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自然之“仁”的理论逻辑及其现实意义*

2020-01-07 07:03
关键词:仁义道家老子

黄 梓 根

(湖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2)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强调从中华民族精神追求和国家战略资源高度对待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文化自信”的提出,让中国学术界尤其是传统文化界的学者为之一振,纷纷投身“文化自信”的学理研究和当代诠释。在坚持文化自信、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实践中,一方面,我们的研究必须肩负起新时代的学术使命,要切实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精深挖掘和科学诠释,揭示好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因子和向上元素,弥合好现实与传统的认知割裂,实现传统文化积极要素与新时代教育、教化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我们要不断提高用传统文化进行教化、转化和创新的学术力和研究力。而这里面最重要的一点是必须基于对传统文化内容解读的准确性和理解诠释的深刻性。只有解读正确了、理解深刻了,才能更好地、正确地讲好“文化自信”这个时代大题目,才能更好地让我们的传统文化服务于现实和未来。人们对老子思想的解读,一直存在诸多误区,譬如,对老子关于“仁”的思想的认识就是一个典型误区。事实上,老子不但重视“仁”的思想、赞同“仁”的主张,而且老子关于“仁”的理论逻辑,对于新时代社会思想建设和公民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本文力图要讲清楚的问题。

一 “以较孔子、老子固见为不仁”为代表的老子反仁观点是一种错误理解

关于老子思想,传统的观点大都认为老子“绝仁弃义”,是强烈反对仁义的。如钱穆就说:“以较孔子,老子固见为不仁。”[1]76他明确指出,老子本来就是反对仁的。这代表了一大批学者对老子思想的看法。然而这些看法,从现在的研究看来,包括结合一些新出土文献的研究看来,都是错误的,就如同钱穆把老子确定在庄子之后一样,都被证明是错误的。老子不但是礼学大师,而且对“仁”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仁”作为老子时代的强音,早在老子之前就出现了。

“仁”这个字最早出现的时间,目前尚无定论。郭沫若曾在20世纪40年代提到:“仁字是春秋时代的新名词,我们在春秋以前的真正古书里面找不出这个字,在金文和甲骨文里也找不出这个字。”[2]87有学者指出甲骨文中已经有了“仁”字,但是这个说法是有争议的。有学者根据罗振玉《殷墟书契前编》2卷19页的第1片卜辞中收录了一个很像“仁”的字,断定甲骨文中已有“仁”字。不过许多古文字专家对此表达疑义,甚至持否定态度。再后来,随着考古的新挖掘,出土器物的金文中出现“仁”字(1)白奚《“仁”字古文考辨》(载《中国哲学史》2000年第3期)称:1974年河北平山县发掘的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群中,M1号墓中出土的“中山王鼎”的铭文里面的“仁”字,是金文中迄今所见唯一的一个“仁”字。。

在老子年代以前成书的传世典籍中,有许多有关“仁”字的记载。例如,《尚书·金滕》有“予仁若考,能多才多艺,能事鬼神”(2)参见《尚书·金滕》,《十三经注疏》上册,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96页。;《诗经·郑风·叔于田》有“洵美且仁”(3)参见《诗经·郑风·叔于田》,方玉润:《诗经原始》上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05页。;《齐风·卢令》有“其人美且仁”(4)参见《诗经·齐风·卢令》,方玉润:《诗经原始》上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36页。。由此可见,约商周时期,“仁”的提法已经很常见了。这说明,“仁”作为一种对美德的描述和向往,并非老子时代才有,早在之前就已经出现并广泛流传了(5)更不能像有些学者说的那样,认为“仁”就是孔子的发明和儒家的专利。。

为什么在老子的时代,“仁”的主张会被特意提倡和强化?老子所处的春秋末年,战乱频发、灾荒连连,周天子失其天下共主的地位,导致天下失道,陪臣执国命,礼乐征伐出自诸侯。在这样一个礼乐崩坏的时代,以“仁”为代表的“上德”已经日趋沦丧了。“仁”作为一种美德,在当时已经很缺乏了。一个时代缺乏什么,人们就一定会呼唤什么。同样,一个时代,人们渴望什么,就说明这个时代缺乏什么。显然,“仁”是老子时代的强音和呼声。老子和其他思想家一样,也毫不例外都是“仁”的追逐者。不管是从传世通行的王弼本《老子》一书,还是从近几十年不断出土的《老子》各版本来分析,“仁”的观念,在老子,或者说在早期道家的思想谱系中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文章后面的两个部分,将更微观地剖析老子关于“仁”的思想。

