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经济”的缘起、演化及其发展困境研究

2020-01-07 00:53张传洲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演化困境

张传洲

摘 要:“宅经济”作为源于日本,以电子商务、在线娱乐、游戏为代表的新兴商业模式,在信息技术发展、“宅文化”渗透和规模经济式微的推动下得以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助推新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当前,“宅经济”发展仍面临一系列困境,应通过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推进信用平台建设和物流体系建设等措施,促进“宅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宅经济”;缘起;演化;困境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20.04.014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339(2020)04-0079-04

2020年春节到来之际,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节奏,人们生活进入了“宅”时期。“宅经济”这个词汇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大家热议的一个话题。2020年2月底,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若干意见》中第35条明确提出要“研究制定促进‘宅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集中培育一批线上零售、在线教育、网络培训、居家办公、虚拟会务等功能性服务平台企业,建立企业培育库,将符合条件的入庫企业纳入创新券扶持范围,依法依规给予税费减免、创业担保贷款等扶持,引领线上下单+无接触配送、云办公、云课堂、共享员工等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发展,激活居民线上消费潜力”,这是国内首个省份明确提出要发展“宅经济”的文件。本文围绕什么是“宅经济”、为什么会出现“宅经济”、“宅经济”发展又面临哪些问题等进行了梳理和研究,以期为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一、“宅经济”的由来及其演化

“宅经济”这一词汇最早来源网络兴起的日本,它对应的英文词汇是“Otaku Economy”,主要指以电子商务、在线娱乐、游戏为代表的网上经济以及产业链上的关联行业[1]。它是20世纪80年代日本“宅文化”发展的衍生物,从其词汇的概念界定来看,主要还是面对青少年群体的新兴网络消费及其衍生的相关产业,是网络经济的一种新兴商业模式。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宅经济”的认识和尝试扩展,其概念和范畴得以延伸和拓宽,其对应的英文词汇应该演化为“House economy”。经济是稀缺资源的配置机制和形式,是人们通过价值的创造、转化与实现,以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遵循经济学的概念和分类,经济有三个基本要素,即交易参与者(买方、卖方)、交易标的物(商品或劳务)、交易机制。因此,对于经济的分类沿袭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比如按照产业行业来分,有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商业经济等;按照运行机制来分,有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按历史来分,有古代经济、近代经济和现代经济;等等。经济分类的名词和称谓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要素的演化而更为多元。因此,笔者从经济要素的角度来理解“宅经济”,认为“宅经济”作为从市场交易场所的细分,概念界定为人们通过个体生活空间实现价值创造、转化与实现的过程。

从这一定义出发,“宅经济”显然包括了从消费者角度的网络购物、在线游戏、在线娱乐,也包括了从生产者角度的网上办公、网络众包等新兴工作场景和应用,另外还包括资金方的电子支付、网络投资等新金融中介服务。更为深入地思考,我们会发现“宅经济”的历史渊源,人类社会发展史的初期就是以社会成员个体空间为单元的,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生活,只有偶尔空间外的市场交易。从某种意义而言,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几千年来考察,人们99%以上的时间都处在以生活方式为核心的“宅经济”之中[2]。只是随着现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人们转向了以生产方式为核心的经济,人们纷纷走出“宅”居,走进工场,依靠规模经济效应的成本优势,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而今,随着后工业化的到来,人们不再满足于标准化、同质化的产品和服务需要,对于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日益强烈,在现代网络技术的推动下,定制化的要求不再具有成本劣势,回归“宅经济”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因此,与其说“宅经济”是一个新鲜事物,毋宁说“宅经济”是人们历史场景的回归。

二、“宅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

“宅经济”的缘起和发展,是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兴起的,是一种商业模式的创新。摒弃从历史视角考察的“宅经济”的概念,现代意义上的“宅经济”不仅是简单的概念的演化,还是一种商业模式乃至经济模式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具有其内在逻辑和现实必然性。

