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晓玲
(重庆市长寿区石堰镇中心小学校 重庆长寿 401220)
农村留守儿童亲子教育问题是这些年来突出的社会问题,基于不同的原因,中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大量“打工族”为改变现状而外出打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双双一同外出,留下孩子,有的寄养在亲戚家里,有的留守在孩子的婆婆、外婆家里。这些临时的监护人最多只能给孩子提供生活上的照顾,对孩子教育这一块基本空缺,更难说替代父母对孩子的教管。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至少有6102.55万人,超过了全国儿童的五分之一。父母离乡打工,他们留守故乡,缺少呵护,被爱远离。这种情况导致的直接结果是:一是孩子缺乏安全感,性格内向,不自信。孩子心理健康和性格方面出现偏差,而且这种性格的孩子特别喜欢胡思乱想,孩子生活得很压抑。稍不注意,孩子容易走极端。二是“隔代教育”问题突出,孩子的自理能力差,孩子习惯差,孩子成长受到影响。留守儿童的亲子教育问题已经形成。
实践意义:通过调查研究留守幼儿童的亲子教育,对他们的心理进行初步的了解,从而准确地把握当前留守儿童的心理动向,加强农村留守幼儿保教保育的针对性,提高农村幼儿园保教保育的实效性,为探索实施优质保教保育的新路子,提供客观依据。
理论价值: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及其复杂的的社会问题,仅靠教育行政部门和幼教机构的力量很难彻底解决,需要社会各方人士的介入。根据当前农村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相关部门应集中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各方面对子女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社会也加强和完善农村社区、村、社以及教育组织或机构,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对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缺失的弥补作用。集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三位一体,共同关心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更好推动和谐社会的建构和发展。
对固定的一所小学的留守儿童建立一套档案和联系卡制度,基本内容包括:留守幼儿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留守孩子的临时监护人(包括详细地址等基本情况),以便任课老师随时与家长联系,家长也可以根据孩子的近段时间的表现进行鼓励,提醒和询问。
通过家访了解幼儿在临时监护人家庭中的兴趣,爱好,特长,行为表现等,也向临时监护人提供家教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公开幼儿园园长,班级老师的电话号码,登记家长和监护人的电话号码,以便及时沟通幼儿园和家庭幼儿的双向表现,统一学校教育方向。
幼儿园建立微信平台、qq群等,大家借助这个平台,可以为广大家长提供一个学习家教知识的机会,交流教子经验,宣传家庭教育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不断提高科学育子的能力。
留守儿童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们以一所固定小学的留守儿童为主要阵地,着眼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学习等方面。力求探索出积极的应对方法,对于解决当前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培养儿童学习积极性,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注意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实践中展开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注意边研究边总结,对实验效果进行评估,调整方案,修改计划,再进行研究。对个别儿童存在的问题做好个案材料的积累,分析,进行个别指导。以活动为载体,对儿童进行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
儿童阶段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一定要密切注意儿童的心理变化,提高监护人的素质。一是能够及时的发现孩子的不良行为,给与及时的教育与引导,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二是要对留守儿童进行细心的观察与沟通,打开他们的心扉,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祖父辈的监护人没有足够的能力对其学习给予帮助,可以为孩子请帮教,使其获得个别化的教育而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
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良好的亲子关系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相反,则阻碍其发展。“留守儿童”比平常人缺少更多的是父母的关心和呵护,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而儿童阶段又是成长过程中最关键的阶段。为了“留守幼儿”能够像其他幼儿一样健康快乐成长,我们认为,完善的家庭教育环境,父母与子女的顺畅沟通是前提。所以,我们必须为他们搭建他们能够见面的桥梁,建立和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享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享受家庭温暖,是每个小孩的权利。希望全社会携起手来,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培养社会有用人才,促进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