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 慧,郝红武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出了许多既能承担学校体育教学又能从事社会体育指导的复合型人才。但随着我国经济、科技和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当前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更加趋于专业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探索新的适合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尤为迫切。
OBE,于1981年由Spade等人提出后,作为一种新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很快引起了人们的关注。OBE教育理念认为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目标应该是学生通过教育过程后所取得的学习成果(Learning outcomes)[1]。从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和就业现状来看,应该是既能够胜任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也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及其管理工作的综合性体育人才[2]。因此,将OBE教育理念引入到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可为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改革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喻坚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下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新探》一文中指出:以“运动技术技能”为取向的体育教师专业性定位,难以完成“立德树人”的任务。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与基础体育教育的“隔离”,导致体育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错位”;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对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忽视,制约了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等问题。[3]
王峰、刘君玲在《供给侧改革理论对湖南省地方性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一文中指出:供给侧改革理论为地方性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的依据。高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供给方,只要转变思路,制度创新,就能开辟人才供给的空间,为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开拓新的局面。[4]
焦广发等学者结合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和CDIO教育理念,分析了体育院校应用型人才本科教育的内涵、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CDIO教育理念在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具体应用,并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评价三个方面,提出了体育专业教学改革的建议。[5]
可见,对于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教育理念的研究,一直备受专家、学者的关注。OBE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在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改革过程中,将会产生重要的指导作用。
OBE是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的简称(亦称能力导向教育、目标导向教育或需求导向教育)。OBE教育理念与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共通之处是:OBE教育理念所强调的:(1)我们想让学生取得的学习成果是什么?(2)为什么要让学生取得这样的学习成果?(3)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取得这些学习成果?(4)如何知道学生已经取得了这些学习成果?[6]这4个问题同样也是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所关注的问题。而OBE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在提出之后,很快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在高等工程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巨大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为其他学科的应用奠定了基础。现将OBE教育理念引入到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也是具有一定可行性的。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把解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着力点,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丰富课程、创新教法、强化师资、推进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这反映出国家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视。
传统的体育教育专业是以学科为导向的。它遵循专业设置按学科划分的原则,教学模式倾向于解决确定的、线性的、静止封闭问题的科学模式。知识结构强调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教学设计更加注重学科的需求。虽然有其优点,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专业的需求。[7]例如: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是由公共课、专业课和实践课三部分组成,其中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体育概论、篮球、足球、排球、网球、田径等。这些核心课程主要体现在学科的基础课程中。这固然强调了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然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体育教育专业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
而OBE教育理念下的体育教育专业是以目标为导向的。目标导向下的体育教育专业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遵循反向设计原则。其“反向”是相对于传统体育教育专业的“正向”而言。反向设计是从需求(包括内部需求和外部需求)开始,由需求来决定培养目标,再由培养目标决定毕业要求,继而由毕业要求决定课程体系。而传统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遵循正向设计原则。它从需求开始,由需求决定培养目标,依据培养目标制定课程体系,由课程体系决定毕业要求。这时的需求一般只能满足内部需求,而不一定能满足外部需求,因为它是教育的结果而不是教育的目标。所以,传统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对国家、社会和学校等外部需求只能“适应”,而很难做到“满足”。而OBE教育理念下的体育教育专业,遵循反向设计、正向实施,这时“需求”既是起点又是终点,最大程度上保障了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结果的一致性。
