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土地资源禀赋对农业转移人口返乡意愿的影响

2020-01-07 08:18李帆冯虹艾小青
人口与经济 2020年6期
关键词:调节效应农业转移人口中介效应

李帆 冯虹 艾小青

摘要: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探讨了土地资源禀赋对农业转移人口返乡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土地资源禀赋对农业转移人口的返乡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宅基地相比于承包地影响作用更强,土地资源的生产资料与社会保障的双重功能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了返乡的选择与基础。其次,土地资源作为联系农业转移人口与农村社会的纽带,通过增强两者间的社会交往,拉近社会距离,提高了其返乡的意愿。同时,个人的就业与医疗状况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具有明显的调节效应,土地抵押政策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地资源对农业转移人口返乡意愿的影响。最后,在推进土地制度改革消除农业转移人口返乡障碍的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土地资源“稳定器”的作用,保护农业转移人口的返乡退路。

关键词:农业转移人口;土地资源禀赋;返乡意愿;中介效应;调节效应

中图分类号:F323.6;C92- 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49(2020)06-0035 -13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城乡发展最不平衡,农村发展最不充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正是为了应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解决好三农问题,有效地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而乡村振兴的关键则是要充分发挥返乡人口的人才优势。一方面,引导部分农业转移人口返乡、留乡、建乡,能够充分发挥“回流效应”对城乡生产要素特别是劳动力优化配置以及乡村建设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当下乡村衰落的客观现实需要农业转移人口返乡。中国社会在由“乡土中国”向“城乡中国”转变的过程中,受市场转型与城镇化的冲击,乡村的社会经济结构已经发生变化:首先,能人外迁,弱者沉淀,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再者,大量土地粗放经营,耕地闲置、弃耕撂荒现象日益严重;最后,农村土地生产配置效率低,机械化、规模化、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缓慢。乡村振兴的战略选择与乡村衰落的客观状况都对农业转移人口返乡提出了现实需求。

但从现阶段来看,农业转移人口返乡趋势虽已显现,但实际返乡的现状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还有差距,返乡人口规模不足,返乡中拥有较高人力资本的人数相对较少,返乡更多的是一种被动选择。因此,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如何能够更好地促进乡村建设需要的农业转移人口真正实现返乡成为摆在学界和政府面前重要的现实议题,而返乡意愿是返乡行为的潜在动力,了解和掌握农业转移人口的返乡意愿是引导其返乡行为的重要前提,准确把握农业转移人口返乡意愿的总体特征与逻辑关系,能够为当前乡村振兴提供经验支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不可否认,农业转移人口返乡意愿的影响机制是复杂的,已有研究从个人、家庭以及社会特征等角度给出了解释,为本文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与实证借鉴。我们需要看到正是农业转移人口有乡可返,才使得中国社会结构有了弹性,而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返乡选择与基础的恰恰是土地资源。首先,当经济理性无法合理解释农业转移人口中国式返乡逻辑时,学界将答案诉诸城市层面的户籍、就业、社会保障等制度约束产生的推力,而对作为农村拉力的土地资源禀赋这一重要变量关注不足。其次,即便少量研究涉及土地资源与返乡研究,也仅限于将土地资源作为控制变量检验两者间的相关关系,并未考察两者间的作用机制。最后,以往研究受到权利话语主导的影响,在城镇化背景下更多着眼于农业转移人口单向度进城流动,对返乡和回流的研究不够充分。鉴于此,本文着重分析土地资源禀赋对农业转移人口返乡意愿的影响,通过中介效应寻找两者间的作用机制。

二、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1.理论框架

在寻找返乡逻辑的过程中,需要看到城市与农村同时存在影响返乡的推拉两种力量(见图1)。成本一收益理论的经济理性视角、新迁移经济学理论凸显出的家庭视角、人力资本理论的知识技能视角、社会资本理论的社会关系网络视角、生命周期理论的社会角色视角都对返乡逻辑给出了较为合理的解释。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年龄越大、受教育水平越低的农业转移人口返乡的可能性越大;家庭总收入水平越低,农业转移人口城市生活的压力越大,越倾向于返乡;社会融合状况同样被认为是影响返乡意愿的重要因素,对城市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会增加其居留城市的可能性,抑制农业转移人口返乡。