二 老子之“仁”基于自然和本性,比儒家的感性之“仁”更具超越性

毫无疑问,发诸本性并顺其自然是老子“仁”的特质。相比儒家和孔子的“仁”,老子的“仁”层次更高、标准更高。[3]检阅《老子》全书,我们会发现,老子对“仁”的肯定,首先表现为他对老百姓的仁爱、宽厚与关心。例如,老子认为统治者应该待民以仁。《老子》第七十九章就说:“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古代借贷的契约分左右两部分,但凡贷出去的人,执有契约左边部分,作为拥有债权的凭证;但凡是贷进来的人,执有右边部分的契约,是债务的凭证。贷人者,也就是贷出的人,常常可以拿着契约的左边部分,责令贷于人者偿还债务。老子认为,具有仁德的圣人,虽然执有契约左边部分,但也不去逼迫人家偿还债务,或者本来就没打算要人家还报于他。老子希望统治者也要学习这种圣人的境界,这样才能和怨布德,让老百姓可以“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老子》第八十章)。

再例如,老子当时所处社会的“损不足以奉有余” (《老子》第七十七章)的做法是不公平、不仁爱的。他认为应该学习上天的做法,人道应该学习天道。天道的做法是什么呢?就是“损有余而补不足”(《老子》第七十七章)。这是告诫人们要施仁、行善,应该是让有钱人去帮没钱人,而不是反过来,越是贫穷,受到的掠夺还越多。《老子》不主张占有,而是鼓励尽量多帮助、多给予。他认为,越是尽力去帮助别人,反而会越满足,尽力去给予别人,反而越富裕。《老子》第八十一章提及,“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另外,《老子》第八章还提到“与善仁,言善信”,就非常明确地强调了与人相处要仁爱真诚、讲信用的观点。所有这些,都很好地证明了老子对“仁”的主张。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古今很多学者认为老子反仁呢?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是《老子》中有两个地方出现了“不仁”“绝仁”的字眼。一个是第五章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一个是第十九章的“绝仁弃义,民复孝慈”(6)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一下,本文讲到的《老子》,都是指王弼本《老子》,即今本《老子》,亦指通行本《老子》,有别于帛书本《老子》和郭店简本《老子》。。

其实,我们如果认真剖析这两处文字,就会发现这并不能因此得出老子“反仁”的结论。相反,这两处文字恰恰很好地证明了老子主张顺应自然、合乎天道的“大仁”,是一种超越性的“仁”。

先看“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一处。在这里,老子指出应该用自然的眼光去看待天地。天地自然的一切作为,都只是自然发生的,无所谓仁义和不仁义的。或者说,天地本来没有心,没有主观,是人们给它定义的心。所谓的“为天地立心”(宋儒张横渠语),就是这个做法。这句话并没有包涵老子对“仁”的价值判断。老子提出“天地不仁”,旨在揭示天地行为的自然性、无意识性,而不是在表达对“仁”的反对。苏辙注解《老子》时谈到:“天地无私而听万物之自然,故万物自生自死。死非吾虐之,生非吾仁之也。譬如结刍为狗,设之于祭祀,尽饰以奉之,夫岂爱之?时适然也。既事而弃之,行者践之,夫岂恶之?亦适然也。圣人之于民亦然。特无以害之,则民全其性,死生得丧,吾无与焉。虽未仁之而仁亦大矣。”[4]406苏辙可谓深得《老子》原意:天地以万物为“刍狗”,本无所谓爱或不爱,自然而然罢了。不论是天地,还是人类,如果做到了遵循自然、尊重本然,真正能够让“民全其性”,则“虽未仁之而仁亦大矣”。所以,在老子看来,统治者如果能够做到任百姓之自然,以无为而治之,这种“不仁”,恰恰是大仁。

以此为逻辑,统治者对待百姓,就应该像天地对于万物一样,以万物为刍狗,以百姓为刍狗,而不应该对老百姓强加干涉,要“使民以时”,要“治大国如烹小鲜”,不能够折腾老百姓。这就是圣人之至仁了。

再来看另外一个引发老子“反仁”争议的关键句子。《老子》第十九章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我们认为老子不反对仁,那怎么解释“绝仁弃义”呢?