传统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内容是由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制定出来的,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老师经常会感觉到在一定的教学时间里无法完成相应的教学内容,从而影响整体教学进度。而最初的教学进度是以大部分学生预期完成教学计划的假设为前提来制定的。例如:在跳高技术动作的教学过程中,老师教给学生的是背越式跳高,由弧线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四个动作组成。学生在学习的开始会有不少人因为怕碰杆、怕摔的恐惧心理,不敢去尝试,甚至有部分学生还会产生抵触心理。由于每个学生对跳高技术动作的学习情况不同,所以导致学生之间的学习进度会产生差异,而老师的教学进度是根据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这样就容易忽视少数学生的实际情况,造成部分学生最终达不到教学要求,更没有将学习成果内化到心灵深处。
而OBE的教学理念将教学课程聚焦于教学成果,而不是规定的教学进度。OBE教学理念强调从学习的一开始就让学生明白学习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和学习能力进行学习,并在阶段性测试中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最终使所有的学生均能掌握动作技术,获得学习成果,达到教学要求,并通过内化转变为能力。
传统体育教育专业强调的是孤立教学。孤立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与老师之间都是独立开展教学工作,完成教学任务。每门课程的代课老师,虽然都注重学生技术动作的学习和掌握,但是也都忽视了课程之间技术与技术的联系,很少顾及不同课程教学之间的协同效应。例如:乒乓球和网球,它们都属于小球,同属于隔网对抗性项目。它们既有自己独特的运动风格,又在技术、场地、器材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在击球技术动作中,都是左脚前右脚后,通过脚蹬地发力,力量由身体传递给胳膊,身体重心都是由身体的左侧移到右侧。而在教学过程中,乒乓球和网球的教学是割裂开来的。代课教师只负责本门课程内部技术动作的教学,从不关注课程与课程之间技术动作的共通之处,但实际上,若能兼顾,对一门技术动作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去掌握另一门技术动作。
而OBE教育理念强调的则是协同教学。这两门课中,协同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与老师之间的教学是互相合作的、在共同沟通交流的基础上开展教学工作,完成教学任务。它要求每一位参与体育教学的老师,都能够与其他老师进行长期沟通、互相合作、共同设计和实施课程教学计划及评价体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达到顶峰成果。
早在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就指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8]这之后,虽然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模式有一定改观,但多数情况下大部分教师仍习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传统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强调教师主宰。教师主宰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支配学生进行学习注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对于每门课程内容教什么、怎么教都由教师说了算,学生只是被动地进行学习。调查显示:[9]91.1%的教师认为“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形式需要改进”;88.9%和65.6%的教师分别选择“统一化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模式急需改革”“教师教学方法手段需要更新”。
而OBE教育理念强调教师指导。教师指导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体育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过程中,都紧紧围绕学生来进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起示范、辅助和指导的作用,以协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帮助学生完成教学目标,获得教学成果。
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和运动技术的过程中,不免会产生竞争比赛,形成竞争学习。若教师是以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进行评分,势必将学生的学习结果划分为三六九等。这样更容易将运动技能优与运动技能差的学生之间的关系置于一种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在这种环境中,两者之间特别不容易形成一种和谐互助的学习氛围,而是相互排斥。例如:在排球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传垫球技术,老师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生对排球技术的掌握,提高传垫球技术水平,进而提高学生整体成绩,比传统式教学方法在提高传垫成绩方面效果显著。[10]
而OBE教育理念强调学生合作学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随机分成不同的小组,组与组之间进行比赛。也就是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为了使小组能够获得更好的成绩,小组之间的成员进行合作,互相之间各取所长,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技术动作,使自己的技术水平达到更高层次,通过组内合作,使技术能力优者变得更强,使技术能力差者也得到提升。
传统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毕业证书获得是依据学生在学校规定的年限内,按照培养方案的规定,修满应修学分,完成必修与选修环节,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德、智、体达到毕业要求,准予毕业,由学校发给毕业证书。而在毕业证书的获得过程中,并没有提到对学生专业技术、综合能力的要求,也没有涉及对于运动技能的学习。学生要达到怎样的水平,获得怎样的裁判资格等等,也未与国家、社会和学校等用人单位的需求进行紧密有效的结合。导致部分学生在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只注重学分的获得,不注重能力的提升和继续学习。
而OBE教学理念对于学生毕业证书的获得是依据学生的学习成果。在学习成果的评定过程中,学生本人必须清楚地展示自己已经达到的绩效指标,即运动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将学习成果的评定标准与毕业证书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获得毕业证书的实际能力与毕业要求相一致,而非只是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业的一种证明。例如: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除了要求学生掌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科研的基本能力外,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批判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同时,在专业上对学生要求更高,要求专项技能达到二级运动员等级标准或二级运动员水平。在培养过程中努力使学生真正具备“体育人”的精神。[11]
