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淑飞
(浙江省余姚市姚江中学 浙江宁波 315400)
科学思维是对科学问题解决的间接和概括的认知过程,科学是一门融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等内容的高度综合学科,又具有科学学科特色的思维特点,也就是具有思维的实践性、逻辑性、精确性和模式性,它必将影响学生的个体发展。
在学科质量高压态势下,在所谓的“高效”课堂中,以牺牲学生思考、实践和交流时间为代价,愈来愈多的课堂还在演绎着教师的独角戏,学生被动观看,他们缺乏留白的时间,来不及思考、没机会形成思维,更是凸显了科学思维表达的问题。然而,新时代创新、实践等深度思维要求的浪潮,给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中考中的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题型的日益开放性、思维性,也愈发呈现出传统教学中的弊端。
基于以上几点的粗浅认识和担忧,秉承着充分提高学生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立足于科学思维表达型课堂本身,认为创新课堂新模式或许是一种课堂改进的新途径。
科学思维表达型课堂是借助可视化思维技术手段,依托科学探究活动、师生共同交流、互动、示范、创造等途径,旨在形成能呈现的、能陈述的或能解释的凸显科学思维的课堂。具体构建方式如下:
片段1:观察活动——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图片或实物呈现:萎焉的植物和挺拔的植物
师:当花盆中的植物几天不浇水,植株会萎焉;当我们马上给萎焉的植株浇水后,植物恢复原来的样子,新鲜、坚挺,以上现象说明了什么呢?若一直不浇水,最终会怎样?
生:说明水对植物生命活动至关重要,失去水,植物最终会死亡。
师:从一株萎焉的植株向根部浇水后恢复到叶子像原来坚挺的样子,你能猜测出植物对水分经历了哪些有序的过程吗?
学生能结合情境,说出水在植物体中经历吸收、运输和利用的过程。
教师对上述回答进行一定的评价,并引导探究:植物是怎样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的?吸收的水分又是怎样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的呢?让我们进入4.2节一一进行探究。
师:植物需要的水,主要通过植物的什么器官?什么部位?部位中的什么细胞吸收水?
生:吸水主要器官是根,主要部位是根毛区,具体在根毛细胞。
师:那么根毛区的根毛细胞怎样吸水呢?我们可以进行怎样的科学探究?
教学片段一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指向性的提问,调动学生原有认知,进而产生联想,基本能表达出水在植物体中代谢的过程。同时,通过植物根和茎的局部位置在盐水中和清水中的观察,激活实验思路,引导学生由此及彼,由具象认识上升到科学探究的层面,发展学生随机应变和思考问题的意识,表达思维灵活性。
片段2:设计活动——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呈现材料:萝卜条、土豆条、红薯条各若干,挖了坑的两个大萝卜,天平、砝码、清水、食盐水
师:结合上述材料,你能设计实验来证明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吗?
肯定同学们的设计,并呈现课前准备的微课
师:观察并分析:1.哪一块萝卜条质量减少了?说明了什么?哪一块质量增加了?说明了什么?2.观察两块萝卜条的形状有什么变化?用手弯曲一下萝卜条,哪一块萝卜条能很充分地弯曲?3.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番薯条和土豆条,也动手试一试,效果相同吗?4.对放置一天后的两个大萝卜再次标记液面,观察有什么变化?
学生观察、活动、记录、交流现象,并分析盐水浓度和清水溶度有什么区别,发现了什么共同规律。
片段2中,教师提供结构性、针对性很强的实验材料,并尽可能地开放式科学探究设计,要求学生在适当迫切的情况下积极思维、正确做出设计方案。不仅如此,教师给出多种可能的实验材料组,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设计出不同的方案,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这样的形式在科学探究课中基本可以通用,同时在习题课中通过一题多解和多变,对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进行训练,能达到发展学生科学思维敏捷性表达的目标。
片段3:提出质疑——植物细胞会一直吸水和失水下去吗
师:上述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植物细胞可以吸水,也可以失水。但毕竟我们只是看到了植物体的变化,是一个宏观的变化,似乎还不具有说服性,同学们是不是很想亲眼看看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样子呢?老师制作了一段微视频,大家来看看。
呈现:植物细胞失水图和植物细胞吸水图
思考:两幅细胞失水和吸水后的细胞模式图分别在什么条件下发生了?由此你能归纳出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的本质原因了吗?
生: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
师: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规律,结合实际情况你有什么质疑或者困惑的地方吗?
学生沉默片刻,提出:那么植物会一直吸水或一直失水下去吗?一直吸水细胞不是会涨破啊,一直失水是不是也会死亡?