从已有研究来看,返乡的主要形式可归纳为“主动”与“被动”两种,研究除从个体特征人手探讨农业转移人口返乡意愿的逻辑外,还以推拉理论为基础将影响农业转移人口返乡意愿的因素分为两类:一类,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压缩了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空间。同时,缺乏人力资本与社会保障的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状况并不理想,城市排斥机制的生产与再生产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身份、权利与待遇的获得构建了“门槛”,这种“经济上吸纳,社会上排斥”的“半城市化”状态形成了城市推力致使其被动返乡。另一类,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入,政府支农惠农政策加大,农村的基础设施、服务体系等逐渐完善,为农业转移人口返乡创造了条件。同时,农村社会关系网络、家本位、“乡土情深”以及“熟人社会”等文化因素都会作为农村的拉力促使其主动返乡。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农业转移人口因何返乡,其能够实现返乡离不开土地资源的存在。土地资源的生产资料功能在为农民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外,其通过出租、转让、股份合作以及抵押融资等方式能够化解信贷约束难题,为农业转移人口主动返乡发展、创业提供资金支持;社会保障功能使得被动返乡的农业转移人口能够与土地结合实现再就业,同时为养老、医疗以及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提供物质基础。可以说土地资源的双重功能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了返乡的选择与基础,也正是农业转移人口有乡可返才增强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弹性,充当了维护社会稳定的“蓄水池”。

2.研究假设

首先,我们必须看到中国社会仍然是一个农业社会,是“乡土性的”,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土地资源所承载的生产资料以及社会保障的双重功能,为农业转移人口保留了返乡的退路(见图1)。生产资料功能為返乡农业转移人口带来经济收益、投资回报以及发展机会;社会保障功则提供最低生活、就业、医疗、养老等保障。从承包地来看,农业转移人口进城失败可以返乡务农,承包地的存在使得农业转移人口又回到了农民的身份与职业,为基本生活提供生存保障的同时,从事农业生产与土地结合实现再就业,充当着抵御失业风险的“调节器”作用。从宅基地来看,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面临住房困难时,可以通过宅基地建设房屋,发挥居住功能。除土地资源承担着天然的就业保障与住房保障外,学者还将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归纳为基本生活、养老、医疗保障等,其内在逻辑是土地资源带来的经济收益为上述保障提供重要的经济支持。因此,从理论上说土地资源为中国的农业转移人口保留了返乡的退路,让农业转移人口能够实现返乡。生产资料与社会保障的双重功能在某种程度上使得土地资源成为农民进城失败的最后退路,是故乡所在,是落叶归根之所。相反,缺乏土地资源的农业转移人口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失去了返乡的退路,也会削弱其进城落户的意愿。因此,无论是传统农耕文明沉淀形成的天然乡土情结,还是农业转移人口对土地的现实依赖,都突显出了土地资源禀赋对农业转移人口返乡意愿的拉力作用。由此,本文提出第一个假设。

H1:土地资源禀赋对农业转移人口的返乡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拥有承包地或宅基地的农业转移人口返乡意愿更强烈。

其次,土地资源禀赋究竟如何影响农业转移人口返乡意愿?移民网络理论突显了个人社会关系网络在迁移决策中的作用,农业转移人口是与城市还是农村保持频繁、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络,直接影响着其返乡的决策。从现实来看,农业转移人口处于兼业状态,农村土地资源的存在,增强了农业转移人口与农村社会的交往与联系:承包地需要耕种打理,承包地越多,对劳动力的需求就越大,即使由他人代种以及转租流出同样要与租借者保持契约关系,进行社会网络与社会关系的互动;宅基地是“老家”的具象,对农业转移人口具有重要的情感意义与现实意义,宅基地承担家庭成员居住的功能,进城的农业转移人口与家人保持着密切的互动交往。因此,土地资源通过自身的纽带作用增强了农业转移人口与农村之间的社会交往,获得了更多的情感支持和社会支持,拉近了自身与农村的社会距离,进而提高了其返乡的意愿。也就是说,土地资源的存在使得农业转移人口与农村社会的社会交往更加密切(见图1),交往越密切,社会关系网絡越频繁,越倾向于返乡。由此,本文提出第二个假设。

