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建华 贾诗琦
摘要:“青年佛系文化”是“丧文化”的延续性发展,是新媒体时代青年社会心态变化的新模式。在心理诉求机制、心理代偿机制、心理缓释机制、心理参照机制的共同作用下,佛系青年文化是新媒体时代青年自我选择自我支持的价值理念,并践行支持自我价值的社会行为。构建兼容协调、多元有序的价值秩序,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以对青年存在价值与利益诉求的认同为基础进行价值吸引,以社会支持与价值整合为方式进行价值疏导。
关键词:新媒体;佛系青年文化;心理机制;价值引导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20)05-0061-05
“佛系青年”是青年亚文化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反映出同属于青年亚文化中所具备的共性,即反映出在社会中的青年个体面对新的时代背景下所体现出的独特的社会现象和心态,都是在社会的实践基础上衍生出的不同于社会主流文化的意识,但是“佛系青年”作為一种新的青年亚文化形式也具有其自身的特点。要真正实现对于现阶段“佛系青年”亚文化的正确解读,需要从它自身所具有的特点进行分析和阐释。
一、新媒体时代“佛系青年”的符号表征与自我塑造
1.“佛系青年”文化建构下的心灵推崇:自我污名化与惫懒心理
“佛系青年”不同于之前的“丧文化”所产生出一种颓废的色彩,也不同于网络热词“屌丝”所表现出来的以“自我污名化”为特色的亚文化形式,“佛系”以其自身的独特内涵在现阶段的亚文化形式中表现出新的特性。“佛系”文化名义上主张无所欲求,实则是给网络社会的“无聊青年”为自身懒惰行为与逃避心理提供良好的借口。“我佛系、固我慵懒”,“佛系考研”的青年主张“考研考得上是缘,考不上是命”;“佛系白领”主张工作不求加薪升职,只求安稳做条咸鱼,这一切都在表明自身不积极向上的惫懒心理,不愿意付出努力,还没有为成功付出努力就已经为失败寻找好了借口。不少“佛系青年”将自由自在与懒惰成性混为一谈。自由是人能选择和享受自己所要从事的事情,并尽力去完成好;懒惰却是一种负面的状态,是虚度光阴。佛学中也常批驳懒惰是“于断恶修善之事不尽力也”。佛系青年的懒惰还体现他们对社会公共事务的漠不关心,不愿对现实社会或公共事务进行深度思考。公共领域是哈贝马斯研究成果中的一个重要成果,是一种理想主义下的乌托邦,这种资本主义历史经验中构建出的抽象愿景不能直接、理想化的匹配和适用于中国公共领域当中。年轻人如果过于“佛系”,将自己蜷缩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不参与社会热点,不讨论社会事件,甚至对有违伦理、不正之风持以“得过且过、一切随缘”的态度,甚至会出现“公共领域的再封建化”。这对慵懒的佛系青年而言,无疑是穿越时空的“呐喊”。部分青年人将“佛系”看成一种时尚,当作标新立异的方式;或因自我麻醉的需要,用无为的方式降低期待值,以达到逃避社会与舒缓压力的目的;或表现为戏谑与好奇,通过自我贬低的方式达到娱乐的目的。“佛系”一词似乎成了青年网民进行自我保护的代名词,在各种隐喻之中体现对主流观念的抵制和逃避既成规则的目的,但从达到的客观效果来看,他们是通过自我贬低来达到逃避社会责任,进而寻求自我安慰、自我舒缓,这种方式并不能真正的向社会传递正能量,更加不能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亚文化。
2.“佛系青年”身份认同下的群体意识:价值认同与自我塑造
