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病原体同时感染导致肝损伤1例并文献复习

2020-01-06 08:28张传朓韩永春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0年10期
关键词:发热

张传朓 韩永春

摘要:发热、肝肾损伤是临床常见现象,但其幕后病因可能错综复杂,尤其是病程较长,无特殊主诉,且同时患有多种疾病时,更是需要临床医生细心询问病史、耐心细致查体、结合实验室检查、大量查阅文献,综合分析,最终才有可能解开谜底。本研究通过多次多种检测手段包括宏基因组学的二代测序技术(n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mNGS ),诊断1例同时感染恙虫病、流行性出血热及EBV患者的经过,并结合文献讨论这3种疾病导致肝损伤的机制。

关键词:发热、肝损伤;恙虫病;流行性出血热;EB病毒

【中图分类号】R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10-211-03

1 临床资料

患者冉某,男,51岁;162cm,78kg(BMI=29.7kg/m2);重庆市人,长期居住福建泉州,近半年无外出史;职业:建筑工人。因“反复发热10天”于2020-7-11入院。入院前10天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高热,最高T 39.5℃,呈稽留热,疲乏;咽部疼痛、阻塞感;食欲减退,尿黄;此外无其他不适感。曾就诊当地诊所,经治疗(具体用药不详)症状无改善。入院前2个月、半个月前曾有2次双下肢“蚂蚁”叮咬,当时无不适感。饮酒20余年,“每日白酒2两”。

入院查体  T38.7℃,皮肤黝黑,头面部及胸前见散在米粒大小痘疮样疹(皮肤科医师描述),未见焦痂;结膜充血,巩膜轻度黄染;咽部充血明显;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腹部无压痛,墨菲征阴性;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无叩痛;双下肢无浮肿。

实验室检查

7-11血常规:WBC19.44*10^9/L,#NE 16.8*10^9/L,%LY 7.3%,#ECS 0.0*10^9/L,PLT111*10^9/L,CRP51.5mg/L;生化全套:ALB34.1g/L,TBIL 59.6μmol/L,DBIL28.9μmol/L,GGT1039.8IU/L,ALP333.4IU/L,ALT173.0IU/L,AST98.6IU/L,CREA214.0μmol/L;PCT:3.59ng/ml;INR:1.15;胸部、全腹CT平扫:脂肪肝。

2 诊疗经过

2.1入院初步诊断 1、发热,肝肾功能异常原因待查(1)细菌性感染?脓毒血症?(2)恙虫病?2、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入院当天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4.5 iv q8h,多西环素 0.1 po bid(由于院内无药,嘱患者家属院外自行购买服用)。

患者入院至7-15仍反复高热(图1),眼黄、尿黄加重,尿量减少,双下肢出现浮肿并逐渐加重;血常规提示PLT下降,%LY升高(表一,图二),肝肾功能损伤加重(表二,图三),期间完善相关检查尿常规:UBG140μmol/L,BIL 35.00 μmol/L,PRO 0.15g/L,HBsAg、丙肝抗体:均阴性,甲肝、戊肝抗体:均阴性,自免肝抗体全套:阴性,CMV-IgM、IgG:均阴性,3次血培养:均阴性,1次中段尿培养:阴性,2次肥达氏+外斐氏试验:均阴性,T-SPOT、PPD:阴性,血G试验、血GM试验:均阴性,風湿免疫全套:均阴性,甲功、瘤标:正常,彩超:心超未见赘生物,甲状腺无重大,颈部未见肿大淋巴结。

2.2调整诊疗思路

2.2.1患者入院第二天开始血小板下降,肾功能损伤,结合泉州地区存在流行性出血热疫情,故于7-12和7-14两次行流行性出血热IgM和IgG检测:2次2项均为阳性。

2.2.2患者入院时曾诉有咽痛,痘疮样疹,血常规提示淋巴细胞比值呈现迅速上升趋势,故行EVB相关检查,EBVCA-IgA、EBEA-IgA:均阴性,EBV-CA(IgG)、 EBV-CA(IgM) 、EBV-EA(IgG)、EBV-NA(IgG):均阳性,EB-DNA 2.61*10^3copies/ml。

2.2.3 7-15清晨血mNGS回报:EBV 序列数22;恙虫病东方体序列数111,总碱基数为 2127051 (bp),测到的该物种序列覆盖的总长度为 7391(bp),覆盖度为 0.347476 %,平均深度为 1.14X;其他病原体均未检出(图四)。经核实,原来患者家属并无购买多西环素给患者服用。

根据相关资料[1-3],修正诊断:1、恙虫病,2、流行性出血热,3、EBV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4、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患者7-15服用多西环素0. bid之后体温迅速恢复正常(图一);但肝功能仍持续恶化,后经熊去氧胆酸、双环醇等治疗,肝肾功能逐渐恢复(表二,图三)。

患者于2020-7-22出院,出院后10天(7-31)复诊,血常规:WBC7.07*10^9/L,#NE 2.2*10^9/L,%LY 56.2%,#ECS 0.0*10^9/L,PLT339*10^9/L,CRP<0.499mg/L;生化全套:ALB41.2g/L,TBIL 25.0μmol/L,DBIL11.2μmol/L,GGT90.0IU/L,ALP124.5IU/L,ALT13.1IU/L,AST25.9IU/L,CREA68.8μmol/L。