这主要是因为老子持相对论观点。他认为,所有的事物都是相对应而存在于宇宙间的,而概念的出现,都是因为有一个对立面。所有概念都是相对的。例如,美和丑、善和恶、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下、前和后、阴和阳、白和黑、软和硬等。正如《老子》第二章所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己。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己。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老子》第十八章还提到:“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天道就是大道,是遵循自然之道,而人道应该符合天道,如果大道被废弃,才会人为去强调仁义。人们过分强调仁义,就会有人运用聪明去以仁义为名谋取好处,这种聪明如果出现,就会出现虚伪和利用,即有狡诈的人假借仁义的名义,去做实际上不仁不义的事情。同样,家庭出现了六亲不和的情况,才会去强调孝和慈的问题;国家出现了动荡和骚乱的情况,才会去渴望忠诚于国家的忠臣良将。去掉一个方面的追求,则另外一个对立面也就不存在了,这就是老子相对论的逻辑。

由此可见,《老子》第十九章“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的说法,其逻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揭示相对性,这其实是一种朴素的辩证主义。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老子提倡“绝仁弃义”,为的是消解仁义的对立面:虚仁假义,而不是为了反对仁义。侯外庐看到了这个问题[5]260,并指出老子哲学往往以“无”的范畴消解“有”的范畴(7)侯外庐认为:“老子认为消解了圣智、仁义、法令、捐税等的‘有为’,也就消解了它们的对立物——大伪、奇物、盗贼、民之饥、民之难治等。这种消解,总的说来是提高到哲学理论原则上来考察,即以‘无’的范畴消解‘有’的范畴。”。

三 老子“仁”的逻辑起点是“法自然”,也是道家思想所有主张的逻辑起点和立论基础

任何一门思想,都有它的逻辑起点,找到了其逻辑起点,它的思想理路就变得非常清晰了。我们如果掌握了“自然”二字,道家的思想体系就豁然开朗。老子的“仁”,为什么会出现我们上面所分析的那种自然之仁的超越境界:仁而不自觉,仁而不以为仁。我们认为,这一切基于其“法自然”的逻辑起点。

我们现在一般情况下所理解的“自然”两个字,是一个独立名词,意思是自然界的那个自然,这和古代有了很大的差别。在先秦道家那里,《老子》的“自然”,指的是万事万物本来的样子。自,就是本身;然,就是这样的样子。“自然”就成了一个名词性短语。

老子讲“道法自然”,就是指天地万物的“道”,也就是天地万物的规律,都必须“法自然”,要效法万事万物本来的样子,即要顺应它,要顺势而为,不可逆着来,否则将会发生颠覆性的可怕后果。所以,老子道家学说的所有逻辑起点,就是“法自然”,同“道法自然”的思想一致。老子强调“仁”的自然性,强调尊重事物本来的样子,并以此推论下去。

老子自然之“仁”的逻辑,还体现在他关于“道”和“德”的理论构建中。《老子》第二十五章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老子这里,既然天地万物都要“法自然”,那么“仁”之道,也应该要“法自然”。那么,“仁”只能是出于自然之流露,而不能为了利益带有强迫性,更不能具有虚伪性。道,生养万物而不占有、不居功,不让人感觉到它的恩惠和存在,这其实就成就了一种高境界的大仁、大爱。所以,《老子》第五十一章说:“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这种“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玄德”其实就是老子所追求的“仁”的道德状态。《老子》第三十四章提及“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的境界,就是老子所追求的“仁”的境界。和儒家强调的情感意义的“仁”相比,这种“仁”是自然天成的、发自本性的,因而具有超越性。而且,老子还把这种“仁”推及社会和个人。总而言之,老子心目中的仁者,是不图回报的、不居功自重的——“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第七十七章);是心怀百姓、真诚待人的——“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第四十九章);是不计恩怨,无所偏袒的——“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第四十九章),甚至能做到“报怨以德”(第六十三章)。

