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长瑾,王安琳,李浩,张云彬
(1.安徽农业大学 林学与园林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2.安徽省工程咨询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001)
21 世纪,久居繁华都市的城市居民,很多热爱乡村,向往青山碧水、田园牧歌般的乡村生活,假期他们会用较短的时间和精力去到一个回归自然、放逐身心的地方,乡村旅游应运而生,乡村民宿也由此诞生并迅速发展。其中,—些兼具艺术活力和经济活力的新型精品民宿最为吸引游客[1]。这些建筑强调与旅游、环境的共生,强调地域环境特色和农耕文化的体验感知。这些精品乡村民宿投资、设计、经营都颇具专业性,建立在对乡土文化和乡土建筑较为深入理解的基础之上,不仅有利于乡村经济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乡村面貌。论文对乡村民宿和精品乡村民宿的内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解读,通过对石台秋浦·清水驿和屏山·别院两个精品乡村民宿典型案例的分析,总结了这一建筑形式的设计方法,以此推动乡村民宿和乡村建设健康发展。
乡村民宿是指乡村居民将自家房屋的空闲房间或闲置房屋提供给旅客,以满足当下农村景观多样性及休闲旅游风潮兴起的需要。它将本土文化和自然景观有机结合,是休闲度假的最佳去处。
乡村民宿有别于酒店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具有浓厚的人情味和家的温馨感,让游客能更深入的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民宿是民居的一种拓展形式,其中农民是主体,民宿是载体,悠久的农耕文化及传统的传承环境是背景,民宿带动了其他乡村产业的发展,使乡村居民的生活方式向服务型、发展型转变。但是,从当前的实际现状来看,绝大多数乡村民宿“特色趋同,千篇一律、产品单一、互动缺乏”,不具备有生机、有灵魂、有人味的可持续生态主题,消费力弱、体验性差等弊端凸显,同质化严重,久而久之就很难产生“回头客”。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提出精品乡村民宿的设计策略。
精品乡村民宿,以提供地域环境和文化体验为基本目标,经过精心策划和设计,给旅客提供合理空间、丰富细节、独特个性和周到服务的乡村民宿,这里的设计指的不仅是建筑设计及室内装修,也包括民宿的主题风格建设、特色活动策划等[2]。这类建筑不仅具备良好的自然环境风貌、雅致的景观庭院、精致的内部装修、完善的配套设备,还有浓郁的地域环境特色和文化特色,让旅客对原有生活痕迹、农耕文化、造园意境、家庭氛围进行多维度的体验感知。同时精品乡村民宿的感情交往,让住客参与生产,随季节而变化的民俗体验等经营理念,为其赢得大量回头客。
精品乡村民宿是体验经济的产物,它不仅是提供住宿餐饮的场所,也是让游客参与特色活动及愉悦身心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游客能够充分享受到个性化的服务,根据不同的主题参与并感受到当地的乡土文化,因此成为了新时期乡村旅游的重要发展领域。
图1 共生关系建筑设计导则
3.1.1 建构与旅游、环境共生的设计原则
精品乡村民宿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环境条件,与自然环境紧密相关。故精品乡村民宿在设计中要强调与自然景观、旅游、环境的共生原则。在这一原则的建构中,其“主体”是设计理念,包含了设计策划、设计内容、设计手法和设计流程等[3]详见图1。为使民宿建筑融入景观之中,通常会提取自然景观中占主导地位的景观要素以获取创造的灵感,或受自然形态的启发,建筑形态与自然中的山水、植物、动物形态产生对应或模仿关系。无论采用哪种手法,都要遵循与旅游、环境共生的基本设计原则。
