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妍,刘芳霞
(1.北京联合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101;2.无锡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基础部,江苏 无锡 214028)
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集结全省人民的共同智慧,在光明日报发表《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一文,“红船精神”被首次提出。文中指出“开天辟地、敢为人新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也是‘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1],并强调“我们要在新的实践中继承和弘扬红船精神”[1]。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瞻仰南湖红船,并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强调“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因其文化属性,本身就承担着兴文化的重要责任;其特有的文化功能,又具有兴文化的重要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经迈入新时代。面对这一新形势和新任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创新路径和方法,做好“红船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工作,实现振兴文化的重要任务,更好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因伟大革命的实践而孕育的“红船精神”,又反过来推动了我国革命事业的发展,激励和感召我党带领人民成功完成了近代中国历史的两个重大任务。作为一种难得的精神资源,其所包含的巨大价值不言而喻。如今,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又赋予了党和人民新的重任——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新的形势、新的任务,需要培育新的人才,需要用精神聚人心、汇力量,共筑中国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着人才培养的根本问题,必须紧跟时代,兴文化,聚力量,育新人。“红船精神”因其自身特性而具有穿越时空的恒久生命力,把它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既能开辟传承和弘扬这一精神的新渠道,又能利用其所蕴含的巨大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完成育新人的重要任务。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活动,具有浓厚的文化属性,拥有独特的文化功能,是传承和弘扬“红船精神”的良好渠道。首先,其文化选择功能可以保证“红船精神”不被遗忘。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对同一时期产生的各种文化会有所选择,“往往选择具有先进性、代表社会发展前进方向、体现统治阶级核心价值观的文化精神作为其传承的对象。”[2]而“红船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党的革命精神的历史源头,在建党伟业中产生并推动了党的伟业的开创,是一种先进的革命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内容选择依据是完全符合的。同时,相对党的其他革命精神而言,“红船精神”提出较晚,公众知晓较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有这样的文化自觉,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主动承担并做好“红船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工作,扩大它的影响力,让它的巨大价值在新时代伟大征程中继续发挥作用。其次,其文化传承功能可以保证“红船精神”永不褪色。“红船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我们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教育则是传承的最好手段,而以精神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其中最直接的手段。它不仅能延续社会文化不中断,更重要的是可以使之服务于社会。这一突出的优势可以让人们在新时代复杂多元的文化环境中,透过这一红色精神文化的传承,增强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辨别能力,自觉抵制外来庸俗文化的侵蚀和封建腐朽文化的干扰,这又反过来保证了“红船精神”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不被污染、永不褪色。最后,其文化创新功能可以保证“红船精神”永葆生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文化创造过程,其通过创新思维的培育来促进文化创新,本身就是文化创新的过程,其通过人才创新思维的培育来促进文化的创新,两者相辅相成。通过这一教育过程创新“红船精神”在新时代的内容,又会反过来成为培育创新型人才的精神养料,如此良性循环,能让这一先进的主流文化拥有持久的生命力。
新时代需要解决新矛盾,需要培育新人才,需要承担新使命。针对这一新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紧跟时代,因势而变,这样才能在新时代的浪潮中走在前列,继续为党和国家的建设事业发挥作用。“红船精神”的融入,则为其在新时代下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价值导向、强大动力和具体途径。“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3]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则是保证高校正确政治方向的舵手,承担着首要职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外来文化向国内侵蚀和渗透,多元文化不断冲击单一的主流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动摇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主体地位。作为我党建党精神集中体现的“红船精神”,蕴含着厚重的红色基因,将其作为重要内容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更能保证其正确的价值导向,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高校的指导地位,在复杂的大环境中保证其正确的政治方向。与此同时,又可以通过思政教育活动的中介作用,将“红船精神”这一抽象的外在精神内化为师生的主体观念和意识,再经过实践活动的过程外化为现实的强大动力,这样既能引发教师的问题意识,创新教育方法,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俱进;又能诱发学生的实践兴趣,使他们在实践行动中强化主体意识。