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杰 张琳
摘 要: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新生力量,他们的健康成长对中国梦的实现非常重要。在健康中国的背景下,高校要高度关注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并切实增强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养成。本研究通过阐述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概念与特征,深入分析阻碍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形成的因素,进一步提出有针对性的培育对策。
关键词:积极心理品质;健康中国;培育对策
近年,国家持续关注国民健康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康中国战略,“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健康是“身”与“心”的双重健康,它不仅是人民群众的美好追求,也是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新生力量,他们的成长成才对中国梦的实现非常重要,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新闻中频繁出现大学生跳楼自杀、室友投毒等悲剧,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急需得到重视。培育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能够防止他们出现心理问题,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幸福感。因此,在健康中国的视角下,非常有必要去探究增强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对策。
一、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概念和特征
塞利格曼在《真实的幸福》中首次提出了“积极品质”这一概念,并清晰指出个体积极品质的核心是美德和力量,对战胜心理疾病有缓冲作用。积极心理品质是一种长期的、积极的情绪体验,是在先天潜能与后期环境教育相互作用下产生的。对于大学生而言,拥有这种心理品质能够客观地分析事物的利弊,并能够从积极的角度去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善于理解他人并能够调控自己的情绪,有较强的抗压能力、责任感,并且对待生活乐观向上,遇到困难和挑战永不言弃,富有好奇心和创造力,热爱自己、热爱他人,同时也热爱世界。
积极心理品质有四个特点。一是稳定性与可塑性。个人心理品质的形成需要很长的时间,想要提高和改变同样需要时间的积累。大学生的心理还没有完全成熟,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提升心理品质的积极性。二是差异性。家庭、学校等多重外在环境对心理品质的形成都产生重要影响。每个大学生都存在成长环境差异,因此他们拥有的积极心理品质的种类、数量以及发展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三是建设性。积极心理品质有助于激发个体的潜能,挖掘创造性思维,使个体面临障碍和挫折时积极应对,化危机为转机。四是潜在性。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很多时候难以被发现,它是内在的,需要在外界的刺激下才能显现出来。
二、阻碍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形成的因素
大学生存在积极心理品质发展失衡的现象,大部分学生具备良好的积极心理品质,但不少学生也存在负面情绪较多、抗挫折能力较差、认知偏差、学习动力缺乏等问题。因此,分析阻碍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形成的因素至关重要。
(一)不当家庭教育
心理治疗师萨提亚认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一些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对于孩子过度宠爱,这会导致他们出现懒惰、脆弱等消极心理,缺少面对困难的勇气与恒心,同时也会导致以我为尊的自私心理。一些在单亲家庭成长的子女,由于亲情缺失,仁爱品质的培养也会受到影响。同时,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自控能力有重要影响,与对子女纵容或冷漠独断的家长相比,权威型的家长教育出的孩子自控能力较好。最后,父母的言谈举止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品质,如果父母行为不端,则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二)学生的身心特点
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年龄在18~25岁之间。这一时期,他们的心理还不够成熟,感情丰富,情绪波动较大,也就是说他们看待事物不够理性,主观性较强,做事容易冲动,自我控制能力有待加强。大学生普遍对自己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对未来规划也不够清晰,一旦理想与现实出现差距或者生活遇到挫折时就比较容易产生心理困扰,如果困扰没有及时得到帮助和解决,就会越来越严重,甚至出现轻生行为。
(三)学校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较薄弱
由于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多数学校存在的“重智轻德”的顽疾短时间内很难根除,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也还存在短板。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学生,缺少多样化的发展,潜能和天赋被严重压抑,创新思维和能力无法自由发展,自主性和独立性逐渐缺失,最终导致心理发展失衡,出现高分低能或者是厌学的状况。很多学生一进入大学就会失去学习目标,加之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因此,在相对自由的大学环境中会迷失自我,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此外,教師队伍的素质也直接影响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教师若是师德败坏或有伤害学生的行为,将给学生带来严重的心理伤害。
(四)社会不良风气
当前,我国的社会环境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当前的不良社会风气可以概括为三类:诚信缺失、“潜规则”盛行、社会心态趋于暴力化。见利忘义、诈骗、“走后门”、拜金女、炫富、网络暴力等现象层出不穷,这对于心智并不成熟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冲击。
三、塑造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策略
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塑造不仅是高校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重要目标,也是培养新时代合格接班人的必然要求。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以及个体等多方面、多群体的综合努力。
(一)坚持学校教学主阵地,发挥积极引导作用
首先,学校要确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不仅要关注心理有问题的学生,更要关注全体学生固有的积极能力和潜力,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培养不同种类的积极品质。其次,学校要构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以班级、社团、学生会为单位开展读书会、辩论赛、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系列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积极的心理体验,建立自信,得到成长。再次,在教学中引入“积极体验式”模式。该教学模式重视师生情感的互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因此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要应用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还要在各专业学科教学中开展。最后,学校应加速完善心理咨询体系,要不断加强师资队伍专业化和系统化的训练,构建多样化咨询体系,采用朋辈心理训练营的团体心理辅导模式,倡导在合作互助中共同成长。学校对需重点关注的学生也要做到重点咨询与干预,制定完备的心理预警干预机制,健全以班级、院级、校级为单位的三级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各级组织和群体的作用。
(二)挖掘家庭和社会的正能量,为积极心理品质提供良好的土壤
家长要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支持孩子主动参与校园、社会活动,教育孩子遭遇困难要微笑应对,积极解决,培养孩子的韧性和刻苦精神,让他们在生活中得到历练和成长。家长还要多与孩子交流,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念;家庭成员间也要做到相互尊重、彼此包容,共同营造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氛围。同时,家长还要规范言行,从孝顺父母、言而有信、邻里和睦等细微处入手给孩子做好榜样。
积极的社会氛围有助于人的积极情绪、行为和品质的发展。要想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需要不同领域的社会人士用自己的言行传递积极向上的人生理念,引导大学生实现自我,创造自身价值,更加热爱生活。同时,政府和媒体也要起到引领作用,共同施力,强化社会责任感,加大网络监管力度,抵制精神垃圾,宣扬正能量。例如“中国梦”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期望、理想和信念,大学生对“中国梦”越赞同,情感态度越积极,积极心理品质水平就越高。因此,国家和媒体应该通过多种传播途径营造全社会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三)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大学生,要有自觉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的意识。一是合理认识自己,通过与他人比较以及综合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冷静客观分析自己,既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也悦纳和改进自身的不足。二是有效调节情绪,在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积极思维,还要主动学习一些情绪宣泄的方法,让消极情绪得到释放。三是增强实践能力,大学生要培养自己的规划意识,积极参加校内外的活动,在实践中体会知行合一,从而逐步实现人生目标。
参考文献:
[1]弗吉尼亚·萨提亚.新家庭如何塑造人[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6.
[2]杨丽珠,沈悦.儿童自我控制的发展与促进[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2.
[3]于建嶸.当前社会风气有哪些不良倾向[J].人民论坛,2016,(16).
[4]段鑫星,赵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5]王永萍.“积极体验式”教学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作用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6).
[6]邹婷.朋辈心理训练营: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有效路径[J].领导科学论坛, 2017,(23).
[7]杨彩霞,王伟.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和“中国梦”的关系[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
责编:红 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