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课程中的思政教育探索与实践

2020-01-07 04:47李志刚刘卫新
科学咨询 2020年31期
关键词:节水灌溉育人

李志刚 刘卫新

(1.塔里木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新疆阿拉尔 843300;2.阿拉尔职业技术学校 新疆阿拉尔 843300)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健全高校课堂教学管理办法[1]。通过深入挖掘蕴含在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专业教学目标和课程德育目标相结合,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通过优化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实现思想价值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发挥好课堂教学育人的主渠道作用。

随着水资源日益紧缺,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推广节水灌溉,形成节水型社会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本文以《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为例,研究思政教育在该课程中开展的思路与方法,对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进行深入分析与挖掘,并与新时代水利精神相结合,探索水利专业思政教育工作的实践方法。

一、课程简介

《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是农业水利工程及相关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技术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节水灌溉基础理论、地面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喷灌微灌理论与技术、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渠道防渗工程技术、雨水集蓄工程技术和节水灌溉管理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节水灌溉的基本概念,对喷灌、微喷灌、渗灌、滴灌、灌溉管道系统和其他节水灌溉技术与设施等内容有一个系统清晰的认识。要求学生掌握节水灌溉工程组成及从水源、首部枢纽、输水管(渠)和田间各种灌水方法的规划设计和施工,掌握各种先进灌水设备和管材的性能、适应性和选型。为加强农业节水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推广,提高灌溉水从水源到形成作物产量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转化效率,为建设高产、优质、高效和节水型农业创造条件。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节水意识、节水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技能、管理能力和节水技术的创新能力。

二、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

《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是农业水利工程的基础课程,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与认识所学专业对缓解水资源不足、提高农业产量、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等具有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树立专业荣誉感与职业使命感。引导学生了解节水灌溉理论和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实际应用,对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观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重要作用。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将节水灌溉理论知识和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掌握节水灌溉技术的相关理论并在农业灌溉中应用,更需要将“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新时代水利精神融入其中,为不断推进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事业提供精神支撑[2]。

三、课程思政教育实践探索

将《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目标和思政教育目标有机融合,将国家水资源战略和国家农业发展战略融合到课程教育目标,指出当前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现代农业发展、生态平衡等都与现代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密切相关,讲述节水灌溉技术在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目标过程中的重要性。结合思政教育目标,将课程目标设置为使学生掌握常用节水灌溉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等专业知识,可以根据不同区域气候条件、作物种类、土壤性质及经济条件正确选择与合理使用不同节水灌溉技术,具备“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精神品质的专业人才。

将《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课程专业内容和思政内容有机融合,在教学实践中有效体现思政元素。例如,在讲述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行和管理维护等内容时,需要将职业道德和工程伦理融入到教学中,使学生在将来的工程中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坚决抵制在选择节水灌溉设备时以次充好,杜绝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设计过程和施工工程中不严格遵循国家节水灌溉设计和施工规范,施工过程把关不严等造成严重的质量事故,不逾越党纪国法底线,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要忠于水利事业,胸怀天下、情系民生,承担起新时代水利事业的光荣使命。

在讲述微灌技术、喷灌技术、渠道防渗技术、低压管道输水技术等节水灌溉技术体系时,将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认同感融入其中。结合我国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国内外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趋势,强调自动化、智能化、智慧化农业将成为节水灌溉技术的重要的发展和应用方向程,从而增强学生时代感、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希望学生抓住新时代的机遇、开拓进取、攻坚克难、勇于创新。在农业生产应用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尊重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生态规律,坚持按规律办事,不断提高水利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水平。

四、教学过程的实现方法探索

(一)明确教学目标,加强教学管理

加强完善教学体系,分析课程教学内容中的思政教育元素,提炼课程教学内容中的思政教育资源,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紧密结合,使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明确思政教育的目标,将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写入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中体现家国情怀、个人品格等,促进学生专业素养与道德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设计

探索构建多样化实践教学和多元化教学方法有机结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使用案例教学,有效运用参与式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互动,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合理处理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的关系,深入分析课程属性,充分挖掘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敬业精神等思政元素。在具体的教学案例中,促进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的自然融合,注重在教学环节中融入道德素养和行为规范教育,把教学的主题性和主导性统一起来,做到科学性与价值性、知识性与思想性的辩证统一。

(三)提升教学能力,丰富教学维度

课程思政要求教师更加注重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专业知识更新、实践技能积累,结合时代的发展需求,加强知识点时代性和价值性的凝练总结,努力提高课程思政的教学能力,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的有机统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丰富教学维度,重视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运用,在专业基础上动态融入教学思政新元素,并将其融入课堂教学过程,将其精神和价值传递给学生,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还能提升教师的育人能力。

五、结束语

“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和专业课教师的育人职责,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下的“课程思政”工作新格局。在“课程思政”的建设过程中,以学科知识体系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平台,在知识传授中融入价值引领,实现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显性化,发挥课程育人功能,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节水灌溉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