(一)“宅文化”渗透的结果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尤其是社交工具的发展,全球化取代地域性,多元文化取代一元文化,亚文化现象凸现,“宅文化”作为青年亚文化的范畴形成了一种趋势,并不断在社会范围内渗透和演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的认识更加深刻,对于休息与休闲更加重视,对于生存的理解更为多元。特别是以“95后”为代表的年轻一代进入社会和职场,他们对于传统工作的观念发生了深刻变革,对于消费文化的认识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对于现代商业文明的认同,对于各种亚文化现象的认可,形成并促进了“宅文化”。我们摒弃“宅文化”蔓延的负面印象,“宅文化”不仅仅缓解了由于经济发展带来的人们对于日益强化的市场竞争给工作生活带来的焦虑感和危机感,也使得人们回归家庭、回归自我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需要。因此,“宅经济”伴随着“宅文化”应运而生,发展壮大也成为理性而又现实的一种导向。

(二)交易费用节约的选择

从制度经济学角度而言,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交易费用经济学的选择,也是交易费用经济学的现实实践。在市场经济体系下,人们面对经济社会体系内部的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信息投入和广告营销费用剧增,毫无疑问这些愈来愈高的交易费用最终也是必然要由消费者来承担。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大幅度降低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提供了技术支撑,有力地缓解了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从交易费用角度而言,网络信息技术为商业模式乃至经济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特别是为个性化和定制化的个人需求实现提供了广阔舞台和现实空间,保障了消费者有更多个性化选择,选择本身就成了厂商的指挥棒,必然会极大地促进资源的有效使用,商业模式乃至经济模式的创新成为必然趋势。“宅经济”的发展正是顺应了这一创新的选择。

(三)规模经济式微的趋势

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发展,是规模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人类社会从独居到群居,从家庭生活到部落生产,都是规模经济的演化路线。规模经济是人们走出“宅”居,淘汰“男耕女织”传统生产方式,人类迈入工业社会的直接原因。进入后工业化时代,虽然规模经济依然是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但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路径变得更为宽泛,比如通过产品品种或种类的增加来降低单位成本的范围经济,通过增加产品或者服务差异化来降低成本和增加利润的差异经济,通过拓展企业内外部成长空间获取利润的成长经济,通过利用时间机遇扩张市场份额取得竞争优势的时效经济等路径更多为企业运用[3]。“宅经济”恰恰就是范围经济的范畴,在网络技术支撑下的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的特征,极大地促进了“宅经济”的发展和模式创新,也极大地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从某种角度对规模经济的冲击越来越大。

三、“宅经济”发展的趋势特征

“宅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费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业态模式,其发展也具有有别于传统经济的显著趋势和特征。

(一)“宅文化”渗透进一步强化

“宅文化”的出现是一种亚文化现象,也是一种超越血缘、地缘等传统社会组织结构的新型社会关系,是以消費文化的一定发展水平为前提而出现的新文化现象。作为一种在全球化发展形势下快速蔓延的亚文化现象,“宅文化”是“宅消费”的重要推手,也助推了“宅经济”的发展,从引领电影、动漫的潮流,促进网络消费,进而触发了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的发展,以线上促线下,某种意义上也促进了实体经济,有力地促进消费文化的变革和新商业文明的发展,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经济结构的变革乃至社会结构和生活结构的变迁。当然,“宅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亚文化,主流社会对其“与社会脱节”的责难在所难免,其被认可还是需要一个过程,其发展和优化也需要一个过程,但是“宅文化”在现代社会的蔓延甚至强化的趋势是毋庸置疑的。