此外,“红船精神”的丰富内容,又可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更新和丰富。内容的及时更新是增加思想政治教育趣味性和吸引力的最直接手段,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重要方式。它所含有的首创精神又可以激励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者突破陈旧观念的束缚,敢为人先,结合时代需要开创新思路、运用新方法,不断探索新出路。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4]因此,培育一批具有愿担大任的责任意识、勇担大任的奋斗品质、敢当大任的坚定信仰、能担大任的过硬本领的新人才,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红船精神”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当下涵养青年一代相应精神品质的最可贵、最有效的素材和资源。其中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可以有效激发广大青年大学生的创新热情,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新时代要想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和国家富强的伟大目标,就必须抓好青年人才创新能力的培育。以青年人才为依托,增强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创造活力,才能铸就新时代的伟大事业。其中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可以有效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引领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内化于心,自觉投身于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实践当中。通过强化这种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做好奉献精神教育,坚守初心,才能在复杂的大环境中不迷失方向,培养为人民服务、为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新时代合格人才。其中所蕴含的我党坚定理想、顽强拼搏的精神,可以培养当代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补好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之“钙”,使他们在精神上“健壮”起来,这样才能抵得住外界“糖衣炮弹”的侵蚀与攻击,担起新时代青年应有的责任和使命。同时,这一精神的引入,可以让当下大学生更好领悟革命先烈们为民族和国家不畏艰难险阻、不懈奋斗向前的奋斗精神。通过这种教育的生动展示和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能让当代大学生真正懂得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顽强奋斗的意义所在,从而赋予这种实干精神新的时代意义,使青年学生承担起在建设伟大事业当中的伟大责任。
“红船精神”的持久生命力和强大精神驱动力在历史的实践中曾发挥了巨大作用。新时代继续传承和弘扬好“红船精神”,将其作为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要,也是其自身发展的客观需求。然而,面对当前复杂的形势,在将“红船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其必然面临来自内部和外部的重重挑战。只有明确这些问题所在,才能更好地借助时代的东风,使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发挥更好作用。
新时代的新环境和新形势,既为“红船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但也给融入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多元性娱乐文化的冲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我国日益靠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有能力为人类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承担起一个大国应有的责任和担当。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风险和挑战,这其中最主要的挑战就是外来文化的入侵。高校是产生新事物、新思想最活跃的地方,大学生也是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最快的群体。这些入侵的外来文化在高校学生身上的影响最为明显,当前高校中“洋节盛行”现象便是其中一种重要体现。一些外来文化在潜移默化中降低了青年学生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感,使他们逐渐偏离正确的价值取向,其严重影响主流红色文化在高校的传播,动摇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第二,市场经济的趋利本性日益淡化人们的无私奉献精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行成功推动了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但长期置身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市场经济的趋利本性形成的一些思维习惯如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等也被带入教育领域。比如,家长以薪资高低作为孩子有无出息、教育效果好坏的主要评判标准,企业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而忽视其人文素质,部分教师的趋利行为如贪污受贿给学生造成坏的引导,等等。从家庭、学校到社会,整个大环境为学生利己主义的抬头提供了土壤。第三,安逸性的生活环境逐渐削弱青年学生艰苦奋斗的意志。当前高校的学生主体为90后和逐渐步入高校的00后,他们都是在改革开放的红利下成长起来的一代。社会整体经济的发展和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给他们这一代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支持,但物质上的相对富裕和生活上的过度娇宠容易使他们形成一种安逸舒适的状态,造成他们在主观上不愿意奋斗的慵懒、在客观上没必要奋斗的错觉,削弱其艰苦奋斗的意志,这也是“艰苦奋斗无用论”言论经常出现的原因所在。
