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的民族文化生态
——小议酉阳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020-01-07 04:47冉义华
科学咨询 2020年31期
关键词:酉阳民族民间民族

冉义华

(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文旅委 重庆 409800)

酉阳位于土家族苗族文化的核心地带——渝东南武陵山区,这里是古代巴、楚文化交融的接合部,漫漫历史长河里,勤劳勇敢的酉阳土家苗汉儿女为了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长期的社会斗争和生产劳动中,以卓绝的智慧和热情,创造、积淀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它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资源,是酉阳各族人民在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科学总结,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生态系统,千百年来,一直默默地维护着人类的生态平衡。

一、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指人类文化和行为与其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之间互相作用的关系;亦指人类社会所创造出来的文化是一个相互统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生态整体,正是由于它的丰富性、独特性、地域性、民族性,世界文化才能得以丰富多彩。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推动,使全世界文化平衡发展,经久不衰。酉阳人民所创造的每一项民族民间文化都是一个活生生的有动态感的生命体,它源于渝东南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结构所形成的集体审美意识,源于民间艺术家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几千年来,它始终保持着相对的传承性、完整性和演绎性,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从未中断过,研究它就是研究酉阳土家苗汉人民的成长过程,可以说,民族民间文化是最具生命活力的文化现象。本地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异彩纷呈,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历史文化、民俗宗教文化、民间艺术文化、民族体育活动、民间文学、优美的自然风光、丰饶的地方特产。

二、加强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弘扬民族精神,重塑精神家园

(一)尽快启动民族民间文化抢救保护工程,构建民族文化生态圈

1.确立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工作方针及工作原则

做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必须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坚持“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的工作原则,明确目标任务,制定保护规划,落实工作措施,务求取得实效。

2.确定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目标和任务

目标:通过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在全社会和广大群众的关心支持下,使我县的优秀民族民间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和弘扬,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区域特色得到充分体现和展示,民族文化全面繁荣、蓬勃发展。

主要任务:加快对酉阳民族民间文化的发掘抢救步伐,尽快查清本地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家底,着手编撰《酉阳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名录》《酉阳民族文化资源分布图》《酉阳民间文化集成》等系列丛书,建立保护名录,建立酉阳民族民间文化资料库、数据库及网络服务平台。

全面抢救保护和充分发掘利用一批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广泛开展民族民间特色文化活动,形成若干具有地方传统的民族文化精品,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民族品牌,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民族文化保护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机制,形成与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民族文化保护发展体系。

3.构建民族文化生态圈

打好“历史文化名镇”“摆手舞之乡”“青蒿之都”几副牌,构建“龙潭龙文化”“重庆·华阳国·酉阳远古文脉概况——探寻华夏文明源头”等访古寻踪文化系列。

开发、复建、修缮本县的各个名胜古迹,本着科学设计、认真保护、积极抢救、分片开发的原则,力求开发一处古迹,带动一项产业,致富一方百姓。

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如恩施的“民族大观园”,张家界的“土家风情园”,黔江的“民族文化广场”和“民族风情步行街”等),兴建“酉州民俗文化园”“土司文化长廊”“土家苗寨民族风情村”,借以展示本县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和古朴遗风,同时,发挥民族文化地缘优势,突出民族特色,实施文化带动战略,走“民族品牌”之路。

(二)营造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重塑精神家园

在构建重返大自然的同时,也要构建重返我们的精神家园,重建我们新的文化观念,在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推动民族文化多元共存、多元发展。