生:不会一直吸水和失水下去。
师:那什么时候不再吸水或失水呢?或者说,根毛细胞液浓度和土壤溶液浓度存在什么关系时不再吸水和失水?
生:没有浓度差了就不存在吸水和失水了。
片段3中利用实验开展讨论,鼓励学生质疑,“沉默片刻”恰是利用了心理学中的留白效应,给予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独立思考,潜移默化中发展学生精确检查思维过程,及时发现矛盾,捕捉反馈信息,自觉修正错误的品质。
此外,在科学探究课中,实验本身所具有的严谨性、逻辑性正是批判性思维的内涵。具体表现为敢于质疑实验过程或有关结论的错误,积极改进和优化实验的操作和装置。
总之,要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首先要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遇到问题要善于抓住本质、质疑辨析和严格推断;其次,教师还应经常利用实验开展讨论,鼓励学生质疑。
片段4:内化理解——根毛是适应吸水的结构特点及水在植物体中的运输过程
图片呈现:根毛细胞结构图
师:根据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那么植物吸水它的细胞液浓度必须满足什么条件?除此之外,还有哪些结构特点来适应吸水?
生:根毛是根的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的,根毛的细胞壁很薄,细胞质很少,液泡很大,这样的结构很适合吸收水分。
师:结合图示,你能说出具体渗入细胞的过程吗?
学生结合图示,说出土壤溶液里的水分通过根毛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渗入到液泡里。
师:那么又是如何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呢?
学生结合图示,说出水分进入根毛细胞后,经过皮层,最后进入导管,再由导管运输到茎、叶等器官,供整个植物体的全部细胞所利用。
片段4和片段1中都有涉及对水在植物体中代谢过程的思考,但不同的是,片段1中停留在生活现象或者说实验现象观察后的推测,其本身往往不能揭示事物本质和隐蔽的内涵。只有对现象进行科学的抽象,即有片段2和3中对实验现象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整理加工,在学生对比、选择和鉴别中得到深刻的感性体验基础上,再对水在植物体中究竟如何吸水和运输过程进行分析,显然进入了对事物的规律和本质的思考,并结合指向性清晰的图表和图示,顺利表达出其科学本质问题,发展了学生的深刻性思维。
为高质量达成课时目标,设计当堂检测和反馈环节,以下是其中的一个课堂片段。
片段5:改进实验——基于当堂检测的拓展思考(用在课堂15min)
最后一题练习再现:取两个大小相同的萝卜,在上面各挖一个大小相同的洞,并在洞内各插入一个口径相同的玻璃管,往甲玻璃管内注入浓盐水,往乙玻璃管里注入清水,过一段时间后,观察玻璃管。
(1)可看到甲玻璃管内的液体_______,乙玻璃管内的液体______。(填上升或下降)
(2)请解释出现甲这种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3)当注入的盐水达到什么浓度时玻璃管内的液面才不会有变化?
师:眼见为实,老师还准备了已挖好洞的两个萝卜和带有橡胶塞的玻璃管、浓盐水、清水。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结果是否与你的答案一致。
教师演示,3分钟后即可观察实验结果。
得出:浸在盐水中的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浸在清水中的玻璃管内液面下降。
学生做解释:浸在盐水中的萝卜细胞内的水分向外渗出,导致甲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浸在清水中的萝卜细胞吸水,清水流向细胞里,导致乙玻璃管内液面下降。
提炼方法:水分流向浓度大的地方。
当堂检测和反馈,旨在及时巩固新知,并即时反馈掌握程度及教学效果,针对性强,教学目标助力优势明显,能使学生更好地完成家庭作业,更牢固掌握新知和新技能。不仅如此,它也可以成为创造性思维拓展的重要阵地。在练习环节设置创造性实验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更能激发学生敢于标新立异、设计新颖独特的实验方案,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发展,是创造性思维在课堂中的表达方式之一。
思维品质的五个特点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融通连接的。科学探究教学中也不是仅对其中一个思维品质的发展起作用的,而是对思维品质其他特点的协同发展也起促进作用的。上面的论述中以《水在植物体中的代谢》一课为例,分片段、分特点地阐述了科学思维表达型课堂的构建,这也仅是其中的一种形式和一般的构建方式,目前,学生在学业成绩、学习态度及学习意识上有显著进步。当然,这样的课堂模式仍需不断改进和完善,在其他类型的课例中也正在摸索前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只能由人来塑造,能力只能由能力来培养。”只有善于思考、思维敏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思维品质优良的学生。在一轮又一轮的课改浪潮中,在推陈出新的课堂模式中,教师只有注重学习、不断实践、与时俱进,才能使学生在积极的学习活动中提升思维品质,完善思维结构,最终内化为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