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高校陶艺教学创新思维培养对比研究

2020-01-07 07:32林逸心
陶瓷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陶艺陶瓷课程

林逸心

(长沙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长沙,410000)

0 引言

陶瓷艺术作为一门具有传统性、实验性、创新性、开放性的专业学科,在人才培养上需要学生具有创新性与前沿性,这更需体现在高等教育中。本文通过深度考察几所有代表性的中英高校陶艺专业,英国圣马丁艺术学院陶瓷设计本科专业(Central Saint Martins Ceramic Design)、卡迪夫城市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陶艺本科专业(Cardiff School of Art & Design Ceramics)、四川美术学院工艺美术陶瓷艺术方向本科专业、广州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本科专业、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考察内容包括专业培养理念、培养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教学方式、评估考核几个方面,通过对比研究并结合创新教育理念相关研究,挖掘教学与创新思维之间的联系,为我国陶艺教学提供一定启发性思考。

1 以“创新”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对比(Teaching Philosophy)

1.1 英国“创新”为核心的教学理念

英国对于创新思维培养贯彻在整个教育体系中,主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批判性思考能力等综合素质。注重学生拓展陶瓷语言和运用领域,强调“实验性”思维同时注重学生社会实践的能力。

1.1.1 圣马丁艺术学院

教学理念核心是“敢于思考”,挑战泥土这种兼具功能性、创造性和多样性的材料,鼓励学生运用对泥土上进行多语境、个人化的尝试,拓展陶瓷艺术语言,从手工器具到公共雕塑、表演艺术到装置艺术等。课程紧随行业潮流非常重视跟外界机构合作,鼓励学生与社会建立专业、学术、商业关系。

1.1.2 卡迪夫城市大学

重视学生对于陶瓷这种横跨各文化材料的延展,秉持批判性、独立性、不畏挑战的态度从人类学、社会学、地质学角度进行观念切入,通过学院“全球化工作室”(Global Studio)与本地项目合作(如画廊、市场、收藏机构)。学生在观念性、跨界性和商业性的语境中学习,尝试从实用到抽象、从陈设到装置的不同陶艺,并将形成自己独立的创作项目。

1.2 中国“创新”为核心的教学理念

中国高校尤其是各大美院近年进行陶艺教学改革,在传承传统陶瓷文化基础上,鼓励学生探索陶瓷材料开放性、当代性和实验性的特点,拓展其表现语言。综合性院校陶艺教学相对保守,重视对技法与已有装饰手法的掌握。

1.2.1 广州美术学院

立足于中国传统陶瓷文化,特别是岭南陶瓷文化,强调陶瓷艺术设计教学的当代性、空间性、实验性、复合性,彰显其工艺美术文化的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并充分挖掘陶瓷技术与材料特性,将本专业发展成为立足广东,面向全国陶瓷行业的,集“产”“学”“研”于一体的陶瓷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单位。

1.2.2 四川美术学院

依托西南制陶传统工艺,探索现代工艺美术的开放与实验性;重启材料研究并打破桎梏,进行传统重生和工艺创造性转化。专业形成“材料感知+动手能力+创业联动”的特点,从陶塑、生活陶、环境陶艺三个角度切入,注重跨工艺学科知识面拓宽与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

1.2.3 景德镇陶瓷大学

依托景德镇传统产瓷区特色,通过学习传统陶瓷文化技艺,完整掌握陶艺的制作工艺、技术、技法以及研究、创作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陶艺媒介艺术语言特征介入空间环境的基本规律和方法,把科学和艺术、艺术与市场、技术与美学有机地运用在室内外陶艺设计、生活陶艺创作、陶艺首饰设计及现代陶艺等创作和设计中。

1.3 “创新”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差异性分析

综上可见,两国高校都提出以“创新”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尤其是对于陶瓷材料语言和技艺的创新,都提出将陶瓷介入空间环境。而英国强调学生在跨专业学科、多元知识体系中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素质,这也表现在他们对于校外合作的重视上。国内高校的创新集中体现在对传统传承基础之的陶艺语言、工艺的创新,以及陶瓷作为现代艺术表现形式的拓展。对比可见一个是从思维锻炼和综合素质培养的创新,一个是从学科内容与人才培养模式为主的创新。这体现了两国高校教育价值导向的差异,一个偏向于人才实际创新能力培养,另一个则偏向于对人才思维本体创新性训练培养。