(二)“宅经济”消费领域进一步拓宽

“宅经济”起源于时尚的居家娱乐和网络社交,逐渐渗透到居家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呈现出内容与形式的丰富多彩,甚至成为现代工作和现代生活的时尚。人们在这种能够自我支配的情景中,通过社交平台能够更大范围满足社交需求,通过商务平台能够实现更为便捷的购物需要,通过远程教育平台能够获得更为优质的教育需求,同时进一步延展网络实现网络就业从而拓展收入空间,“宅经济”在网络技术的快速推进下,在网民数量的几何等级壮大下,推动经济范围的进一步拓展。

(三)“宅经济”产业范围进一步拓展

随着“宅经济”的持续升温,“宅消费”的进一步放大,“宅经济”产业范围进一步拓展。以B2C为代表的电子商务以崭新的经济形式成为数字经济的新宠,在经历了以易趣、淘宝等C2C巨头垄断经营为主的商业模式运行后,京东商城、凡客诚品等B2C企业群雄并起。随着电子商务的推陈出新,网络购物、网络消费、网络支付、网络理财日趋活跃,网络金融的巨大潜力被第三方和传统银行竞争性地发掘,“宅金融”成为发展趋势,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期,无论业务种类还是业务范围的创新都出现日新月异的情景。当然,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也从更为宽广的域面促进“宅经济”的发展。

四、“宅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

“宅经济”作为一新经济模式,其发展还面临着一系列问题,突出表现在物流体系、信用体系和规制环境等方面。

(一)物流体系

物流体系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现有机结合组合而成的一个整体。物流体系是“宅经济”发展的核心,也是关键瓶颈,目前还存在诸多问题。首先,链接快递、仓储和物流规划咨询、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的智慧物流中心体系还没有构建和完善,网络建设还存在盲区和盲点。其次,快递业细分市场还没有得以完善,“通货运输”还是主流运抵模式,冷链运输体系还不完备,这些不仅仅影响快递企业品牌形象,更为直接的是影响服务范围、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二)信用体系

经济学意义上的信用是以偿还为前提的借贷行为,社会学意义上的信用是“言不信者,行不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用体系是“宅经济”发展的中枢,也是关键环节。但是,信用体系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首先,统一的信用信息网络平台还没有构建,虽然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国家出台的一些制度规制对信用管理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但是还不够完善,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网络交易的范围和空间,也制约了“宅经济”发展。其次,良好的商业信用环境还没有形成,“诚信”的商业精神和“守信”的商业氛围还存在欠缺,基于普遍主义的信用文化还不够成熟。因此,作为规模化与个性化的结合体、作为范围经济的“宅经济”,信用成本的高企也制约了它发展。

(三)规制环境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是规制经济,法律法规是保障市场经济秩序和运行的重要手段和主要措施。“宅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式和商业模式,其商业实践领先于理论规制,导致法律法规的制定处于滞后的情形。无论是规范行业发展的制度,还是制约消费者行为的规则,都存在盲区和盲点,比如“宅经济”出现的灵活就业者的社会保障问题等。相关法律规范的缺失,容易导致“宅经济”的无序发展,增加行业风险和社会风险,成立制约“宅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宅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经济形式,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得到关注,有其特殊的原因,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对于经济转型和产业转型也具有特殊的意义。但是,也应充分认识“宅经济”发展面临的系列问题,要进一步完善物流体系,加强产业链建设,奠定“宅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要全面推进信用网络平台建设,构架“宅经济”发展的信用基础;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宅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促进“宅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磊.逆势上扬的“宅经济”[J].上海经济,2009(11).

[2]姜齐平.网宅经济是整体经济[J].互联网周刊,2011(13).

[3]乌家培.网络经济及其对经济理论的影响[J].学术研究,2000(1).

责任编辑:张淑瑛

猜你喜欢
演化困境
跟踪导练(三)
跟踪导练(一)
演化视角下的管理机制研究
《演化》
论科技、社会快速发展下的“受众”概念演化
神奇的设计师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与监控
耗散结构视阈下的科技招商与科技服务网络建设研究
安吉拉·默克尔能否解救欧洲的困境
A Boy and His T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