对于身份认同的概念一直饱受争议,身份认同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不断被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潜意识,它是受当时的社会环境所影响的一种社会意识。“佛系青年”所代表的佛系便是青年群体对于一种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的认同与接纳,因此,要想真正了解“佛系青年”,就需要探究其所隐藏在深处的对于自身具有的“佛系”的身份认同。“佛系”与其他青年亚文化的不同在于其在传播过程中隐藏在内心深处的身份认同。“佛系”是指一种只看重自己的意愿,只要自身的舒适与追求,一种不争不抢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其实是之前就存在的一类青年所具有的一种处事风格,他们的这种认知风格是由先天和后天环境所决定的。人们一直对于这种潜藏在人们意识中的一种处事风格认同,但是不曾被人注意过。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不断进行信息的更迭和替换,一种新词语的出现形成一种“危机”使得人们开始注意到这种生活方式,“佛系青年”所代表的文化内涵更是被人们接受和认同。于是,人们开始不断以“佛系青年”来进行身份的介绍并对“佛系”群体接受,属于网络时代“原住民”的青年群体更是开始在网络中各个社交平台宣称自己是“佛系青年”。青年群体不断进行对“佛系青年”的身份认同,新媒体技术的便捷性更是让“佛系青年”这个身份被更多人认识和接纳。这种对于“佛系青年”身份的认同让更多青年人加入到这个群体中来,成为一种社会亚群体的存在,让这个词语在网络空间与现实社会传播开来。
3.“佛系青年”二度编码下的建构:抵抗主流文化与价值导向
青年亚文化在对于主流文化的抵抗中,并非暴力极端的方式,而是主要体现在审美和生活方式中,是一种温和的仪式性的抵抗,用创造新的亚文化的表现形式来间接地对主流文化群体造成冲击与震撼。青年人用主流文化中呈现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进行带有自身特征的文化的二次编码,不断地创造出与主流文化不同的亚文化表现形式,用于以一种反叛的方式表达青年人对于主流文化的抵抗。“佛系青年”中代表的“佛”并不是主流文化中所说的“佛教”,主流文化中将“佛”定义为“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之后主流文化中“佛”又形成一种宗教信仰,在中国的唐朝更是出现“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现象,“佛教”成为人们流传下来的一种信仰,更是出现“佛”的各种思想观点被人们所接受。但是,现阶段的“佛系”思想却不是一直被主流文化所认同的那种佛教观念,将佛教观念中的某一些观点进行提炼、扭曲和置换,不断进行改写,将原有的意思进行创造性的改变,给一个词赋予新的涵义,这种二次编码更是体现出青年群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笔者认为这种带有将之前的词语进行不断编码和创新,会给当今时代所具有的亚文化赋予青年人特有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可以被鼓励和接受的。但是以“佛系青年”为特征的青年亚文化在现如今时代所呈现的时代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消极主义色彩的,这种色彩不断地在青年群体中进行蔓延,甚至有扩大的趋势。
二、新媒体时代佛系青年文化的心理生成机制与自我认同
1.向上流动的心理诉求是佛系青年文化生成的根源