3.1.2 “形式追随气候”的设计原则
印度建筑大师查尔斯·柯里亚提出“形式追随气候”的设计理论,即以新技术、新材料、新理念为支撑,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这一理论是精品乡村民宿建筑设计的本质要求。在建筑设计中,功能是最基本的,形式在其基础上生发出来,气候则是一个地方特定的自然条件[4]。精品乡村民宿要强调建筑与自然环境、气候条件、技术特点共生的设计思想。
3.2.1 项目选址与风格定位
精品乡村民宿的项目定位随着乡村旅游趋势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满足消费者文化及个性的需求一直都是其根本出发点。当前消费者对于民宿的需求已不仅仅局限于物质层面,因此“游客、民宿环境、主人”三位一体的经营模式是其发展的核心,精品乡村民宿要打造环境、人文、建筑、景观、生活、美食等特色,注重精致的交流体验,例如房间装饰,可以融入主人的艺术喜好,增加人文关怀,甚至可以邀请游客参加家庭聚餐,让游客萌发留恋的情怀。同时将乡土文化融入民宿设计中,在提供住宿的同时增加游客对乡土文化,地域文化的了解。
精品乡村民宿的选址需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首要考虑的便是自然环境条件。如建筑应位于旅游吸引物附近,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环境的自然地理特征可以作为精品乡村民宿形象和设计的切入点。应当充分利用场地中最突出的优势资源,因地制宜,构建具有乡土文化和地域特色的民宿建筑。
精品民宿的设计风格与当地的地域环境密不可分,建筑设计师要按照设计规范,结合当地的乡土环境,生态环境和文化传承,以不破坏现有的生态景观为原则,使民宿建筑融于周边环境[5]。
3.2.2 功能布局与主题营造
精品乡村民宿的功能设置需综合考虑到各项旅游活动的协调关系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乡村民宿的基本使用功能可分为:①公共空间,包括入口空间、接待空间、客厅空间和走廊空间[6],其设计应重点把握空间的尺度以及使用者的舒适感。②餐饮空间,其中,厨房的设计应当注重卫生,便捷性和环保性,而餐厅则应注重景观的营造,给游客较好的用餐体验。③客房空间,客房空间的营造不仅要充分考虑使用者的舒适性,还应与室外景观紧密结合,使得游客能够在获得家的温馨感的同时还能欣赏到当地的景致。④附属空间,包括主人的居住生活空间及储藏室、后院、公共卫生间等辅助空间,在设计上应当兼顾功能和空间利用率[3]。
近些年来,乡村民宿的主题趋于多样化,精品乡村民宿更要挖掘明确而有内涵的主题, 注重设置精致的主题体验空间和休闲产品,利用文创思想改变乡村景观,营造出特色的主题氛围。
3.2.3 空间特色与民俗体验
精品乡村民宿要深入发掘能彰显主题文化内涵的特色空间,要从本土历史文化、自然资源、民间艺术等方面进行细致研究,塑造出独特艺术性、实用性和竞争性且具有浓郁乡村情境的精品空间。
图2 石台秋浦清水驿的建筑入口
例如民宿的建筑入口是连接外部休闲空间和内部空间的一个节点,这个节点不仅仅起到内外空间的转换过渡作用,同时也是民宿中文化的展示和交流的地方。本文第四部分重点举例的石台秋浦清水驿,这栋精品乡村民宿入口的过渡空间就是一个特色的乡土空间形态,它既不封闭也不完全开放,具有接待游客、提示入口的特定功能,木构檐廊空间的背部是民宿建筑外墙的虚化处理,大面积的玻璃设计使室内外具有良好的观景和视觉交流,具有强烈的接纳感和亲切感。入口的过渡空间是一个整体的空间序列,它包括门外的檐廊空间、入口台阶、口厅及与口厅相连的室内外休憩空间等。这种规模化、精致化的室内外趣味休闲空间的设计,无疑是该主题民宿的设计亮点。
