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清林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北京 100024)
一个企业的成功离不开一支优秀的团队,而团队最核心的价值就是忠诚。忠诚是每一个员工必须具备的职业精神。何谓忠诚?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忠诚是指人们对国家、民族、事业等尽心尽力的一种行为和情感。忠诚不仅仅是人的外在表现,而且也是内心要求。
一名员工的忠诚度具体表现在:一是否尊重契约,如基本的劳动合同、保密条款、竟业限制等;二是否做好本职工作;三是否具有责任感与担当,维护企业的权益;四是否认同企业的文化;五在遇到危机时是否与企业同舟共济,患难与共。
提升员工的忠诚度,从企业层面而言,需做好以下四点:
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工作氛围,感染员工。
(1)对员工的信任:企业对员工的信任是建立合作的基本条件,也是提高员工对企业忠诚度的基础。
(2)对员工的尊重:尊重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人与人之间如此,与企业之间也同样是这个道理。
(3)对员工的重用:员工在职业生涯中,很希望自己能遇到伯乐,给予自己重任,以实现自身抱负,给企业创造价值。所以企业要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重用人才。让员工有愿景,不但有诗,还要有远方。
(4)给予员工优厚的待遇:建立适合企业的薪酬体系,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给予员工的福利待遇比同行业优厚,随着其技能与职位的提升,薪酬待遇也不断增长,这样可以让员工安心扎根企业,全身心投入做好本职工作。
(5)建立良好的企业信誉:良好的企业信誉对员工的影响相当大,企业讲诚信、正能量的行为,才能感召员工,让员工信赖企业,更好地为企业效劳,也能让员工引以为豪。
(6)对员工的关爱:员工与企业之间,并非赤裸裸的利益关系,“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企业对员工除了在工作上的支持,在生活上也要关心帮助,如孩子就学、父母就医、购房等方面的关爱,更能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温暖,感动员工,使其更依赖企业。
(7)对员工的理解:关爱员工、理解员工,在其遇到困难时,能及时地进行沟通与慰问,并尽可能地帮助解决;在员工犯了错误时,不要一味责怪,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其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帮助员工成长。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温馨,他们才会对企业加倍信任与依赖,把自己当成企业的主人,才能更加忠于企业。
(8)老总的魅力:领导者的职业涵养时刻影响着企业员工。老总不但业务能力要强,更重要的是人品要好,要有人格魅力。有魅力的老总,能够凝聚员工,提高士气,影响全局,给员工树立榜样,使其能够找到职场坐标,有追求、有梦想!
“要想马儿跑,却不给马吃草”,这是管理失败的通病。不同类型的员工,其需求各不相同,因此薪酬设计也要各有侧重。
(1)对普通员工来说,生存需要是第一位,他们对于薪酬待遇的刺激比较敏感,薪酬的改善可以带给他们极大的激励。
(2)对知识型员工来说,尊重、信任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主要的,因此激励手段应由物质刺激转向精神奖励。
(3)核心员工希望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自己的工作得到企业的认可。希望能够得到与其业绩相符的外在薪酬。
(4)高层职业经理人往往将薪酬不是太看重,更看重个人发展的空间以及更大的成就感。
员工的职业生涯中一般可分为 3 个阶段:职业生涯前期、职业生涯中期和职业生涯晚期。
1.3.1 职业生涯前期
新到企业的参加工作的员工,一般流动性比较大,这取决于:一、员工对工作环境是否适应;二、员工对企业文化是否认同;三、企业对员工自身职业生涯的影响。如何让新员工短期内适应环境,认同企业呢?
