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曼
汉水汤汤,岘山高高。城河宽广,古城巍峨。
古城襄阳,三国英雄群雄逐鹿。今日襄阳,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汉江流域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系列响亮的名头展示她强大的发展气场。
伴随襄阳高质量发展的步伐,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的实施,“两新”产业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对“两新”领域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双覆盖”提出了新要求。老问题、新要求,双重压力下,襄阳破题攻坚,凝聚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襄阳气场”。
建章立制——
对焦问题,靶向明确,探索“两新”党建新方法新路径
“两新”领域是党长期执政很重要但仍薄弱的领域。
麻绳易从细处断。
2017年,襄阳成立市委“两新”工委,下设工委委员单位,指导“两新”组织开展党建工作。
随着时间推移,工委委员单位原来的人马归并打散,使“两新”工委存在架空削弱的弊端。业务与党建各行其是、属地抓党建与行业抓党建“条块分割”的问题日益凸显。
襄阳市农业农村局,主管农业企业业务。对农业企业党建工作,一度并没有抓起来。“两新”工委如何抓住类似行业主管单位,抓实行业企业党建?
在这种背景下,襄阳瞄准问题,抓住“两新”工委这个关键,探索新方法新路径——建立“两新”工委上下贯通、条块结合、组织严密、齐抓共管而又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強化对“两新”组织党建的组织领导。
“我们强调‘两新工委一定要发挥实质作用,拒绝空转,为充分掌握主管部门‘两新党建履职情况,开展大量调研工作。”襄阳市委“两新”工委专职副书记杨永亮介绍。
2018年,襄阳迈出破解问题的实质性一步——结合机构改革和职能需要,坚持工委委员单位与“两新”组织发展联系更为紧密的原则,将工委委员单位调整为15家。
调整是为了优化。将经信、市场监督管理、网信部门纳入委员单位,做到大型非公企业和“个小专”党建,传统行业和新兴行业党建都有部门抓;将律师、会计师、税务师、民办学校、民办医院“三师两民”业务主管部门纳入委员单位,推进社会组织重点行业党建;依托市民政局成立市社会组织综合党委,兜底管理其他领域社会组织党建,力求全覆盖、无盲区。
襄阳市农业农村局成为工委委员单位后,市委“两新”工委在把关农业龙头企业申报时,必须摸清农企的党组织和党建工作情况,同时,将新兴的家庭农场和农业合作社的党建工作管起来。
打破原有架构和形态,促进工作顺畅高效。市委“两新”办全面摸排“两新”党建底数,构建市级“两新”组织结构图。
明确各级责任、任务层层分解,形成上下贯通的工作体系、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工委成立之初,专题制定《工作要点》和《要点任务分解》,确定“两新”党建的年度目标任务,紧紧牵牢“两新”党建工作“牛鼻子”。以期每年集中解决一批突出问题,每年跨出一个台阶,一步一个脚印提升“两新”党建工作质量。
落实落细,市委“两新”办制定《“两新”工委委员单位职责》,“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让15个工委委员单位发挥各自优势履职尽责。
保证委员单位开展“两新”党建工作有抓手、能抓实,将与委员单位有直接业务联系的规模和影响较大的“两新”组织,作为委员单位直接负责领域。机制一变天地宽,如此一来,市直部门的政治、政策、人力资源向基层倾斜,基层推进“两新”党建的负担也得以减轻。
定期联席和一线工作制度,抓实运行。工委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共同研究讨论“两新”党建重点工作。组织部门牵头,工委委员单位分头参与,每周分领域到不同“两新”组织开展一线调研,现场“头脑风暴”。
逻辑清晰的闭环机制推动下,一批“两新”党建示范典型脱颖而出。
襄阳高新区汉江创业创新产业园、襄州区伙牌工业园、樊城泛悦商圈、襄阳美利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襄阳爱尔眼科医院、湖北联帮律师事务所等一批联系点在委员单位指导下,成长蜕变为“两新”党建标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红色专家”指引——
专治“不会抓、抓不好”,补齐“两新”党建人力薄弱短板
大部分“两新”组织,由于客观条件限制,职工兼任党务工作者的情况较为突出,少数甚至没有党务工作者。
兼职的党务工作者,无论是时间精力,还是专业程度,都存在掣肘和限制。“两新”领域党建工作中,不会抓、抓不好的问题凸显。
瞄准问题,襄阳出台《选派党员干部到农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担任专职党务工作者的通知》。选派147名退休党员干部到“两新”组织党组织担任书记或专职副书记,充分发挥“红色专家”党务业务优势,提升“两新”党建工作水平。
谷城县城关镇退休干部刘承强担任谷城电商产业园党组织书记后,先摸底子、后定目标;先交朋友、后提要求;先送服务、后下任务。“三先三后”的工作模式,促进了电商产业园发展,提升了“两新”党建生命力。
宏森科技公司申请众筹需要80万元保证金,刘承强陪着企业老总连续跑了三家银行,一家家地说好话、作担保,最终农商银行同意贷款,解决了企业燃眉之急。
“刘承强”们得以选派发挥作用,得益于组织部门科学设置选派过程。调查摸底,重点锁定摸排一批具有较高政策理论水平、组织协调能力和群众工作本领,有意愿继续发挥余热、为党建工作出力的退休党员干部。
各级组织部门采取座谈会、征求意见等形式,充分沟通对接,推进退休党员干部和“两新”组织双向选择,做到因人因地制宜,精准精确施策。
坚持问题导向,将退休党员干部选派到党建基础薄弱的“两新”组织中开展专职党务工作,不断解决“两新”组织党建基础工作不到位、规范性不强、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
为强化管理,坚持组织选派。由各级组织部门负责组织选派工作并严格登记,个人不得私自联系。明确选派标准和选派程序,确保将合适的人选选派到“两新”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