2 课程培养目标对比(Course Aim)

2.1 英国陶艺课程培养目标

以学生为中心,完善学生专业能力同时,重视其综合素质与社会实践能力,强调其综合素质发展。

2.1.1 圣马丁艺术学院

培养具有独立、创造性思维方式的自我学习者。教授学生专业、学术、实践、跨界的技能与知识,让学生具有最前沿的行业敏感度,最后将成为设计师、独立艺术家、雕塑家或环境艺术家,大部分学生都在几种身份之间转换。

2.1.2 卡迪夫城市大学

培养具有陶瓷专业能力并能够在纯艺术与商业语境中进行自由转换的、具有批判性思考能力的艺术家、设计师、手工艺者、博物馆策展人。学生将通过技法学习、团队合作学习、跨领域研究、社会实践、独立项目来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实践。

2.2 中国陶艺课程培养目标

总体来看中国陶瓷专业强调人才培养的专业性,重视学生专业知识技能掌握,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

2.2.1 广州美术学院

培养具有手工技艺的工艺美术设计人才、室内外公共空间艺术创作人才和具有当代艺术思维与观念的实验性陶艺创作人才、具有专业陶瓷知识的陶瓷设计理论的研究型人才。

2.2.2 四川美术学院

培养既有陶艺领域深入研究能力,又可以满足就业创业需要、具有文化自觉意识、主动创新精神、交叉知识结构、实践应用技能、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型、实践型陶瓷专业人才。

2.2.3 景德镇陶瓷大学

培养能从事教学、设计及创作以及独立经营陶艺工作室、陶艺画廊等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具有良好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和艺术市场开放能力以及基本的国际合作交流意识。

2.3 课程培养目标差异性分析

比较可见中国高校的培养目标更强调学生的文化自觉性、技法实践性、创新实验性、就业创业性。而英国高校在陶瓷专业能力基础培养上,重视以人本身的思维、创新能力为主的培养,“独立”、“批判性”、“创造性”这些能力贯彻始终。从职业认知来看我国高等院校陶艺培养目标基本相似,主要为应用技术导向型人才,而英国主要是职业为导向的创新型思维人才培养目标。

3 教学方式(Teaching Methods)

3.1 英国高校教学方式

英国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Studentcentred learning),要求学生自己对学习负责,教师更重视学生在做什么、为什么要做而不是他们的行为表现。主要教学模式为讲课(lecture)、研讨会和个人辅导(seminars and tutorials)、实践教学(practical work)、短期工坊(workshop)、校外项目教学(project-based)。在课堂中以讨论式教学和主题性教学为主。

3.1.1 圣马丁艺术学院

学院要求教师教学方法与模式本身具有创造性,基于工作室以材料为导向进行教学,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热衷于实验新的教学方式,比如哲学教授来陶瓷设计课教学。学习模式包括:应用型技法学习、技法示范、社会实践、项目实践、生产实践、访谈、学术研究等。课程根据陶瓷行业趋势分析与行业合作伙伴展开的学生项目反馈,对市场需求不断调整课程方式和内容。

3.1.2 卡迪夫城市大学

教学线上与线下教学结合,分为教师主导和学生主导两种模式,小型课堂上往往是学生主导,运用私人辅导、问题为导向课堂、研讨会、技法实践、学生小组讨论等方式,教师通过促进讨论让学生独立思考。同时有外来陶艺家或学者进行小规模针对性的研讨会(seminar)。每学年每个学生有14到22小时的一对一私教(tutorial)时间,一般为学院教师和外来的学者作个人导师。

3.2 中国高校教学方式

国内的陶艺教学主要形式为多媒体和课堂示范相结合,根据相对应课程内容开展。

3.2.1 广州美术学院

教学方式以工作室或实验室多媒体讲解和实操课程为主。定期进行讲座和工作坊,邀请国内外一流的陶艺家和产区陶瓷工艺大师以短期、中期、长期的方式加入空间形态基础课程的日常教学工作。师资面貌多元化,有德、韩及中国美院以及本院校学习背景的专业教师.