H2:土地资源禀赋通过自身纽带作用增强了农业转移人口与农村之间的社会交往,密切了与农村的社会关系网络,拉近了自身与农村的社会距离,进而提高了其返乡的意愿。

最后,土地资源的保障功能经历了从经济功能向社会功能的转变。当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面临失业风险,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时,土地就会发挥兜底功能;相反农业转移人口能够在城市实现稳定就业,获得良好的社会保障条件时,就会对土地的兜底功能产生替代效应。即不同就业、社会保障状况的农业转移人口,土地资源禀赋对其返乡的影响作用也存有差异,一定程度上充当了土地资源禀赋影响返乡意愿的调节变量(见图1)。

就业状况的调节效应:一方面,受“农业内卷化”影响,大量的农业劳动力长期处于隐蔽性失业的状态,土地的失业保障功能是显而易见的。另一方面,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缺乏稳定工作、面临失业风险时,能够依靠土地吸纳人口就业的保障性功能,返乡与土地结合实现再就业;与此同时,中国“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的发展模式提升了土地资源的价值,使得土地资源能够带来一定的财产性收入与投资性回报,土地抵押融资机制还能够化解信贷约束难题,因此土地资源对缺乏城市稳定就业人群不仅能够提供就业,还可以为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因此,在城市缺乏稳定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也更加依赖土地资源的上述两种就业机制,其返乡意愿受土地资源的影响就较大;相反,在城市具有良好就业状况,工资性收入高的农业转移人口具有较强的城市生活与融入能力,其返乡意愿受土地资源的约束就较小。

社会保障的调节效应:土地资源承载着最低生活、医疗、养老等基本保障功能。一方面,城市看病难、看病贵、高房价等的现实超出了多数农业转移人口的支付能力;另一方面,受财政、户籍等制度影响,长期以来农业转移人口一直被排除在城市社会保障制度之外。因此,对于低城市社会保障水平的农业转移人口来讲,农村土地资源在提供社会保障方面的作用更加突显,返乡意愿也就更多受土地资源的约束;相反,如果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有良好的社会保障条件,对农村土地资源保障作用的依赖自然就会减弱,随之返乡意愿受其影响的力度也会变弱。

由此,本文提出第三个假设。

H3:农业转移人口的城市就业、社会保障状况对土地资源禀赋与返乡意愿之间的关系具有明显的调节效应。

H3.1:就业稳定性差的农业转移人口返乡意愿受土地资源禀赋的影响更大,约束力更强。

H3.2:缺乏医疗保险的农业转移人口返乡意愿受土地资源禀赋的影响更大,约束力更强。

三、数据来源、变量选择与模型设定

1.数据来源

本文主要数据来自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所进行的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MDS)。该数据的调查对象是在流入地居住一个月以上,非本区(县、市)户口的15-59周岁流动人口。调查样本的选取是以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2016年的全员流动人口年报数据为基本抽样框,采取分层、多阶段、与规模成比例的PPS方法进行抽样,具体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和家庭基本信息、就业情况、社会融合等。研究中涉及被解释变量的样本量较小,为4180个,同时结合研究需要只保留农业户籍的样本,剔除缺失值与极端值,经筛选后最终获得有效样本3568个。

2.变量选择

(1)被解释变量——返乡意愿。指的是流动人口是否有返乡的打算,由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询问“今后一段时间,您是否打算继续留在本地?”与“如果您不打算留在本地,您是选择返乡还是去其他地方?”两个问题合并而来。农业转移人口选择“返乡”时用1来表示,即有返乡意愿,相应的选择“其他”及“没想好”时用O来表示,即没有返乡意愿,从结果来看,农业转移人口中具有返乡意愿的比例为67.12%。

