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篮球培训班青少年凝聚力调查分析

2020-01-07 08:15史曙生梁丽霞
四川体育科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参训凝聚力被动

胡 宣,史曙生,梁丽霞

业余篮球培训班青少年凝聚力调查分析

胡 宣1,史曙生1,梁丽霞2

1.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210023;2.中牟县第四高级中学,河南 郑州,451450。

采用群体环境问卷法,对368名参与篮球训练的青少年进行测试。比较凝聚力水平在性别、年龄、参训时长、参训态度方面是否存在差异。结论:不同性别的青少年在ATG-S、ATG-T、GI-T和RGEQ四个维度上有差异,表现为男性优于女性;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在GI-T、GI-S和RGEQ三个维度上有差异,表现为15-16岁高于10-14岁;不同训练时长的青少年在凝聚力四个维度指标上均有差异,表现为一年及以上高于一年以内;不同参训态度的青少年在在凝聚力四个维度指标上均有差异,表现为主动参训高于被动参训;主动参训的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凝聚力水平逐渐升高;被动参训的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凝聚力水平先下降后升高;被动参训集中在13-14岁、训练时长一年以内,女生被动参训人数较男生多。

凝聚力;业余篮球培训班;青少年

所谓凝聚力(cohesion),是指群体(或团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相互关联以及对其群体(或团体)组织的目标认同的程度[1]。群体凝聚力(group cohesion)是群体核心的内聚力,群体一般成员对群体核心的向心力,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群体成员之间的亲和力等以一定的结构方式组合在一起的合力[2]。篮球运动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一项最受欢迎的,也是最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运动之一[3],它作为一种同场对抗的团队运动有别于其他的单人运动。单人运动对个人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要求是极高的,但对于篮球这样的团队运动来说,除了对队员自身的要求以外,更重要的是团队的队员与队员之间的协作能力和高度团结的精神,在这样的环境中所激发和创造出来的这种无形的力量,即团队凝聚力。

青少年是在介于童年和成年之间的群体,这个时期同时也是一段改变、转化的时期,除了使其具有正确的思想方法和道德观外,也是培养与他人保持良好关系、正确协调自己与集体关系的重要时期。篮球训练因其独特的功能可以为提高青少年的群体凝聚力发挥积极作用。目前,关于参与篮球训练青少年的群体凝聚力水平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各高水平篮球队、校篮球队等,但是随着体育培训市场的加速发展,不少业余篮球培训班已经成为广大青少年在接受学校体育教育之外很重要的汲取篮球知识、技能的地方。本研究主要针对在业余篮球培训班中接受篮球训练的青少年的凝聚力进行研究,比较他们的凝聚力水平在性别、年龄、参训时长、参训态度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以期为业余篮球培训班针对不同青少年凝聚力水平的差异进行科学指导提供依据,最终为青少年凝聚力的培养、提升和业余篮球培训班的团队建设提供对策。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在郑州市某篮球培训中心参与篮球训练的368名青少年的凝聚力水平作为研究对象(详见下表1)。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大量关于凝聚力和青少年教育、心理健康培养的期刊、书籍等,获得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1.2.2 问卷法 本研究使用马红宇修订的群体环境问卷(简称RGEQ)对研究对象的凝聚力进行测量[4]。RGEQ由15个项目、4个分量表构成,其中1、2、4、7题测量群体社交吸引(ATG-S);3、5、6题测量群体任务吸引(ATG-T);8、11、13、15测量群体任务一致性(GI-T),9、10、12、14题测量群体社交一致性(GI-S)。量表中每题均有7个选项,7表示非常同意,1表示非常不同意,第9题和第14题为反向题,其分值与所选数字相反,剩余题均为正向题目。4个维度的Cronbachα在0.71-0.82之间,本问卷经研究使用证明对于获得凝聚力具有较好的信效度[5,6]。

1.2.3 数理统计法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同时辅助群体金字塔图、多线线图,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获得的数据在计算机上进行分析。

表1 有效样本的人口统计学指标一览表(N=368)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性别青少年凝聚力水平的比较

以性别为自变量,凝聚力得分为因变量,对男女不同性别青少年凝聚力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男性青少年在各指标得分均高于女性青少年,其中在ATG-S、ATG-T、GI-T和RGEQ方面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05,0.004,0.011,0.007,<0.05)。GI-S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0.370>0.05)。