为进一步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推动民族经济的发展,首先各有关部门及媒体要大力宣传本地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营造一种全民关心爱护民族文化的氛围,并在各乡镇建立一至两个民族文化村,以此传播民族文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发展。建议有关部门把小岗乡阳戏班、小坝苞谷灯剧团、后溪摆手堂、兴隆木叶山歌之乡等地作为民族文化联系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文化,带动经济发展。同时,由财政安排一定的经费,扶持民族传统节日及各乡镇的民族民间文化活动,对具有重要价值的民族民间文化,要实行抢救性保护,在政策上给予重点扶持,在经费上给予补助;鼓励民族民间艺人带徒授艺,加强对中青年文化骨干的培养,使民族民间艺术绝技后继有人、代代相传;对长期从事民族民间文化创作(制作)、表演,且自成流派、成就卓著的人员,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并授予一定的荣誉称号;充分发挥各级民族民间文化协会作用,推动民族民间文化活动的开展,扩大对外影响,让其形成气候后,再由政府投资转向企业或民间投资,逐步引导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轨道。此外,还应加大民族科研的力度,开发校本教材,通过素质教育的形式,以和谐文化为指针,把民族文化教育融入到本县的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去,在陶冶学生情操、锻炼动手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情感,这样将会使传统文化更有生命力,促进和谐文化的建设。比如,我校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就已经着手在本校进行民族民间文化的相关教育,有意识地将本地区的民族文化融入教育教学,效果极好。目前,我校正大力展开市级课题“民族地区课程资源融入中学教学的研究”的研究工作,力图发掘适应中学生的民族文化教育活动的内容,探索中学民族文化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并以此为主线编写本校的校本教材,同时以现代经济学优化配置的思想指导并运作这一系列教育活动,以期提升本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与效益,已初步取得一些成效。这些成果,可以在全县大力推广。

三、合理开发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建立民族文化生态经济产业

文化孕育产业,产业源自创意,创意衍生财富。保护好文化生态环境,创造性地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它就可以成为一种资产和生产力,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经济、社会、文化三位一体的良性发展。

其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我们也可以将其叫做酪氨酸激酶受体,通过对其进行配体,或者让其能够突变磷酸化,从而使其处于激活状态下,然后通过各种下游信号通路,将其进行核内传递,在上皮细胞增值等方面,表皮生长因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肿瘤来讲,预后不良的信号有EGFR过度表达,或者是过度活化,对于肿瘤的发生及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相关专家研究过程中发现,在很多种肿瘤发生发展当中,EGFR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如,肺癌等。可以说,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在我国现代肿瘤医学临床治疗运用方面逐渐的成熟。

面对先民们无私而丰富的馈赠,我们应充分发挥民族文化资源的优势,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做好适度开发利用,促进产业发展,以扩大民族文化资源的影响,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民族文化保护的新路子,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以各种形式参与民族文化保护。加强民族文化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使我县民族文化保护开发工作有序开展,从而促进我县民族文化生态经济产业蓬勃发展。

(一)让民间文化回到民间去

让民间文化回到民间去,将它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开发出来,推向现代生活,不但有利于对民间文化的传承,更有利于这些文化的保护、发展与完善。让传统的民间文化、民间艺术形式在现代的生存环境中找寻到自己恰当的位置,重新焕发生命的光彩,一个非常好的途径就是用于旅游,如旅游活动的开发、旅游文化产业的开发、旅游纪念品的开发等。

(二)对民间艺术的开发与再创造

艺术品位较高的、传统符号比较典型的民间艺术,应该开发成现代艺术,利用现代的高科技手段和现代艺术理念,利用艺术家的创造精神,把这些东西开发成现代艺术,如土家族的西南卡普、烙画与剪纸,苗族的刺绣、银饰与瓢画,后溪的柚子龟等,均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民间艺术,利用现代观念创造适合于现代生活的现代民间艺术,也是民间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

(三)文化集成舞动市场:凭借本地民族文化优势,全方位打造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品牌

要立足地域性文化资源,对其进行整合、改造和提升,集合本地各种文化元素和文化优势,形成自己的文化品牌,打造文化精品,以此带动市场经济发展,形成文化产业。

1.“神秘土司文化,千年梦幻桃源”

整理挖掘酉州八百年土司文明和“陶翁幻境——桃花源”休闲文化,重新包装它们,推出一系列民俗文化之旅,如前面提到的“酉州民俗文化园”“土司文化长廊”等,让民间艺术与民俗活动紧密相联。可在民俗大观园里每天定时定点进行民俗活动表演,如土家族婚俗(对歌、订婚、哭嫁)、苗岭赶秋、过赶年、板凳龙、鸭子龙、阳戏表演、茅古斯舞、八宝铜铃舞、穿花跳牌、梯玛跳神、摆手堂祭祖等系列活动,以引起外来游客对酉阳民族文化的兴趣和关注。