清水驿建筑在木结构的细部制作方面,用干木制作结构,结构的关键部分暴露在空气中,可以防止水分和腐烂,在木柱下设置基石,避免木柱与地面接触受潮,同时也防止白蚁爬上木柱破坏结构(图3)。
乡村情境的特色空间可以通过材料与色彩、装置与装饰、视觉识别系统来营造。山地丘陵地区的石材及木材资源较为丰富且易得,其中,石材可以作为民宿建筑各类墙体的材料,木材则兼具装饰材料和承重结构的作用。精品乡村民宿的陈列与装饰要遵循淳朴自然,就地取材的原则。视觉识别系统则应与主题相契合,并注重细节,包括民宿名称、民宿标志、交通指示牌、入口标识、公共设施标识、用品包装、纸杯、杯垫、水杯套等。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各个要素系统,要能做到给顾客细节的精致体验。
图3 清水驿建筑施工图示
秋浦·清水驿位于牯牛降风景区石台县大演乡永福村虎泉东北800 m,地理位置优越,建筑毗邻的省道是县城通往旅游胜地牯牛降、仙寓山风景区必经之路,风景优美,旅游文化浓郁。该民宿主体建筑坐北朝南,背靠青山面对秋浦河,设计师的专业眼光关注着使用者的宜居环境,以自然景观及其特征作为旅游开发依托,建筑精致的徽派建筑造型和装饰成为主要旅游吸引物,建筑与旅游、环境达到完美共生(图4)。
图4 秋浦清水驿建筑全貌
4.1.1 项目选址、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思路
秋浦·清水驿主要建筑设计师提出精品乡村民宿项目选址、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的新思路。秋浦·清水驿不仅满足建筑自身的安全舒适需求、游客的需求,以及环境的需求,更注重其与自然景观环境的融合,在保证以最优的宜居环境和准确的视觉风格提供给使用者的前提下,与自然环境、乡土文化、旅游的共生。
4.1.2 茶文化、戏曲文化融入民宿建筑设计
石台县是皖南山区著名的茶乡,这里盛产富硒茶叶。秋浦·清水驿深入挖掘茶文化的深刻内涵,提炼相关的文化、艺术、哲学元素,将茶文化融入建筑设计中,既充分体现了当地的地域特色,乡土文化,也充分满足了消费者的消费与审美需求,形成具有层次感和完整感的乡村意境,让消费者在茶文化中感悟生活和获得情感寄托[7](图5)。
图5 古朴的木系与精致的石雕打造出简单的茶叶展示区
本土戏曲文化目连戏,又称“还愿戏”,源于唐代目连变文,明、清时流行于皖南等地。目连戏在内容上广泛吸收民间传说与故事;在表演上,融入筋斗、跳索等杂技表演,艺术表演生动而独特;在思想上,目连戏则融合了传统儒释道思想。因此,目连戏可谓是戏曲舞台上别具一格的存在[8]。
清水驿结合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将目连戏曲文化融入到民宿设计中,民宿中设有专门的戏台,来此的游客能够体验到正宗的目连戏曲文化,民宿的包厢主题也是围绕目连戏曲文化而进行的室内设计(图6)。
图6 目连戏曲文化主题的包厢室内设计
4.1.3 精致的室内空间与建筑装饰
清水驿的室内设计采用了中式元素与现代材质的巧妙结合,再现了精致小巧的中国式韵味,装修中讲求低调的奢华,创造意想不到的写意效果。大堂与餐厅区域采用了皖南民居传统天井的设计手法,不仅提高了餐厅区域的自然采光,还营造了典型的皖南院落景观,庭院中最醒目的是一幅用砖雕筑成的大面积墙画,透过庭院玻璃能深刻感知徽州的建筑文化。
