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

2020-01-07 06:14:51邹运
科学技术创新 2020年5期
关键词:机动车道人行道城市道路

邹运

(辽宁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 沈阳110000)

在实际进行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要求设计人员能够融入人性化设计理念,加强城市道路的人性化设计,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进一步缓解交通压力。但是,如何进行有效的道路人性化设计就成为了应该迫切思考的问题。有关设计者应该加强城市道路功能的研究,遵循道路中的人性化设计原则,结合城市道路交通状况进行人性化设计。本文总结了道路交通工程与道路设施的人性化设计要点,通过不断注入人性化设计理念,便于凸显道路设施人性化特征,更好的促进道路交通工程的建设与发展。

1 城市道路的基础功能研究

1.1 交通道路功能

交通道路是城市道路的主要类型之一,主要是指具有交通功能的道路,便于实现交通运输等。一般而言,交通道路路面机动车辆数量较多,而且较为密集,所以道路设计都很宽阔,从而能够让这些车辆方便出行。除了机动车外,交通道路上也会通行自行车,但是自行车的通行数量较少,因此,人行道设计的要求偏低。综上所述,交通道路的功能体现在机动车以及非机动车的运输方面。

1.2 生活道路功能

生活道路指的是以人们生活为主的城市道路,便于满足人们生活出行需求等。结合实际情况而言,生活道路的行人是较多的,尤其在上下班的高峰时间内,道路都很拥挤,人群密集。另外,在生活道路附近都会建有一些超市与休闲会所等,满足人们生活采购以及外出游玩的需求。在人性化道路设计上,这类道路的设计单位会考虑的更为具体,比如会设计专用的公交道路线路、设计较多的人行道,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同时,还能进一步保障人们出行安全。

1.3 商业道路功能

商业道路指的是为商业发展而建立的道路,周边道路附近一定会建有大型的超市以及商业建筑设施等。而且道路两侧的商业区都较为发达,以购物、娱乐、吃喝为主,在道路设计上尤为重视人行道的设计,因为在道路附近的人们很容易选择步行方式,为此,应该提供专用道路,解决人们出行的问题,同时也能尽量避免影响到周边商业街区的发展。所以,城市商业道路的机动车数量会明显较少,降低对商业街区出行人群的影响。

1.4 景观道路功能

景观道路两旁都是景观,这类道路的功能就是为满足人们休闲、观赏、游玩等需求。为适应城市文明建设的要求,道路两旁还会进行绿植施工,而且周边很有可能就是风景绝佳之地,甚至是名胜古迹旅游区等。为此,这类道路对于绿化率的要求较高,基本要大于40%,而且所设道路宽度较宽,便于人们进行周边风景的观赏。通常这类景观都会进行开放式绿地和行人区相结合的布置。同时,这类道路也应设计出自行车的行走区域。

2 城市道路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原则

在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整体协调性原则。城市道路设计一般包括以下两大内容,即城市主干道和居住区道路,在人性化设计时,最好将二者之间的关系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对人行道和车行道路间的比例进行合理搭配,保证他们之间的协调性。(2)以人为本的原则。在进行人性化道路设计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尽可能为人们提供一个宜居、舒适的交通环境,此外还要考虑到残疾人、儿童或者老人等的需求。(3)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城市道路设计时还要满足机动化发展需求,通过科学、灵活、合理的可持续发展来保证城市道路设计的完整性。

3 基于人性化角度的城市道路设计要点

3.1 道路交通工程的人性化设计要点

3.1.1 人行道设计

许多道路设计人员在进行人行道设计的过程中,往往会比较看重其美观性,而实际上行人在过马路时并不会过多关注人行道的观感,而是更加希望人行道具有足够的安全性。所以城市道路设计者要基于人们的此类心理诉求制定人性化设计方案,比如要考虑人行道的行人密集度以及道路平整度等,同时还要尽量在人行道部分做防滑设计,以提高人行道的实用性。部分特殊情况下,为了满足某种道路使用需求,人行道与相邻的车行道之间会存在一定的高度差。此时设计人员便不仅仅要考虑行人的安全问题,还要充分考虑到人行道上其他静态设施设计的合理性,比如电线杆、树木等。在人行道和车行道之间设立挡墙将二者分离开来是一项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法,并且还可以在挡墙的外侧悬挂一些装饰,在美化道路风貌的同时,也能够起到良好的提醒作用。

