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中职“3+”德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2020-01-07 08:14韦兰献
广西教育·B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公约价值观德育

【摘 要】本文分析互联网时代下中职德育改革创新的必要性,结合中职德育现状,提出构建“方向+方法”“公约+督导”“五心+六爱”的中职“3+”德育模式,论述中职“3+”德育模式的实践:通过“方向+方法”,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取向;通过“公约+督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五心+六爱”,帮助学生提升人文素养。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 中职“3+”德育模式构建 实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30-0022-03

互联网时代给中职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维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给中职学校德育带来了较大的冲击。中职德育必须结合时代特点,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改革创新,提高德育实效。笔者结合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的德育现状,探索构建“方向+方法”“公约+督导”“五心+六爱”的中职“3+”德育模式,旨在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内化和人文素养培养,提高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互联网时代下中职德育改革创新的必要性

(一)国家对中职德育工作的新要求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中职德育工作要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充分发挥德育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导向性和引领性作用。中职德育必须把握时代性,结合时代的新特点、新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德育工作落细、落实,充分发挥德育课关键课程作用,强化教育引导和实践养成,形成协同育人效应,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新时代中职德育面临的新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互联网给学生的学习生活虽然带来很大的便捷,但亦有不利因素,比如多元视角导致良莠莫辨、利益至上挤兑诚信空间、海量信息带来选择困惑等,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形成误导,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面对这些挑战,中职德育更应该抓住改革机遇,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在德育环境和教育对象都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完善德育体系,拓宽德育渠道,充实德育内容,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三)中职学校德育存在不少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中职德育也面临着各种变化,面对的问题和挑战也日益增多,但中职学校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对德育重视程度不够,不注重德育效果,德育缺乏针对性,采用的传统教材不能及时反映新时代对中职德育提出的新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没有遵循“三贴近”原则,忽略了学生德育的真实情况;德育课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满堂灌”的课堂教学缺乏吸引力;学校开展的德育主题活动过于活动化、形式化,实效性不强。此外,学校没有充分发挥其他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习实训的育人功能,没有形成协同育人效应,德育效果不明显。

二、中职“3+”德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德育是中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学生道德素质的重要基础,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笔者基于中职学校德育实际情况,结合时代的新特点、新要求,构建“方向+方法”“公约+督导”“五心+六爱”的中职“3+”德育模式,开展实践研究,不断提高德育实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通过“方向+方法”,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取向

1.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方向”,帮助学生明理。中职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他们以后的人生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德育的核心思想,是指导学生德育的价值标尺,对中职德育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一是目标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践做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包括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实现了政治理想、社会导向、行为准则的统一,实现了国家、集体、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职德育提供了目标引领,是中职学生道德发展的目标。二是价值引领。随着社会经济形态的不断发展,当前各种文化、价值观念交汇,给学生价值观念及其道德选择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影响,对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诸多负面影响,例如出现理想信念模糊、缺乏社会责任感及“一切向钱看”等问题。面对多元价值观的冲击,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引导,扩大主流价值观在中职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大的方向不动摇。三是内容引领。德育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德育内容要充分体现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具有重要的德育价值,为德育提出新的视角,教师要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从多维度进行阐发和理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创新德育模式,丰富德育内容,运用多样的评价方法,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以养成教育为“方法”,帮助学生修身。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教育,是中职德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中职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对中职学生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中职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全体师生坚持不懈地努力。首先,要抓牢基础,强化学生行为规范教育。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应从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着手,加强《中职学生守则》《中职生日常行为规范》及校纪校规等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结合中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让学生在行为规范约束之下实现自我管理。另外,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和德育的最直接的实施者,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对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的引导,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不断强化学生对行为规范的再学习、再认识,达成自我教育、自我规范的良好效果。其次,要拓展实践,强化行为养成教育。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反复训练的过程,是一个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并内化为行动上的自觉。例如利用劳动节、教师节、国庆节等节日组织开展感恩教育、法治教育等德育主题活动,激发学生崇尚文明、感恩社会、热爱和平;开展以“孝敬、友善、节俭和诚信”为主题的社会公益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开展以“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为主题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引导学生认知传统,尊重传统,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后,要示范引领,增强教育实效。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要规范自身言行,给学生做好表率、树好榜樣。中职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容易受外界不良思想的影响,教师要用健全的人格、高尚的道德情操影响和引领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让学生学会明辨是非、判断对错。教师身体力行是最好的教育,因此教师做到以身立教,才能增强教育实效,行为养成教育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二)通过“公约+督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颁布,集中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精神、新要求,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突出了中职学生的群体特点和职业教育特色,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学校要通过组织学生学习、践行《公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引导学生学习践行《公约》,注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是强化学习。学校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学习《公约》,比如利用学校的校园广播、电子屏等媒介宣传《公约》,在学校走廊、教室、宿舍等处张贴《公约》,让学生耳濡目染,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要把《公约》作为新学期开学主题教育活动之一,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学习公约、背诵公约;以学部为单位开展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海报设计比赛等学习教育活动,做到全体学生知晓了解公约、认同公约。二是强化知行合一。中职学生既是《公约》的立约主体,又是《公约》的践约主体,学校要在学生认同公约的基础上,把公约签署仪式作为学校常规德育活动,通过引导学生共同签署公约、做出公开承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主题实践活动等,引导学生自我约束、自我规范,促使他们发自内心地从“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变,让公约真正成为学生共同遵守的约定。