表2 不同性别青少年凝聚力各维度差异检验一览表

注:表格中*(或#或△)表示<0.05,**(或##或△△)表示<0.01,下同。

2.2 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凝聚力水平的比较

以年龄为自变量,凝聚力得分为因变量,通过对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凝聚力各维度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维度得分15-16岁高于10-12岁高于13-14岁;ATG-S中10-12岁、13-14岁与15-16岁三者之间均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ATG-T中10-12岁与13-14岁、13-14岁与15-16岁的均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11,0.000,<0.05),10-12岁与15-16岁的均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0.083>0.05);GI-T、GI-S和RGEQ中,10-12岁与15-16岁、13-14岁与15-16岁的均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00<0.01),10-12岁与13-14岁的均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0.354,0.995,0.168,>0.05)。

表3 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凝聚力各维度差异检验一览表

注:表格中*(或#或△)表示<0.05,**(或##或△△)表示<0.01。*或**代表10-12岁跟13-14岁比,在10-12岁标记;#或##代表13-14岁跟15-16岁比,在13-14岁标记;△或△△代表15-16岁跟10-12岁比,在15-16岁标记,下同。

2.3 不同训练时长青少年凝聚力水平的比较

根据青少年在业余篮球训练班训练时间的长短将其划分为3组,“一个暑假”的训练时长是60课时(6周,每周5天,每天每次120 min);“一个暑假以上,一年以内”的训练时长是60课时以上,120课时以内;“一年及以上”的训练时长大于等于120课时。从表4中可以看出,随着训练时长的增加,各维度得分也逐渐增加;除了ATG-T中一个暑假与一个暑假以上,一年以内的均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0.101>0.05),ATG-S、ATG-T、GI-S、GI-T和RGEQ中,一个暑假、一个暑假以上,一年以内和一年及以上相互之间的均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1)。

表4 不同训练时长青少年凝聚力各维度差异检验一览表

注:表格中*(或#或△)表示<0.05,**(或##或△△)表示<0.01。*或**代表一个暑假跟一年以内比,在一个暑假标记;#或##代表一年以内跟一年及以上比,在一年以内标记;△或△△代表一年及以上跟一个暑假比,在一年及以上标记。

2.4 不同参训态度青少年凝聚力水平的比较

和普通学校、体校篮球队以赢得比赛为主的参训目的不同,业余篮球培训班青少年的参训原因比较多样,这也意味着其参训时的态度可能不同。将兴趣爱好、想掌握更多篮球技战术、强身健体,保持健康、认识更多朋友等正向的原因归于主动参训;父母强制要求、为了减肥不得不来、应付中招体育加试等负面原因归于被动参训。从表5中可以看出,主动参训的青少年较被动参训多,但被动参训青少年的ATG-S、ATG-T、GI-T、GI-S和RGEQ的均值得分均明显低于主动参训的青少年(=0.000<0.01)。

表5 不同参训态度青少年凝聚力各维度差异检验一览表

2.5 不同年龄、参训态度青少年凝聚力水平的比较

由于单变量的局限性,采用多线线图,比较年龄、参训态度两变量对青少年凝聚力水平的交互作用。由图1可知,主动参训的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凝聚力水平逐渐升高;被动参训的青少年,10-12岁至13-14岁,凝聚力水平逐渐下降,13-14岁至15-16岁,凝聚力水平逐渐升高;主动参训青少年的凝聚力水平高于被动参训的。

图1 不同年龄、参训态度青少年凝聚力水平的比较

2.6 不同训练时长、参训态度青少年凝聚力水平的比较

比较训练时长、参训态度两变量对青少年凝聚力水平的作用。由图2可知,主动参训的青少年和被动参训的青少年随着训练时长的增加,凝聚力水平逐渐升高;一个暑假至一年以内增长较慢,过了一年,凝聚力增长较快;主动参训的青少年的凝聚力水平高于被动参训的。

图2 不同训练时长、参训态度青少年凝聚力水平的比较

2.7 不同年龄、训练时长青少年凝聚力水平的比较

比较年龄、训练时长两变量对青少年凝聚力水平作用。由图3可知,在各个年龄段,随着参训时长的增加,凝聚力水平持续升高;三个年龄段在凝聚力水平升高过程中有交互,但总体来说,15-16岁的凝聚力水平高于13-14岁高于10-12岁。