3.2.2 四川美术学院

在基础理论和实操课教学基础上,对于学生进行针对化个人辅导,并通过课题化教学、 国际工坊学习、以赛带训等形式拓展教学形式,探索“现代师徒制”,设立“特色工作室培养计划”,为偏才奇才提供土壤。

3.2.3 景德镇陶瓷大学教学理论授课和实践指导相结合,多媒体与课堂示范为主。定期有外籍老师进行短期课程。

3.3 教学方式差异性分析

英国陶艺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有混合式、启发式、多元式的特点,适应专业社会发展的潮流,在平等性的师生关系中有助于学生发散性、创新性思维培养。而国内高校主要以教师为中心讲授教学,相对模式化单一化。

4 课程结构对比(Course Structure)

4.1 英国高校课程结构

4.1.1 圣马丁艺术学院

课程有大量行业内考察、会谈、竞赛和项目贯穿课程,从艺术、手工、设计三方面探索,在三年本科学习中,工作室练习将是主要的课程构成部分,辅助学习包括特殊技法、数字媒体、个人专业发展指导。

a)大一:陶艺基础技法、基于实践的创作、个人化陶瓷语言、工作方法。这一阶段以材料和实践为导向,建立与陶艺材料之间关系,加入伦敦陶艺家社群。

b)大二:陶瓷生产流程、材料延展、全局思考、设计语言、设计思维。这一阶段以项目为导向,开展一系列基于工作室的校企合作项目,在个人和团体设计项目中实验。以往合作机构有大英博物馆、玛莎百货、伦敦皇家歌剧院、名古屋等。

c)大三:毕业研究论文、个人项目。学生可以进行社会合作项目或个人创作,一般跟毕业后职业相关,如陶艺家、设计制作师、艺术家或者产品设计师。

4.1.2 卡迪夫城市大学

课程重视陶瓷本身技法与材料的创造性探索,由富有经验的陶艺家团队教授:釉学、拉坯、手工成型、盘泥条、模具、装饰手法、烧窑、电脑技术。课程结构设置是帮助学生为以后进入陶瓷领域做准备,如经营工作室、做设计师、或继续深造。最后以论文或者商业计划书作为结业。

a)大一:学习基础陶艺技法、成型手法、烧成方式。与其他专业、学科学生进行项目合作从而拓展想法、理论、语境,发展学术研究与批判性思考能力。

b)大二:实验不同的陶艺形式寻找个人方向,如日用瓷、雕塑、环境装置等。参与合作项目,扩大个人经验,也可通过游学、创业、就业等方式完成。对文学、期刊和展览进行批判性研讨,扩展创作语境。

c)大三:进行职业规划与毕业计划——独立陶艺家、设计师、教师、博物馆策展人等。完成毕业创作,完成与创作相关的学术论文。

4.2 中国高校课程结构

4.2.1 广州美术学院

专业课程经过学科整合,提出了陶艺与空间、陶艺与手工艺、陶艺与当代艺术的三个特色学科板块。本科教学采取进阶方式,在低年级阶段学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中年级学习设计基础与设计实践;高年级安排本专业的专题深化教学。分为以下三个板块:

a)“以手工艺为载体的陶瓷艺术设计”:艺用人体与形态;泥板、泥条成型;模具工艺;材料与工艺;釉料配置工艺等,专业的理论、技术支撑基础。

b)“以空间为载体的陶瓷公共艺术创作”:陶瓷彩绘;形式语言;陶瓷文化记录与分析;陶瓷空间应用基础等,着重于学生专业设计思维能力训练。

c)以当代艺术为载体的陶瓷艺术实验”:建筑与陶瓷壁画;陶瓷产品;当代艺术语言;当代陶艺风格研究;陶瓷公共艺术设计与实施等,着重学生专业延展性能力培养。

4.2.2 四川美术学院

实行“教学板块模式与工作室制”的理念,在大一通识阶段淡化工艺界限,让学生进行多工艺美术门类学习,并自己为四年本科学习制定课程表。

a)大一:主题为“视觉敏感、审美表达、思维转化”,美术基础课程和多门类工艺学习。

b)大二:上学期主题为“工艺与技法、语言与形态”,学习陶瓷史、陶瓷基础成型、陶瓷绘画、计算机辅助设计、专业写生与考察。下学期“材料感知+动手能力+创业联动”学习材料与方法、设计与思维、陶瓷产品设计、环境陶艺、抽象和具象陶艺创作,并进行专业考察。

