合教育资源,科学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不断细化人才培养目标,以此整体提升高校的综合实力。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校企合作外贸类人才的培养模式
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社会岗位对于优质的外贸类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为全面推动这一伟大战略的长效实施,为综合性提升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以及发展能力,不断创新我国高校外贸类人才的培养方式,依托科学全面的校企合作,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为社会输送优质的外贸类专业人才。
(一)模拟工作情境开展实践教学
在外贸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受传统教学理念的限制和束缚,人才培养工作的整体质量并不高。部分高校在外贸类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仍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依托教材内容,过分注重理论内容的灌输,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专业素养,也制约了他们的成长成材。在“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高校应该积极依托校企合作的科学模式,不断创新外贸类人才培养的方法,充分结合外贸类企业的现实需求,以此来更好地推动外贸类人才的发展。一方面在外贸类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高校可以积极寻求企业合作,依托科学的信息研判以及企业调研方式等,充分把握“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企业现实需求,继而创设科学的工作情境。以模拟工作情境的方式开展授课,让学生在课堂上扮演现实生活中的各类角色,以此强化他们的职业素养,会更有目标地投身于专业学习和提升过程中。另一方面在高校外贸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高校还应该积极深入合作企业,积极寻求该企业真实化的案例。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这种案例可以是正面案例,也可以是反面案例。教师以这些案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回归教材,利用专业化的内容来解读与分析案例。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认知兴趣,也能够强化学生的知识认知能力。此外,在高校外贸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可以积极创办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或者技能大赛,让学生得以“真刀真枪”地投身于实践活动中,在实践活动以及技能比赛中不断优化自身的实践素养,不断强化自身的实践认知。
(二)深入全面开展校企共培共育
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企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面临广阔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较大的人才缺口。为积极推动企业的发展,不断提升外向型企业的人才竞争优势,应该深入全面地开展校企合作,精准深入地实现校企共培共育。一方面在外贸类人才的共同培养过程中,企业作为参与主体,应该积极投身其中,充分注重合作成效。企业要充分审视和认知自身在贸易往来中的角色以及优劣势,继而明确自身的人才需求。在基础上,企业可以主动寻求高校合作,通过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或者双向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发挥自身的作用。比如企业不仅要为高校学生提供广阔的实习平台,更要主动参与到高校专业研讨、课程设计、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等整个过程中,以此来吸纳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优质外贸人才。校企合作并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简单的资源整合,而是一种双向深入的互动。另一方面作为优质外贸类人才的主要输出平台,高校在外贸类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同样应该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和教育作用。高校要积极整合教育资源,不断优化校内实训平台的建设,同时更要积极走出企业,引导学生深入企业来开展社会实践。当然,高校还可以邀请优秀的企业一线人员深入课堂为学生带来精彩的实践教学。与此同时,在培养外贸类人才的过程中,高校以及企业都应该深入互动,保持长效的合作关系。特别是在双师型教学队伍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互动等方面要加强合作与交流。
(三)发挥外部激励体系的引导作用
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充分提升校企合作的成效,不断强化外贸类人才的培养质量,除充分发挥高校、企业的主体作用外,还应该强化外部激励机制,以科学的外部激励体系,不断强化高校以及企业的合作力度。在实践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激励引导作用。一方面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应该充分鼓励企业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积极为外贸类人才培养献策献力。政府部门要为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提供多元化的优惠以及扶持政策,通过制度建设、体系完善等顶层设计,切实推动校企合作的深入。比如政府部门可以为企业提供相应的减免措施,以税收优惠政策、金融激励机制等,不断调动企业的参与积极性,促使企业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再比如在培养成本的分担上,为充分降低企业的负担,有效缩减企业的成本投入,政府部门可以给予相应的补偿。另一方面科学全面地培养优质的外贸类专业人才,不断强化校企合作的深入,还应该充分发挥行业部门的引导作用。行业协会为外向型企业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标准以及行业规范,可以说是外向型企业的“娘家”。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可以充分依托这些行业协会的引导作用,不断强化校企合作的整体力度。同时,还可以依托行业协会等不断整合不同外向型企业的资源优势,以此来形成集聚性的效应。此外,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高校同企业应该在行业协会以及教育部门的统筹下,成立校企合作的监督管理机构,以此来保障整个校企合作的深入。
在“一带一路”的实施背景下,为深入推动人才培养的质量,积极为社会高速发展输送优质的外贸类人才,应该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和作用,实现企业、高校、政府、社会共培共育。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在培养具备综合素养的外贸类人才的实践中,应该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企业的核心作用,依托政府部门以及行业协会的引导,综合提升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马永辉.基于校企合作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7(8):95-96.
[2]蒋先玲,辛月旗.国际化人才联通“一带一路”:角色、需求与策略[J].高校教育管理,2016(11):47-48.
[3]张云海.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当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机械职业教育,2016(7):56-58.
◎编辑 曾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