图3 不同年龄、训练时长青少年凝聚力水平的比较

2.8 不同年龄、性别、训练时长、参训态度青少年凝聚力水平比较

为了尽可能使数据保持客观,利用金字塔图进一步比较不同年龄、性别、训练时长、参训态度青少年的分布情况。从图4可知,被动参训的情况在一年及以上训练时长的男女生中都很少出现;男女生被动参训主要集中在13-14岁、一个暑假及一个暑假以上,一年以内,且女生人数较男生多。

图4 不同年龄、性别、训练时长、参训态度青少年分布图

3 讨 论

群体任务吸引(ATG-T)是指个体成员就其自身对群体任务、产出、目标、目的的投入程度的感知。群体社交吸引(ATG-S)是指个体成员就群体对其接受程度及社交关系的感知。群体任务一致性(GI-T)是指个体成员对运动队作为一个整体围绕群体任务的相似性、亲近性的感知。群体社交一致性(GI-S)是指个体成员对运动队作为一个整体围绕群体社交的相似性、亲近性的感知[4]340。

表2显示,性别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凝聚力,男性青少年的ATG-S、ATG-T、GI-T和RGEQ水平优于女性青少年。不同性别的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体育行为也会产生差异,男生喜欢参加一些对抗激烈,强调力量、速度、技能类的体育运动来展现自己的男性气质,培养男子汉特征;女生喜欢参加一些平和舒缓,能展现女性魅力的体育项目来培养她们的女性化气质。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男女生在运动项目上会自愿选择性别隔离,如踢足球、打篮球的男生比女生多,健美操、瑜伽则以女生为主[7]。表3显示,年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凝聚力,10-12岁与15-16岁的ATG-S、ATG-T水平明显优于13-14岁,在GI-T、GI-S和RGEQ中,15-16岁明显优于10-12岁及13-14岁。15-16岁一般处于初中高年级阶段,面对生长发育和心理发育的特殊时期,在人际关系、自信、心理素质等方面也存在更多的问题,但其执行力是优于10-14岁青少年的,在篮球课中,能够团结一致,较为准确、快速的完成训练任务,且15-16岁课程进度快,比赛安排多,这也是群体凝聚力较10-14岁高的主要原因。表4显示,训练时长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凝聚力,训练时长越长,凝聚力水平越高。随着训练时长的增加,群体成员之间的熟悉程度随之增加,并逐步从个人技术学习过渡到多人配合,再加上训练中需要团结协作才能完成的篮球游戏,常年班设置的班际比赛、挑战赛等,更利于凝聚力的提升。

表5显示,参训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凝聚力,主动参训的青少年凝聚力水平优于被动参训的青少年。结合图1所示,主动参训的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凝聚力水平逐渐升高;被动参训的青少年,10-12岁至13-14岁,凝聚力水平下降,13-14岁至15-16岁,凝聚力水平逐渐升高。主动参训的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集体意识与责任意识进一步形成,凝聚力亦会随之升高。关于被动参训,在参训青少年所处地市中,“篮球8字往返绕杆运球”在总分70分的中招体育加试中占15分,如此高的分数也造成了一些初中生以“拿分”为目的参与训练,甚至抵制参与与体育加试项目无关的训练内容,尤其是处于初一初二的13-14岁学生,且这类学生在篮球培训班中不胜枚举,图4中男女生被动参训集中在13-14岁也验证了这一点。图2和图3用图的方法印证了表3和表4的观点,不再赘述。图4显示,被动参训的情况在一年及以上训练时长的男女生中很少出现。说明能够长时间参与到一项运动中来的,一般出于主动。女生被动参训人数较男生多,这与男女生生理机能的差异、个人兴趣与审美、篮球运动一直被标志为男性化项目等有关[8]。

