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坚
(山西工程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9)
继“隐形贫困人口” “佛系青年” 等网络热词后,“积极废人” 一词也成为了网络舆论场的流行语和广大青年网民的口头禅。“积极废人” 指那些爱给自己 “立flag” (原意为旗帜,引申义为目标),但是永远做不到的人,这类人心态上积极向上,行动上却宛如废物,他们往往会在间歇性享受后恐慌,时常为自己的懒惰和懈怠自责。“积极废人” 反映了当下青年的真实状态,映射出了他们矛盾和纠结的心态: 对现状不太满意,迫切想要做出改变,但是由于懒惰而缺乏行动,于是不断地给自己制定目标,并以调侃的方式进行自我反省。那么,青年为何会成为 “积极废人” 呢? 他们身上具有哪些特征? 应该如何进行教育引导? 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审视青年群体的境遇、内心及期望,进而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并对其进行科学的干预和积极的引导,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本文以“积极废人” 一词为切入点,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试图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积极废人” 所包含的 “积极” 和 “废人” 是一对充满矛盾与对立的词,“积极” 是就心态而言的,“废人” 则是指其执行力差。与 “隐形贫困人口” “佛系青年” 等流行词语一样,“积极废人” 这一网络热词也是青年社会心态的映射,呈现出了青年群体生活世界中理想和现实之间的不符状态,集中表现了青年的矛盾心态。
1)制定目标时心态积极。“积极” 代表着努力进取的状态,因而 “积极废人” 群体首先有着向上的目标和积极的心态。由于不安现状,他们有远大理想和目标,有实现理想的愿望,因而总是表现得努力、昂扬、热切。标榜 “积极废人” 的青年通常会给自己树立目标,如 “六级不过不换头像” “立个flag,明天论文要完成2 000 字” “再次立个flag,我以后再也不要熬夜了”。他们会给自己树立理想的目标,并且把满腔的豪情壮志公开地呈现在社交媒体中,当目标未能实现的时候,又会树立新的目标。因此,“积极废人” 的积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他们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积极的追求; 另一方面,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对待自己的懒惰和无作为。正因为如此,“积极废人” 群体的积极并不是真实的,即他们并不会为所制定的目标去积极地行动和实践。他们所谓的积极,是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公开地、显性地设立自己的目标,营造阳光上进的良好形象,进行缺场交往空间的自我形象管理。他们的积极还表现在,即使会因为没有完成目标而感到纠结和焦虑,也还是能够最终保持心态乐观,做到泰然处之。
2)执行目标中行动消极。如前文所述,“积极废人” 只是心态比较积极,而他们的执行力则可以概括为迟缓、消极、懒散、执行力差、拖延症晚期,他们立下大志却不去行动,找各种借口进行拖延,导致目标无法达成。如有学生在微博上坦言:“一方面告诉自己要努力啊,另一方面却沉溺于安逸地玩手机看视频中无法自拔” “内心不断提醒自己要自律,却总坚持不下来,折腾了一番,还是一事无成” “我一直就是一个 ‘积极废人’,立下的flag 永远不会去实现它,每天睡前看完朋友圈后都是精力充沛,发誓明天要做什么,一觉醒来后,全都抛之脑后,我行我素”。他们总是热衷于给自己定下一个又一个的目标,却不能够为所定立的目标脚踏实地,更是难以坚持到底。对于有时间节点的事情,往往拖到最后才去完成; 而对于没有时间节点的事情,则可能一拖再拖,到最后不了了之。当然,出于维护自我形象的需要,“积极废人” 并不会将自己颓废的一面呈现在社交空间,即他们尽管内心充满后悔和焦虑,但很少会在社交空间宣称树立的目标又没有完成,而是会一次又一次地树立新的目标,努力在社交平台中塑造出良好的自我形象。
3)实质上对现实的迷茫、无助与无奈。“废人”指一个人没有用处,毫无价值,含有贬义。显然,“积极废人” 并没有这一层含义。实际上,“积极废人” 是介于积极与颓废之间的群体,他们既不是彻底的积极,又不是彻底的颓废。他们对现状不满,对未来有所追求,对生活充满热情,但行动的念头总是被懒惰、诱惑和困境所摧毁,一次次地逃避和退缩,导致最终一事无成。正如有学生吐槽 “糟糕的生活都是源于自己,想得太多,做得太少,认识得足够清醒,还是败给了等待和拖延” “天天这么瘫着,感觉未来某一天会为此付出代价”。因此,这里所言的“废人” 并不是说青年的能力不足,而是说他们的执行力很差,沉浸在“小确幸” 的生活中,逐渐养成了懒散的心理和惰性的习惯,时有内疚,便用“积极废人” 进行自我安慰。可见,“积极废人” 是用积极的思想来掩盖自己懒惰的天性,“积极” 是外在表演行为,“废” 才是本质,反映了他们自身的心智不成熟、意志不坚定、主观能动性差、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和诱惑。“积极废人” 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现实的映射,背后反映的是部分大学生对现实的迷茫、无助和无奈。
青年对自己的生活和未来进行了积极的规划,理应为之付诸行动,为什么还会成为 “积极废人”呢? 既然总是不能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完成所制定的目标,为何还要不断地公开“立flag”? 理解“积极废人” 不甘现状又不思进取的矛盾而无奈的心态,就需要探讨“积极废人” 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
2.1.1 消费社会的自我焦虑