传统体育教育专业对于学生成绩的评价采用的是比较性评价。比较性评价是指老师通过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及考试中的表现,将学生与学生进行对比,对学生做出评定的过程。教师对于学生成绩的评定采用的是百分制,即:理论考试+体能测试+平时成绩+技术成绩。将这四项成绩按一定的百分比进行划分,将各项的得分按照评分比例进行折算,然后相加累积求和,就是学生最终的学习成绩。例如:在篮球考试评定中,理论成绩占10%,体能测试占20%,平时成绩占15%(出勤占10%,学习态度占5%),技术考试占55%。在这些指标中,真正能反映出学生篮球技术水平学习成果指标的是技术考试。老师对于学生运动技能、技巧的评价采用的是百分制与等级制相结合的方法。首先,确定四个分数段,即90~100分、75~89分、60~74分、60分以下;其次,根据不同的分数评出四个等级,即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而这样的评价结果未免显得太笼统,因为学生根本不知道自己“优在何处”或“差在何方”,也不知道自己“优中何差”或“差中何优”,所以很难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不利于学生的继续学习。由于其评价体系,评价内容、标准过于单一,无法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最终所达到的学习成果。
而OBE教育理念强调的是达成性评价。达成性评价是指学生完成学习目标,达到毕业要求,老师对学生做出评价的过程。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根据自身的身体素质及学习能力,在老师教学计划的指导下,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因此,老师对学生的考核标准也是学生自己的学习目标,即通过学生与自己的学习目标进行比较来评定,而不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共同的目标。OBE教育理念强调的是学生是否已经达到了自己的学习目标,其评价结果应该用“符合/不符合”“达成/未达成”“通过/未通过”等词语来表示。由于学生都是采用自己的学习目标作为最终考试的参照标准,故评价结果没有可比性,不能用于比较。在整个评价过程中,也会避免一些学生对于某些技术动作学习不成功的表现,影响其对学习成果的评价,因而达成性评价更能体现出学生最终所能达到的最佳效果。
首先,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该与国家、社会、学校需求紧密结合,学校需要权衡学生的毕业实际能力,国家、社会、学校的需求以及学校的自身特色等多种因素,确定人才培养的主要类型,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其次,学校需要与院系领导、各专业代课老师进行交流与沟通,共同完成以下任务。(1)学校需要长期对用人单位进行实地走访,对市场需求进行调查;(2)对毕业生、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对相关教学单位、职能部门、教师进行座谈;(3)对中介机构的就业指导进行有效评估。通过对以上数据的调研,给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拟定提供支持。
最后,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分析,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依据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毕业要求。对于学生的毕业要求不仅体现在学生综合能力的层面,还体现在每一门课程中学生顶峰成果的获得。毕业要求不应局限在让学生掌握运动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意识到体育运动对身体健康的益处,掌握一些科学的健身方法以及预防运动损伤的基本知识。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逐渐养成终身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
3.2.1 通过毕业要求设计课程体系(1)将学生的毕业能力要求进行细分,划分成一个个的点;(2)根据这些点有针对性地确定专业课程体系。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课程设置除了包括理论基础课程、专业运动课程、通识选修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这四个模块以外,还应当增设教师教育课程或综合素质课程体系;(3)对所划分出的课程体系,要在教学计划设计上以列表的形式对毕业要求单独呈现,并进行相关说明,以便师生在教和学的过程中有明确的目标指导。
3.2.2 转变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为启发式教学,由重视知识单向传授向重视师生交流、学生互动转变,从而形成以教师引导学生,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互动的教学模式。首先,老师要强调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起指导、辅助学生学习的作用。其次,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技术创新的兴趣,让学生通过自己对体育运动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更加深刻地理解体育理论知识和运动技术,实现由记忆知识向运用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转变。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老师所教与自己所学,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进行紧密结合,提高自身运动技术水平。
3.2.3 强化教学师资力量(1)聘请一些资深的教授、学者来校讲座,对体育代课教师进行知识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创新水平;(2)教研组要定期组织不同课程的任课教师进行座谈,互相学习。
3.2.4 创新教学方法(1)老师要积极推广启发、讨论、参与等教学方式,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探究性教学法、合作性教学法、自主性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相结合,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经常性与持续性;(2)教师要区别对待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使学生乐于进行体育运动和学习,养成终身体育锻炼和学习的意识;(3)教师要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竞争。
(1)将过程性评价和达成性评价进行有效结合,设计出全过程、多元化的考核环节,将体现学生能力提升的所有教学环节纳入考评体系,进行形式多样的全过程考核,充分发挥各种考核形式的长处。
(2)增加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评价的内容应该包括自己的学习目标、参与体育活动的程度、学习过程中的拼搏精神和创新精神等;方法可采用自我反省、自我评价、自我暗示等;手段包括对学习目标的回顾、考试成绩前后对比、学习过程中行为的反省等。
(3)为体育教学设计提供全方位的质量保障,以保证体育教学、教学评价、毕业要求形成一种动态的可分解、可操作、可控制的循环体系。通过整合学校各类教学资源,协调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构成一个在教学质量上能够实现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改进以及自我发展的有效运行机制。
OBE教育理念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其教育理念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我国有关OBE教育理念在体育中的研究刚刚起步,故对其如何与我国体育教育实践相结合的研究相对较少。笔者通过对OBE教育理念在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基于OBE教育理念对体育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过程、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从成果出发,准确定位目标导向和毕业要求;通过毕业要求,设计课程体系,强化师资力量,转变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学习成果评价,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评价为手段促进学生对运动技能的学习和身体素质的提高,培养国家、社会和学校真正需求的专业实践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