四 老子自然之“仁”和道家“法自然”理论逻辑的现代意义

由于老子之“仁”强调自然而然的本然追求,所以老子“仁”的状态看上去很平静、很自然,甚至让你感受不到。恰巧是这一种遵从于事物本然的科学理性精神,反映到社会治理和人际交往上,会带来一种尊重客观、稳定有序的和谐状态,也会带来一种直接、真实、本色的朴实,去除很多虚伪、浮躁和功利思想,对于现代社会的思想建设和公民教育具有很多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是老子自然之“仁”的尊重事物本然“法自然”的思维逻辑,对人类社会改造和生活实践具有方法论意义。“法自然”的理论逻辑,可以作为一种顺应规律的实践方法,能够让我们反思人类生活中的许多主观性错误。人类发展到现在,很多时候为了主观意志的实现,罔顾规律和事实,做过很多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如果我们好好去总结就会发现,人类一直在为这种主观性错误买单,接受过或接受着很多的惩罚。事物的发展是有其各自规律的,也就是道家思想所说的“道”,如果不按规律(“道”)来办事,肯定是办不成功的,不但不能成功,还必将受到自然(“道”)的惩罚。我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对于马克思主义来说,是一座思想宝库,而不是一堵围墙。老子道家“法自然”的思维逻辑和马克思主义强调尊重客观规律,并主张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去改造世界,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是老子自然之“仁”的“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的淡泊境界,有助于现代人们去反思和摒弃工作生活中的“态色”和“淫志”(8)参见黄梓根:《去除大学的“态色”和“淫志”》,刊于2014年10月08日《湖南教育网》“教育锐评头条”:http://news.hnjy.com.cn/jyrp/110931.jhtm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老子思想最具魅力而令人折服的,是那种顺应自然的冷静,是那种大成若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包容,是那种清心寡欲、处变不惊的淡定从容,这都是一个真正强大的仁者的思想境界。老子是孔子的老师,这是历史上的一个事实。孔子被认为是当时最有学问的学者。他去拜访老子请教学问时,被老子批评为有“骄气”“多欲”,老子劝其去“态色”与“淫志”(9)《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载,孔子师事老子,老子送了他一段话作为临别礼物:“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态色,就是自以为是、踌躇得意的样子;淫志,就是指心志放荡,欲望太多。反观我们当下的纷繁社会和百态人生,很多领域同样也有太多的“态色”与“淫志”。以高等教育为例,曾几何时,我们的一些高校,不切实际地盲目扩张贪大求全,乐此不疲追逐排名,学风浮躁骄气蔓延,笔者认为这就是大学的“淫志”。曾几何时,我们的一些大学教师,不敬学术敬权势,各种手段追名逐利,追求学术大跃进,有了点指标性业绩,便自我感觉良好,动辄以大师自居,轻易看不起人家,笔者认为这就是“态色”。不过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尤其是十八大以来,这些情况正逐步好转。当前,我们国家陆续出台一些好政策、好制度,特别是“破五唯”、坚决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等重磅措施的出台,让我们的高等教育正越来越回归立德树人的本位,越来越回归到质量建设的正确轨道上。

三是老子自然之“仁”的“上德不德”“上仁为之而无以为”的价值实践,让现代人越来越追崇低调的高尚和平凡的伟大。许多人喜欢在口头上唱高调,貌似处于道德高位、至仁至义,实则虚伪圆滑、假仁假义。从老子的仁义观来看,真正有仁德的人既不会刻意表现出仁德,也不会想着为什么去施行仁德,而是处处践行“上德不德”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老子》第三十八章)的道德模式。在老子自然之“仁”的价值体系下,品德高尚的人很低调,不以为自己有德,因此是真正的有德。最仁爱的人很平凡和朴实,事实上他已经做到了仁爱,但是他这样做仅仅是出于本性的自然。

古往今来,高喊道德的人往往没有道德,高喊仁义的人往往不讲仁义,而真正仁爱忠义的人是不会把仁义挂在嘴上的。在我们的周围,也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人,他们甜言蜜语、油嘴滑舌,以热情仁爱自居,而这些人实际上往往不忠不厚、不仁不义。对这一点,孔子与老子的认识是极为相似的,孔子也说“巧言令色,鲜矣仁”(10)《论语·学而》,程树德《论语集释》第一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6页。。生活中,小孩子之所以可爱,是因为他们不虚伪,没有沾染后天的狡诈。《老子》一书谈到道德状态时,多次提到婴孩状态,如“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老子》第二十八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老子》第五十五章)等。婴孩最具天然美德,天真自然。但他们自己决不会知道这是一种美德,也不会到处宣扬自己的美德,一切都只是本性的自然流露罢了。在2020年上半年的全国抗击新冠疫情的伟大斗争中,这种低调的高尚和淳朴本真的自然之“仁”,在很多抗疫的“逆行者”身上得到了很好地诠释。很多共产党员主动请缨去一线抗疫,可以说也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本真流露的大仁大爱。他们没有想为什么要这么做,也没有想这样做会有什么样的好处,而就是出于一种道德自觉,出于一种本性流露。正如有网评说:“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裳,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了。”一切都是那么质朴而自然,自然而然,正可谓“虽未仁之而仁亦大矣”。