伴随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的深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国际社会的交往日益密切,西方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模式不断渗入中国,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在消费主义文化下,身体消费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为了维护自我形象和展现个人魅力,会更加注重美容美发、养生保健、健身塑形,因此给自己定下 “积极减肥,30 天期限,今天打卡第一天” “不瘦20 斤不吃火锅” 等目标。其实不仅是减肥,“积极废人式存钱” “积极废人式读书” 也都是青年在消费社会下自我焦虑的映射,他们期望通过存钱、读书而与消费社会抗争,避免沦为“隐形贫困人口” 群体。
2.1.2 缺场交往的印象管理
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出现,使得大学生进行网络自我呈现和印象管理成为可能。与默默奋斗者不同,“积极废人” 会将自己的目标公开于社交平台,并期待得到受众的关注和回应。而微博、微信的跨时空性打破了线上“虚拟自我” 和线下 “真实自我” 的界限,这种缺场交往的 “身体不在场”和“符号化” 两大特征,决定了缺场互动是个体积极进行自我呈现和印象管理的过程[1]。“积极废人”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公开树立阳光向上的目标,晒出自己积极乐观的心态,旨在塑造出一个完美的自我形象,当这种“符号化” 的自我表露得到观众的点赞、评论以及其他形式的回应时,他们会产生心理上的满足感。
2.1.3 社会认同的心理需求
快节奏的生活和激烈的竞争给年轻人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他们的孤独感和无力感上升,而社交媒体的普及为青年社会互动提供了新的场域和新的方式。在“丧文化” 盛行的背景下,被热词击中的青年,自发地对 “积极废人” 相关文章转发、点赞、评论,或者发布“积极废人” 主题相关的文字或图片进行自我调侃。这种 “符号化” 形式的互动,不仅可以达到宣泄负面情绪的目的,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与其他有着共同处境的用户进行线上交流互动,以接地气的语言形式自娱自嘲,能够实现互相安慰,在幽默、轻松的语境中获得社会支持,实现自我身份认同[2],从而更好地融入到与周围人的对话和交流中去,使其自身负面情绪得以纾解,暂时逃避“必须优秀、定要成功” 的压力。
2.2.1 选择行为与设定目标的随意性强
由于对完美主义的追求,对群体认同的需要,“积极废人” 渴望迅速改变现状,因此产生了一系列急功近利的追求和目标,如“一周内完成毕业论文” “月瘦15 斤”。但由于目标设置的不合理,或者由于自身实践力和执行力较差,最终不得不放弃所追求的目标,选择退却。同时,科技的迅猛进步和城市化的飞速推进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压力下,人们所拥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这就使得每个人都难以权衡所有的愿望,更不可能做到事事完美如意。正因为如此,“积极废人” 公开订立的这些目标从一开始就比较难以完成,甚至是不切实际的,这也就为 “废人” 的出现奠定了基础。由于目标的实现需要较长的时间,他们往往坚持一段时间就会有所松懈,而一旦松懈,就会形成投机心理,致使接下来更加缺乏行动的动力,于是出现常立志而志不达的状况。
2.2.2 抵制干扰和拒绝诱惑的自觉性差
伴随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居民家庭积累了较为充裕的物质财富,与此同时,成长于20 世纪90年代后的青年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不仅没有吃过社会的苦,在家更是娇生惯养,导致成长过程中缺少劳动锻炼。而劳动教育的缺乏,进一步影响到了意志力、自控力和执行力,使得他们难以在一件事情上投入持久的精力,往往是半途而废。不仅如此,人类文明的高度发达使得各种诱惑如雨后春笋般扑面而来,在网络、手机等诱惑面前,意志力薄弱的青年很容易放下宏伟的目标,转而追求 “即刻满足” 的愉悦,往往是 “再玩一会游戏就去学习”“明天晚上不能再熬夜了”,在一次又一次的诱惑面前,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不断降低预设的目标,最终导致满腔壮志被消磨殆尽。
2.2.3 改善现状与优化结果的能动性弱
改革开放政策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提升[3]。出生于20 世纪90 年代以后的青年群体,普遍拥有一个相对富足的成长环境,由于没有现实的生活压力,因此往往缺乏奋斗的动力。与此同时,他们所设定的减肥、健身等看似重要的目标,实则不那么紧迫,不需要立刻行动去完成。如有学生在朋友圈称 “明天要写论文了”,但如果论文提交时间尚早,他们就有可能不去行动;而如果已经临近提交时间,则会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完成,甚至会为此熬夜。总之,由于没有现实的压力和迫切改变现状的需要,“积极废人” 会在现有的舒适圈中产生惰性心理,尽管内心纠结,还是以“我下次再做” 为借口而拒绝立即行动。