c)大三:上学期主题为“材料方法、设计思维”,包括陶瓷产品设计、环境陶艺、生活陶艺、抽象与具象陶艺,同时开设创业实践与市场营销课程。下学期主题为“创作与实验、整合与应用”,开设专题研究课,如创意与文本、材料与造型、空间与展示等。

d)大四:大学四年级为创作与实验、整合与应用(专题研究生活陶艺、当代陶艺创作等),并进行毕业创作。

4.2.3 景德镇陶瓷大学

总体分为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实验性专业课程、实践性课程。

a)大一:基础造型课、装饰雕塑、国画、新彩装饰、青花装饰、艺术概论。

b)大二:专业基础成型课(拉坯、泥条成型、泥板成型、模具制作),粉骨彩装饰、中国陶瓷史、西方现代艺术史、英美文化概论。

c)大三:实验陶艺创作、生活陶艺创作、工艺学、民艺考察研究、工艺材料应用、综合材料构成、窑炉烧成、环境陶艺设计。

d)大四:陶艺首饰设计、实验陶艺创作、毕业考察与创作。

4.3 课程结构差异性对比分析

通过对两国高校陶艺本科课程对比,可以看出两国高校都注重陶瓷基础性技法和创新性技术语言的学习。圣马丁艺术学院更重视学生设计思维、行业意识、社会实践的培养,课程中穿插一系列校外合作项目。卡迪夫城市大学因为是综合性大学的原因,更重视学生跨学科领域去拓展想法进行学术性研究,这无疑增强了他们多维度思考的创新能力。两所英国高校课程都有大量社会实践。而广州美术学院的课程特点是在陶瓷艺术语言上拓展,让其与空间、当代艺术发生关系,四川美术学院更注重陶艺材料语言、设计、形态的实践,培养学生用现代设计理念对待传统的工艺,同时也鼓励学生接触不同的工艺工作室。景德镇陶瓷学院则非常重视传统技艺学习,技法内容在几所高校中最为丰富,尤其是作为产瓷区景德镇特有的装饰手法,但是交叉学科相对少。

5 评估考核(Assessment)

5.1 英国高校评估考核

评估考核文化作为学生个人学习和反思的手段是英国艺术教育的核心,包括自我评估、同学互评和导师评估三方面构成,目的是以公正、诚实和专业的角度去让学生理解自己的位置,这些标准必须跟现实艺术世界的语境标准一致。评估内容不仅体现在专业知识掌握上,更多是学生在课程整个过程中的自主研究能力、实验能力、创造性能力、交流合作能力、跨界探索创新思维能力,

5.1.1 圣马丁艺术学院

每个课程的考核方式与内容会在课程手册详细说明,考核方式通过作品展示、作品集、论文、自我述评、草稿本、研究报告、项目等综合进行,每个课程期中和期末有两次测评。老师会在每次课程期中期末给出学生书面评估反馈。

陶艺本科总体考核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五点:

a)探究(Enquiry),对一系列相关实践、观念和理论的综合分析、评估能力和研究深度,这是学院创造性学习的考察核心。

b)知识(Knowledge),对于技法、观念、实践知识的综合与批判能力。探索不同文化与理念,将作品放在更广的语境中。

c)过程(Process),实验并尝试拓展技法、形式语言。 d)沟通(Communication),能清晰、深度、简练表达自己观念、理论、思想等,并理性评述他人的作品。 e)认知(Realization),对于作品的观念、专业、学术水平有清晰认知。

5.2.2 卡迪夫城市大学

评估考核内容主要分为同等重要的三点。

a)技法(skills),熟练掌握课程技法与创造性技法。 b)研究(context),对于作品主题更广知识体系的了解,如历史、环境、伦理等。

c)想法(ideas),学科内外领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运用新观念与新形式的能力。

