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复用医疗器械消毒灭菌的三级质量控制管理

2020-01-07 05:31:20何丽芳
护理与康复 2020年12期
关键词:组员医疗器械器械

何丽芳

绍兴第二医院,浙江绍兴 312000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部门,其工作效率与质量直接影响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安全[1]。复用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工作是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之重。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各类微创、精密、贵重医疗器械的应用。传统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缺乏对复用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管理,造成复用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效果不甚理想。三级质量控制管理是通过实行护士长和科室质量控制员-质量控制组长-组员三级管理模式,对复用医疗器械的回收、清洗、检查包装、消毒灭菌、储存发放、运送各个环节加以质量控制,自下而上完成分层质量控制,以明确各级质量控制职责,对各操作环节进行重点质量控制管理,从而提高复用医疗器械消毒灭菌质量的方法[2]。为提高复用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质量,绍兴第二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自2019年开始采用三级质量控制管理方式对全院复用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质量进行管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 方法

1.1 建立三级质量控制管理网络体系

建立护士长和科室质量控制员-质量控制小组组长-组员的三级质量控制管理网络体系,包括护士长1人,科室质量控制员1人,回收运送组、接收清洗组、检查包装组、消毒灭菌组和储存发放组质量控制小组长各1人,各组再由3~6名组员组成。组员对自身的本职工作进行自我质量控制,为一级质量控制;质量控制小组组长负责本小组工作质量的监管和控制,为二级质量控制;护士长和科室质量控制员掌控全科各小组工作的整体质量把控,为三级质量控制。科室质量控制员由消毒供应中心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有较强的业务水平和沟通协调能力的护士担任,通过日常质量控制管理对消毒灭菌质量进行监督,分析、解决各小组组长提出的工作问题及隐患,是对消毒灭菌工作的整体质量控制。质量控制小组组长由3年以上工作经验,护师及以上职称,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工作能力者担任,主要对各组员完成的工作情况进行质量监督,指导、帮助各组员解决工作中的难点、要点,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工作隐患,是对工作过程及结果的持续质量控制。各组组员由护士和技术工人组成,根据各自的工作能力及文化水平编入不同小组,新老搭配,主要完成各小组各自的工作职责,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操作规范,将质量控制工作融入日常工作中,是一种自我质量控制。

1.2 三级质量控制人员培训

1.2.1三级质量控制培训

护士长及科室质量控制员进行为期3个月的三级甲等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工作的进修学习,主要学习三级质量控制管理的精髓、预防管理理念、三级管理网络体系的建设方法、人文关怀等相关知识。

1.2.2二级质量控制培训

由护士长对质量控制小组组长进行为期1个月的培训,采用理论知识和实践课相结合的培训方式,理论重点包括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规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清洗消毒及灭菌监测标准,科室核心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感染监测制度、灭菌物品追溯制度等);实践课重点为质量控制的方法,护士长带领小组组长根据小组工作特点,结合各组质量控制检查标准表进行质量控制,重点教会其如何通过日常质量控制发现工作隐患和质量缺陷,并进行整改。

1.2.3一级质量控制培训

各组组员实行分层培训,将组员划分为低年资(入消毒供应中心2年内)、中年资(入消毒供应中心2~5年)、高年资(入消毒供应中心5年以上)。低年资组员主要培训消毒供应中心的行业规范、科室制度及基本操作技能,每月进行消毒供应中心专业理论和操作考核1次。中年资组员主要培训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知识、消毒灭菌质量监测、仪器设备操作规范及各类应急处理能力等,每季度消毒供应中心专业理论和操作考核1次。高年资组员主要培训护理质量管理知识、护理带教能力等,每半年进行消毒供应中心专业理论和操作考核1次。科室组织每周小讲课、每月业务学习,丰富各组组员的消毒供应中心理论知识。分批组织各组组员下病房和进手术室参与临床工作,熟悉临床科室的工作模式,掌握手术器械的结构功能,体会手术器械在手术过程中的重要性。

