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茜
(深圳市龙华区振能学校 广东深圳 518110)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平直接影响其他素质的发展质量和发展方向。心理健康是提高心理素质的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本身的内涵。我们极有必要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新的生长点和制高点。
目前,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以下问题:1.有些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考试科目纳入正规课程。一味追求学科化,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考试压力的伤害而出现适得其反的结果。2.中小学生心理不健康主要表现在学习、自我、人际关系、生活和社会适应等发展过程中的适应性问题[1],不等同于医学意义上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中小学健康教育肆意医学化违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要求和内在规律。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片面化倾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对象偏重学生个体,忽略学生群体;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手段过多关注各种心理测验及获得的分数,反而给学生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压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重视学生生活心理教育(人际关系能力培养、青春期教育、耐挫能力培养),轻视学生的学习心理教育(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适应性、考试心理)和职业心理教育(职业定向、职业分析、兴趣了解与测试)等发展性心理辅导[2]。4.心理健康教育忽视了教师的心理健康。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会影响教师个人的发展,而且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使其更好地发挥榜样的力量。
因此,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要重点关注发展性问题,以全体学生、家长和教师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坚持生活辅导、学习辅导和职业辅导并重,注重对学生潜能的开发。学科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使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在学校工作的自然状态中得以实现,具有潜移默化的效果,比心理健康教育课及专题活动更为经济有效。
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之一。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同时,新课程改革后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又为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地理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习者不仅要具有丰富的感性知识,还应具备理性的思维方式。无论是自然地理、人文地理还是区域地理的教学内容,都蕴含了大量心理健康教育素材。丰富多彩的地理环境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心理活动体验,是其心理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要学好地理,学生不仅要具有较强的观察、记忆、注意、想象、直觉、形象思维、逻辑推理等能力,还要结合丰富的社会认知、人文精神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学习地理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也可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并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能达到有效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具有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等学科特点,而且蕴含丰富的社会认知和鲜明的人文精神,或直接或间接地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3]。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地理学科的这些特点和思想,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地理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地理学科中有大量的地理概念、地理数据,涉及地理环境的形成、变迁,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地理景观的形态变化、地质演变过程等大量跟德育相关的知识。例如,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有很多地理名称,这些地理名称从表面上看只是一个名称,没有什么具体意义,但通过深入研究,则会发现它们的由来、具体含义、演变发展、功能等往往都含着丰富的教育内涵。
地图与地理教学关系密切,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阅读地图可以培养学生地理信息的获取能力,通过分析地图中各区域气候、水文、土壤、地形地貌、植被和资源等相似性和差异性,能够培养学生空间思维和逻辑分析能力。例如,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天气与气候”中讲到天气的特点是多变的。教师可以继续延伸,“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在变化发展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周围的人和事物。”
地理学科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在教学中对学生讲解祖国的壮丽山川和灿烂的文化遗产,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尤其通过讲解领土和国力等内容,可增强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和保卫国家领土完整的责任感,促使他们进一步热爱国家、热爱民族、热带家乡。
地理美育就是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及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等所有地理范畴的审美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美育的主要任务即是培养和提高人们对地理环境美的观察、解读能力,以及通过对地理事物独特自然美的欣赏、鉴别和创造过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拓展学生的生活志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4]。我国是一个旅游资源特别丰富的国家,教师可以借助奇秀壮美的自然山水或自然纪录片,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之情。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教师应切实将地理学科素养的培养贯穿在地理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中。在地理学科内容方面,要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的本质和价值,展示其核心思想和独特视角;在社会需求方面,要响应党和国家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展示地理学与社会的关联;在学生发展方面,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自然和社会的大课堂中学习对其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在地理课堂上,学生难免会感到有一些枯燥乏味。那么,如何提升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大多数教师会选择用一些视频、音频或故事作为课堂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5],当学生产生浓厚兴趣时,再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讲到地球的公转用语言很难讲解清楚,运用视频一目了然,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公转的过程。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大幅提升,自然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面对不断出现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人类社会要更好地发展,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协调好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通过培养学生分析、认识和解决人地关系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和谐世界的建设者。
考察、实验、调查等是地理学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地理课程重要的学习方式。“地理实践力”素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行动意识、行动能力和意志力,能更好地在真实情景中观察和感悟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如何才能将课堂、实践、心理健康教育完美结合呢?例如,利用学生已学习过的地图知识,以“我帮学校画平面地图”为主题,开展地理实践活动,从而达到构建开放的地理课堂、拓宽学习及空间、培养学生热爱学校和保护环境责任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