(2)核心解释变量——土地资源禀赋。指的是农业转移人口拥有土地资源的状况,主要包括承包地与宅基地。本文通过问卷中询问受访者“户籍地老家是否有承包地”以及“户籍地老家是否有宅基地”的结果来表示。

(3)其他控制变量。根据前面对现有文献以及经典的理论研究,本文选取的可能影响农业转移人口返乡意愿的控制变量包括个体、家庭、流动、社会交往以及社会融合状况的特征。变量的含义及其描述性统计见表1。

3.模型设定

(1)基准回归。为了检验土地资源禀赋对农业转移人口返乡意愿的影响,本文采用二元logit模型作为基准模型,具体模型设定如下:

其中,Y代表农业转移人口的返乡意愿,下标i代表个人,x为解释变量,代表农业转移人口的土地资源禀赋,m代表影响返乡意愿的其他控制变量,ε代表随机误差项。

(2)中介效应。本文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来进一步探讨土地资源禀赋对农业转移人口返乡意愿影响的作用机制。这里的中介变量指“是否与农村交往频繁”,通过问卷中“您多长时间没回过老家”获得,“小于1年”用1来表示,即交往频繁,相应的,“大于等于1年”用0来表示,即交往较少。具体模型设定如下:

首先,将自变量x与因变量Y回归(公式1),自变量显著;接着,将自变量x与中介变量Z回归(公式2),自变量显著;最后,将自变量x和中介变量Z同时与因变量Y回归(公式3),若中介变量显著而自变量回归系数变小且不显著,则中介变量起到完全中介作用;若中介变量显著,自变量系数变小也达到显著水平,则中介变量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3)调节效应。主要分析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的就业、医疗状况对土地资源禀赋与返乡意愿影响的调节效应。其中就业状况指“是否就业”,通过问卷中“您今年‘五一前一周是否做过一小时以上有收入的工作”获得,“是”用1来表示,即在业;相应的,“否”用O来表示,即失业。医疗状况指“是否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通过问卷中“您是否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获得,“是”用1来表示,即参保;相应的,“否”用0來表示,即未参保。在公式(1)的模型中,加入调节变量以及调节变量与解释变量的乘积项,具体模型设定如下: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讨论就业状况的调节效应时,当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处于在业状态,土地资源对其返乡意愿的调节效应为a10+a12,处在失业状态的调节效应为a10,同理,医疗状况亦是如此。

四、实证分析结果

1.基准回归结果的分析

基准模型分别讨论了土地资源禀赋中承包地与宅基地对农业转移人口返乡意愿的影响。如表2所示:模型1和模型4是基本回归结果,承包地与宅基地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2545、0.4442,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初步证明承包地与宅基地对农业转移人口返乡意愿的显著正向影响关系;模型2和模型5只控制农业转移人口个体和家庭特征变量,上述结论仍然成立;模型3和模型6进一步控制了流动、社会关系网络以及社会融合特征变量,承包地与宅基地的系数虽然有所变小,但仍然十分显著,拥有承包地的农业转移人口其返乡意愿比没有的人高出约0.11,拥有宅基地的农业转移人口其返乡意愿比没有的人则高出约0.46。在社会保障无法完全替代土地保障的现实条件下,城市农业转移人口出于对未来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考虑,不得不依赖于土地资源生产资料与社会保障的双重功能,承包地与宅基地能够为农业转移人口返乡提供基本的经济收益、财产性收入,能够保障基本的生活、就业以及发展机会。因此在户籍地拥有土地资源的农业转移人口返乡意愿更高,验证了H1。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于承包地,宅基地对返乡意愿表现出更强的影响作用。前面分析中我们提到承包地于农业转移人口而言能够提供就业机会与经济收入,经济属性明显,而宅基地最直接的表现是能够提供住房,社会属性更强。随着农业转移人口工资性收入、非农收入的不断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对土地资源经济属性的依赖程度有所下降;相反,受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影响,城乡之间的社会保障水平差距较大,在社会保障体系并不完善的农村,农业转移人口更加依赖于土地所承担的社会属性。与此同时,宅基地的住房属性天然有着“老家”的概念,一定程度上连接着与家人、农村社会的亲情往来,作为情感纽带能够增强他们之间的联系与交往,进而对返乡意愿产生影响。因此,宅基地对农业转移人口返乡意愿的影响作用更强。