2.督导学生践行《公约》,强化行为习惯养成。中职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较为缺乏,自律性也不强,在践行《公约》过程中,需要外界给予一定的、有效的监督。因此,学校要将《公约》作为德育工作和常规管理的重要内容来抓。一是用制度把《公约》提出的基本要求细化并规定下来,建立科学的德育评价体系,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及行为实行过程性评价,运用科学的手段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及时的反馈和督导,使道德规范变成学生的自觉行为。二是充分发挥学校学生会干部和学生管理组织的作用,积极组织学生干部参与日常管理,如检查校园卫生、宿舍、早操等情况,查找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反馈。同时,学生之间互相监督,共同遵守,充分发挥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主体作用,由“他律”变成“自律”,自觉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

(三)通过“五心+六爱”,帮助学生提升人文素养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教师要把“五心”和“六爱”融入德育中,春风润物般地感化学生、教育学生,促进学生在品德、情感、意志、人格等方面获得和谐自由发展,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1.用“五心”帮助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心理情感。中职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学习群体,自我认同感不强,心理脆弱,教师要用“心”帮助学生找到自信,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五心”,即爱心、真心、耐心、细心、恒心。一是用爱心温暖学生。中职学生大多为中考落榜生,有较强的挫败感,他们表现出来的言行往往都较为消极,缺乏学习目标。教师要用爱心善待学生,走近学生,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和实际需求,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长处,重拾自信,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努力。二是用真心感动学生。中职学生内心脆弱、敏感,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教师只有真心对待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学生才愿意亲近老师、信任老师,愿意向老师诉说内心的困惑,从而愿意听从教师的教诲。三是耐心引导学生。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农作物的生长就要遵循它的自然规律,学生就像农作物一样,他们的成长也要经历一定的过程,他们会遇到挫折,也会犯错误,要改变他们,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师要耐心地正确引导,促使学生逐步转变思想观念,不断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四是细心观察学生。情绪情感是学生内心世界变化的直接体现。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情绪、行为变化,从中捕捉学生细微的心理情感变化,结合平时表现,综合分析原因,适时而教,顺势而导,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五是用恒心培养学生。教育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学生反复变化是一种常态,教师要用“滴水穿石”的恒心培养教育学生,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情感需要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既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之路。

2.用“六爱”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人格。爱是教育成功的秘诀。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要把“六爱”即爱的微笑、爱的心情、爱的眼睛、爱的细节、爱的语言、爱的胸怀融入教育全过程,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一是用爱关注学生。中职学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敏感、多疑,自尊心强,心理承受能力差,极容易受外界影响。他们对外部的压力和变化,常常感到无所适从,从而陷入焦虑的困境。教师要关爱学生、信任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给予学生理智、真诚、公正的师爱,帮助学生走出困境。二是用爱感化学生。每个学生成长的家庭背景不一样,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大。如有些学生性格内向,不愿意与人交流;有些学生由于身体存在某些缺陷,自卑心理强,缺乏自信等,老师要走进学生的心里,倾听他们的心声,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发自内心的爱、关怀和鼓舞,重新树立自信面对学习和生活。三是用爱创造奇迹。中职学校总有一些“熊孩子”,喜欢与老师对着干,老师要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关注他们的动向,利用课余时间经常与他们谈心,生活上关心他们,学习上鼓励、帮助他们,充分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创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激发他们的发展潜能和创造力。

三、成效分析

中职“3+”德育模式经过两个学期的实践,在学校、教师和班主任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较好的德育成效,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升。一是正确的“三观”意识树立得更牢固。学校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组织开展“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等教育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的各个环节,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意识,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二是良好行为习惯变得更自觉。学校狠抓学生养成教育,通过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拓展实践教育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位。比如,通过抓学生礼仪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等,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讲文明懂礼貌成为自觉行为。三是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升。《公约》就如一面镜子,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重新认识自己的平台。学校通过组织学习、践行《公约》,引导学生对比《公约》要求,认识到自身的差距,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提升。目前,学生的不良习惯、不文明现象变少了,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意识更强了。

【参考文献】

[1]汪永智,汪士涛,于瑞霞.引导中职生人生出彩的创新性行为准则——《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制定情况说明与内容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5).

[2]林华经.学《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以培养工匠精神[J].职业教育,2017(2).

[3]窦芳霞.“五心”育人,“破罐子”照样出异彩[J].江苏教育,2018(1).

【基金項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互联网时代下中职‘3+德育模式构建研究”(2019B130)。

【作者简介】韦兰献(1978— ),女,籍贯广西宾阳,高级讲师,现就职于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研究方向为中职教育教学。

(责编 江月阳)

猜你喜欢
公约价值观德育
我的价值观
图书借阅公约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教育部发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