3.1.2 非机动车道设计

我国对于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的设计分别有着明确的规定标准,所谓非机动车,就是以人力或蓄力所驱动的交通工具,比如自行车、电动车、轮椅等,都属于非机动车辆的范畴。因为该类交通工具体积都比较小,结构比较简单,使用起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所以经常会出现在城市各类交通道路上,如果不加管理,会给城市交通安全造成较大的隐患。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非机动车道的设计宽度应当按照当前道路车道数的倍数进行计算,并且为了体现人性化设计特征,还应将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进行有效区分,比如铺设不同色彩的砖块等。与此同时,在部分交通流量比较大或者危险系数比较高的非机动车道交叉口位置,还需设置相应的通行路障,以限制车辆的前行和转弯速度,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几率。

3.1.3 机动车道设计

机动车道是我国道路体系中的核心道路类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辆的使用数量越来越多,机动车道的需求也越来越复杂。在对机动车道进行人性化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同时注意两方面内容,其一是车道行车的安全性,其二是驾驶人的行车舒适性。与非机动车辆相比,机动车辆的行驶速度更快、碰撞力更强、安全风险更高,所以在设计机动车道的宽度时,不仅要考虑车辆本身的宽度,还要考虑相邻机动车之间的横向安全距离,机动车道允许的行车速度越高,其安全距离就应该越宽,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行车期间因为方向盘偏离而造成的车辆碰撞现象。

3.2 道路设施的人性化设计要点

3.2.1 临时停车场设计

临时停车场在当前道路设施中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尤其是部分车辆密集的城市,因为城市用地的减少,车辆可停放区域变得越来越少,机动车停放混乱现象严重,引发了很多不必要的矛盾,所以建设临时停车场,对车辆停放位置进行统一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通常情况下,宽度较大的人行道上可以有一部分规划为临时停车地点,这样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对于其他机动车停放路段,则可以根据交通流量情况分时段和路段进行临时停车安排。相关城市道路设施设计人员在进行人性化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充分结合以上方法采取恰当的设计思路。

3.2.2 道路休闲广场设计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追求的提高,人们对于道路配套空间的需求越来越大。在现代城镇道路建设工程中,休闲广场的建设数量逐渐增加。城市道路设计人员应当在人性化设计中充分考虑到人们的该项需求,在部分道路设施周围适当增加休闲场所,尤其是靠近市民生活区的道路附近。这样可以为往来人群提供临时休息的站点,提高市民对城市道路配套设施的满意度。

3.2.3 道路绿化及安全设施设计

除上述几方面设计内容之外,城市道路绿化以及安全设施设计也是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尤其是机动车辆使用频率不断增加的时代背景下,城市环境污染状况越发严重,道路绿化植物可以有效吸收城市中的污二氧化碳等污染气体,为人们营造更加健康舒适的行驶环境,而隔离栅栏、道路标志线等安全设施,则可以提高道路行驶安全,通过加强这两方面的设计,既能够美化和改善道路环境,又能够起到良好的道路安全防护作用。

4 结论

伴随着时代的前行与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有了较大的提高,人性化理念就越来越深入人心。在城市道路设计中,也需要设计人员具备基本的人性化思维,合理进行道路的人性化设计。为了达到预期的道路人性化设计效果,可以从交通道路工程人性化设计与道路设施人性化设计两个方面进行重点考量。结合道路人性化设计的原则,掌握人行道、非机动/机动车道以及道路绿化设施等部分的人性化设计要点,积极进行科学的城市道路设计,使得道路的功能性、观赏性等都能得以显现,构建人性化的出行环境。

猜你喜欢
机动车道人行道城市道路
城市道路拓宽改造设计探讨
城市道路清扫之我见
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 02:07:50
跟踪导练(一)
预制装配式透水人行道板的力学性能分析
水泥搅拌桩在城市道路软基处理应用中的思考
行道树对人行道的破坏
现代园艺(2017年22期)2018-01-19 05:07:30
城市道路人行道建设应“以人为本”
城市道路交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非机动车道宽度及路边停车的探讨
城市道路交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