四是老子自然之“仁”的“治大国如烹小鲜”的不折腾和“以百姓心为心”的人民本位,让社会越来越井然有序,让老百姓越来越幸福。老子的自然之仁,还体现在不折腾老百姓。《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就是这个意思(11)《诗经·桧·匪风》云:“烹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知烹鱼则知治民。”宋徽宗注说:“事大众而数摇之,则少成功;藏大器而数徙之,则多败伤;烹小鲜而数挠之,则溃,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惑。”。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治国理政的时候,还引用过这句话,反映了作为执政党的共产党人对老百姓充满仁爱、爱民忧民的价值追求,也反映了我们党在一切工作中重视社情民情、尊重规律的工作原则。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取得如此令人瞩目的建设成就,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尊重发展规律、尊重建设规律,坚持科学统筹,不固守、不冒进、不折腾。

中国共产党执政之所以能够取得现在的巨大成就,其中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是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利益的政党,除了人民利益,没有其他特殊利益,真正做到了一切以人民为中心。这和《老子》“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第四十九章)同出一辙,而且有所发展和创新。中国共产党的人民立场,既有来自诸如老子“以百姓心为心”的传统渊源,也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是一脉相承的。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其实就一句话:为人类求身心之解放。马克思主义学说,就是关于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毛泽东结合中国文化和中国实践,提出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邓小平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论断,带领中国人民发家致富奔小康。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提出 “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论,带领近九千万共产党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世界人民谋大同。这一切都是“以百姓心为心”在当今中国最好的呈现和转化。

五是老子自然之“仁”的“上善若水”和“贵柔守雌”的软力量挖掘,对探究文化软实力建设意义深远。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璨若星河、百家争鸣,而儒释道三家是典型代表,也是主流中的主流。儒家是刚健的,佛家是虚空的,而道家是柔软的。刚健给人以进取的感觉,虚空给人以放下的感觉,柔软给人以超越的感觉。老子的自然之“仁”,落实到操作层面,就是顺应、顺势而为,要顺应顺势非柔软不可达到目的。从自然之仁,到若水之柔,这是一种以柔致坚的文化力量。如果说“自然”是道家思想的第一逻辑,那么“柔软”,则是道家思想的第一特征。这在《老子》一书中随处可见。老子重柔弱,赞美水德为“上善”,就是因为水之柔软,能顺流而下,能顺势而为,也能谦卑处下。世界上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了,但是水却最能克制刚强,所以老子认为柔的力量是一种真正强大的力量。这也是道家在社会生活中发生作用的方式,即一切都要通过“柔软”的方式去顺势为之。这对我们建构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

一个国家要产生持久的稳固力量,最终靠的是文化,是软的力量。文化的力量能更好地作用于社会和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深入人心,而其深入的方式,必须是舒服且容易接受的。柔软是一种最令人舒服的方式,尤其在喧嚣、嘈杂,甚至残酷的社会生活中。中国古代所有的优秀文化都会给我们以心灵的触动和力量的感觉。但是,最能够让人舒适愉悦而又平静有力的思想,笔者深深以为是道家。道家是一门柔软的心灵哲学,在这种柔软的背后,能够产生最持久而强劲的力量,也是最能够真正解决问题的力量。如老子所言,可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这正是道家驰骋古今、指向未来的思想力量。

总而言之,以儒道思想文化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今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和独特文化资源。特别是道家提出的“顺应自然”“贵柔守雌”“不争处下”等思想精华,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社会中的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渗透到了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可以说,以老子思想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已经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心理结构,甚至人格情操和精神追求了。不管是出于意识自觉,还是日用而不觉,其都已经凝聚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性格和中国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坚持文化自信,重构新时代中国价值体系的理论实践中,中国古代道家思想应该同儒家思想一道,共同纳入我们发掘、研究、传承、转化和创新的工作视野中去。

猜你喜欢
仁义道家老子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三轴搅拌桩在仁义排涝站基础处理中的应用
久假不归
漫画道家思想
仁义不过是“客栈”?
意外
《庄子说》(二十五)
漫画道家思想
智者老子
道家思想に学ぶ現代的ガバナン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