“积极废人” 的存在,与校园主流文化所倡导的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永不言弃的执着追求格格不入,消解着校园主流文化的影响力和作用[4]。“积极废人” 现象归根到底是大学生对自我的定位不足,不能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不愿意投入精力去实现制定的目标。因此,在新形势下,高校应充分认识到青年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营造良好的高等教育生态,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双向互动中,实现对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有效引导[5],使其在正确的自我认知中自觉抵制“积极废人” 不良心态的影响,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并为之脚踏实地地去奋斗。为此,本文提出4 点对策建议。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再崇高的事业都可能会失去精神支撑,再远大的志向也将缺乏动力维持。因此高校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 (简称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心理健康课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师的育人作用,在思政课以及专业课、心理健康课、职业生涯规划课中加强对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引导学生立志高远、脚踏实地,用奋斗精神铸就青春底色。如思政课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艰苦创业的奋斗史,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 专业课教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等有机地融入课堂,引导学生踏实奋斗; 心理健康课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知自我,积极悦纳自我,基于自我认知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师要帮助学生制定科学的生涯规划,并指导学生为之去奋斗。
实践活动具有立德、增智、强体、育美等功能,有助于青年学生克服松懈、懒散等不良习惯,在知行合一的行动中重塑奋斗精神和务实作风。高校可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强化时间管理观念,提高自身的自制力和执行力。具体而言,一是通过勤工俭学、志愿服务等校园实践,以及 “三下乡”、兼职工作等校外实践,树立积极进取的态度和求真务实的作风,根除“丧文化” 滋生温床; 二是高度重视实践活动的教育属性,当前高校实践育人存在实践与育人两张皮的现象,如勤工助学仅满足于完成相应工作并发放酬金,“三下乡” 社会实践也主要是开展志愿服务或者社会调研,在这个过程中实践多、教育少,难以充分发挥实践活动的育人作用,因此,要将实践活动和素养提升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实践砥砺学生品质,进而把精神层面的积极态度转变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积极的校园文化对人的灵魂与思想具有感召作用。而执行力文化是校园文化中极为重要的方面[6]。因此高校要营造求真务实的校风和淳朴向上的学风,让学生在充满正能量的环境中,接受执行力文化的熏陶,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为此,一是通过橱窗、走廊、板报和微信公众号平台等宣传自我管理、时间管理以及执行力提升的技巧; 二是邀请专家、工匠、劳模、企业人力资源 (Human Resource,HR)管理者、杰出校友到学校开展 “执行力提升” 相关讲座; 三是开展主题班会、团课以及社团活动,通过演讲比赛、辩论赛、知识竞赛等形式,充分发挥朋辈群体的作用,让学生自我探讨时间管理的良策,提升执行力; 四是开展各类比赛,如文明宿舍、文明个人评比以及专业类、兴趣类技能大赛,通过外在督促,培养大学生 “即刻行动”的能力,不断提升执行力。
网络空间既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又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主战场、前沿阵地,更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阵地[7]。然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给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加剧了“佛系文化” “丧文化” 等负能量信息的传播。为此,高校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使主流文化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达到 “润物细无声” 的效果。具体措施包括: 一是在学校官网开设 “大国工匠” “时代楷模” 等专栏,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确保大学生群体始终充满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二是借力新媒体技术优化主流文化传播,发挥微博、微信公众号平台 “碎片化” 信息传播的优势,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信息加以综合,准确地把主流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要求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传播,不断夯实青年健康社会心态培育的价值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