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烧伤22例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20-01-07 17:46张桂芳何立平张正英
护理与康复 2020年6期
关键词:脐部补液创面

刘 艳,张桂芳,何立平,何 轶,张正英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庆 400013

烧伤属于意外伤害的一种,泛指热力、电流、化学物质、激光、放射性物质所致的组织伤害,而新生儿烧伤是指年龄≤28 d的新生儿发生的烧伤。新生儿烧伤的病例在临床上十分少见,目前关于新生儿烧伤的研究也鲜有报道[1]。国内相关文献显示,新生儿烧伤发病率占同期小儿烧伤的0.23%[2],国外有报道显示新生儿烧伤病例数占住院病例总数的0.5%~2.5%[3]。新生儿作为完全没有自我保护意识的特殊群体,其烧伤均为被动烧伤,给患儿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和卫生负担。2018年1月至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烧伤科收治烧伤新生儿22例,经治疗及个性化烧伤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2例新生儿,其中男11例、女11例;出生后2周内受伤的患儿19例。热液烧伤13例,低温热灼伤6例,其他3例。轻度烧伤10例,中度烧伤9例,重度烧伤3例;烧伤部位主要为臀部(11例)、上肢(4例)、下肢(10例)、躯干(9例)、头面颈(2例)及会阴部(1例),其中有1例为脐部烧伤。受伤地点为家中14例,医院8例。入院时伴有轮状病毒感染1例,新生儿肺炎2例,新生儿黄疸3例,中度脱水1例,新生儿硬肿症1例。

1.2 治疗与转归

经抗休克治疗、创面换药、基础生命体征的监测与观察、营养支持以及全程抗感染治疗,3例患儿出院时仍有较小残余创面,回当地医院继续换药治疗,其余19例患儿创面痊愈出院。住院时间4~57 d,住院≤7 d的患儿5例,住院7~14 d的患儿11例,住院>14 d的患儿6例,其中所有患儿治疗期间均无并发症发生。

2 烧伤原因分析

本研究中新生儿烧伤的主要季节为冬季,重庆及周边地区冬季平均气温在5℃左右,气候潮湿,大部分家庭缺乏暖气等取暖设施,为了给新生儿保暖,不恰当的使用电暖气及热水袋,造成新生儿被烧伤。在生后2周内受伤的患儿共19例,占86.36%,新生儿烧伤多与其家属缺乏新生儿照顾经验,缺乏安全防范意识有关。医院内发生烧伤比例达到了36.36%,医源性损伤也是造成新生儿烧伤的重要原因,包括供水设施故障水温突然升高1例、家长保暖不当2例,护士沐浴操作时测温不规范5例。

3 护理

3.1 烧伤的预防及应对处置

针对烧伤原因提出以下预防对策:对产科病房、新生儿病房的护士进行新生儿护理规范化培训,定期检查病区供水设备,如有异常及时报修。加强对产妇以及新生儿主要照顾者的喂养指导以及烧伤预防与伤后家庭紧急处理的相关知识宣教,提倡在为新生儿沐浴时先放冷水,再放热水,提前将水温调节适当再进行沐浴;寒冷天气在为新生儿保暖时,应避免使用热水袋;告知万一新生儿发生烫伤,需及时为患儿脱出去衣物,暴露创面,创面在流动自来水下冲洗半小时,如有皮肤粘连切勿撕拉,冲洗后用洁净的毛巾覆盖创面,并及时就医。

3.2 烧伤的护理

3.2.1烧伤患儿病区及床单位环境控制

由于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不完善,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容易散热。出生后环境温度显著低于宫内温度,散热增加,如不及时保暖,可发生低体温、低氧、低血糖和代谢性酸中毒等,烧伤后新生儿体温调节能力差,采用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稳定新生儿体温,降低新生儿的耗氧量,为其创造良好的环境[4]。将患儿安置在可调节温度的新生儿辐射台或暖箱,暖箱温度设置根据传感器所测患儿实际温度,维持其皮肤温度在36~37℃之间,每日定时更换传感器位置,并使用人工皮保护传感器粘贴部位皮肤,减少压力性皮肤损伤发生。本组22例受伤患儿均安置在单人间或双人间病房,病室安静舒适,减少探视人员的探视次数及探视时间,室温维持在28~32℃,湿度50%~60%,病室定时开窗通风。每日用动态空气消毒机对病房环境进行彻底消毒一次,每次消毒时间为1 h。22例患儿无一例因环境改变而发生创面感染及其他并发症。

3.2.2烧伤休克期合理补液

液体疗法是防止烧伤休克最主要的措施,补液过程中密切监测患儿的意识、反应、生命体征、尿量等,根据患儿烧伤程度、实验室检验指标等,动态、适时调整液体种类与补液速度。补液标准根据新生儿基本情况结合相关文献[5]进行改进,烧伤后第1个24 h补液量为每1%烧伤体表面积按1.5 ml/kg补给,晶体与胶体的比例为2∶1,加上患儿基础需要量117~130 ml/kg,最初8 h输入总补液量的1/2,后16 h匀速输入余下液体;烧伤后第2个24 h补液量为首个24 h实际补液量的1/2,另加基础需要量。本组3例患儿入院时存在低血容量性休克,根据上述原则进行合理的补液治疗,补液过程中,患儿呼吸波动在40次/min左右,心率120~160次/min,氧饱和度维持在90%以上,尿量维持在1 ml/(kg·h)以上,尿比重目标控制值维持在1.010~1.020 之间。患儿平稳度过休克期。