(1)根据员工特长,匹配合适的岗位;
(2)为员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找到工作目标;
(3)给予一定的工作压力,帮助其一起成长。
1.3.2 职业生涯中期
已经成为企业骨干的员工,他们有抱负也能出成绩,对其应予晋升或者赋予一些重要的岗位,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而对相对消极的部分员工,应分析原因,找到症结,加以引导,帮助他们走出阴影,调整心态,树立信心,回归到团队中。好员工都是带出来的。
1.3.3 职业生涯晚期
员工到了职业生涯晚期,有种失落感,随着工作岗位的调整,心态也随之消极,想到临近退休,脾气变得暴躁与焦虑,经常在工作中表现出倚老卖老、无所谓的态度,所以要合理安排岗位,做好其退休前的思想工作,对其进行有效的心理疏通。这是企业平稳交接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
(1)企业应建立员工退休后的计划与安排,并及时完成退休之际的工作衔接,培养后备人才。
(2)让他们做“传、帮、带”者,做业务顾问,发挥其智慧,并能体现他们自身的价值,让他们感受到企业对他们的关爱。
(3)对企业贡献大的员工,退休在家后仍要组织骨干对其不定期进行走访与慰问,有必要时可邀请其再到企业参与座谈,为企业未来发展献计建言,让他们感受到企业对他们的尊重,同时也为职业生涯中期员工做榜样,这样企业的凝聚力更强。
1.4.1 建议或者提醒比命令更为有效
其实工作中没有人会喜欢周围到处是命令,情感管理主张不要随便对员工发号施令,沟通时应以情感人,再以理服人。
1.4.2 运用有效表达情感的方式
(1)在特殊的、有纪念意义的日子表达感情,例如节日以及员工的生日等。
(2)了解员工实际工作中的困难并加以解决。
(3)关心员工的同时关心员工的家庭和家人。
(4)宽容员工并与他们一起承担责任。
(5)与员工分享自己的成功和喜悦。
(6)听取牢骚和意见后,鼓励提出建议。
(7)注重员工的长期发展,给员工提供培训机会。
许多成功的企业为什么能在众多的企业中脱颖而出?是因为始终有一批一流的员工和企业一起奋斗,在一起打拼中成长,一起把企业从小变大,一起用心血与汗水谱写企业文化,这使员工很有成就感。
企业是一条航行于惊涛骇浪中的“船”,老板是“船长”,员工是“水手”。一旦上了这条“船”,员工的命运就和老板拴在一起。作为老板,面临国家政策压力、市场竞争压力、资金风险压力、员工就业压力、环境保障压力,以及来自其他的内外压力等,如果员工能够与企业患难与共,不计个人得失,做好本职工作,维护企业合法利益,不管哪个行业,总会“守得云开见月明”。反过来,企业做大了,员工自身的职位与收入也会随着企业变大而改变。
忠诚也是神圣的,如果你不打算忠诚于一个企业,就不要随便选择它;你忠诚于一个企业,就不能轻易离开它。通常来说老板不喜欢频繁跳槽的员工,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会认为你缺乏忠诚意识。频繁跳槽不利的方面是:
(1)总是跳槽,很难对所从事的行业有深入的了解。
(2)跳槽也让人对其能力产生怀疑,为什么总是呆不住。
(3)公司对跳槽频繁的人用得多,培训得少。
(4)企业有人事变动,很容易被裁掉。
忠诚员工的优势在于:
(1)有资深老板提携,资历深厚的人带,年轻人会在多方面得到提升。
(2)公司有培训的机会、岗位轮换的锻炼机会,而喜欢跳槽的人不一定能得到这些学习的机会。
“我要干”与“要我干”,员工的心态不同,工作态度上会有很大的差别,结局也不一样。很多员工抱着“遇到难事躲着走,能少干就少干,最好一个星期休息3 天”工作心态。抱着这种心态,做不好工作,也成长不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而已。但是忠诚的员工,身上有一股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热爱自己的工作,无论岗位多么平凡,工作多么普通,都会始终如一坚守自己的岗位,尽职尽责完成自己的工作。他们将所有的经历都当成一种历练;所有的工作,都是为自己。回报与付出成正比。
当我们有了平台,可以学习技能、掌握知识,得到资源,才能提升自身的价值,才能更好地游刃职场。其实,在职场中活干好了,你才有资格说任何话;活干不好,说任何话都是多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