3.讨论

3.1恙虫病(tsutsugamushi disease)在我国呈广泛分布,福建是老疫区[4]。恙虫病患者表现为发热、焦痂,嗜酸性粒细胞减少[5]和肝功能损伤[6]是其特征。恙虫病对多西环素疗效确诊,体温多于48h之内恢复正常。恙虫病导致肝功能损失的机制,国外学者曾做肝脏病理推断[7]。一名33岁的泰国妇女感染恙虫病,分别于四环素治疗前及治疗后7天行肝穿,观察肝脏病理变化;治疗前表现为反应性肝炎,立克次体完整出现在库弗细胞和空泡肝细胞中。肝细胞质、细胞器损伤呈多种多样,包括糖原颗粒的耗竭、线粒体嵴的丢失和细胞质空泡化;结论:立克次体在体内生长繁殖,产生毒素,造成肝细胞炎症变性和肝脏小血管及其周围炎症,最终导致肝细胞膜破裂和微循环障碍,使肝功能受损 。

3.2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也是闽南地区常见传染病[4]。EHF患者表现为发热(一般持续3-7天)、尿量改变,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增多,早期中性粒细胞为主、以后淋巴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肝肾损失损伤是其常见临床表现。EHF与恙虫病的流行病学的3个环节可以是相同的:传染源为鼠类如黑线姬鼠等,传播途径为恙螨叮咬,本患者应该为此类现象。EHF引起肝功能损伤的机制,我国学者陆俊仪教授等做了深入研究[8]。光镜动态观察52例EHF患者2-105病日肝脏病理;结果发现肝细胞亚微结构损伤明显,并发现肝细胞浆内、肿胀的粗面内质网空泡内、内皮细胞内及微绒毛处有病毒颗粒及包涵体;提示:EHF患者肝损伤可能与病毒的直接作用有关;其严重程度与微循环障碍的部位、程度相一致,认为微循环障碍参与本病的发病机理。 杨东亮教授等[9]对2例EHF患者尸检肝脏,进行了组织病理与免疫病理研究;患者肝脏细胞有超微结构损伤,在肝细胞及肝窦内皮细胞中可捡出特异性病毒抗原,并可见IgG、IgM 沉积的免疫荧光;认为特异性免疫复合物在EHF患者肝损害中起重要作用。

3.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表现为发热、咽痛及特异性皮疹等,病初时白细胞计数可以正常,10-12日常有升高[4]。张慧教授等对EBV感染患儿肝功能异常机制做了推论[10],研究入组EBV感染肝功能正常患儿46例、肝功能异常43例及正常对照儿童32例。结果发现:EBV感染患儿肝功能正常与异常者血浆游离EBV-DNA水平无差异,提示EBV感染造成肝功能损伤与病毒量无直接关系,EBV本身对肝细胞没有直接的杀细胞作用;EB病毒感染可抑制细胞免疫,引起细胞免疫功能紊乱,CD4+、CD4+/CD8+显著下降,最终引起肝功能损伤。

3.4在该患者诊断过程中,虽然走了一段弯路,但是我们避免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做到全盘考虑。虽然患者2次流行性出血热IgM和IgG检测均呈阳性,根据《监测方案》[2]诊断成立,但是患者发热持续10余天(已经远超过1周),单纯该病不能解释,故需继续探求真相。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以引起长期发热及血常规、肝功能异常,但该病引起明显黄疸少见[11],鉴于这一点,我们没有停下寻找真相的步伐。mNGS在病原学诊断方面尤其显著优势,但由于尚无统一标准且价格昂贵,临床尚未广泛开展。

参考文献: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恙虫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 行)[K].北京,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方案(试行)[S].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

[3]全国儿童EB病毒感染协作组,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编辑委员会.EB病毒感染实验室诊断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8,32(1):2-8.

[4]陈灏珠. 实用内科学(13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5]李冬冬,赵守松.嗜酸性粒细胞、异常淋巴细胞在恙虫病中的表达及意义[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8):1111-1113.

[6]徐翼,叶家卫,谭丽梅,罗丹,房春晓,杨峰霞,王艳玲.广州地区儿童恙虫病致肝损害诊治时间与预后的关系[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4,32(8):496-498.

[7] Pongponratn E ,Maneerat Y ,Chaisri U ,et al. Electron-microscopic examination of Rickettsia tsutsugamushi-infected human liver[J]. Tropical Medicine & International Health,2010,3(3):242-248.

[8]陆俊仪,俞永新,赵洪奎,姚智慧,王鲁平,昃道芝,王洪太,马哲英,刀文彬.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肝活检组织病毒定位和微循环障碍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1992,31(2):95-97.

[9]杨东亮,高学中.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肝,肾组织免疫复合物检测及其意义[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1994,23(6):501-503.

[10]张慧,李双杰,袁远宏,欧阳文献,康桢.EB病毒感染肝脏损伤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性[J].临床儿科杂志,2013,31(3):233-235.

[11]周智,賴宁,王明桃,张中杨,郭渊,张全海,张大志,任红.68例非嗜肝病毒所致肝炎患者病因学分析及其临床特点[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4,12(3):129-130.

作者简介:张传朓,男,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韩永春。

猜你喜欢
发热
化学#1~#6中间泵保护整定计算
应用红外检测技术查找35kV系统接地故障
红外成像技术在电气设备中的应用
回转窑托轮轴瓦发热原因及相应防范措施
针对变电站设备的红外测温思路分析