在网络新媒体一日千里,突飞猛进的发展势头之下,作为时代的新宠,当下的大学生,无论是心理还是价值观,都是迥然区别于上一代的,追求个性独立是他们的一大鲜明特点。就青年学生群体而言,其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心理成长始终处在关键时期,对于价值观的达成与是非观的建立还处在稚嫩时段,在社会思潮的作用之下,时常会对其形成这样或那样的干扰,致使本来应该一心学习的他们产生了不少无助与迷惘情绪。对其而言,在尚未踏入社会前,校园生活是其生活的大部分内容,而难得的同学之情、老师们如家长般的悉心教导、质朴有爱的校园氛围给予了他们温暖与关爱,为此其内心的需求能够获得最大限度地满足。这一切的美好止步于步入社会之后,其进入社会后,校园般的温暖不复存在,作为刚踏入社会的新人,学生们内心的需求多半是真挚、热情、激情似火、渴望理解与关爱,而这是冷漠现实的社会所无法给予他们的,内心的需要无法被满足,因而会形成相当的心理预期差。不难想象,在与社会彻底融为一体的进程中,其时常要遭遇冷眼的煎熬与孤立无援的境遇。德国哲学家斯普兰格说:“没有任何人会像青年那样深陷于孤独之中,渴望着被人接近与理解,没有任何人会像青年那样站在遥远的地方呼唤。”其为达到自身在过渡期的此类内心需求,渐渐会将其内心情感转变为对明天的期许,进而形成舍弃渴求、不再抗争、不在争取的心理,而探究出现此类问题的本源,则要归结于其自身的内心需求无法得以满足,即其曾妄想扭转这个近乎病态的社会,可惜身单力薄,改变不了现状的他们在日后的生活逐渐形成了“佛系”的心理。
2.自我安慰的心理代偿是佛系青年文化生成的内因
马克思有言:“只有精神才是人的真正的本质”。精神生活作为人之为人的重要特征,随着全球化、现代化、网络化和个体化进程的加深,精神生活的个体化处境成为精神生活的现代性症候,个体必须通过自身努力适应社会去寻求自我价值实现的途径与意义。但是,消费主义、庸俗主义、自由主义的流行,导致青年文化与自身精神世界庸俗化、感性化、冷漠化,从而腐蚀了青年内心世界的丰富性、进取性和超越性。人在自身人格的养成过程中,均有着面具与阴影两面,在当下竞争惨烈的局势之下,想要在社会谋得一席之地,快速的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才是最佳出路。可阴影并非会因强力存在而消亡,在此类热情被过度打压之后,外加其遭受社会排挤与生活困顿,难以施展自身的才能,无法找到用武之地时,其自身的价值便会被埋没。倘若任由此类情绪蔓延,不加控制,压抑在青年身上的压抑情绪无法得以纾解,这类情绪将会持续增长,进而演变成一类破坏性质极大,极度损害内心健康的存在。相反,倘若此类人格阴影转变成为与其截然反之的内心诉求或文化类型,“心理值”含量平稳时,他们的内心便会少有波动。虽然转而形成的内心诉求或文化类型偶尔会形成过于偏激的情绪,可在很大限度上展现的却是对当下社会的不满与不屑,尝试想要借助一己之力去扭转局面,其借助于完全不同的方式来达成其内心的诉求,缓解人格面具与阴影所造成的心理张力。
3.抗争压力的心理缓释是佛系青年文化生成的动因
就青年群体而言,在社会极速发展与各司其职的大局势之下,其自身及同成年人群间的代沟与差异逐步拉大。其所担负的压力来自于各个环节与层面,不论是情感、生活与工作无不充斥着内心的诉求与种种压力。其自正式踏入社会,正式成为当中一员的进程当中,在很多环节由于没有相应的扶持与引领,致使其长期“蜗居”,对于明天将会如何一片迷茫、毫无把握,这种生活现状致使他们对自身的生活毫无信心,对于未来毫无奋斗的动力。马斯洛曾经指出,“我们时代的根本疾患是价值的沦丧。这種危险状况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严重,关于这种状况存在各种描述,诸如颓废、抑郁、失落、空虚、绝望……”。面对形式多样的压力,其纾解与释放的办法通常分为两大类:其一为直面式,其二为回避式。前者需依靠强劲的社会帮扶为前提,在条件尚未完善前,其亟需的扶持的主要来源是家人与同辈。多数的青年会选择同辈人来作为倾吐对象,借助多种形式来讲述自身的际遇与心声。后者便是其在生活水平低下的状况之下,是内心责任感缺失的一大表现。概括来讲,不论是前者所造就的积极类的价值观,还是后者所造就的消极类的价值观,其所展现出的均是少年们直面压力时内心的抗争,在没有系统纾解压力的办法下的内心独白。
4.自我认可的心理参照是佛系青年文化生成的外因
