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刁芳英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计算教学不可或缺。首先,进行计算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让学生在接触复杂数学问题之前先体会到数字之间的联系与奥妙,由简单到复杂,一步一步引领学生体会数学的魅力;其次,进行计算教学有利于学生养成计算习惯,可为日后的数学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毕竟数学问题都需要经过计算才能得出结论,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可为数学问题的探究提供支持;最重要的是,进行计算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在进行计算时要考虑计算法,也要琢磨最简方法,这能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也能逐渐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综上所述,计算教学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教学内容枯燥无味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计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老师大多采取多做题、多练习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问题,导致数学教学缺乏趣味性,学生失去了对数学计算学习的积极性,甚至对数学产生了厌学心理,对以后的学习也缺乏积极性。
2.教学缺乏针对性
俗话说,“勤学多练”,对于计算教学来说这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因此,有些老师在进行计算教学时会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计算,以提升计算能力。把学生出现的计算失误认定为学生粗心,没有对学生的计算错误进行分析,缺乏针对性的题目训练[1]。缺乏针对性的盲目练习不仅浪费时间,且对于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效果并不明显。
3.教学形式过于单一
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计算教学的形式过于单一。大多数老师在进行计算教学时采取的仍是传统教学模式:记忆、背诵计算法则。这种死记硬背的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新课标的要求了,单一的教学方式不利于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利于推动高效课堂的建设。
1.合理设计,增添课堂趣味性
在进行计算教学时采用适当的游戏,可为计算教学营造一个适合的环境,增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趣味性[2],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使其在游戏中学习知识。例如,学习“加减法”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创设相关情境,模拟交换活动,每位同学拿着不同品种的水果(A拿苹果,B拿橘子),每种水果代表不同的数字,同学之间可以交换,最后要求同学们计算出自己手里的水果所代表的数字是多少,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推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建设。
2.合理分组,提升教学针对性
由于小学生的能力水平存在差异,进行计算教学也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计算能力将其分成不同的小组,针对每个小组的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和辅导,在课堂教学和作业布置上要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切忌“一刀切”[3]。例如,学习“混合运算”时,观察每个同学的学习状况,将学生按照计算时间和正确率,分为三个小组。对于准确率高的小组,可以适当分配一下复杂题型;对于准确率高但用时长的小组,可以帮助其找到运算的简便方法;对于用时长且准确率较低的小组,可以先进行简单的基本运算,提高准确率,然后再提升计算速度。分组进行计算教学不仅能精准把握每位同学的学习状况,还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3.合理优化,促进教学多样化
任何事物长久单一地进行都会显得枯燥,且数学本身就具有枯燥乏味的特性。老师在给学生上课时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也可以进行翻转课堂等方式,让计算教学的形式多样化。例如,学习“周长”这一节时,老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将知识内容展现为立体的效果,对图形内部进行拆分剖析,方便学生理解计算。让数学教学不再是平面教学,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提高教学效率。
计算教学不仅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石,还始终贯穿于所有的数学教学及日常生活,是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一项教学内容。为了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全面发展、具备综合素养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发现计算教学中的不足,并制定出适时合理的对策,促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