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兔子:专栏作者、成长话题女王,著有《姑娘,愿你温柔又美好》《成熟》等。
一个姑娘在后台给我留言,详细地讲述了自己几段失败的恋情。 “从前不懂,总是觉得自己性格不好,所以才没有办法长期维持一段恋爱,后来读了一些心理学的书,才发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居然可以这么大。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婚了,就是因为这样,我才特别缺乏安全感,想要把另一半紧紧抓在身边,原生家庭的毒害真是可怕。”
相信每个人都曾经听过身边类似的抱怨:
“他是富二代,人家要钱有钱,要资源有资源,从小就见多识广,我这种从农村出来的人,注定一辈子赶不上人家。”
“她大方善良情商高,那是因为她从来不需要应对勾心斗角的家庭关系,要是小时候易地而处,她现在肯定还不如我呢。”
我甚至曾经听到过一个31岁还没能谈过一场恋爱的姑娘,带着无奈的怨毒口吻说起自己的家庭,说起每天从早到晚吵闹不休的父母,“看到别人成双成对,我也好想谈恋爱啊。要不是生长在这样的环境,我怎么会变成现在自卑、封闭又没人喜欢的模样。”
这种感觉是——一旦找到了不幸的原因,我就不必为自己的失败负责。我不成功,都是因为父母没钱;我偏激又敏感,都是因为家里人只爱弟弟不关心我;我没有办法维持一段亲密关系,那是因为我有童年创伤。我们那么喜欢“要不是……”这个句型,用“如果”和“假如”为自己织就一个不愿醒来的虚幻的过往。
家庭确实是一个人在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塑成之前,接触最多和联系最紧密的小群体,你身上每一个细微的缺点和优点都可以在原生家庭中找到根源。但原生家庭是不可选择和改变的,你有能力去改变或是改善的,只是现在。
你以为不可跨越的贫富差距,不过是對自己不努力从而失败这一必然结果的掩饰。你在离异家庭中受到的所有心灵创伤,不过是对自己“想要得到爱却不知如何去做”的美化。你以为不可逃脱的一切,都不过是为自己的懒惰和懦弱找的借口。
当一个人把自己不幸的过去当成武器,来抵御外界和内心对自己的指责,那么这个人无疑永远需要凄惨、悲哀和倒霉来将自己打扮成一个失败的可怜人。
过去的力量虽然强大,它塑造了“你是谁”,却不能决定你“成为谁”。“你是谁”确实会衍生出一些性格缺陷,但“因为无法改变过去,所以只能这样糟糕下去”却是一个伪命题。
了解自己的过去,是为了找到一个正确的方向,然后快准狠地断掉深埋的某一段腐烂而丑陋的根,从此脱胎换骨去做自己想要成为的人,过一份属于自己的人生。
可悲的却是,总有人将自己悲惨的伤疤像宝物一样,小心翼翼地包装好来回展出,并告诉所有人:你看,我是有伤的,这真的不是我的错啊。时日一长,他们就会逐渐习惯于归咎他人,忘记原来人的属性中还有一个叫作“主观能动性”的东西。
他们觉得自己是宇宙第一不幸,举世悲惨无双。其实也对,因为不能为自己负责的,本就是最可怜又可怕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