与传统篮球队相比,业余篮球培训班青少年存在被动参训,基础薄弱,训练成果不突出,个人能力对集体影响小等特点。其次,参训青少年除了篮球课之外还有其他培训课程和作业需要完成,没有多余的时间和其他参训青少年交流,且年龄越小的参训青少年单独外出越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在家长的约束下,参训青少年课下交流少。最后,训练持续时长相对较短,参训目的不一,造成培训班成员对集体“感情”不深,这一点在运动队就明显不同,吃住行都在一起的运动队成员有相对较高的群体社交一致性[9]。但是我们不能忽视业余篮球培训班对青少年的社会化进程所产生的重要作用。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 论

(1)不同性别的青少年在ATG-S、ATG-T、GI-T和RGEQ四个维度上有差异,表现为男性优于女性。

(2)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在GI-T、GI-S和RGEQ三个维度上有差异,表现为15-16岁高于10-14岁。

(3)不同训练时长的青少年在凝聚力四个维度指标上均有差异,表现为一年及以上高于一年以内。

(4)不同参训态度的青少年在在凝聚力四个维度指标上均有差异,表现为主动参训高于被动参训。

(5)主动参训的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凝聚力水平逐渐升高;被动参训的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凝聚力水平先下降后升高。

(6)被动参训集中在13-14岁、训练时长一年以内,女生被动参训人数较男生多。

4.2 建 议

(1)青少年进行1年及以上的篮球训练,增加青少年之间的接触机会,增加比赛、集体游戏、素质拓展等团队活动。

(2)避免被动参与篮球训练,在篮球技战术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增强篮球应考能力。

(3)同等篮球水平的青少年统一培养,充分发挥每个队员的技术水平,上下一心地为了实现团队目标、争取比赛胜利做出最大的努力。

[1] Carron, Prapavessis.The effect of group cohesion on competitivestate anxiety[J]. Journal of sport& exercise psychology. 1996, 18(01): 64~74.

[2] 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78~488.

[3] 程 丽.试论篮球运动中的团队凝聚力的培养[J].当代体育科技,2016,17(06):45~46.

[4] 马红宇.群体环境问卷的修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03):339~342.

[5] 于少勇.篮球运动员对球队的信任与训练比赛满意度、团队凝聚力的关系[J].体育科学,2010,30(06):85~91.

[6] 许金富,林 瑜,江武贵.素质拓展训练对学生群体凝聚力的影响[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6,35(04):138~141.

[7] 谭小春.青少年性别社会化过程中体育行为的差异性分析[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4,29(01):25~28.

[8] 柴 娇,林加彬.我国中小学生体育运动项目学习兴趣变化规律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8,37(02):80~88.

[9] 杨 勇.我国优秀青少年篮球队凝聚力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30(01):47~51.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Youth Cohesion in Amateur Basketball Training Class

HU Xuan1, SHI Shusheng1, LIANG Lixia2

1.School of Sports Science and Physical Education,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23, China; 2.Zhongmou county No.4 Senior School, Zhengzhou Henan, 451450, China.

A total of 368 adolescents participating in basketball training were tested using the group environment questionnaire. Compare the level of cohesion between gender, age, duration of participation, and attitudes toward participation. Conclusion: Adolescents of different genders differed in the four dimensions of ATG-S, ATG-T, GI-T and RGEQ, which showed that men were better than women; teenagers of different ages were in GI-T, GI-S and RGEQ.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 dimensions, which are 15-16 years old and higher than 10-14 years old; the young people with different training durations have different indicators in the four dimensions of cohesion, which are expressed as one year or more and more than one year; different training Adolescents with attitudes are different in the four dimensions of cohesion. The performance is that active participation is higher than passive participation. Adolescents wh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raining have gradually increased their cohesiveness with age. With the increase of age, the level of cohesion first decreased and then increased; the passive training was concentrated in 13-14 years old, and the training time was less than one year. The number of female passive participants was more than that of male students.

Cohesion; Amateur basketball training class; Youth

G804.8

A

1007―6891(2019)06―0063―04

10.13932/j.cnki.sctykx.2019.06.16

2019-06-09

2019-07-11

猜你喜欢
参训凝聚力被动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如此凝聚力”
论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团队凝聚力的提升
蔓延
对增强兵团凝聚力吸引力的研究
第五课 拒绝被动
增强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 推动企业高水平高质量发展
参训学生在实验室建设和实训项目开发中的作用
山东莱西加强公务员试用期培训
幼儿教师眼中的“幼师国培”绩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