目前,旅游观光、演艺携手发展带来的新兴旅游演艺市场的勃兴,已经成为国内文化产业引人注目的新景观。我们可以“神秘土司文化,千年梦幻桃源”为题材,聘请国内外著名词、曲作家倾力打造一台大型旅游演艺精品节目,让演艺在旅游大戏中出任重要角色。游客们白日看景致,夜晚观演出,既能获得立体的文化观摩,又能丰富旅游体验。用娱乐化的形式诠释和演绎文化,看演出的过程升华为深度文化体验的过程。这样,文化在旅游中找到了钱,旅游也在文化中找到了路。

2.古镇系列

“华夏探源——天下龙潭”

“唐街宋城——山水龚滩”

“深山明珠——瑰丽后溪”

龙潭着重突出“龙文化”“古镇文化”“赵庄文化”,龚滩着重突出“码头文化”与“建筑文化”,后溪则突出“酉水文明——土家族发源”等极富地方特色的乡土文明,充分展示这三个历史文化名镇的独特魅力。

3.“悠悠木叶摆手情——歌舞之乡,诗画酉州”

将“摆手舞”“木叶情歌”“乌江画廊”等资源进行整合,推出人文旅游精品线;兴建民族风情村,将民间文艺表演、民族小吃、民族饰物综合到一起,集中展示土家苗寨的风采。在民族村里有土家摆手舞表演、赛歌台,也有苗族芦笙舞、鼓舞等表演,还可开办摆手舞教学室、土家语及苗语教室进行授课,建造手工作坊,展现西南卡普、土家鞋垫、土家烟杆、苗族刺绣、苗族银饰、阳戏面具、瓢画、柚子龟、指画、剪纸等传统手工艺品的精美。对于这些项目,游客既可以参观,也可以加入其中,过上一把民族瘾。在民族村里,辟出交通方便的地段设立“好吃街”,专门经营本地民族民间小吃,如米豆腐、油茶汤、甜米酒、酿豆腐、菜豆腐、金银饭、社饭、气气糕、油香粑、斑鸠豆腐、血豆腐、各类土家粑粑等,尽量突出地域特色。还有专门的土特产专店,经营牛羊肉系列、山货系列(武陵山珍蕨菜、薇菜、天麻、香菌等)、生姜系列、腌菜系列(侧耳根、地牯牛等)、贡米系列等。这种操作模式不但可以丰富民族村的内涵,还可挖掘保护民间文化遗产,使之发扬光大。民族村可以进行招商引资,借助外资打造本地的文化精品。

4.“青蒿之都,银花之乡——神奇酉阳”“原始森林科考探险——神秘大板营”

开辟“青蒿基地/银花基地科考游”“大板营原始森林探险游”等颇具探索与冒险精神的旅游新项目,开发青蒿等药用植物系列旅游产品及原始森林绿色旅游产品系列,将酉阳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变成源源不断的财富。

本地的民族文化资源极具开发价值,如果政府部门、旅游部门、工艺产业部门都能把它作为一种旅游资产的产业来对待,有针对性、有预测性、有地域性和有创造性地开发,在开发旅游文化资产的同时,保留民族本土文化的延续性,挖掘本地的民俗文化资源,增加民俗民艺的旅游项目,同时在已获成功的旅游名胜和准备开发的旅游区内开发与此有关的民间手工文化,就可使旅游产业更富有文化内涵,营造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只要做好了文化差异性与本土性的文章,我们的民族文化和民族产业就会走上一条全新的道路。

猜你喜欢
酉阳民族民间民族
“校团”协同背景下推进民族民间音乐教育发展研究
我们的民族
高职音乐教育发展与民族民间音乐传承研究
新时期我国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的传承与保护策略探究
冬奥背景下我国民族民间冰雪运动传承研究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酉阳桃花源一游
驯服酉阳河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