时代在发展,外部环境的变化不可逆转、难以控制。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则从内部给“红船精神”的融入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其主要表现如下:首先,教育主体的自觉意识不强影响融入进度。文化复兴虽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时代趋势,但眼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自觉意识即主体性自觉意识和文化传承自觉意识却没有相应增强。高校教师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力量,主导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整个过程,是这一教育活动的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选择什么样的内容、运用什么样的方式完全由教师把握和选择。教育主体能否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相应的文化传承自觉,直接影响着这一融入活动的成效。因此,自觉意识的缺乏将不可避免阻碍这一精神的融入进度。其次,教育客体的认知兴趣缺乏影响融入深度。教育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程度影响教育活动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主体所传授的内容是否能引起学生客体的兴趣、激发他们积极性主动参与其中,是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红船精神”作为一种主旋律文化,虽然具有重要的价值,但在多元文化的大环境下它的单一性和这种价值作用的潜隐性,削弱了其本身的吸引力,致使教育客体对其认知兴趣下降,影响其内化效果,降低其融入深度。最后,教育渠道的局限单一性限制融入广度。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渠道相对青年学生的需求而言,还是比较单一的。从场所上来看,课堂教学是其最主要的渠道。眼下,不少高校忽视或者没有充分利用好学生课外生活的广大教育空间。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却不是唯一的渠道,说到底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种实践活动,然而当前大多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缺少甚至没有。这大大限制了“红船精神”融入的广度,既不利于其传播和弘扬,也影响了其价值的有效发挥。
面对新时代的这些新情况,将“红船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在路径的选择上要有针对性,才能不枉功夫、事半功倍,实现预期效果。首先,应抓好灌输硬手段,将其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在理论学习中领会“红船精神”;其次,应利用文化育人软方式,将其融入校园文化,实现课堂显性教育与文化隐性教育的统一,使学生在文化的熏陶中感悟“红船精神”;再次,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拓展教育新渠道,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新方式,将其渗透到学生的网络生活当中;最后,注重实践养成,将其融入学生的课外实践,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物质满足的基础上追求精神提升”[5],于实践强化中培育和增强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
社会主义意识灌输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理论之一。列宁曾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6]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之下,灌输法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最为直接、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广泛传播和接受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无论任何时候,“灌输”教育都不能放松或者放弃。要根据时代需要,创新灌输的方式和方法,继续发挥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关键作用。首先,丰富课本内容,将其融入教材,让学生知道“是什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针对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经教育者选择设计后有目的、有计划地传导给教育对象的带有价值引导性的思想政治信息。”[7]根据这一内容选择的依据,“红船精神”是与之完全契合的。它是在建党伟业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凝结着我党为民谋利的初心,彰显着我党复兴民族的使命,引领我党一直走在时代前列,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先进性。而这一精神所蕴含的丰富内容更是当下教育时代新人所必需的精神养料。其次,培育教师自觉意识,使其进入课堂,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激发教师的主体性自觉意识,积极发挥其主体作用;加强和完善高校教师的再教育培训工作,使其不断更新和丰富知识储备,提升文化自觉;引导高校教师主动做好自我教育、强化内功。通过再教育的培训和自我教育的修炼,能够提升教师的自觉意识和文化素养。一个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教师,他能够在课堂教学中自觉将文化的内容融入课堂,用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利用文化的熏陶感染达到自己的教学目的,于无形中引导学生关注文化,提升其对文化学习的兴趣,并主动去传承和弘扬先进文化。最后,以学生为本,走进学生心中,使他们对“红船精神”产生真正的认同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高校思政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虽是其中的施教主体,却也只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外因,学生接受多少、内化效果如何,终究是由内因决定的。所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体能动性,是促进其吸收教师所传授内容并内化于心、增强其教育效果的有力措施。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与时俱进地改善“灌输”方式,“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的统一”[8],使灌输的内容更贴近生活,消除“距离感”。同时,要使灌输的形式更具互动性,提升平等感;使灌输的方式更具多样化,增加包容性。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9]校园文化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文化载体,能够有效实现课堂之上的显性教育和课堂之下的隐性教育的统一。文化自身特有的强大渗透力,可以产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在不知不觉中熏陶和感染学生。与此同时,文化具有广阔的覆盖面,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到每一个人。利用好校园文化载体,可以有效扩大融入广度,增强融入深度。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将“红船精神”融入其中,首先要做好基础作用的物质文化建设工作。