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公正思想的发展启示

2020-01-07 11:13许洋毓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公正共同富裕

许洋毓

(哈尔滨商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8)

邓小平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它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的历史背景下,提出社会主义建设就是要实现现代化,推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对民生进行改善,使得人民能够追求自身的权利和实现人本质的解放。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公正观的视域下,以邓小平理论的经济公正思想为指导和价值牵引,对中国经济公正的目标和实践路径进行了探索和研究,进行社会调剂,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最终实现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可以说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公正思想在当代中国社会的现实显现,具有重大的人本现实意义。

一、对经济公正思想的理论新推动

1.对经济公正观地位的新论断

邓小平作为邓小平理论的主创者,他一直秉承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和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以中国国情为根本,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公正思想为价值指引,探索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因此,邓小平认为,经济公正观为社会经济活动和经济建设提供了价值的指引,是社会主义本质在价值观领域的展现。他还指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在实际经济运行过程中,市场经济体制只是资源配置的方式和经济发展的手段,真正的价值在于公正平等的基础上实现人本质的理解和阐释。就此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公正观视域下,邓小平理论对经济公正观的地位进行了新的论断,指出经济公正观对市场经济建设活动的价值引导,使得经济活动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就有了现实性的价值追求和主体性价值,即人的主体性实现。

邓小平理论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这个内容体现了我国进行经济建设和精神建设,就是为了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而为了这个本质内涵能够顺利实现,邓小平认为需要正确思想的引导。由此可知,没有正确思想观念的指引,就会失去社会主义的方向,就会迷失在历史的迷雾中,导致社会主义建设和革命的本质出现裂痕和偏离。而经济公正观是在总结人类优秀思想,以社会实践和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基础的,也强调生产力的发展,消灭不平等的剥削制度,人们的共同享有社会财富,拥有平等地位。由此看来,经济公正观与社会主义本质内涵具有一致性,都强调社会属性,都认为生产力的解放是实现经济公正的有效途径,公平正义是人的社会化对象活动的前提,只有实现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才能实现人本质的解放,最终达到人的主体性的价值展现。所以,经济公正思想将自身价值内涵放置于社会实践之中,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活动紧密相连,进行理论指导和价值牵引,这不仅使经济公正观与本质形成了一致性,也是体现了对社会主义正确价值和性质。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邓小平理论将社会主义本质与经济公正观的核心价值内核放在同一层次进行衡量,将经济公正观的指导方式作为社会本质要求的集中体现,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体制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到一定社会阶段,一个问题就会自然产生,即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的物质生活好了,思想就会变腐变质,是否我们宁愿贫穷也不能使思想品质变坏?在邓小平看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不意味着思想的变质,两者之间不能划等号。邓小平说:“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2]所以,社会主义不应该让人民贫穷,而是需要通过协调社会生产关系,转变生产方式,调高生产效率和能力,实现人民各种需求的满足,以经济公正观为指导,正当地获取自己的物质利益,追求自己生活的幸福,切不可脱离实际,人为附和思想。可知,人的发展和生存需求的满足,都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公正观的价值指导下,完成生产力的解放,生产方式的转变,优化生产关系,将物质生产方式当作国家运行机制的基础和支柱。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仅有利于物质的满足,还体现在精神上的幸福感,以及文化上的优越感,物质是基础,精神文化是升华。因此,马克思主义经济公正观作为正确的价值导向,对经济活动进行了价值引导,推进了生产方式的进步,这是一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物质体现,而以物质发展为基础,实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幸福感,展现在实践中就是进行了价值牵引,引导人民走向和追求幸福的目标。正是如此,邓小平理论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和发展,是以物质生产方式为基础,在分析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关系中,论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指出了经济公正观的重要地位和起的重要作用,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公正观的丰富和发展。

2.对社会主义经济公正目标的新确定

马克思主义经济公正观在阐述社会物质生活关系和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过程中,提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而经济公正思想作为一种价值评判标准,反映了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对人的经济利益问题的不同立场和不同需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背景下,邓小平理论中的经济公正思想分析了社会整体的价值取向和利益需求,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以人的主体性在市场经济建设中的经济公正价值目标进行了阶段性的划分,确立了阶段性的新目标,即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公正观指导下,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邓小平理论认为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的共同价值诉求和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是人民根本利益的保证和实现。为了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邓小平理论认为应沿着经济公正的方向,提高生产效率,转变生产方式,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带动全社会的共同富裕。而且,邓小平本人指出共同富裕不是搞平均主义,是先富带动后富,最后达到共同富裕。这就要求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中,人的对象化活动得到有效的响应,人的主体性需求得到满足,才能激励其积极劳动,按照国家核心价值方向进行建设和活动。他说:“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我的一贯主张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1]这是将共同富裕升华为人发展和解放的理论价值目标,提高人民群众的国家核心价值意识和道德水平,明确只顾个人不顾他人、只顾个人不顾集体利益,就会使人单向度地发展,社会就会出现利益获得的不公,致使经济发展出现不平衡。因此,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也要带动后富,不可只顾自己而不顾整体。“但是也要看到一种倾向,就是有的人、有的单位只顾多得,不但不照顾左邻右舍,甚至不顾及整个国家的利益和纪律。”[1]如此,国家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实施一定的相应措施,防止造成两极分化。所以,邓小平理论提出发展生产力,坚持按劳分配,创造财富归人民所有,不允许出现两极分化,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公正的应有之义,并且让一部分人先富是为了树立榜样,带动整体社会成员,以达到社会的生活小康和幸福感的产生,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可见,社会主义不是消灭贫富现象,实行平均主义,而是防止两极分化。只要始终坚持生产力解放的价值途径,以人的主体性价值追求为目标,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平与正义,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公正观内涵价值目标的最好展现。