就佛系青年文化而言,其既可以单独存在,同时还可与多种文化相互作用,互为联系,其形成和选择皆为我参照、他者参照彼此间互为影响的存在。其一,在独立性的层面上,青年则要对自我参照进行展现。以个体为切入点,是将自我与其他展开本质上的区分,心系自身,把合乎他者的特性融入放松自我当中,集体自我,并在群体概念中找寻对自己的认可与价值,其彼此间互为作用,共同造就了系统全面的自我概念。在青年日渐成长的过程中,其自身的思维与性格开始建立,为了向外界展现自己,其将会借助各种形式各异的办法,进而突破同质化和规范化对自身的束缚。自我的强调促使自身在举动和文化风格展现出迥异的特性,完全有别于常规化的观念。不同个体、不同群体、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社会比较、参照认知等是公平感形成的重要机制,再者针对互依性,其余展开他者参照。尽管就佛系青年文化来讲,其同主流观念千差万别,可其核心价值所引导的通常围绕的是个体、社会、家国的职责与担当。对于自我参照而言,其完美地展现出了青年人自身所独有的价值要素,而他者参照当中将主流价值观中的特性囊括其中,其彼此间互为影响,佛系青年文化由此展现出了“叛逆而不叛道”的显著特性。
三、走出佛系人生:新媒体时代佛系青年文化的心理引导策略分析
1.身份认同:追寻新时代“佛系青年”人格和身心的自由
就身份认同来讲,其是青年人在自我成长的进程中,自身价值、社会认知及行为实践的心理基础。对于青年亚文化而言,其是在社会极速发展之下,当事者对于自身认识不明朗与不确定情绪下的内心体现。以身份认同为主导,建立其正面的形象,青年在围绕“自我如何看待”上可展开自我的思索,在围绕“他者如何看待”上则要多多接纳他人的看法与观念。对于身份认同而言,其实质是各类价值观间的相互沟通,而由冲突问题不断转变为平稳一致则是该进程中自我同他者身份认同互为作用的产物。围绕自我身份认同来讲,青年则需与复杂多变的社会给予当中,找准自身的位置,快速客观地融入到主流价值中去,形成较为固定的身份和存在意义,则要将青年对于角色意义的期许和围绕行为前景的评估作为前提。另外,社会方面给予的关怀与帮扶同样在该群体融入社会的进程中有着强化其自身价值与归属的作用,加速了其身份认同的进度。“青年合乎怎样的标准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如此的青年需怎样展开培养”,其是围绕核心价值观教育层面,最为紧要的两大课题,提升思想觉悟,意识到青年人群的特别之处,并主动接纳这种不同。在与之互动的进程当中,知晓其内心的需要与心声,对此可借助言语、文化等途径为其自身的身份认同扫清障碍,让其能够在融入社会的进程中找寻到内心的依托及外在价值的帮扶。
2.利益认同:给新时代“佛系青年”筑建“美丽心灵”家园
马克思有言:“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以利益认同为切入点,其是价值出现且得以壮大的必要前提。不同群体间的利益需求点由于境遇的差别有统一之处,可差别依旧悬殊,而彼此间的利益一致程度则是将价值引导落实到实处的核心所在。立足于国家层面来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质便是国家、民族与个体间在利益上的一致,关于其尚未完全融入到青年亚文化当中,最根本的问题是尚未深入到该群体的内心,了解其实质性的利益需要,与之在利益一致性上默契度偏低。探其本源,价值是价值观的根基所在,而利益需求的落实程度则是价值的实质所在。在社会经济持续迅猛发展的大态势之下,围绕青年的利益需求早已不单单是纯粹的个体需求,在围绕义利观思索中,该群体当下的目光依然投入到他者利益需求的落实与否上,追求的是物质之外的精神家园。因而,了解社会,走入青年内心,多方面多角度全方位地探究其需求,并在该进程中给予其必要帮助,为其日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与大环境,为其日后养成正面的思想观念,全方位的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铺平道路。