1.3 消毒供应中心各组工作内容

建立三级质量控制管理网络体系的基础是各小组的工作内容及工作质量控制管理,需明确各小组的工作内容及工作质量标准。根据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内容,划分为回收运送组、接收清洗组、检查包装组、消毒灭菌组和储存发放组。回收运送组主要负责复用医疗器械的回收和运送工作。回收运送时使用密封车或密封箱全程密闭回收运送,定时定点按规定路线执行,根据科室需求每天2次回收运送器械物品,手术器械常规每小时回收1次,急用手术器械随时回收运送,工作结束时对回收运送工具使用专用清洗小车冲洗,消毒湿巾擦拭待干备用。接收清洗组负责复用医疗器械的接收清洗工作。接收器械时需核对科室、数量、结构、功能等情况,根据污染程度和器械性质合理选择清洗方式,首选机械清洗,手工清洗适用于精密复杂器械及污染严重的预处理。检查包装组负责复用医疗器械的检查包装工作。组员对器械的清洗质量及功能结构进行检查,依据器械清单进行组装配包,并根据器械使用频率及灭菌方式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周转快、使用频率高的采用双层棉布包装,周转慢、使用频率低的采用无纺布或纸塑包装,低温等离子的器械需选用特卫强(一种纺粘聚烯烃材料)包装。消毒灭菌组负责复用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工作。组员根据器械的材质选择合适的消毒灭菌方式,耐湿、耐高温的器械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湿、耐高温可采用低温灭菌方法,完成对灭菌物品的物理、化学、生物的监测工作。储存发放组负责复用医疗器械的储存发放工作。组员将器械物品分类储存,灭菌物品与消毒类物品分架放置,按先进先出原则摆放,发放物品时核对科室、名称、数量、灭菌有效性。

1.4 三级质量控制过程监控

各小组制定工作质量考核标准,回收运送组主要考核运送方式路线、回收运送的时效性、手卫生执行情况、与临床科室的服务沟通等方面;接收清洗组主要考核器械清点正确性、清洗质量、职业防护落实等方面;检查包装组主要考核双核对制度执行情况、配包正确性、包装技术熟练性等;消毒灭菌组主要考核灭菌装载规范、各项灭菌监测执行情况、灭菌器操作规范等;储存发放组主要考核储存规范、无菌物品存放规范等方面。组员按各组的工作质量考核标准,对各自完成的工作进行自我质量控制和评价,组长对组员日常工作对照工作质量考核标准进行督查、指导。回收运送组组长每周抽查回收运送的密闭性,与内科、外科、急诊、手术室的沟通情况,组员的主动服务意识,回收运送工具的消毒隔离落实情况。接收清洗组组长每周抽查对器械接收时的清点核对,特别是精密贵重器械的检查核对,组员清洗时清洗流程的落实,自身职业防护等情况。检查包装组组长每周督查器械包装双核对制度的落实,对包装的大小、质量、包装材料的选择进行全程的质量控制。消毒灭菌组组长每周现场查看器械灭菌方式的选择、灭菌物品的装置,物理化学生物监测的执行落实情况。储存发放组组长每周对物品储存环境、发放核对,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日常督查。科室质量控制员对各组工作情况进行不定时抽查,若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向组长反馈,并实施有效解决措施。护士长对整个质量控制工作进行全面监督、检查与指导。各组组长每周向科室质量控制员反馈本小组质量控制过程中的问题及风险隐患,质量控制员每个月向护士长做工作汇报。科室质量控制员和护士长每个月组织召开科室质量控制会议,针对重点问题,如器械的清洗质量、包装正确性、灭菌监测合格等方面进行讨论、分析、改进,协调各组的配合协作工作,把控复用医疗器械消毒灭菌的整体质量控制。