2.中介效应的回归分析

从表3的估计结果来看,模型的整体拟合效果较好。模型7和模型10的回归结果表明,土地资源禀赋对农业转移人口返乡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样模型8和模型11的回归结果显示,土地资源禀赋对农业转移人口与农村的社会交往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最后模型9和模型12的回归结果显示,土地资源禀赋、社会交往与返乡意愿的回归结果仍然显著。进一步来看,对比以上回归结果土地资源禀赋中承包地的系数由0.1052变为0.0850,宅基地的系数由0.3792变为0.3576,系数变小,但仍达到显著水平,说明了社会交往的部分中介效应。土地资源禀赋通过自身纽带作用增强了农业转移人口与农村的社会交往,拉近了与农村的社会距离,进而提高了其返乡的意愿,验证了H2。

3.调节效应的回归分析

表4中的模型2均在基准回归模型1的基础上分别加入了承包地与就业状况以及宅基地与就业状况的乘积项。从结果来看,承包地、宅基地与返乡意愿的关系同上述基准回归基本保持一致,即土地资源禀赋对农业转移人口返乡意愿之间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处于在业状态的农业转移人口,承包地对其返乡意愿的影响系数约为0.01(即0.5569-0.5387),而处在失业状态的影响系数则约为0.55;类似地,宅基地对在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返乡意愿的影响系数约为0.24(即0.9433-0.7066),而对失业农业转移人口的影响系数为0.94。由此可见,就业状况对土地资源禀赋与返乡意愿之间关系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验证了H3,在城市缺乏稳定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土地资源禀赋对其返乡意愿影响作用更强,约束性更大,验证了H3.1。

表5中的模型2均在基准回归模型1的基础上分别加入了承包地与医疗状况以及宅基地与医疗状况的乘积项。从结果来看,土地资源禀赋对农业转移人口返乡意愿之间仍是显著的正向影响。类似地,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农业转移人口,承包地对其返乡意愿的影响系数约为0.04(即0.1136-0.0773),而未参保的影响系数则约为0.11;同时,宅基地对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农业转移人口的影响系数约为0.26(即0.3932-0.1308),而对未参保的影响系数则约为0.39。同样证实了医疗状况对土地资源禀赋与返乡意愿之间明显的调节作用。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主要作用是补偿劳动者因疾病风险遭受经济损失,规避因病致贫的同时,减少医疗支出,间接增加家庭收入,因此参加此种保险的农业转移人口对土地保障功能的依赖性就有所减弱,受土地资源影响较小,反之,土地资源禀赋对其返乡意愿影响就大,约束性更强,验证了H3.2。

4.异质性分析

这一部分将从不同角度对农业转移人口群体进行分组回归,主要探讨土地资源禀赋对农业转移人口返乡意愿的异质性。

一般来讲,受教育水平越高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生活的能力越强,对土地资源的依赖也就越弱,返乡意愿也就越小。本文将农业转移人口根据其受教育水平分成高中以下、高中及以上两组。结果如表6所示:土地资源对农业转移人口返乡意愿的影响在不同受教育水平群体中表现出异质性。承包地对返乡意愿的影响仅在受教育水平为高中及以上的群体中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而宅基地对受教育水平为高中以下、高中及以上的群体中均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且宅基地对返乡意愿的影响在高中及以上受教育水平的农业转移人口中影响更大。

流动距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业转移人口迁移的机会成本,进而左右其返乡的意愿,因而进一步关注土地资源禀赋对不同流动距离的农业转移人口返乡意愿的影响。根据流动距离将样本分成跨省流动与省内流动两组。从结果来看,承包地对返乡意愿的影响在跨省流动或省内流动的农业转移人口中均未产生显著的影响:而承包地对跨省流动和省内流动的农业转移人口的返乡意愿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且宅基地对返乡意愿的影响在省内流动的农业转移人口中影响大于跨省流动的农业转移人口。以上研究发现表明在引导农业转移人口返乡的过程中要更加关注受教育水平较高、迁移距离较近的群体。