邓小平理论提出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长期实践的过程中,应从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利益出发,发展生产力,缩小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最终将共同富裕确定为在社会主义阶段经济公平应达到的目标,体现了其经济公正的基本立足点是人民的利益和诉求。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公正观的一大创新。实践也证明,这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公正问题的有效思路。

二、邓小平理论对经济公正思想的实践发展

1.推进经济公正强调制度和文化保障

邓小平理论指出社会主义制度是建立在公有制经济基础之上的,是对人民根本利益的体现和保障。强调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及其机制决定了经济公正的基本内容;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体制为人民享有经济利益和拥有平等权利地位提供了政治保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经济公正提供文化支持和道德保障。

在经济制度方面,邓小平始终认为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不可动摇的,是对经济公正基本内容的保障。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体制是对人民物质文化需求的满足,能够引导社会价值目标的迅速体现和实现,最终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层次。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经济体制建设中,明确建立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体制,消除剥削,抑制各种贪婪、腐败和不公正现象,确保经济公正地实现。而且,只有在公有制的经济体制中,才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关系,保障人民的基本需求和经济利益,防止两极化,促进发展生产力,使人民能公正平等地享有社会发展的成果,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在政治制度方面,我国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实行的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体制,代表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我国的政治制度下,人民的经济和政治诉求能够准确和合理地反应出来,并通过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形式得以维护。而且,以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为基础,建立的各项制度将人的基本诉求具体化和现实化,使这些基本需求和利益诉求在实践中得以实现和维护,为社会经济公正地实现提供了依据。同时,在意识形态方面,我国一直坚持意识形态为经济公正提供文化支持和道德保障。在经济建设领域,价值意识会给予人们精神的指引和价值的指导,人们依照这一价值牵引和思想引领进行活动,就能保障活动的目的性和价值性的合理。进而人们就会自觉地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追求社会主流价值的目标,在社会中形成良好的风气,构建新的道德规范和价值体系,促进和约束人本身的发展和行为,避免产生损害社会道德和集体利益的现象,为经济公正文明的建设提供了思想支撑。因此,我们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优先发展物质文明,并以此为基础,紧密地积极地进行精神文明的创造和建设,以为物质建设提供价值指导和理论依据。所以,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中指出:“为国家创造财富多,个人的收入就应该多一些,集体福利就应该搞得好一些。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2]由此可知,精神意识价值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方向和道路,只要我们沿着这条道路走,就能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引导人民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经济公正。

2.推进经济公正实现的途径设想

邓小平理论中经济公正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公正观的实现途径——表现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分析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的主要矛盾,提出了改变所有制结构,以满足社会主义本质的经济公正需求。

社会主义建设中效率和公平一样重要,应该将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促进生产方式的改革和发展,以实现经济公正。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邓小平分析我国社会的发展现状,抓住社会的主要矛盾,提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方式和途径,就是要发展生产力,优化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强调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还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社会主义经济活动原则。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我国优先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效率,强调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兼顾公平,调节好收入分配,激励人们坚持共同富裕的发展方向,缓解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与效率的不和谐关系,合理运用基本价值导向,进行社会经济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最终以实现社会的经济公正。因此,邓小平鼓励一部分人依靠合法经营和诚实劳动先富起来,合理拉开收入差距,激励人们劳动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

实现共同富裕,是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但在实际活动中,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过程中,会造成贫富差距的拉大,滋生一些贪污腐败现象,影响社会的经济公正,动摇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心。因此,我们要采取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调节方式,遏制这些问题的产生。在社会主义实践中,邓小平理论提出首先进行区域之间的互帮互助活动。让那些先发展起来的沿海省份帮助后发展起来的中西部省份。其次,通过先富的示范效应带动后富。如果有一些人通过自己努力过上了幸福的生活,那么这部分人就会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影响他身边的人不断努力,过上富裕的生活,这样一来,如果有很多这样富裕的人带动,全体社会成员就会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社会经济公正就会逐步提升。最后,通过国家的投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特别是帮助困难地区,推动社会经济公正的实现。

结语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再次飞跃。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公正的地位进行了新的论断,指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经济公正的新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在现实中,就要大力发展生产力,进行改革开放。可见,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公正观发展的进程方面,一直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和思想路线,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核心,积极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公正思想在中国的理论发展和实践探索。

猜你喜欢
邓小平理论公正共同富裕
第21章 艰难的抉择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Chapter 21 A dilemma 第21章 艰难的抉择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邓小平的城乡统筹发展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公正俄罗斯党往何处去?
公正俄罗斯党如何准备杜马选举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