物质文化作为高校“硬件”文化,也是展现高校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其作为一种物化的精神,更是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建设好物质文化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紧扣新时代主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魂;要立足高校自身特色,深入挖掘潜在的物质文化资源,主动创新,做到“人无我有”;要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博采众长,做到“人有我新”。其次,要积极完善保障作用的制度文化建设。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校园制度文化,能够充分激发和调动广大师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证教学工作和其他工作顺利开展,满足高校师生对美好校园生活的需要。建设良好的校园制度文化,要做到原则性与人文性相结合,保证制度的刚性和灵活性相统一;要做到管理性与服务性相结合,以优质服务手段实现有效管理之目的;要做到约束性和自律性相结合,让师生“把外在的制度形态转化为自觉行为准则,并且成为一种行为习惯而自发执行与维护”[10]。最后,要注重核心作用的精神文化建设。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精神文化决定着高校其他两个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是其灵魂所在。它作为高校一种无形的资产,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广大师生的精神面貌、价值信念和信仰追求,使他们不知不觉中养成与之相适应的精神品格和文化意识,并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力量,这样,反过来又可以推动高校的创新和发展。搞好精神文化建设,要做好主流价值的宣传和培育,保证红色底蕴,在复杂的大环境中凸显和增强其精神的引领力、凝聚力;要集合广大师生智慧,积极创造、凝练和彰显大学精神,与时俱进,发挥大学精神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兴起,衍生出网络新型载体。新时代新媒体的不断涌现、新技术的不断进步,使网络新型载体的传播优势更加明显。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载体,不论是传播的广度,还是传播的速度,甚至传播的效果,网络载体都更具优越性。它在空间上的便捷性、时间上的即时性、形式上的互动性,极大地增加了它的吸引力,使之深受学生的喜爱。同时,伴随着高校网络的全覆盖和微媒体的日渐涌现,网络已深入当前学生的日常生活,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因此,做好新时代“红船精神”的融入工作,就必须紧跟时代潮流,运用好网络新载体。新时代微媒体的独特优势在于其内容传播上的独特选择,其主要表现为:内容的生活化,即以生活化的语言呈现生活中的小事件,贴近生活,更具亲和力;形式的精简化,即内容的宣传上以简短、精辟的小篇幅为主,与当下碎片化的阅读时间相适应;方式的动态化,即由传统的静态文字传播转向图、文、声、视频并茂的动态传播,增添传播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将“红船精神”移植到高校网络平台,要创新好其内容表现形式,以适应网络媒体传播的内容特点,达到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不论是运用网络新载体,还是创新内容以适应网络传播要求,都必须要有一批能够熟练掌握新媒体新技术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因此,要积极抓好网络新人才的培育工作,为运用好网络载体、做好网上宣传工作提供人才保障。高校既要抓好既有主体队伍的新媒体新技术知识的培训和教育工作,也要抓好既有网络技术人才的培训和教育工作。高校既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才,是高校开展这一工作的骨干队伍。对于他们,高校应该积极开展相关的培训活动,做好新媒体新技术知识的再教育工作。而对于高校的专业网络技术人才,在全方位育人的大环境下,也承担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责任。针对这些技术人才,要做好他们作为一个思政工作者的基本素养的培训工作。在培训中,使他们“找准定位、发挥优势、提升素养,自觉运用网络传播规律,担当起网络舆论‘把关人’的新角色”[11]。让他们一方面在网络平台积极传播主流红色文化内容,另一方面能够做好网络平台的监督工作,营造高校清朗的网络空间。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对正确思想观念的输入,让教育者产生思想上的认同,并最终外化于行,付诸实践。因此,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实践性,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小课堂同社会的大课堂结合起来,积极将“红船精神”融入高校学生社会生活实践,在实践中强化这一精神的养成。首先要积极做好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将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为学生创造性能力培育和发挥提供实践机会。鼓励青年学生成立学术团体,发挥群体效应,融合各方优势,激发创新思维;举办种类丰富的创新竞赛活动,在实践锻炼中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校企联合,做好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和更多实践机会,以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的良好格局。其次注重勤俭节约实践教育活动的开展。利用学生社团的优势,定期组织相应的社团活动;努力创造校内勤工俭学的平台,有条件的要鼓励学生到校外参加实习锻炼,培育大学生勤俭奋斗的良好品质。校内校外双管齐下,有组织地开展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能拓宽大学生实践的渠道,更重要的是经过这样的实践,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校园“象牙塔”与实际社会的不同,在向社会人过渡的时候有个心理预期,促进大学生反思自我、认知自我,使其通过自我教育,达到提升自我的良好效果,并真正将艰苦奋斗作为一种内在的精神追求,实现知行一致。最后要抓好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工作,促进青年学生养成乐于奉献的高尚品质。开展好志愿服务活动,施教者要发挥好自身的表率作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积极践行自己提倡的道德标准,用自己的模范举止去感染和带动受教育者,让学生愿意参入其中;要在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和丰富性上下功夫,增加活动的吸引力,让学生乐意投入其中。高校在组织做好志愿服务实践活动的工作时,也要做好志愿服务实践活动的评估工作,警惕形式主义。不仅要保证活动开展的“量”,更要保证活动结果的“质”,让学生切实能够从实践教育中有所收获,养成乐于奉献的高尚道德品质,在走出学校时,甘愿服务祖国、服务人民,为党和国家事业奉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