1.5 绩效考核

建立绩效考核制度,科室质量控制员绩效系数为1.10,质量控制小组组长为1.05,组员为1.00。质量控制会议讨论反馈发生工作缺陷扣1分,临床服务投诉扣2分,得到临床表扬奖励2分。结合每月的工作完成质量和工作量进行绩效分配,通过奖金分配差距和精神鼓励激发每位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共同参与科室质量控制管理。科室质量控制员和质量控制小组组长每年进行消毒供应中心专业理论操作考核1次,科室民意调查1次,根据得分高低选举科室质量控制员和小组质量控制组长,形成竞争机制,保持三级质量控制网络体系建设的健康持续发展。

2 效果评价

2.1 评价指标

比较2018年1月至12月(实施三级质量控制管理前)与2019年1月至12月(实施三级质量控制管理后)复用医疗器械的清洗合格率、包装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及临床满意度。通过目测或带光源放大镜检查清洗后器械的清洗质量,如无血迹、污渍、锈斑等为合格;待灭菌包大小、质量、包外指示胶带长度符合规范,包装材料清洁、完整、无破洞,松紧适宜,标识完整正确判定包装合格;灭菌后器械物理、化学、生物监测合格,无湿包,包装完好为灭菌合格。临床满意度通过临床护士、手术医生对消毒供应中心提供的灭菌产品满意度和工作人员服务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对使用后器械回收及时性、无菌器械周转率、无菌物品供应充足性、灭菌物品质量(器械数量正确性及功能完好性)、沟通服务满意度5个问题进行问卷调查,每题20分,满分为100分,80~100分为满意,<80分为不满意。

2.2 结果

2018年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共抽检1 200件复用医疗器械,清洗合格1 170件(97.5%),包装合格1 184件(98.7%),灭菌合格1 180件(98.3%);向临床护士及手术医生发放240份满意度调查表,结果显示,214人(89.2%)表示满意,26人(10.8%)表示不满意。2019年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抽检1 350件复用医疗器械,清洗合格1 344件(99.6%),包装合格1 344件(99.6%),灭菌合格1 350件(100.0%);向临床护士及手术医生发放300份满意度调查表,结果显示,288人(96.0%)表示满意,12人(4.0%)表示不满意。

3 体会

消毒供应中心在确保复用医疗器械使用安全及降低院内潜在感染的发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针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管理工作安全性,需确保复用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的每个环节得到有效的管理及控制[3]。传统管理模式中科室内具体分工不明确,护士长除了需要负责行政工作之外,还需要做好各环节的质量管理,但效果不明显,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及时发现消毒供应中心存在的问题[4]。三级质量控制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实施,主要是通过规范各环节工作,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与沟通,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建立护士长和科室质量控制员-质量控制小组组长-组员的三级质量控制网络体系,将所有人员纳入质量控制网络体系,逐级重点培训质量控制员,使消毒供应中心复用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工作全程得到质量控制,提高复用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质量。同时,三级质量控制管理模式引进绩效考核机制,使得工作人员秉持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在操作过程中实施规范化的操作,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此外三级质量控制模式还能协调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三级质量控制管理的实施从工作细节着手,定期收集科室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各科室对医疗器械的需求,更好满足各科室对医疗器械的需求,完善自身工作,减少消毒灭菌不合格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了自身的护理质量。医院自2019年开始实施三级质量控制管理后,器械清洗合格率、包装合格率、灭菌合格率、临床满意度均较前有所提升,提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三级质量控制管理有助于提高复用医疗器械消毒灭菌质量,提升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效率及服务能力,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组员医疗器械器械
你的不开心,让园艺温柔治愈
心理与健康(2022年9期)2022-05-30 10:48:04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医疗装备(2020年10期)2020-06-13 01:34:36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简介
小组落幕
外来器械实行集中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淮海医药(2015年1期)2016-01-12 04:33:11
幼儿园自制户外体育器械一览表
还是不错的
健身器械
意林(2015年20期)2015-10-21 11:21:08
成长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