清水驿的客房设计别具特色,室内装饰风格清雅、朴素,为了满足高品质的住宿需求,民宿设置了豪华套间。房间运用室内空间外置的设计手法,将浴缸从卫浴间分离出来,结合大面积墙面玻璃虚化的设计,使游客在淋浴的同时可以欣赏室外景观,满足旅游者希望休闲放松、与自然融合以及体验新奇的心理。清水驿室内的陈列和装饰均采用具有当地特征的物品,处处体现民宿主人的生活品位。老板对枯木有着独特的情怀,在民宿中可以看到大量由枯木制成的装饰、小品,形态各异,生意灵动。老板对枯木进行造型选取,对根部和树干进行形态提炼,确定外形框架,经过打磨成型,确定中间的花格形态,再将有生命力的绿植穿插其间,粗犷和巧妙的完美结合,能够体现主人对生活情趣的完美追求(图7)。
图7 清水驿室内陈列与装饰
4.2.1 基于徽文化传承的老宅新生
屏山·别院位于徽州著名传统村落屏山村的核心保护区范围内,具有典型徽派建筑特点,别院的西南向是清代重点历史建筑,这栋建筑规格、体量、风貌完整性较好。据屋主的描述,别院在清代时期仅是该栋历史建筑的耳房,建筑规格较低,体量较小。经时代变迁成为屏山村一户穷苦人家的主宅,,后几经波折才真正转到屋主名下。刚到手的别院可谓一座废墟,除了外立面局部墙体较为完整,屋顶及内部木构已完全坍塌,在建筑设计师的规划和设计下,经过为期一年的改造和更新,才让别院旧貌换新颜,成为屏山村精品乡村民宿改造的典型案例。
别院民宿建筑富有乡土文化内涵,体现徽州人对美好家园复兴的乡村意象的向往。老宅新生根源于舒先生底蕴深厚的乡村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通过建筑、家具、装饰、农用设施等有形物质与民风习俗、思维意识、民间艺术等无形精神要素,在寻常、朴实之间传递着徽州传统文化[9]。
4.2.2 别院的功能更新与主题营造
好的民宿从细节开始,民宿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成为民宿主人情怀的表达,入住其中,可以深切感受到民宿主人的个人风格和建筑风格,不同的细节处理方式和材料表达等都可以营造出不同的建筑风格。[10]
别院功能更新的过程中,设计师利用需求大致相同的建筑空间进行适当的设计,对整体结构不做过大调整,使内部空间和功能得以适宜的革新。改造后的别院具有庭院空间、公共空间、餐饮空间、住宿空间, 除此之外,还增设了徽文化展示区、书法绘画交流区、茶室水吧等附属功能。改造后的原建筑入口堂屋换身客厅,内部陈列着屋主挚爱的徽州藏品,客厅设有壁炉和超大尺度的书桌,此处成为主人与文友交流徽文化、书法及绘画的重要场所。建筑二层为住宿功能,同时增设了小型的茶室水吧交流区。
别院改造的最大成功在于历史性、原真性、乡土性。如图8 所示,立面改造大量运用废旧材料,修旧如旧,除客厅卧室采光需求增设了较大面积玻璃窗外,其余立面形态仍沿用小开窗、粉墙黛瓦的形象特征以取得与周边民居风貌的相互协调;建筑改造优先选用当地材料,就地取材,让旅居者感受到土生土长的地域性建筑。改造过程中主要以石材、竹子、砖、瓦、木材等生态环保材料为主现代材料为辅,使人们感受到素雅、古朴、宁静、厚重的美感;尤其是木构的榫卯结构在别院建筑中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图8)。
图8 屏山·别院的建筑外部造型
别院室内陈设风格古朴真实,素雅大方。清代老旧家具如八仙桌、条几、太师椅、屏风等坐具、屏蔽用具、起居用具都在主人的精心布置下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旧物新用是别院里处处可见的室内处理手法,经过上百年的变迁,这些老物件又一次获得了新生,同时也彰显传统徽州文人雅致的文化格调(图9)。
图9 屏山·别院的室内空间
精品乡村民宿不仅是提供住宿和餐饮服务的场所,更起到联系城乡的纽带作用。建筑设计师要将游客需求放在首位,并以此为导向,开发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多种形式的乡村旅游产品,推动旅游服务的转变,做到观光、休闲、度假三者并重。在维护乡村风貌的同时进一步实现乡村振兴及“美好乡村”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