5.2 中国高校评估考核

中国高校陶艺课程考核评估以“作品式”角度为主,考察学生理解、审美、表现、创新等能力。一般由平时表现与作品两个方面组成。每个课程教学大纲时也会有相应考核标准。

5.2.1 广州美术学院

评分方法是百分制考勤和学习态度20%+作品80%。考核内容:

a)自学能力,有一定研究性学习能力。

b)掌握陶瓷艺术概念内涵与外延,熟悉中外陶艺风格特征与流程。

c)熟练掌握陶瓷相关技艺。

d)创新与鉴赏能力。

e)掌握陶瓷艺术设计理论研究的基本方法。

5.2.2 四川美术学院

专业课程以考核方式进行,一般组织3-5名专业教师组成考核小组进行集中评分。评分内容为,作品技法、形式、思想、创意、表现。并结合平时课堂出勤、课前准备、课后创作等进行综合考核。

5.2.3 景德镇陶瓷大学

评估方式为平时表现20%+作品80%,内容为技法的吸收掌握、材料表现力挖掘,符合陶瓷在当代美术的独有价值。对于毕业设计的评估主要是学习态度、内涵广度、创新程度,以及现实意义等。

5.3 评估考核差异性对比分析

相较可见英国考核评估重点是学习过程和学生综合素质方式多样,不局限于最终成品,还包括了展示、草稿本、文字、实验品等各种支撑材料,评估内容角度多维度,让学生能够理解自己具体的上升空间。

目前国内的陶艺课程考核评估主要针对作品,考察学生的专业设计和创意能力。其问题是,第一,考核方式片面化,以设计成果为主的考核对人文素养重视不够。第二,考核评价主观化,授课老师是考核评价主体,由于个人喜恶偏好等因素,容易导致考核不全面的情况。第三,考核评价标准单一,对于学习态度不认真但提交作品完好的学生缺少约束力,考核评价的引导性打折扣。

综合可见英国的陶艺课程考核方式与内容更为客观化、全面化、多元化、系统化,弱化了主观意志和标准,值得国内高校陶艺课程参考。

6 中英高校陶艺教学差异性综合对比分析

通过对于中英两国高校陶艺课程对比,发现两国本科陶艺教学基础课程部分设置相似,都融入了创新教育理念,中国高校尤其是美术学院在教学中理论实践结合,注重学生对于陶瓷材料、语言、形式的创新,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审美意识和综合能力。但与英国本科陶艺教学创新思维培养相比尚有较大发展空间,英国陶艺教学对于创新思维培养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相对于国内高校英国更加注重学生个人、批判性思维、跨学科能力和职业性培养,所有的课程安排都根据学生个体的研究方向进行设置,运用研讨会、工坊、合作项目等教学形式在过程中让学生自发主动地发展个人创作,有非常详尽具体的实施方法。国内高校在培养理念和目标上也强调“创新”人才,但是通过实际课程结构评估体系发现,相比英国更多的是对于美学形式、材料形式、工艺形式的创新。

2.在社会实践项目中学习。调研发现英国陶艺专业从大一开始就让学生在课程中逐步参与合作项目,国内很多高校也与企业有合作教学项目,但比较于英国,学生社会项目参与度较少,这种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够的在真实世界的创作中提高创新性的思维。

3.紧随当下艺术潮流。这反映在他们课程内容和评估标准上,紧跟着前沿的陶瓷设计和当代艺术潮流,让学生能够很清晰地知道作为艺术家自己所处位置。

4.“敢于思考”的教学理念。英国主张学生“敢于思考”和批判。这是一种基于“全球化”、“多元化”国际背景的多元主义思维方式,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来看待问题,对现实进行质疑和批判性思考,利用多样性来促进创新。相较于英国师生的平等化关系,国内高校学生与老师建立的更多是权威者和接受者的关系,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研究可见,因为两国国情的差异导致了在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差异性,中国陶瓷有着千年的文化积淀,对于传统技艺的继承和再创新是我国高校教学的基础理念,而英国艺术教育中“批判”是最为重要的核心,教学更像是一种纯粹思辨训练,但对于个性的重视也导致英国学生相对于国内高校学生基础技艺不够全面和扎实,有的作品容易停留在观念和一味“创新”的形式上。两者教学的差异性是西方与中国艺术观念的巨大差异。如何辩证的看待双方特点,根据国情吸收英国陶艺教学中对创新思维培养的经验,是当下艺术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猜你喜欢
陶艺陶瓷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疯狂”的陶艺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陶瓷艺术作品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
陶瓷鉴赏
当代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