3.政策支持:让新时代“佛系青年”披上“利好政策”外衣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身为社会大群体当中的一份子,人人都将匹配独一无二的社会支持系统,其借助社会各个方面所供给的物品与精神物资,来维持正常生活需要,舒缓内心压力,从而更加轻松的融入社会。对于当下的一代,物质条件的获取量并不充足,而对于支持体系的构建则是减少其抵制情绪的核心办法,可有效舒缓该群体同社会间的矛盾。关于社会支持的效能,其一,借助于职能机构于社会福利、教育投入等方面削减青年群体的生活重担,为其在今后的生活当中营造一个颇为平和的环境,从而从根本上满足其物质的需要。其二,提倡社会给予该群体一定的帮扶与关爱,设置相应的成功标准,而非只是以财富数值来进行衡量,构建相应的机制进而帮助其走出内心的低谷,经由接纳支持原则来帮其跨越内心的阻碍,竭尽所能地借助价值方面的支撑以此来将创建其强大有力的内心落实到实处。以关乎社会支持的类型为切入点,在方方面面、形形色色因素的协同影响下,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由此得以形成,关乎其存在的意义,不可谓渺小,是此类群体舒缓情绪、放飞内心的一大核心力量,其影响的范围是一定的。因此不可对其形成过分依赖。与之相反,正式的网络则需提升自身的影响强度,拓宽作用面,进而强化其自身的影响力。该网络借助于职能单位、社会组织、专业组织为依托而建立,其存在的价值便是以关乎青年成长方方面面的保障体制为切入点,提升其对于组织机构的信赖感,构建起相应的交流体制,促使社会各个方面对其的支持,进而加速了佛系青年文化同核心价值观间的互通互助。
4.整合吸纳:丰富新时代“佛系青年”业余文化生活
在当前处于急剧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相对滞后于当前相对发达社会发展程度,与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目标仍有一定差距。知名学者将“抵抗”“收编”当成构建青年亚文化的坚固基石,与此同时,其也担负起了同核心文化的“联络员”。即时带有“诱导与说服”特性的收编完全有别于镇压,可尽管其形式涵盖商业在内的多种类型,可青年身处地位置始终是被动负面的,无法向正面角度转变。妥协完全不同于赞同,被动的接收时无法同主动地接纳相提并论的,为此,将刚性收编朝着柔性规整的方向迈进,让此类群体能够自觉展开对自身的改变,如此一来,对于核心价值观而言,其威力也将逐步增大。同时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在大学生生活区域有针对性地建设健身娱乐、职业生涯、就业创业、心理辅导、交流沟通等功能区,推进辅导员进驻宿舍制度。在政策支持、专业教师参与指导、相关部门合力保障的基础之上,共建新时代“佛系青年”的业余文化生活。和很多文化形式接近,青年亚文化,其中既有积极部分同时不乏消极内容。由此,对价值引领的切入点是对其展开相应的舍弃,在消灭当中的消极构成时,需将科学化的价值概念同伦理资源一起加入到价值构建的历程中,加速彼此间形成互为弥补、互为帮助的联系。对此,对于思想教育缓解,务必要以佛系青年文化所引发的社会要素与心理机制为前提展开系统化的剖析,科学合理地对其展開评判,深入青年们的内心,了解他们的实际需要,将代际所引发的疏离与阻隔缩减到最低,对于青年的个体价值给予应有的关爱与呵护,同时还要对群体展开相应的心理辅导和价值调整。另外,多多重视“个性”其与主流间“共性”的关联,借以友爱、公允、无私的大环境,以此来探寻价值层面的统一,促进该环节的交流互助。末了,需摒弃价值委婉的展现办法,而借助于很多实实在在的产品,来彻底取代生涩难懂的观念概念,无论是艺术鉴赏、文化追寻及真善美的探寻之中,都将该办法贯彻其中。
[责任编辑:张学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