5.稳健性分析

2016年国家出台《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暂行办法》和《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暂行办法》,确定了232个试点地区农地抵押和59个试点地区农房抵押,在此土地政策的背景下,上述返乡逻辑是否会发生变化?为进一步探索结论的政策适用性和区域差异性,本文结合2016年国家推行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的试点实施,以城市层面的“户籍地是否为试点地区”作为进一步分析的变量,探讨土地资源禀赋对返乡意愿的影响。

从表7来看,农地与农房抵押的非试点地区土地资源禀赋与农业转移人口返乡意愿之间仍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从正面验证了模型的稳健性。相比而言,试点地区土地资源禀赋与农业转移人口返乡意愿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这一点恰恰从侧面再次验证了本文的结论。试点地区执行农地与农房抵押政策,带动了土地资源的流转,使得“农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发生改变,当土地资源“不在”农业转移人口手上时,也就会减弱对返乡意愿的拉力作用,土地资源自身以及其所承担的双重功能对农业转移人口返乡意愿的影响作用也就有所减弱。

农业转移人口“两栖式”的模式为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廉价劳动力,城市在享受人口红利的同时又低成本地规避了社会矛盾与社会风险的产生,这主要得益于土地资源吸纳功能的存在。土地资源的保障功能是農业转移人口被动地进行自我保障的一个理性反应。农业转移人口对未来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担忧使得他们更加依赖土地资源双重功能为其提供返乡的选择与基础,这就解释了当下农业转移人口为什么不愿放弃承包地经营权与宅基地使用权,不仅仅考虑的是土地资源的经济发展功能,更多的是社会保障的功能。而农地农房抵押政策的实施使得农业转移人口与土地资源的“两权”关系发生了变化,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前的人地关系,弱化了人们对于土地的依赖,变相地失去了返乡的退路。从上述模型考察的结果来看,再次验证了土地资源禀赋对农业转移人口的重要性以及对其返乡意愿的显著正向相关关系。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转移人口返乡问题值得关注与探讨。结合中国现实环境来看,农业转移人口虽然从农村流向城市,但仍与农村、土地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城市、农村双向推力与拉力作用下的主动或被动返乡都意味着与土地的结合。土地是农民的命根,是农民最重要的生产生活要素,承载着生产资料、社会保障的功能,是农业转移人口返乡决策的重要依据。首先,本文系统考察了土地资源禀赋对返乡意愿的影响效果,发现土地资源禀赋对于农业转移人口的返乡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宅基地相比于承包地影响作用更强。再者,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发现,土地资源禀赋能够增强农业转移人口与农村的交往与联系,拉近社会距离,进而提高其返乡的意愿。进一步研究城市的就业与医疗状况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发现,在城市缺乏稳定就业与医疗保险的农业转移人口返乡意愿土地资源禀赋的影响作用更大。最后,从农地农房抵押政策的试点与非试点地区的差异性来看,抵押政策能够降低土地资源对农业转移人口返乡意愿的影响。

本文研究结论对于政策的启示意义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要通过加快农村土地改革与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机制设计等制度安排消除阻碍农业转移人口返乡的障碍,引导农业转移人口返乡、留乡、建乡,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持。二是要认识到土地资源“安全阀”与“稳定器”的作用,做到“家中有地,进退有据”,保护农业转移人口的返乡退路,这不仅是在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在城乡之间自由进退的权利,更是增强我国应对社会、经济风险能力,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责任编辑 方志]

猜你喜欢
调节效应农业转移人口中介效应
学习动机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人际互动的中介效应
保定特色小镇建设助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财政政策如何助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河南省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障现状研究
职高生家庭教养方式、社会支持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青少年自我效能感对现实—理想自我差异与抑郁间关系的调节效应
以共享城市公共服务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
服刑人员社会支持与人际信任的关系:人格特质P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