3.2.3烧伤创面护理及皮肤护理

创面护理贯穿于烧伤护理的全过程,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患儿入院时护士便为家属做手卫生健康宣教,并教会家属进行手卫生的方法及时机,提高家属手卫生的依从性。床旁放置免洗洗手液,患儿家属及医护人员接触患儿前、中、后使用。采用稀释浓度为1%聚维酮碘对创面进行消毒,并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消毒液,然后将外用生长因子、莫匹罗星软膏等均匀涂抹于患儿创面,为患儿创面换药时动作宜轻柔、快速,换药次数1次/d。及时清除创面渗出物,留取渗出物培养标本;及时清理患儿大小便,防止大小便污染烧伤创面;减少外来人员的探视。新生儿皮肤角质层很薄、基底膜发育差,表皮与真皮结合不紧,容易分离,由于这些组织结构特点,新生儿表皮的防护功能差,容易损伤[6]。另一方面,由于烧伤患儿治疗的需要,身上留置各种管道,固定时需要胶布及敷贴固定,易造成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护理时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定时为患儿翻身,防止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更换敷贴及胶布时动作轻柔,必要时使用液体敷料及人工皮或减压贴对皮肤进行保护。新生儿烧伤尤其是大面积烧伤后,机体抵抗力低,脐部更易发生感染,每日用过氧化氢和碘伏对脐带残端及脐轮周围的皮肤进行清洁消毒,并用无菌纱布覆盖脐部,待脐带完全脱落方可停止覆盖,密切观察脐部是否红肿及有无分泌物。本组22例患儿住院期间,创面均未发生感染。1例为脐部深Ⅱ度烧伤,创面烧伤初期有大量淡黄色渗液,每日用聚维酮碘消毒并予以局部涂抹莫匹罗星软膏,同时以额定电压220 V,额定功率250 VA的特定电磁波治疗器(TDP)烤灯持续照射创面,12 d左右脐部创面结痂愈合;8例患儿脐带残端未脱落,13例患儿入院时脐部残端已脱落,均未出现红肿及异常分泌物。

3.2.4疼痛护理

烧伤后往往会导致疼痛的发生,有关研究表明,新生儿作为无交流能力的个体,绝不能否认其存在痛的体验,需要采取适当措施来缓解疼痛的可能性[7]。本研究采用新生儿疼痛评分量表(Neonatal Infant Pain Scale,NIPS)[8]对患儿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1~3分为轻度疼痛,4~5分为中度疼痛,6~7分为重度疼痛,根据评估的分值对患儿采取必要的疼痛干预。轻度疼痛时主要采用非药物性干预,干预措施包括口服少量蔗糖溶液、采取鸟巢式的体位、听轻音乐及给予非营养性吸吮奶嘴安抚等。若患儿疼痛评估分值≥4分,为中度或重度疼痛,采用镇静镇痛药及非药物性干预相结合的方法。本组22例患儿疼痛评估范围均为1~3分,为轻度疼痛,通过非药物性干预减轻疼痛,均安静休息,未使用镇痛药物。

3.2.5加强营养支持

烧伤后的患儿机体消耗大,再加上生长发育的需要,须及时补足高蛋白质、高热量食物,增强机体抵抗力,加速创面的修复。22例患儿入院时均通过儿科评估营养不良筛选工具(STAMP)[9]对其营养风险进行筛查,以便进一步制定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案。对于小面积烧伤可自行进食的患儿,鼓励行母乳喂养或配方奶粉定时喂养,大面积烧伤或不能经口喂养者,请营养科会诊对患儿进行营养干预,通过胃管注入营养液,初始奶量约50 ml/次,1次/3 h,根据胎龄、体质量,喂养耐受性等差异逐步增加奶量并适当增减喂养时间。通过监测患儿体质量增长来判断其营养情况。22例患儿住院期间体质量均在正常范围内合理增长,平均增长270 g,其中4例住院时间>14 d的患儿出院时体质量比入院时平均增长约1 500 g;8例轻度烧伤患儿出现了生理性体质量下降,出院时体质量维持在出生时水平。

4 小结

对新生儿烧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是减少和避免新生儿烧伤的关键。发生烧伤后有效调节病房的环境、合理的补液、精细化的皮肤创面护理、积极营养支持是促进患儿创口愈合的重要环节。

猜你喜欢
脐部补液创面
早期液体复苏不同补液速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理念在新生儿脐带护理中的应用及对脐带脱落的影响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透明质酸基纳米纤维促进创面愈合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如何用好口服补液盐
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脐部皮肤感染的预防作用
穿露脐装注意事项
雏鸡质量检查及孵化程序调整(1)
孩子高热易脱水,备点口服补液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